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邊小耳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少年見此一愣。

好半晌,他才回過神來,低頭將目光避開,“小娘子無事便好。”

他看著年少,生得斯文俊秀,可一舉一動都像是矩尺量出來的般,說話語氣也老成。元娘何時見過這樣的人,頓生有趣之感,忍不住莞爾,好奇問道:“讀書人都是你這樣的嗎?”

陳元孃的直白惹得少年一怔後,雖不直視,可禁不住反問,“何以見得我是讀書人?”

元娘纖細的眉毛揚起,眼睛裡藏著亮,笑的得意而又燦爛,“我就是知道,還很明顯呢!”

河流交匯,河面的水流忽而湍急,以至船身盪漾,船上的人受波及不大,可元娘雙手攀著窗沿,身子半探出去,微有異動就頓覺失重,嚇得臉白,往前踉蹌。

她張嘴小小驚呼一聲。

隔壁的少年也跟著緊張起來,顧不得什麼依循守禮,他抬起頭目光追隨,眉頭緊蹙,朗聲提醒,“小心!”

好在這是艘足夠穿梭廣袤河流的大船,區區一個分支水流交匯,不足以令其顛簸太久,很快又恢復平穩。

元娘身體靈巧,方才的顛簸只是看著危險,並不會真的把人甩出去。

大船平穩時,她仍穩穩當當站在窗前,微微喘氣拍胸安撫自己後,又忍不住自己笑起來,如燕語鶯聲,動人心絃。

她樂了一會兒,主動探出去,歪頭看向面上仍蹙眉顯得嚴肅的少年,“我沒事。”

元娘轉了轉手腳和側身證明。

少年神色似乎微松,可面上的表情依舊嚴肅認真,像是食古不化的私塾老先生,一板一眼的叮囑,“江上風浪大,易顛簸,不妨小心些。”

“嗯嗯!”元娘彎著眼睛,連連點頭,嫣然巧笑,“多謝你提醒,但你說話好生有意思,與我見過的人都不大相同。”

少年自幼老成早熟,板著臉像個先生,便是與爹孃相處也不怎麼有笑臉,底下的弟弟妹妹更是怕他,他少有與人輕鬆相處的時刻,就是這回同船的表弟,經年不見,還算能說上兩句。

汴京風氣開放,能瞧見女子走街竄巷做攤販買賣,高門女子也常赴宴與會,乃至打馬球奪魁首,故而私下裡沒少悄悄瞧些高門郎君,談論比較。

少年的父親身居高位,他自己文采斐然,言行有據,樣貌又是一等一的俊朗白淨,自是沒少受喜歡,甚至總能撞見巧遇的、丟手絹的、送荷包的……

但他從來謹守禮數,不假以辭色,就連家中的婢女都不多望一眼,遑論是見過如元娘一般大膽鮮活的少女。

論有意思,論不同,這話闔該少年說才是。

但這話失禮,不大可能從少年口中說出。

他見到元娘安危無虞,便又移開目光,並不直視。

雖然少年沒有回應,可元娘好不容易人好受起來,而且發覺自己雖然還在船上,但不暈船了,故而滿心歡喜,壓根不在意對方不夠熱烈,她隨意扯了些閒話,述說坐船心得等等,像只嘰嘰喳喳的雀。

少年依舊守禮地避開視線,可也會時不時回應一句,不叫少女難堪。

說著說著,元娘忽而一拍腦袋,“對了,還未曾問你的名字呢?”

