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瑞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漢朝的崩潰,並不僅僅是一場王朝的崩潰。

作為華夏大地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大一統王朝,大漢帝國的存在,改寫了當時士人對現實的想象。

在漢高祖劉邦剛剛建立帝國的時候,無論是在野的野心家,還是朝堂上的功臣勳貴,包括漢高祖自己,誰也不知道帝國能存在多久,也許它會消失在漢高祖死後的一百年,也許它會消失於漢高祖死後的第二年,誰知道呢?人們只知道,這個帝國大概不會存在千秋萬代。畢竟上一個號稱要從始皇帝傳承到萬世的帝國,已經二世而亡了。

這是一個多麼奇怪的國家啊!制度上,漢朝既有秦國銳意改革的郡縣,又保有商周流傳的分封,而皇帝御下持用的卻是黃老之術;文化上,漢朝浸滿了楚地浪漫奇幻的巫風,卻又不失幽燕三晉的遊俠習氣,還時常有忠孝死節的儒門士子為民請命。

從各個角度來看,這些元素都格格不入,漢朝應該難以維持,但是它偏偏存在了下來,並且維持著這種微妙的平衡,歷經了四代天子的交替。

當權柄交到漢武帝劉徹手上的時候,觀望的人們漸漸反應過來:帝國並非處在一個微妙的平衡,而是處在一個懵懂的童年,它的矛盾來源於它的幼稚,而它的多元也意味著它有無限的可能,而現在,帝國的童年即將結束了,因為醞釀的激情已無法再壓抑,勃勃的生機將要突破障壁,偉大的歷史正在噴湧而出,誓要把無限的可能化作為一種現實。

於是群英奮起,帝國北破匈奴,南平諸越,東取朝鮮,西開隴右,都護百國,又經昭宣之治,終於將大漢的歷史譜寫成曠古未有的華章。

中間雖然又經歷王莽篡逆的波折,但光武帝再興漢室,明章二帝勵精圖治,終於又在漢和帝手中恢復永元之隆的盛世圖景。而不知不覺間,大漢帝國也已經存在三百年了。

三百年的歲月中,帝國已經改變了太多,分封制度已名存實亡,商鞅設計的二十等軍功爵也淪面目全非,轉而全面為察舉制度所取代,而各地郡守察舉出的孝廉、秀才,卻常常令人大失所望。尚武精神正在衰退,忠孝之道又變得僵化虛偽,再伴隨著不斷的天災與人禍,漸漸有人醒悟過來:帝國已經老邁了,再偉大的歷史,也終究有結束的那一天。

但要大多數人們認清這一點,還要等到漢靈帝死後。

那一天,十常侍砍下了大將軍何進的頭顱,司隸校尉袁紹緊接著策劃了一場屠殺,袁術同時在南宮九龍門肆意放火,烈焰騰空,甚至燒紅了當夜的月亮。曹操、董卓、王允、盧植、劉備等人都目睹了這場壯觀的洛陽大火,這場火焰將皇帝的權威盡數焚燬,並且拷問著天下所有人,接下來,你們將何去何從?

在這個殘酷的真相面前,有的人選擇篡權亂政,有的人選擇以身殉國,有的人選擇避世隱居,有的人選擇另立門戶,有的人選擇,再一次拯救帝國。

也許是大漢的歷史太過輝煌,也許是大部分人對未來感到迷茫,帝國在兩個丞相手中得到了短暫的復興。

第一個丞相名叫曹操,不管是真心還是假意,歷史上曹操確實將皇帝迎至許都,並藉助皇帝的大義,在血泊和屍堆中重新整合了北方。

但緊接著,兩個問題擺在了曹操面前,第一個問題是政治意義上的,漢朝制度還能繼續沿用下去嗎?

第二個問題是事關個人命運的,他能夠接受事後如霍光一樣被清算,成為漢朝歷史的註腳嗎?

對於第一個問題,曹操的回答是不能沿用。

而對於第二個問題,曹操的回答是不願被清算。

於是曹操背叛了早年自己的理想,成為了如王莽一般的漢賊。

曹操立國為魏,定都鄴城,開創四徵四鎮、士家任子、九品中正等制度,這些制度真的能夠解決漢朝面臨的問題嗎?曹操不知道,他在死前安慰自己說:“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也就是期許後來子孫的智慧能夠超越自己,再開創一個八百年之長的偉大王朝吧。

但很不幸,在曹操死後的第二十九年,太傅司馬懿與其子司馬師、司馬昭在洛陽發動高平陵之變,誅殺政敵曹爽三族,並奪取了魏國的最高權力,這一幕與五十年前的袁氏兄弟縱火洛陽何其相似!不同的是,此次既沒有半路殺出的董卓,也甚少有為國死節的忠臣罷了。

當年迎合曹操取代漢室計程車人們,如今又順理成章地再迎合司馬氏,其中甚至不乏曹魏皇室宗親。漢室的神聖權威被取締後,曹魏自己未能建立起同樣偉大的敘事,反而進一步消解了。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思考,為什麼天子是天子?過去的歷史中,只有一個大漢帝國,而這樣的帝國,以後真的還會有嗎?

