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百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俞慎思覺得做個孩子也有好處,可以“童言無忌”,大姐大哥抹不開面子說的話,他可以說。誰會懷疑一個四歲沒到的娃娃,最多認為孩子小隻記吃罷了。

成年人之間就不那麼想了。

桂嬸沉默幾息,又笑著哄他:“嬸子也買了年糕,嬸子不會烤,午後讓虎頭哥哥也拿去讓你大哥烤,你們一起吃一起識字好不好?”

俞慎思見好就收,笑道:“好。”

其他幾家人聽出桂嬸是想讓高昭教她兒子讀書識字,這算盤打得好。

陳秀才那裡束脩得花一二兩銀子,學錢、節禮兩樣一年又得幾兩,就算是送到範童生那裡,也便宜不了多少。高昭從小讀書,也是童生,教孩子讀書識字肯定沒問題。何況他教自己弟弟還能藏私?其他孩子在旁邊不是一樣聽?每回過去帶點吃的就成,一年到頭就多花點孩子零嘴錢,佔大便宜了。

王嬸也湊上來說:“孩子還是幾個一塊兒玩才有趣兒,晌午後,讓我家三寶也過去和你們一塊兒玩,他有好幾塊糖呢,你們分著吃!”

俞慎思笑著點頭。

旁邊幾家要麼孩子太小,話還沒說利索,要麼孩子太大,只能眼饞看著他們兩家。

他們心裡的算盤,高暖和高昭也全都清楚。高昭覺得孩子多了可能會有點吵,但對方對他們姐弟有恩在先,如今又不是白白來學,有人陪著弟弟也不枯燥,就沒說什麼。

高暖想得比他多一層。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他們今後要在高家村常住,總有要鄰里幫忙的時候。他們背後沒人撐腰,想不被族人欺負,就要與他們打好關係。

桂嬸和王嬸拿兒子和暘兒玩的藉口,不把話明著說,高暖也裝糊塗沒有挑明。大昭讀書科考是正事,以後不教他們,對方也不能說什麼。

到村口要分開的時候,桂嬸將俞慎思從車上抱下來,高暖拉著弟弟的手,對車上的虎頭道:“午後和三寶來找暘兒玩兒。”她也不說學識字。

“好!”

桂嬸聽高暖主動這麼說,心裡頭有底,這是預設讓大昭教自家孩子讀書識字了,笑得更加熱情,“吃過飯就過去,順道我再挑幾塊絹布和針線給你送過去,也省你再跑一趟了。”

“麻煩嬸子了。”

“就幾步路,麻煩什麼。”

幾家分開後,桂嬸對車上兒子交代:“你吃過飯,帶著一塊年糕過去,就和暘兒……”

後面桂嬸說了許多句,虎頭一句沒往心裡聽。他腦子裡都是吃過飯,他可以吃年糕,而且是烤著吃,暘兒說很好吃,他還沒這麼吃過,所以他要拿著年糕去暘兒家。

高暖回到家和兩個弟弟說此事,她欣慰幼弟有玩伴,又心疼大弟弟,怕他教幾個孩子半天辛苦。

俞慎思卻覺得她擔心多餘了,四五歲的孩子,不可能老老實實坐著學半天,半個時辰就是奇蹟了。正常來說兩刻鐘後就坐不住了。不是所有孩子能像他一樣乖巧專注的。而且有他在,他豈會讓高昭辛苦。

事情商定後,姐弟倆盤點了下這次買的東西后,高昭提著一條臘肉去老族長家。

高明春兄弟三人都去棺材鋪不在家,老族長夫婦和幾個兒媳婦在家。見高昭拎著一條臘肉進來,幾人相視一眼,面露詫異。

高昭說明來意,老族長忙攔道:“都是一個族裡的,理應幫忙,哪裡要你謝?你掙那幾個錢不容易,這臘肉拿回去過年吃!”他是族長,又一大家長輩,怎麼能夠因為這麼點小事拿一個孩子的東西,不得讓村上人說閒話?

高明春媳婦也跟著附和,前日自己男人回來後說孩子在何家的事情,還有些虧心呢!

