姜阿山小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朱元璋微微一笑,問道:“什麼事呢?”

“皇爺爺一介布衣起家,在群雄並起之時,逐鹿中原,驅逐韃虜,定鼎天下,再造華夏。”

“此誠千古未有之大功。”

“自古得國之正,惟漢與明。”

“蓋因匹夫起事,無憑藉威炳之嫌。為民除暴,無預窺神器之意。”

“如今皇爺爺既為既為天下主,華夷無間,姓氏雖異,撫字如一。”

“鼎革創新,為黎民開萬世太平。”

“但我大明自馬上得天下,文治卻要稍弱一籌。”

“皇爺爺那日和我說,用讀書人,殺讀書人,孫兒誠以為然。”

“但要用他們,就要先收天下讀書人之心。”

“孫兒建議,修一部古今未有之鉅著,收天下讀書人之心,將被胡虜入侵而丟失的文化傳承,重新續補,彰顯國威,造福萬代。”

“凡書契以來,經史子集百家之書,包括天文、地誌、陰陽、醫卜、僧道、技藝等天下所有的人書,皆收集起來,編為一本鉅著,皇爺爺以為如何?”

朱元璋素來對被別人視為泥腿子而耿耿於懷,朱棣同樣也因為被儒生說其粗野不通文,一直心中不平。

所以,老朱才對他的文才這般看重。

朱棣才下了大力氣,修永樂大典。

就是為了體現,咱家也是懂文化,有文化的人。

故而修天下第一的大典。

這個時代,誰家有一座藏書樓,藏了幾百上千本書,那是被無數文人羨慕無比的事情。

有藏書的家庭,都會文人學子追捧。

歷史上,朱棣編的《永樂大典》,包括經、史、子、集,涉及天文地理、陰陽醫術、占卜、釋藏道經、戲劇、工藝、農藝,涵蓋了華夏數千年來的知識財富,是世界有史以來最大的百科全書。

但後來,相傳正本消失不見,有傳言稱被嘉靖皇帝帶到帝陵中,是否屬實,尚不可知。

而副本慘遭浩劫,大多毀於火災和戰亂,留存於世的只有幾百卷。

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巨大的遺憾了。

不過,朱允熞提出編書,除了傳承古代的文化,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

他想在編書的時候,將自己寫的教材,也編進去。

比如說微積分,比如說萬有引力,再比如說三大運動定律,再或者是元素週期表,甚至還可以有電的三大定律……

雖然朱允熞對這些知識,掌握都不深,只知道一些皮毛。

按後世的標準來說,編教材是肯定不夠資格的。

但在這個時代,只要他將這些想法寫出來,都不用寫很詳細,就是驚天動地之舉。

至於後面怎麼開發運用,深挖這些定律。

世上聰明人何其之多?

只要給他們一些啟發,有一束光,他們就能完善發展。

華夏文明,將走在世界的最前沿。

將所有的國家,都遠遠甩在身後。

但編書不是小事,他也沒有把握,老朱會不會同意呢?

相傳,在此之前,解縉曾經提出編篡一部大型類書的建議,但老朱卻沒有同意。

不過,朱允熞覺得,老朱拒絕解縉,應該另有原因。

他不太清楚具體的情況,只是隱隱這麼覺得。

“好啊!這個主意好!”

老朱猛的一拍桌案,激動的站了起來。

“收天下之書,匯著編成一本大典,好主意!”老朱哈哈大笑,來回踱步,興奮萬分。

朱允熞目瞪口呆。

沒想到,老朱對於編書的興趣,竟然這麼大。

不過,想想也正常。

老朱小時候識字不多,只能算是堪堪入門。

但後來哪怕四處征戰,卻始終不忘學習讀書識字。

足見他對於知識的渴望和重視。

要不然,當皇帝之後,也無法處理那麼多奏章。

要知道,讀這個時代的人寫的文章,可是需要相當高的文化素養。

尤其是很多大臣,還喜歡寫文縐縐的文章,極為生僻難懂。

編大典這種事,正好切中老朱的心懷。

只是既然如此,當初他為何對解縉修書的提議,無動於衷呢?

朱允熞暗暗思索著。

這在這時,便聽得老朱問道:“依你之見,這本大典,應由何人主持編纂呢?”

隨即,他不等朱允熞回答,又似是自言自語的說道:“這得找一個精通百家典籍,學富五車的大儒來才行。”

這句話似乎暗有所指?

朱允熞一下子明白過來,笑道:“皇爺爺,孫兒連這本大典的名字,都想好,就叫《洪武大典》,至於總編纂,孫兒以為,非皇爺爺莫屬。”

朱元璋聞言,先是一怔,隨即哈哈大笑。

“洪武大典這個名字,委實不錯,好名字。”

“不過,咱老朱的文化,擔任總編纂真的行嗎?恐怕還是另請大儒為好吧?”

