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阿山小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朝廷的稅賦制度不能輕易改。

若是給蘇州直接下調稅賦,其他地方怎麼辦?

大家都這樣,戶部尚書恐怕都要摞挑子不幹了。

退一萬步,就算他奏請老朱,給蘇州額外開恩,免一年的稅賦。

那也只能解一時之憂。

何況在蘇州稅賦佔比如此之大的基礎上,給其免稅,絕非易事。

但只要蘇州的總稅賦維持不變,在這個框架內靈活變通,他身為監國,就可以自己做主了。

實際上,商品經濟越發達,需要徵收的田地賦稅就越少。

清朝被洋人強行開啟大門後,到了後期,雖然社會越來越靡爛不堪,但在沒有加徵田地稅賦的情況下,朝廷的稅收反而大幅度增加

光是海關一項,一年的進賬就高達幾千萬兩銀子。

後世社會能全面取消農業稅,也是因為國家的稅賦,早就不依靠那個了。

蘇州有雄厚的商業基礎,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具備大力發展商業的條件。

在此之前,朝廷的重農抑商政策,嚴重阻礙了蘇州的商業發展。

即使如此,蘇州還是發展出了相當成熟的商業社會。

巨賈豪商的數量,哪怕是在朝廷一輪又一輪的打壓下,仍然遠勝其他地方。

如今的困局,只不過是暫時的。

隨著開放海禁,放開經商資格,開發票統一稅賦等一系列政策的實行,蘇州必將再度迎來商貿的繁榮。

但這個時代,佔據統治地位的,畢竟不是商人,而是讀書人。

受儒家禮制薰陶,大部分讀書人,素來看不起重利輕別離的商人。

朱允熞最擔心的,就是地方官府以及鄉紳,有意無意的對商業和商人進行打壓。

在大明,這幾乎是無處不在,又難以避免的。

故而,他才提出這樣的辦法。

如此一來,蘇州的地方官府,蘇州的讀書人,為了讓商人承擔起全蘇州的稅賦,為了不再交田地稅賦,必然大力鼓勵商貿的發展,促進商業繁榮。

蘇州的田稅難題可解,商貿也會因此而騰飛。

又是一個兩全齊美的策略。

劉翰墨拜謝道:“太孫殿下之恩,蘇州百萬百姓,必銘諸五內。還請太孫殿下放心,在劉某任內,定當竭盡全力,促進蘇州商貿繁榮,以減輕田稅重賦。”

如果是換了其他地方,以大明現在的生產力水平,想靠商稅代替田稅,無異於天荒夜譚。

但蘇州不一樣。

蘇州本來就是江南商貿中心。

在此之前,受大明重農抑商政策的影響,蘇州的商貿潛力一直沒有充分發揮出來。

儘管如此,即使之前大明朝廷所定的商稅很輕,收上去的商稅,仍然不少。

加徵商稅,改革稅制之後,商稅更是激增。

只是後來連番變故,才使蘇州陷入困境。

朱允熞點了點頭,又極為認真的開口道:“發展商貿,事關重大。”

“孤能依賴五百新軍,平定數萬倭寇和反賊的叛亂,皆賴槍支之功,此事想必你也有所耳聞。”

“虎豹嘯于山林,魚龍躍於江海,飛鳥遨翔於九天。人無虎豹之勇,無魚龍之能,無飛鳥之翼,卻能為百靈之長,何也?人所長者,善假於物。”

“若孤不能發明燧火槍,便無法以五百之軍,滅數萬倭寇和反賊。”

“孤設技術研究和製造局,就是為了發明更多的東西,不僅用於軍事戰爭,也用於生產。”

“將來技術發展,社會就會變得截然不同,商貿也會越來越重要。”

“華夏自三皇五帝以來,發展數千年,到了今朝今日,積累已夠,不出十年,必將迎來數千年未有之大變。”

“朝廷要變,天下要變。”

“這便是孤要大力發展商貿的根源。”

“這些話,本來是不該和你說的,但孤看你還是一個人才,也願實心辦事,才以真心付之。”

“希望伱莫要負孤所望。”