少年反倒頓了頓,萍水相逢,對方又是尚在閨閣中的天真不知事的小娘子,互相交換姓名是否不對?可轉念一想,他的名字並非是什麼秘密,汴京的同窗好友,乃至夫人貴女,知道的不知凡幾,何必狹隘遮掩。

他有了定論,便欲說話,“魏……”

豈料剛吐露了一個字,方才還活潑好事的少女,突然和見了鬼一般,以風捲殘雲之勢闔上窗子,只餘陣陣清風吹拂面龐。

他愕然片刻後,不由得失笑。

好鮮活的小娘子。

她家人與她相處,想必總是心情愉悅,笑容滿面吧。

他似乎想起了什麼,進了內室,招手喚僕人上前,吩咐了幾句。

而元娘這邊,卻與少年所想相差甚大。

她正面上堆笑,但心虛著聽阿奶說話呢。

“你方才在同誰說話?”這是丁點聲音都沒有,忽然出現在門後的王婆婆。

元娘手比腦子要快,做賊心虛般迅速闔上窗子,僵著臉愣是扯出了藉口,“不是呀,我醒來發現不難受了,想看看是不是還在水上,所以開了窗子,但是風浪好大,剛剛一個顛簸,我差點跌出去。”

陳元娘深諳先聲奪人,掌握局勢的要緊。

她反客為主,主動湊到王婆婆身邊,挽著王婆婆的手臂,頭依偎著,嬌聲道:“阿奶,我剛剛都嚇壞了,怎麼坐船這般可怕。”

王婆婆平日儘管罵人居多,但孫女剛受了一整日的苦,她倒不至於把人推開責罵。

於是,她順勢撫了撫元孃的背,壓著粗啞聲重的嗓音,安慰道:“水上行船便是如此,你小心警醒些,少靠近窗。”

陳元娘很是乖順的點頭,一臉認同。

她乖乖作態的時候,即便王婆婆明知道這是個鬼靈精的,也免不得偶爾受哄。

誰能輕易對乖乖巧巧,又白淨好看的小娘子冷下臉?

也就是王婆婆練出了鐵石心腸,要不也得似大多人那樣受她哄騙。

王婆婆把打來的熱水往盆裡一倒,給元娘洗漱,還擦了擦仍舊冰涼的手。

因為沒有銅鏡,元娘自己定是梳不好頭的,可昨日一番折騰,她的頭髮早就亂了,王婆婆乾脆全都打散,用篦子慢慢給元娘通了五百下頭髮,讓原本散亂的頭髮徹底柔順,如錦緞般柔滑,才開始真正梳頭綁發。

又因元娘年紀還小,故而王婆婆只是用了兩根絲帶,很簡單的把頭髮分別綁在左右兩邊耳側,頭髮都被束起,只有綠絲絛般的絲帶垂在肩上,嬌俏外又添了兩分婉約。

梳洗過後,元娘看著才算好了。

但到底吃了苦,王婆婆非要叫元娘上床繼續躺著,哪怕元娘說自己沒有不舒服了也不行。

說的多了,王婆婆眼一瞪,“人的精氣都是有數的,不好好歇個幾日,歪床上養一養元氣,亂跑什麼?”

陳元娘只好照聽。

只是因王婆婆一直在,她不好靠近窗戶,也就沒機會去問清楚,他到底叫什麼呢?

隱約好像聽見是衛?還是溫?魏?

她一手撐著下巴,開始惦記起來。

直到岑娘子和陳括蒼帶著一罐粥回來,還有兩小碟醃菜,腹內空空的元娘進食起來,才算忘了那茬。

看見元娘吃得香,岑娘子笑得眼角細紋狹長,“慢些吃。”

王婆婆閒話道:“這粥熬得漂亮,是文火一直煨的吧,米熬成花了,上頭浮的米油最是養人,她吐了一宿,喝些米油溫胃最好。”

“娘說的是。”岑娘子笑的溫柔,附和道:“我也是這般想的。”

說著說著,婆媳倆便說起了隔壁的好人,“元娘能好,多虧了隔壁貴人送來的藥,我們家雖身無長物,也得聊表謝意,我們帶著的東西里,不是還有臘肉和些乾貨八珍嗎,熬點粥給人送去,終日坐船,胃口總是不舒的。”

“誒,好,我聽孃的。”岑娘子應下。

正喝粥的元娘支起耳朵偷聽。

咦?

隔壁,送藥。

她前面在窗子前見到的少年莫不是就是送藥的人?