朱允熞一聽,便知道自己這個馬屁,算是拍對了。

老朱心中高興著呢。

只是要故意做出謙虛的樣子。

說不定當初對解縉的提議,不予理會,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不好自己出面,所以乾脆不理。

至少也是原因之一。

之前一直有傳聞說,老朱拒絕之後,還問過要如何編篡,只是後來就沒有下文了。

“皇爺爺乃當今天子,功比三皇,德比堯舜。洪武大典,匯聚華夏千年文化之精髓,理該由皇爺爺任總編。”

“而且,皇爺爺親自擔任總編,也可以體現天子對文化的重視,收買天下讀書人之心。”

“再者,什麼內容適合編入進去,什麼不適合,也需要皇爺爺把關。”

朱元璋摸了摸鬍鬚,顯然已十分心動。

其實朱允熞還猜錯了一點。

老朱當初拒絕解縉編書的提議,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解縉反對他看很多雜書。

解縉認為皇帝應該多看儒家經典,不能沉溺於未經挑選的書籍。

應該由大儒挑選書籍,供皇帝閱覽。

那些“有害”的書,不能給皇帝看。

說白了,就是想限制老朱看書的自由。

最好是由他們讀書人,來圈定皇帝看什麼書,不看什麼書。

提出編書,也是這個原因。

不符合他們認可的,就不編進去,不讓皇帝看到。

老朱這麼精明的人,怎麼可能上他的當呢?

只不過,為了表示自己重視文化,口頭上還是讚賞了一番。

對於他的建議,卻置之不理,完全不採納。

現在朱允熞提出讓老朱自己把關,自己決定,他的興趣可就大了。

不用受那些儒生的限制,還可以博一個千秋美名。

他心中這般想著,嘴上卻又說道:“可咱已年老體衰,只恐精力不濟啊。”

“皇爺爺只管放心,孫兒早有了想法,可另選大儒把關,皇爺爺最後挑選其中一二,稽核把關即可,不用費多少精力。”

朱元璋輕輕點頭,對他的說法,表示認可。

大功告成。

朱允熞喜出望外,便立即趁熱打鐵。

“孫兒不才,或許勉強可以擔任副編纂。”

“再挑天下讀書人,選鴻儒學子,編篡大典。”

“兩位哥哥也正好可以參與,一則皇家子弟都參與其中,以體現重視。”

“二來孫兒以為,兩位哥哥也正好藉此修身養性,飽讀詩書,對未來有無窮好處。”

將這兩個丟去編書,他們就不能阻礙自己辦事,給自己添亂了。

皓首窮經,關在閣樓中讀一輩子的書,才是他們最好的去處。

更重要的是,讓他們讀書,也是對他們的關愛啊!

每天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多好!

而且,朱允炆,朱允熥隱隱都有走向“邪路”的趨勢,讓他們讀書,從此“改邪歸正”,對他們還不夠好嗎?

這番安排,也足見他這個弟弟對兩位哥哥的良苦用心。

老朱絕不挑不出半點毛病。

至於他自己,既然老朱都當總編了,他身為儲君,又是當世最有“才”的詩詞大家,當一個副總編,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好!好主意!”

果然,老朱聽他一說,擊掌讚歎。

“熞兒你才高八斗,為天下公認,正好擔任副總編,這番安排,當真最合適不過了。”

“你對兩位哥哥這番用心,這等情誼,他們一定會謹記在心的。”

嗯,他們肯定會恨我的。

不過,沒關係。

我不在乎。

朱允熞在心中默默想著。

“都是親生兄弟,打斷骨頭連著筋,我豈有不為他們著想之理?”

老朱看著他,目光十分滿意,寵愛之意,已溢於言表,對朱允熞,也是越看越滿意。

不愧是咱挑出來的儲君。

咱的眼光,真是又準又高。

“好,好,好!此事就這般定下來了,具體的編篡事宜,伱只管放手去辦。”

“皇爺爺。”朱允熞見老朱正在興頭上,知道機會來了。

“孫兒還想自己也寫幾本書。”

這個時代出書可不是小事。

自古有三不朽的說法。

立德,立功,立言。

實際上,立德依賴外界的評價,見仁見智。

有人批評,就有人讚揚。

特別是處於利益場中。

只有死去的聖人,還會被認為有大德。

活著的人,非常難。

而且,封建禮教所認可的德,往往還十分“變態”。

比如說,家裡沒米吃了,婆婆蠻橫不講理,生氣的打媳婦一頓,責怪媳婦。

然後,媳婦將自己身上的肉割下來,給婆婆吃。

這就是“有德”了。

吃人的德!

立功則需要對天下對出大功,對讀書人來說,非常困難。

唯有立言,這是無數文人最為追求的事情。

許多讀書人都以“立言”為第一要務,以求不朽。

朱允熞此前已寫出驚世之詩詞,但幾首詩詞,畢竟不如專門的經典著作。

他若以七歲之齡,著書傳世,必定會轟動朝野。

老朱哈哈笑道:“你小小年紀,還想自己寫書啊?”