劉翰墨心神大震,看著朱允熞,目光凝固不動,仿若一時丟了心魂。

半晌,才猛然回神,重重磕頭道:“太孫殿下器重之恩,翰墨雖死難報,必肝腦塗地,報效殿下。”

作為一名讀書人,他其實和大多數讀書人一樣,看不起商人,也不重視商貿發展。

商人渾身都是銅臭味,這是大多數讀書人的認知。

雖然他們的家人奴僕,也有不少靠經商賺錢。

甚至成為家裡的主要收入來源的。

卻仍然不妨礙他們對商人發自骨子裡的鄙視。

大約就和君子遠皰廚一樣。

君子心善,見不得宰殺動物,故而遠之。

但吃還是要吃的。

食色,性也。

自己不動手就行了。

眼不見為淨。

多少有點自欺欺人,掩耳盜鈴的意味。

但他們自己又不覺得。

朱允熞說了這番話之後,劉翰墨的心態,頓時大為改變。

人言太孫殿下乃神仙轉世。

他飽讀聖賢書,對此並不以為然。

可太孫殿下有經天緯地之才,非常人所能企及,劉翰墨卻是絲毫也不懷疑的。

畢竟,眼前這位七歲的太孫,可是寫出過“滾滾長江東逝水”的大才子。

更是能以五百新軍,蕩平數萬倭寇和反賊的絕世名將。

剛才親眼所見,他談笑間,便想出了以工代賑,化解蘇州困局的法子。

劉翰墨自問平生所見之人,從未有如此妖孽之輩。

剛才的話,堪稱驚世駭俗。

數千年未有之大變?

若由別人來說,他定會認為是荒謬之論,危言聳聽之談。

若是在街頭巷尾聽到,他一定會追究出自何人之口,高低得給他定一個妖言惑眾,擾亂人心的罪。

至少狠狠打一頓板子。

但出自太孫殿下之口,劉翰墨就不得不慎重對待了。

以太孫殿下的驚世絕豔之才,這些話必然不是無中生有之語。

這豈能不讓他震驚?

除此之外,劉翰墨亦從言語中,聽出了太孫對自己的器重之意。

太孫殿下可是大明的儲君,將來要繼承帝位的人。

對他如此器重,頓時讓他受寵若驚。

朱允熞觀察著他的神態變化,頗為滿意。

他必須要培養一批自己人。

這不是易事。

利用自己的歷史知識,拉攏已被歷史證明了自身能力的人,固然是一個方面。

另一方面,也不能全然困於歷史的侷限裡面。

一個人能成長起來,在青史上留名,既有其自身的努力,也離不開外界環境的影響。

時勢造英雄,英雄亦適時。

兩者本就是相互相存的。

內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

沒有被史書記載的人物,就真的沒有能力嗎?

未必。

也許只是時運不濟而已。

環境變一下,可能史書上的人物名字,就要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劉翰墨給他的觀感還不錯,可以用。

朱允熞便試著拉攏一番。

或許,能將在歷史上默默無聞的他,培養成一個名垂千古的人物。

這很有挑戰性,也十分有趣。

朱允熞並不強求,只是隨意試之。

而且,他所用的手段,非常巧妙。

不是給予重賞,而是說一番“推心置腹”的言論。

這是上位者帶來的優勢。

他身為儲君,對一名官員推心置腹,那就是給他最大的恩寵。

相當於就是告訴他,我將你視做自己的心腹了。

太孫是未來的皇帝,哪個官員不希望簡在帝心呢?

而且,朱允熞的話,還有另一層用意。

若是劉翰墨可以拉攏,願意被投效,那自然好。

若是他不以為然,不願投效,不相信自己的話,那也正好借他的口,將“數千年未有之大變”這番話傳揚出去。

給民眾,給官員,給朝野上下,做一個心理鋪墊。

為未來大刀闊斧的改革,打下基礎。

劉翰墨磕完頭,抬眼望向朱允熞,道:“太孫殿下如此看重下官,下官也不敢再隱瞞殿下。”

“若要大力發展蘇州的商貿,還有一個問題,亟待解決,那便是大明寶鈔!”

今日四更完畢!

