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三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奕哥兒,聽說離懷州城已經不遠,終於能歇歇腳了,這一路除了吃飯睡覺,剩下就是在趕路,我才買不久的新鞋都快磨破了……”
聽著身邊馬仁瑀的嘮叨,李奕無語至極:“咱們一天大半時間都在馬上騎著,哪裡磨得著你的新鞋?”
“要我說,你那鞋若真被磨破,定是賣鞋的人欺你眼瞎,以次充好賣給你的。”
“咦?奕哥兒你說的在理。”馬仁瑀似乎沒聽懂李奕話裡的調侃,還一臉認真的贊同道,“等仗打完回了東京城,看我不去砸了那廝的招牌!”
槽!真乃神人也……
李奕覺得自己是沒法跟這貨正常交流了,只能拍馬向前快跑了幾步,拉開和這貨的距離。
算上從東京出發那日,今天已經是出征的第六天。
長途行軍確實很考驗將士們的體力,如果李奕記得沒錯的話,這時的懷州應該位於後世河南焦作一帶。
從東京城走到懷州城,相當於從開封橫跨整個鄭州到焦作。
這段路少說也有一百多公里,後世開車走高速都嫌遠,更別說如今這個時代。
距離遠不說,一路風餐露宿,道路條件也很差。
像李奕他們騎著馬倒還好,大半路程不用自己走,頂多偶爾下馬走一段,算是給馬和人都緩一緩。
除此之外,他們攜帶的盔甲、武器等,還有專門的牛車、騾子拉,口糧用具這些東西也可以讓輔兵背。
但縱然如此,長時間的趕路也不好受,不僅是體力消耗,精神上的消耗同樣很大。
而那些只靠兩條腿趕路的步兵,才是真的難受,一個隊只能分到一匹騾子和一輛馱車。
畢竟保障後勤的糧草輜重也需要用大量的牲口拉,運力根本不富裕。
這麼一來,二三十人的東西肯定拉不下,都是儘量撿重的物品讓牲口馱,剩下的口糧和個人用具,也就只能自己揹著了。
一個人少說也得負重二三十斤,再加上還要長時間趕路,實在是一種煎熬。
或許很多將士都會在心裡祈禱,快點到前線罷,早打完早省事。
不過等真如願上了戰陣,這些人就會發現,還是咬牙趕路更輕鬆些……
……
三月十六,中午。
後周的大軍終於抵達了懷州城,這裡距離澤州已經不遠。
據前線傳回來的訊息,北漢聯軍留下少部分人馬圍困潞州,大部隊則是一路南下向澤州而來。
皇帝下令軍隊在懷州城稍作休整,然後日夜兼程加速行軍,趕在北漢聯軍之前抵達澤州。
命令下來後很多將士都叫苦不迭,本就在不停的趕路,這到了懷州大夥兒還以為能歇歇。
沒想到不僅沒歇成,反而還要加速行軍,這誰能受得了啊。
不過很快抱怨聲就沒了,因為有兩個倒黴蛋當了出頭鳥。
控鶴都指揮使趙晃和通事舍人鄭好謙私下交好,兩人中午吃飯時,趙晃隨口說了一句“賊寇氣勢正盛,反觀我軍長途疲累,這時候應當穩健持重些,怎麼能一時冒進。”
這種話原本私下說說也就罷了。
可不知道那鄭好謙是怎麼想的,好歹也是通事舍人,就算不懂軍事,但平日裡跟在皇帝身邊,總該會揣摩聖意吧。
這傢伙倒好,飯都顧不上再吃,跑去把話原封不動的講給了皇帝聽。
或許他還以為自己這是諫言獻策呢。
誰知柴榮聽後勃然大怒,質問是誰指使他這麼說的,要是不把那人給供出來,他就別想活了。
鄭好謙自然是嚇壞了,一點不帶猶豫的就把好友給賣了。
就這樣,柴榮當即下令奪了趙晃的兵權,連同鄭好謙一起關押在懷州大牢,等戰事結束再做處置。
這麼一來,自然沒人再敢觸黴頭,軍中的抱怨聲也隨之消散無蹤。
柴榮的反應表明了他的決心,這一戰無論如何都要跟北漢聯軍分個你死我亡。
大概北漢和契丹都想不到一個才剛繼位,沒有太多戰陣經驗的皇帝會這麼果決,竟敢冒著天大的風險御駕親征。
單是這份膽略就很讓人欽佩。
……
兩日後,大軍進入了澤州境內,不過並沒有入城,而是駐紮在州城的東北。
隨後,馬軍都指揮使樊愛能、步軍都指揮使何徽率領的先頭部隊前來匯合。
同時還稟報了北漢聯軍的動向。
原來北漢主劉崇已經率領大部隊抵達澤州北邊的高平城,距離後周的部隊只有數十里了,兩軍很快就會遭遇。
柴榮下令軍隊修整一夜,明日一早準備迎擊敵軍。
對於皇帝的決定,將士們心裡都有些沒底,前兩天經過懷州的時候,為了加快行軍速度,柴榮只帶著騎兵和部分步兵趕路。
為此還特意從騎軍中騰出一些馬匹讓這部分步兵騎。
這些步兵騎著馬打仗不行,但拿來趕路倒是沒甚問題。
至於跟不上的步兵和後勤的糧草輜重則是交給河陽節度使劉詞率領的後軍。
本就敵眾我寡,現在又不等後軍抵達就急著交戰,大夥兒心裡難免懷有畏懼心理。
可柴榮不這麼想,他決意要打北漢聯軍一個措手不及。
如此一來,將士們縱然心裡沒底,但有趙晃和鄭好謙的前車之鑑,大夥兒也不敢有什麼抱怨。
“奕哥兒,你說陛下為什麼不等後軍到了再開打?”
“聽說漢軍和契丹加一起號稱有十萬人,就算打個對半那也有五六萬,咱們現在只有不到兩萬人,能打過嗎?”
傍晚,吃飯的時候馬仁瑀罕見的表現出了不自信,他的疑問或許也是軍中其他將士所想不通的。
“陛下肯定自有打算,咱們只管賣命就是。”
對於柴榮究竟怎麼想的,這事李奕也沒法回答,只能隨口應了一句。
至於能不能打得過……
“咱們一定會勝的!”李奕對另一個問題的答案倒是信心十足。
當然,他並不只是回答給馬仁瑀聽的,同樣也是在告訴自己……這一戰肯定會贏的,因為歷史上就是這樣。
只是……
歷史卻並沒有記載高平之戰中一個叫李奕的低階小校會怎麼樣。
甚至原本世上有沒有這個人都不能確定。
“這一仗不僅會大勝,馬兄你也會青史留名。”李奕又低聲補充了一句。
本來他是懷著想要靠這一戰揚名立萬的心思。
但這一刻,他突然莫名的感覺不安……自己真的能抗衡歷史軌跡的慣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