“皇爺爺,難道不可以嗎?”朱允熞抬頭,望著老朱,脆生生的問道。

稚嫩的臉龐,目光中滿是希翼之色。

老朱認可他寫書了,他就可以將後世的很多知識,都寫出來。

恐怕會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吧。

“可以,當然可以。”老朱高興無比,走了過來,一把將他抱起。

“咱老朱家的孫子,七歲能文,還能出書立傳,這傳揚出去,是多大的佳話啊!”

“咱老朱家,乃天子之家,是天下間最有權勢之家,也是最有才華之家,天下還有誰家能及?哈哈哈哈……”

老朱爽朗的笑聲,迴盪在御書房內。

(本章完)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沙盤上的大宋

沙盤上的大宋

三十二變
嶽文軒意外得到了一個沙盤,盤上有許多塑膠小人正在交戰,定睛細看,是一隊塑膠金兵正在追殺一群塑膠宋人。 嶽文軒拿起關羽手辦,放進了戰場。公元1127年,北宋靖康二年……金軍攻宋,沿途燒殺搶掠凌辱大宋百姓。 一群宋人遭到金軍騎兵隊追殺,彷徨無助。突然,關二爺不知從何處縱馬而來,青龍偃月刀寒芒閃過,一刀斬下了金將的首級……
歷史 連載 2萬字
三國第一狠人

三國第一狠人

東一方
陸玄穿越成廬江太守陸康的兒子,娶大喬和小喬,收周瑜和魯肅。孫策:你別逮著我一個人薅羊毛,太難了。 劉備一臉絕望:我五虎上將少了三個,臥龍鳳雛全滅,可慘了。曹操搖頭嘆息:我女兒賠了兩個,大魏國的萬世基業被搶,陸玄這孽障是三國第一狠人吶。
歷史 完結 94萬字
泠泠春上枝

泠泠春上枝

狗柱
【接檔文《鶴帳有春》3.6開文,歡迎收藏~】 【帶帶預收《明月載雪》追妻火葬場,文案在下面】 ——————本文文案—————— 體型差/年齡差/重生甜寵文 愛財釣繫心機美人X多金年上純愛戰神 上一世,桑泠受家中安排嫁給聞野。 可聞野早已心有所屬卻愛而不得。 桑泠並不在意。 聞野雖冷,卻從不在金錢上吝嗇虧待於她。 聞野忙碌,一年到頭見他的次數屈指可數。 丈夫不歸家,錢財用不盡,這無疑是天大的好事。
歷史 完結 2萬字
大明:拿命教太子,皇帝求我別死

大明:拿命教太子,皇帝求我別死

李夏蟬
弘治十年,陳策穿越大明,卻身患肺癆病,不久於人世。不過他沒有自暴自棄,依舊在努力的活著。 他在北平購置了一所小院,驚訝的發現這座小院內的一塊土地種植能收穫各種神奇的物品。 每天種地鋤草便能有獎勵,諸如開工開物、一目十行、歷朝史料等。本以為他會這樣安靜等待死神降臨,但小院內卻來了一名頑劣的少年。 陳策驚訝的發現,頑劣的少年居然是大明皇太子,未來的明武宗朱厚照。 於是他決定用系統獲取的知識,在餘生內將
歷史 連載 4萬字
今日份仙門優雅殺豬

今日份仙門優雅殺豬

青浼
【破鏡不重圓+一場註定失敗的追妻火葬場+狗血+上位者橫刀奪愛】 南扶光是雲天宗的大師姐,師父是宴幾安,宴幾安是真龍化身雲上仙尊,三界六道唯一的化仙期修士。 宴幾安不善言辭,平日裡生人莫近,但傳聞真龍鍍鱗那日,必須要神鳳共同承受天劫降世,方可保佑蒼生太平。 千百年間,自雲上仙尊降世,莫說什麼神鳳,身邊只有南扶光一個徒弟—— 且是隻有性別上跟神鳳搭點兒關係的徒弟。 雲天宗預設這位幸運平替就是南扶光無誤
歷史 連載 6萬字
重生的我逃難到嶺南

重生的我逃難到嶺南

摸魚小郎君
唐末亂世,戰火連天,流民遍地,江山風雨飄搖。現代青年葉長歌意外重生,發現自己置身黃巢之亂的中原腹地,家園淪陷,百姓流離。 為求生存,他帶領一群絕望的流民,穿越千山萬水,逃難至偏僻的嶺南之地。 面對割據的地方豪強、險惡的山匪海盜,以及不安定的南漢政權,他以現代知識為利器,以智謀與膽識為舟楫,逐步開創屬於自己的天地。 亂世中,他結識才女顧清霜、商賈蘇錦瑟、海商葉思悠等紅顏知己,情感糾葛與命運抉擇交織;
歷史 連載 4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