(本章完)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假太監:我乃大明九千歲

假太監:我乃大明九千歲

初九元十
【架空歷史】+【高武】+【大明】+【無系統】楊凡穿越大明朝,化身一名小太監,親眼目睹波瀾壯闊的人間大世! 千載王朝,不朽世家,江湖群雄,匹夫大豪,龍蛇並起!既然如此,那我,楊凡,要做那天下第一人!
歷史 連載 303萬字
奉御女官(清穿)

奉御女官(清穿)

金阿淼
[11.29零點v,日萬萬,上文案,紅包包隨機掉落~] [預收:二嫁高門/這個仙子不正經,求個收收~] 酒店前廳部經理方荷在解決糾紛時,被惡客一個酒瓶子砸進康熙二十三年的紫禁城。 她穿成了乾清宮茶房燒水宮女芳荷。 年二十二,長相素淡,老實沉悶,進宮十年唯一的運氣是被分到乾清宮,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芳荷在乾清宮九年,很少進殿伺候,沒漲過月例,有上進心的宮女甚至都懶得為難她。 連康熙身邊的大總管梁
歷史 連載 3萬字
大秦:朕讓你監國,你登基了?

大秦:朕讓你監國,你登基了?

rs90
穿越成為大秦長公子扶蘇,恰逢始皇帝東巡,留下長公子扶蘇監國;\n三年之後,嬴政回到咸陽...看著那一排排的水泥房,一條條水泥路,還有那坐在田間嘮嗑的老人小孩,頓時陷入了沉默.....\n我兒都做了些什麼? \n嬴政來到城門口,卻發現城頭張燈結綵....\n疑惑的嬴政走上前詢問士兵,士兵很年輕,是最近幾年剛招募的;\n “小哥,這城中發生了什麼喜事啊?”\n “這你都不知道?今日是陛下登基之日啊!”
歷史 連載 2萬字
鹹魚女配被大佬飼養後(快穿)

鹹魚女配被大佬飼養後(快穿)

發電姬
第一、二、三、四、五完成,共計完成5個世界~ 蘭絮穿進一個快穿世界。 系統:“歡迎來到【女配翻身計】!” “你將在這裡,成為最五花八門的女配,本系統會助力你歷經重重困難,華麗翻身,打臉眾人!現在,拿起你的武器,戰鬥!” 蘭絮丟掉了武器,系統:“?” 蘭絮:“系統,你知道鹹魚翻身後,會變成什麼嗎?” 系統:“什麼?” 蘭絮:“一條翻過身的鹹魚^_^。” 系統驚悚:“那你想怎麼辦?” 蘭絮:“裝模作樣
歷史 連載 0萬字
匪禍天下

匪禍天下

信馬由韁123
架空盜匪系列之二:大名劉盛,乳名小官兒。從小惹是生非,不服管教,沒少挨父母揍。 私塾先生說他朽木不可雕,把他從學堂趕回了家。從此便給當地財主家放牛。 第一個宏偉的人生理想竟然是立志長大當土匪。蒼茫亂世,戰火紛飛的時代裡他將何去何從? 某某總局友情提示:本書有風險,入坑需謹慎。重金禮聘外帶就地撒潑打滾裝可憐,千呼萬喚總算請來了一代文豪大家曹雪芹先生過來瞅了一眼併為本書留下幾句點評:滿紙荒唐言,一把辛
歷史 連載 6萬字
娘娘頗得聖眷

娘娘頗得聖眷

屋裡的星星
【日更,目前12點更新】 褚青綰身出名門,姿容盛皎,明豔無雙,她有位一同長大的青梅竹馬 兩家早有默契會結成一段姻親 但不等沈家人上門,宮中傳來訊息——太后欲替聖上品選後妃,凡未婚的良家女子皆要入宮參選 霎時間,褚青綰眼前擺了兩個選項 ——繼續和沈家定親 ——或是,進宮選秀 當日,褚青綰被父親叫進書房待了一整日 奉旨入宮那日,褚青綰隱約看見故人的身影駐足在不遠處 褚青綰平靜地收回視線 她心想,她委實
歷史 連載 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