陳元娘握住勺子的手一頓,暗自懊惱,早知道她該好好謝謝人家的,昨天的苦她可真是吃的夠夠的了,要不是對方,她還得受折磨好幾日。

不過,她眼睛眨了眨,浮起念頭,阿奶不可能總陪著她,等找到機會她再親口感謝。

嗯……還要問清楚名字。

然而這一等便是兩日,期間岑娘子去送過一次粥,對方並不倨傲,收下不說,還很給面子的大加誇讚。以至於在聽見對方的小廝在灶上與人苦惱主人胃口不開的時候,岑娘子與王婆婆商議要再熬一回。

恰逢船靠岸,因為元娘有那治暈船的藥丸子在,吃一回能管許久,王婆婆乾脆拍板繼續坐船,於是她們只是下船採買了些東西,因為惦記著熬粥,王婆婆特意買了些蔬果,甚至還有新鮮帶泥的竹筍,可以做小菜。

婆媳倆在灶上忙了大半日不見人,好不容易熬好了,王婆婆送去,卻見隔壁人去樓空。

問了人才曉得,原來隔壁的小郎君似乎有急事,先下船走了,匆匆忙忙的,只留下他們幾個僕人收拾箱籠。王婆婆本是失望的,卻被其中一個僕人給攔了,說是主人有吩咐,不但有一瓶止嘔丸,還有一個小匣子的玩具,只道是聽聞她家有小孩,於是贈下的。

最後,這精心熬製,加了許多好東西的粥,以及爽口的小菜都進了陳元娘和陳括蒼的肚子。

而贈的一匣子東西,自然明面上也是他倆平分,實際上全歸元娘。

那一匣子裡裝的都是皮影,而且製得精美,每個人物都是彩繪,看著應當是供給大戶人家的孩童或小娘子玩的,而且裡頭的人物看著也像是成套的,大抵是一個完整的故事,可惜元娘還不大辨得清。

她哪玩過皮影呀,在鄉里,最多和小姐妹們一塊比鬥草。

見王婆婆和岑娘子都不覺得有什麼,她才安心收著研究如何玩。

到底是王婆婆眼界高,隨眼一瞧,就道:“想來是南邊傳來的手藝,北邊匠人沒這份精細。”

王婆婆這一句話,可叫元娘好奇了許久,她阿奶怎麼會有這份眼力,但她一問,就只能得到王婆婆的一個白眼,並不耐煩的說小孩子家家別問那麼多。

王婆婆總用這話搪塞元娘,但元娘卻沒什麼法子,只好轉移心神,專心玩皮影解悶。

玩著玩著,船中途也靠過幾次岸,飄了一月有餘,為不能常吃到新鮮蔬果而苦悶的元娘,忽然就被阿奶告知,船快到汴京了,早早讓她收拾準備好。

一路的顛簸,足夠磨滅元娘初時對汴京的熱切。

畢竟路上許多都和她想象的不同,譬如她從未想過坐牛車和坐船久了,也會成為受苦。

但當她跟著阿奶從船板上下來的那一刻,她才意識到自己想錯了。

與船上的安靜不同,踏出艙房,就能聽見不絕於耳的吆喝叫賣聲,待到看清,由近及遠,先是大船前搬運貨物、箱籠的苦力。

再往前些是登船送行的官宦人家,體面氣派的乘著暖轎,左右轎窗下各站著七八個僕婢,其後也有青布小轎,恐怕是給副主子、得臉的婆子們乘的。

然而這些人,在偌大的碼頭竟是微不足道的,放眼望去,不過佔了小小一角。

碼頭旁邊有許多車擔設浮鋪,較之元娘在登船時的碼頭見的,要多上數倍,浮鋪上立五六尺大傘,並掛著一臂高的木頭招牌,有“李婆婆豆花”、“辛娘子擂茶”、“孫老漢熟水”……