高昭道:“我們姐弟吃不得這些,就是買來送大爺爺和大伯的。”

老族長這才反應過來,這孩子在孝期,按規矩是戒酒肉的,只是莊稼人一年到頭吃不了幾次酒肉,不太守這規矩,讀書人看重些。孩子送臘肉來不是客套走個過場,是誠心實意來道謝。

這麼一大條臘肉,得百十來文吧!隨手幫的忙,哪裡用得著這麼重的謝禮。

高昭又開口道:“我們姐弟來村上沒多久,對附近村子都不熟悉,還是希望大爺爺能再幫個忙。若是知曉附近哪家有需要寫祭文、孝聯這些,能夠替我說一聲。”

這是兩邊好的事情,老族長自然願意,“行,大爺爺明兒就去替你問問。”

“多謝大爺爺。”將手中的臘肉遞給旁邊高明春媳婦。

對方沒接看向公婆,雖然答應幫忙,終究不是什麼難事,禮還是貴重些,又是孩子送來的。

老族長媳婦見老伴猶豫,她先表了態。讓大兒媳接過臘肉,又讓小兒媳將自家的雞蛋拿一些出來,再拿幾塊醃製的老豆腐。

接過籃子塞到高昭手裡,“這臘肉你大爺爺收下了,這些你拿回去。你們都是長個子的年紀,你家么弟病剛見好,也得吃點好的。”

高昭推辭幾次,最後拗不過婆媳幾人,道謝後拎著東西回去。

老族長媳婦送他出門,回頭就對老伴說:“瞧,多懂事的孩子,才丁點大就知恩報恩。你明兒替孩子打聽打聽,讓兒子也都幫問問。他叔伯太心狠,待正月初一他們回來祭祖,你定要好好說說他們才是。”

老族長沉默一陣,若有所思地點了下頭。

午後,桂嬸領著虎頭和三寶過來,兩個孩子懷裡都揣著吃的。孩子興沖沖跑進院子裡,桂嬸在門外沒進。孩子百無禁忌,大人還是不願年跟前踏守孝人家院門,不吉利。

高暖主動迎出門,桂嬸將東西給她,熱情道:“若是還有什麼需要的,你來找嬸子拿。”

“好,謝嬸子。”

桂嬸朝院子裡看了眼,兩個孩子被暘兒帶到偏屋門前,讓他們每人挑一根小樹枝。

虎頭問:“是烤年糕用嗎?”

暘兒點頭,“要先用它寫字,然後再用它烤年糕,年糕才更好吃。”

虎頭不解,撓了下腦袋,“為什麼呀?”

暘兒挺著小胸膛煞有介事地道:“寫過字的樹枝就是聰明的樹枝,用它烤的年糕也是聰明的年糕,味道肯定好吃,我們吃了聰明年糕也會變聰明的。你們變聰明瞭,爹孃就會給你們更多好吃的。”

兩個小傢伙覺得暘兒說的有道理,每次爹孃誇自己聰明的時候都會給零嘴兒,甚至有求必應,然後很聽話地認真挑樹枝。

門前的兩人給聽笑了,這麼小點兒,話是一套一套的,兩個比他大的娃都叫他給唬住了。

桂嬸感到讀書人家的孩子從小就不一樣,以後得讓虎頭多讀點書,也考個童生秀才。這樣想,她也不耽擱,回到家就叫兩個女兒忙活刺繡。根叔也被她安排年後到縣城去找個掙錢的活計,苦點累點只要能多掙點。

虎頭和三寶各自找了樹枝,隔壁苗娃也過來,三個小傢伙被俞慎思安排得明明白白,全都聽他指揮。

高昭用燒黑的樹枝在石頭上寫字,帶著四個小娃娃念字認字。因為有俞慎思提前交代,只有他們會念了,能認得了,才有糖水年糕吃,幾個小傢伙沒一個跑神的,全都認真聽講。

兩刻鐘後,八個字幾個小傢伙全都認識,也都寫了一遍,他們將手中樹枝上交準備吃糖水年糕。

苗娃拿來的也是年糕,兩片年糕被分成六塊,分別用一根竹片插著在火上烤。另一邊瓦罐中,三寶帶來的幾塊糖也慢慢融化。聞著味道,幾個小娃娃口水都要流出來,嘰嘰喳喳討論。最後將融化的糖汁澆在烤好的年糕上,虎頭三人迫不及待朝嘴巴里送。

“別急,燙,慢些吃!”高昭提醒。

俞慎思拿著一串走向門邊刺繡的高暖,高暖笑問:“大姐也有啊?”

“嗯!六塊,一人一塊。”

高暖愣了下,“大哥教你識數了?”