第二個丞相名叫諸葛亮,起初,他只是一名避難在隆中的農夫,不想關注世事。但不知是因為被劉備三顧茅廬的真情所打動,還是因為對曹操篡漢自立的仇恨驅使,諸葛亮終究還是出山效命,為帝國在益州謀得了立足之地。

他同樣面臨著兩個問題,但是他的回答和曹操完全不同。

面對第一個問題,諸葛亮知道漢朝制度已經落後了,但他認為曹魏的制度更為敗壞。

而面對第二個問題,他的回答是斬釘截鐵的願意。

作為將為歷史銘記的聖人,諸葛亮飽含對大漢的熱愛,他在接下來的歲月中,用燃燒自己的方式,將所有的才華、愛恨、心血都用在了延續大漢壽命的道途上。

雖然僅僅佔據西南一隅,雖然屢經挫敗,但他的品格註定彪炳千古,他的執著註定光耀千秋。

即使最後並沒有成功復興大漢,但這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已經讓司馬懿在對壘中黯然失色,也讓帝國最後的尾聲餘韻悠長。

在諸葛亮病逝五丈原後,蔣琬、費禕、姜維等人繼承了他的遺志。這些微不足道的人們,也始終與帝國的命運抗爭著,希望能在這場與歲月的賽跑中多贏得哪怕一分一秒。

司馬懿冷峻地注視著這兩個人的選擇,對於他來說,過去不值得嘆惋,更不值得緬懷,他知道未來一切都將毀滅的命運,但仍然要牢牢把握住這空懸的權柄。

曹操的猜疑早就讓司馬懿變得殘忍,使得他不太記得大漢帝國光明的一面,反而開始享受權力鬥爭中的腥風血雨,勝利,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不擇手段地獲取勝利。但是勝利的代價是什麼?

當司馬昭面對高貴鄉公的屍體,他才隱約明悟一點,繼而當街痛哭。

許多人說司馬昭的痛哭流涕虛偽,但其實並非如此。因為任何政治家都能從中嗅出一股殘酷的味道,這種殘酷是從袁術放的那把火開始的,這把火還在燃燒,它在平等地燃燒所有人,所有制度,所有品德,都在成為這把火的養料。

當天子能夠死在洛陽的街道上,誰又能從中置身事外呢?

於是司馬昭決定伐蜀,不顧一切地伐蜀,他要用大漢帝國最後的餘暉,來挽回這場即將失控的災難。

可誰也沒有想到的是,鍾會圍攻劍閣,鄧艾偷渡陰平,都成了姜維的註腳。在他那驚天動地的一死後,蜀漢終於畫上了句號。

好在蜀漢終於滅亡了,司馬昭藉助伐蜀大功,成功晉位晉王,後其子司馬炎代魏。雖然名義上,晉朝的天命來自於魏帝禪讓,但是私底下,也有很多士人流傳說,晉雖受魏禪,實承漢統。而司馬炎稱帝以來,也大肆追褒諸葛亮,希望能夠以此挽回人心,重塑國格。

蜀漢即滅,東吳膽寒,看起來,又一個新的大一統帝國即將誕生了。

正如當年漢朝的誕生一樣,這個帝國充斥著各種各樣奇怪的人群與制度:既有二十等軍功爵,也有九品中正;既有士家世兵,也有募兵部曲;既有三千死士,又有孝廉儒生……

但它與大漢帝國也有極大的不同,那就是人們看不見熱愛與希望。無論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大家都沒有可以相信並託付生命的信念,只能一手握著劍,一手拿著五石散,以此來排解滿腔的失望與怒火。

漢朝崩潰了,但崩潰的不僅僅只有漢朝。

偉大的時代結束了,眼下災難還未降臨,佈滿瘡痍的大地上遍佈著大漢帝國的廢墟。而後人們穿行其中,一面聽著英雄的傳說,一面迷茫地選擇自己的歸宿。或許一切都結束了,或許還沒有結束,但大漢曾流傳有這樣一句古話:死灰猶可復燃。

在廢墟的角落裡,仍有火種在等待積蓄。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膽小如鼠九皇子,一刀能殺九十九

膽小如鼠九皇子,一刀能殺九十九

種花家小熙
林峰魂穿太宣九皇子,開局便是生死危機的局面。林峰:這還玩個雞毛,直接寄……嗯? 大兄,你的太子妃竟有這等美貌?那我也不是不能再掙扎一下!不過再怎麼掙扎,似乎也難敵他國的國力過於強盛啊,這……叮,嘎嘎亂殺系統已啟用! 這讓朕如何是好啊!
歷史 連載 2萬字
地主家沒有餘糧啦

地主家沒有餘糧啦

芒鞋女
西南大旱,莊稼顆粒無收,無數百姓逃荒而去, 唯獨近溪村村民齊齊整整,頗為淡然,一問,原來是有地主救濟。 趙家的田地今年休耕,損失並不嚴重,有趙家幫襯,日子雖難,但能過。 可趙家不這麼想,眼瞅著動亂要來了族裡人還無動於衷,都快急瘋了。 這日,趙家把糧倉一開,領著全家人先逃了。 他們一走,族裡人奔走相告,“地主家沒有餘糧啦,趕緊逃難去啊!” 這是一篇古代逃荒文。 本文將於12月27號(週三)入v,希望
歷史 連載 5萬字
將門梟虎

將門梟虎

江左俊傑
僱傭兵穿越到大楚國,成為百戶所軍戶吳年。家裡頭窮的叮噹響,還有一個每天被原主暴打的童養媳。 北邊的蒙元人漸漸強盛,頻繁南下劫掠,大楚國朝不保夕。
歷史 連載 359萬字
囚妄

囚妄

止御
大啟三百五十五年——沐景風繼位,號敬淵帝 江湖勢力紛爭,內有亂臣賊子禍亂朝綱,外有強敵虎視眈眈 十五年前一名女嬰被抱到一處山門外 十五年後,臨淵閣有一名喚斷鴻的少女私自下山遊歷尋找自己的身世 剛一下山就意外被捲入一場皇權貴胄以及國家間的紛爭中,在此期間無意中發現自己的族人皆是死於非命 在下山期間情竇初開的息斷鴻對身為祭妡閣閣主兼國師的某個面具男一見鍾情 祭妡閣作為大啟境內最大的山莊,背後勢力連敬淵
歷史 連載 1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