有些甚至會在傘沿上掛著一溜手掌大小的木牌,寫上售賣貨物幾文錢,如“豆團一文一個”、“旋炙豬皮肉十五文一塊”、沙糖綠豆甘草冰雪涼水十文一碗”等等,都是明碼標價。

陳元娘不識得幾個字,但只看浮鋪攤上賣的那些吃食,見所未見,聞所未聞,就足以知曉其繁華。

附近的屋宇簷角上甚至掛著近人高的招牌“久住王員外家”,又高又大又顯眼,讓下船的人能一眼瞧見,這招牌的意思便是可以長久住下去的旅店,而且主人是位姓王的富戶。

類似的招牌不知凡幾。

熱鬧的碼頭上,除了苦力、船伕、遠行的人,還有許多提著籃子來回穿梭走動的人。

有男有女,有老有少。

甚至還有同元娘一般大的,十一二歲頭上梳著雙丫髻的小丫頭,提著一籃子花,四處問人要不要買花呢。還有頭上用珍珠色的布綁了包髻的三十許婦人,叫賣饅頭呢。

但別說,她們應當是社會最底層,可是頭髮都仔細梳了,衣衫也是體體面面,褲兒裙兒,乃至褙子,一個不缺,不似鄉下的婦人們,因為窮捨不得扯布,許多都是簡單著寬大肥碩的長下褲,上衣也是簡單的粗布長衫,只圖個能遮體好乾活罷了。

如此一看,倒顯得陳元娘一行人窮酸起來。

活脫脫山林野民進城來。

奈何她們身邊還跟著五大三粗,瞧著便唬人的鏢師,鄭鏢頭對王婆婆畢恭畢敬,好眼力的商人總能見著不一般。都不必她們主動招手,就有頭上包青灰色布巾,身穿長褐半臂的中年男子上前。

這副打扮可比一般的販夫走卒要體面許多,倒像是鋪子裡頭的掌事。

他一近前來,就被鄭鏢頭抬手阻攔,當即作了個揖,弓腰駝背,滿臉堆笑,“您家可是初入汴京?”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膽小如鼠九皇子,一刀能殺九十九

膽小如鼠九皇子,一刀能殺九十九

種花家小熙
林峰魂穿太宣九皇子,開局便是生死危機的局面。林峰:這還玩個雞毛,直接寄……嗯? 大兄,你的太子妃竟有這等美貌?那我也不是不能再掙扎一下!不過再怎麼掙扎,似乎也難敵他國的國力過於強盛啊,這……叮,嘎嘎亂殺系統已啟用! 這讓朕如何是好啊!
歷史 連載 2萬字
地主家沒有餘糧啦

地主家沒有餘糧啦

芒鞋女
西南大旱,莊稼顆粒無收,無數百姓逃荒而去, 唯獨近溪村村民齊齊整整,頗為淡然,一問,原來是有地主救濟。 趙家的田地今年休耕,損失並不嚴重,有趙家幫襯,日子雖難,但能過。 可趙家不這麼想,眼瞅著動亂要來了族裡人還無動於衷,都快急瘋了。 這日,趙家把糧倉一開,領著全家人先逃了。 他們一走,族裡人奔走相告,“地主家沒有餘糧啦,趕緊逃難去啊!” 這是一篇古代逃荒文。 本文將於12月27號(週三)入v,希望
歷史 連載 5萬字
將門梟虎

將門梟虎

江左俊傑
僱傭兵穿越到大楚國,成為百戶所軍戶吳年。家裡頭窮的叮噹響,還有一個每天被原主暴打的童養媳。 北邊的蒙元人漸漸強盛,頻繁南下劫掠,大楚國朝不保夕。
歷史 連載 359萬字
囚妄

囚妄

止御
大啟三百五十五年——沐景風繼位,號敬淵帝 江湖勢力紛爭,內有亂臣賊子禍亂朝綱,外有強敵虎視眈眈 十五年前一名女嬰被抱到一處山門外 十五年後,臨淵閣有一名喚斷鴻的少女私自下山遊歷尋找自己的身世 剛一下山就意外被捲入一場皇權貴胄以及國家間的紛爭中,在此期間無意中發現自己的族人皆是死於非命 在下山期間情竇初開的息斷鴻對身為祭妡閣閣主兼國師的某個面具男一見鍾情 祭妡閣作為大啟境內最大的山莊,背後勢力連敬淵
歷史 連載 1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