俞慎思意識到出了紕漏,忙搪塞道:“大姐數雞蛋時,暘兒跟著學的。”他指著院子裡的六個人一個個數給高暖聽。

高暖雖驚訝幼弟學得快,終是沒有再懷疑。

年前幾天,幾個孩子每天午後過來,高昭先是帶他們溫習,然後教新的。他們被俞慎思各種連哄帶騙,習慣性聽他的,認真識字寫字。雖然每天八個字,幾天下來也好幾十個字。最明顯的是除夕這天貼門聯,虎頭指著自家門聯認出了好幾個字來,把桂嬸高興壞了,直誇兒子聰明,高昭教得好。左鄰右舍都知道他家虎頭識字了。

年前老族長也給高昭介紹了兩個要寫祭文的村子,一個是高明春老丈人的村子,一個是遠房表親的村子。祭祖祭文不比何老闆祭母祭文急用,兩村都給四百文。念在他們都是老族長的親戚,高昭每村只收三百文。

回到家,高明春將事情說給家人聽,一家人都誇高昭這孩子懂事明理。

高明春道:“兒子聽表兄說,他隔壁村子請陳秀才寫,要一兩銀子呢!寫出來也不比大昭寫的好什麼。”

老族長媳婦立即怒道:“搶錢呢!”

高明秋冷嘲,“照我說,陳秀才這些年心思不在讀書上,都在錢上了。”

*

高暖姐弟手裡有錢,心裡也有安全感。

除夕這天,村子裡處處張貼春聯,姐弟三個也將孝聯張貼在院門外,白紙黑字寫著:承恩不忘三春雨,行孝常懷寸草心。隨後去俞氏墳前祭拜。

回來已經過了晌午,他們奢侈一把,燒了三個菜:幹油菜炒雞蛋,醬燒茄幹,冬筍豆腐湯。

自回鄉途中被大伯拋棄,小半年沒吃過這麼豐盛,三人都有點捨不得吃,每次都夾一點點,但是給對方夾菜卻是一大筷子,希望對方多吃點。碗裡堆得最多的就是俞慎思,滿滿一大碗,完全超出了他的食量。

“會吃撐!”他將高暖給他夾的一塊豆腐放進高暖碗裡。

高暖這會兒也意識到幼弟碗中飯菜的確太多,沒再給他夾菜,囑咐他:“都要吃完,多吃才能長得和虎頭一樣壯。”

虎頭比他大不到一歲,個頭卻大兩圈。

他點點頭,個頭長高就行了,胖就不必了。

一頓飯姐弟三個吃得飽飽的,外面的天色也黑下來。

石頭鄉除夕的習俗是守夜,子時要到祠堂前放炮。家家戶戶除了老人和孩子,幾乎都是不睡的,特別是男兒。

夜裡天冷,高暖將火堆重新燒起來,姐弟三個圍著火爐取暖禦寒。高暖和高昭說起年後的打算。

年後除了白事也沒人家要寫祭文這些,他讀了這麼多年書,除了肚子裡的那點墨水,什麼都不會做,身上也沒力氣去當勞力。日子長著呢,他們既沒有田地也不會耕種,那點錢撐不了多久。

“我識字會算,想年後去鄉里問問可有需要個記賬的。”

高暖安慰他道:“大姐這些天繡了幾樣繡品,等來年開市,還能再繡幾樣,能換些錢。”

“我是男郎,不能讓大姐養我。”

“我們還分誰養誰?你今後科考出息了,不養大姐?”高暖打趣道,“你若是真去做了記賬,怎麼讀書?怎麼教暘兒讀書識字?你最重要的事是讀書,待過了孝期,你院試得中,就是秀才了。那時我們的日子才能好過,不能因小失大。大姐辛苦也就辛苦這兩年罷了,以後大姐享你的福。”

一通安慰的話,說得高昭心頭一酸,視線模糊,抱著高暖,啞聲喚著,“大姐。”

俞慎思也心中酸楚,抱著高暖的手臂靠著她。

高暖撫著兩個弟弟的頭,語重心長道:“你們一定要讀書,一定要科考,娘在看著呢,她還等你們考狀元回來呢!”

除夕兄弟兩人重重點了點頭。

*

太陽剛露臉兒,高家祠堂的大門就開啟了,高家的子孫已經忙活起來,等著吉時祭祖。

高家歲首祭祖的規矩,女人和不足六歲的孩子是不能進祠堂內祭拜的,即便祭拜也只能在祠堂外。

高暖和俞慎思便在其列。

見時辰差不多了,姐弟三人便朝祠堂那邊去。

祠堂在牛山腳下,前面是一個大池塘,冬日裡荷花枯萎。這幾日天暖,薄冰全都化了。

祠堂前已經不少人,高昭小聲問:“大伯和三叔好像還沒回來,他們不會今年不回來祭祖吧?”

高暖也沒瞧見有車馬進村,祠堂前更沒瞧見他們兩房的人。

“不會。”她道。

去歲父親高中狀元都沒有回鄉告慰祖宗,已經引起族人不滿,若是今日歲首叔伯還不回鄉祭祖,那是真的不要祖宗了。一個享著祖上恩澤而忘了祖宗的人,他的官也做不了多久。

父親剛入仕,叔伯享著他的好處,不會明著做有損他的事。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帝國第一書生

帝國第一書生

日暮客愁
酒醒後,人已經在大堯陸閒對自己的身份很不滿意。不是什麼皇親國戚霸道總裁也就罷了,竟然是個一無是處的窮書生? 什麼?這窮書生還將自己的老婆給賣了?沒老婆我晚上抱什麼睡覺?
歷史 連載 11萬字
布衣梟雄

布衣梟雄

下傳深藍
21世紀現代好青年蘇祁安,因救失足落水女孩,意外魂穿到一個歷史上不存在的封建落後王朝大涼。 家境貧寒,內有賢妻,本想憑藉秀才身,考取功名,過上安穩富家翁生活,奈何生逢亂世,大涼鉅變,朝堂混亂,外戚宦官把持朝政,各地軍閥混戰,外西北異族、東南倭寇海盜橫行。 為求生存,看一介寒門秀才蘇祁安,......如何從微末崛起成為一代巨擘,橫掃一切,一統天下。 亂臣賊子也好,治世能臣也罷,我蘇祁安註定就是一代梟
歷史 連載 200萬字
大明第一貪官

大明第一貪官

渝江河
葉青穿越大明洪武,成為邊城縣官,只要被老朱下旨處死,就可以回到現代走上人生巔峰。 知縣葉青:“臣聚財百萬,修建超規格豪宅,以官身從商!”知府葉青:“臣私造甲冑十萬,大炮一萬!”布政使葉青:“臣打造私人海軍,已坐擁百艘鐵甲鉅艦,隨時可以炮轟應天!”看著又一道升官聖旨,葉青人麻了:“朱重八,我都這樣了你還不殺?”......
歷史 連載 96萬字
天災,我囤千萬物資救了全王府

天災,我囤千萬物資救了全王府

溫無
【穿越+醫術空間+天災逃荒+女強+爽文+虐渣+發家致富+一邊逃跑一邊囤貨模式】\n開局穿成殘王新婚妻子,繼承原主記憶的她,深知幾個小時後,一場海嘯將席捲全城。 \n為保下夫家滿門,姜雪宋帶上武器庫空間和千萬物資,攜夫家百餘口踏上茫茫逃亡之路。 \n海嘯,地震,瘟疫,極熱極寒,蟲災,戰亂,酸雨…\n當天災接踵而至,所有人都食不果腹時,姜雪榮帶著夫家滿門吃香的喝辣的! \n當仇人跪在她們面前搖尾乞憐的
歷史 連載 1萬字
天子寧有種

天子寧有種

皇三皮
質疑趙匡胤:“不管趙大多流弊,都無法抹除他欺負孤兒寡母的事實!”理解趙匡胤:“其實也不怪趙大,在這亂世孤兒寡母是守不住江山的。”成為趙匡胤:“天子寧有種耶?兵強馬壯者為之爾!”李奕魂穿五代十國後周禁軍的一名小校,此時大名鼎鼎的宋太祖趙匡胤,還只是一個未發跡的低階武將。 誰能想到這看似敦厚的大黑胖子將來會陳橋兵變、黃袍加身?李奕本想跟著趙大混個從龍之功……可當有人拿出黃袍披到他身上的那一刻,他才發現
歷史 連載 0萬字
福爾摩斯的魔法師

福爾摩斯的魔法師

玉樓笙歌
米文穿越成了19世紀維多利亞時期的英國小貴族家的孩子米斯提爾·阿格里帕,本來以為是穿歷史,卻沒想到他隨意按照當幻想文學的魔法書籍裡做出的魔法道具居然成功了! 被早逝的繼母偽裝成女孩的米斯提爾以為自己積攢好積蓄成年後逃脫家族用自己神奇的魔法就能生活,沒想到還沒成年,父親就給他找了個未婚夫,要把他立馬嫁給別人,他父親還要把他真的變成女孩子! 憤怒的米斯提爾打算把自己爹幹掉自己繼承家業,卻沒想到正好碰上
歷史 完結 1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