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奧特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眾蠻王聞言,皆面色大變。

原來陛下對真的要改變丞相‘夷人自治’的策略。

那些本身躺平了的蠻王倒還好,畢竟他們都是真心歸附的,沒想著有朝一日出來反叛朝廷。

只是大部分蠻王還野心未滅,此刻皆滿心驚疑。

既怕陛下突然翻臉,在宴會之上將自己扣押以威逼自己部落;

又怕陛下乾脆一不做二不休將所有有反叛“前科”的蠻王皆盡清除。

恐懼瞬間籠罩在宴會上大部分蠻王頭上。

此時越雟郡定槃木王率先按捺不住,直接起身道:

“啟稟陛下,小王確實有些不明白陛下意思,望陛下明言!”

槃木王一發話,堂下諸多蠻王便全部將目光集中在了他身上。

李世民見此人面生,便詢問道:

“朕見汝有些面生,不知汝是哪家的蠻王?”

“回稟陛下,小王定莋槃木王!”

“哦?前些日剿滅越雟李承之時,朕記得戰報中有提到汝之名號。

似乎當時汝是支援李承之的蠻王之一啊!”

“這……小王當時確實聲援過李承之,但是李承之曾是高定手下豪帥,又與劉胄同系。

高定曾是越雟境內各部落之首,吾等聲援李承之也是迫於無奈啊!”

“不論是否無奈汝等當時確實是幫了李承之,誰又能保證汝等不會幫助下一個李承之?

既然如此,朕必須想個萬全之策,既能讓朕放心,又不至於讓汝等太過於難受。”

“這……”

槃木王一時語塞,心想陛下所言確實在理。

李世民見槃木王遲疑,和聲道:

“汝也莫要將朕想得太過無情,朕的目的是蜀中安定發展,又不是非要將汝等怎樣。”

見眾蠻王皆沉思不言,李世民繼續道:

“朕的想法很簡單,昔日相父只派去郡守管理當地漢民,並未派遣維持秩序的軍隊。

這也導致,某些心懷不軌之人,在南中諸郡時常不老實。

最後令大多真心歸附之人也受到裹脅,不得不參與其中,做出危害朝廷之事。

如今朕希望在南中以及其他異族聚集之地,增設若干督府。

令朝廷將軍為都尉,朝廷或蠻族之人為副,作為監察、保護各部落之用。

諸位蠻王仍為部落之主,仍按照本族的習慣生活,只是所有部落之人皆要在郡府登記入冊,以方便郡守管理或給予支援照顧。

之後蠻族在冊之民,亦可申請遷入漢人之地,乃至之後北伐所得之地。

相同的,漢民也可向當地郡守申請遷入蠻族之地,以及日後所佔之地。

所有人皆受督府監管、保護,又受郡府所治。

朕也會下旨並且設定獎賞,鼓勵漢民與夷民通婚往來。

相信用不了多久,南中以及其餘異族聚集之地便可更加繁榮。

異族之民也將世世代代在朝廷監護下,繁衍生息。”

眾蠻王聞言,面上皆露為難之色。

“倘若陛下此舉真的實施下來,那之後所有蠻王豈不是皆失去了自由?

表面上看似吾等仍然按照之前習慣生活,但上頭確是多了郡守、都尉一文一武兩位上司。

日後郡守、都尉但有政令,吾等便不得不遵守了……”

“陛下此舉雖說能保吾境內平安,但吾等付出的代價也不小啊!”

李世民見各路蠻王皆有所怨言,知道大部分蠻王當“土皇帝”慣了,受不得朝廷如此管制。

又想到大多異族之人皆崇尚強者,如今他們未跳起來反對,是因為朝廷如今足夠強勢,況且連續幾處平叛,已令蠻夷懼怕。

欲將此事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思實施下去,除了言辭相勸之外,必須要下點猛料。

比如讓庲降都督、將來可能成為都尉之人,出來展示一下勇武。

讓吾蜀中多幾個如“神威天將軍”馬孟起那般令蠻夷敬畏的將軍。

屆時讓這些將軍到各地去做都尉,想必蠻族之人定然心服口服。

“諸位蠻王,朕知道諸位心中多少有些怨言。

諸位皆是當地一族之長,人人都有令之下夷民敬服的絕招。

如今朕也不想就這麼強迫諸位遵循此項政令,朕打算和諸位賭上一場。

若諸位賭輸,那自當遵從朕的旨意,從此在郡守治理、都尉監管下生活。

反之亦然,當著堂下諸公的面,朕也不會耍賴。

不過就怕諸位沒那個膽量與朕賭這一局啊!”

眾人聞言,開始竊竊私語。

一番討論之後,眾蠻王似乎拿定了主意。

互相點頭確認後,朝中為官的孟獲代表諸位蠻王起身道:

“陛下莫要小看了吾等!

各部落之主,皆是經過了重重考驗,這才能令族人敬服,進而被推舉為王。

既然陛下要打賭,那吾等答應便是。

不知陛下要怎麼賭?”

李世民見蠻族願意賭,不禁喜上眉梢。

“很好!朕果然沒看錯諸位,眾蠻王皆是有膽色之人!

聽說各蠻族之中皆有萬夫莫敵的勇士,甚至有些蠻王便是本族之中最善戰那位。

朕欲令汝等推舉三位最為勇猛之人,與朕挑選的三位軍中戰將比試一番。

先勝兩局者算賭贏,其餘不論,只論三戰結果。”

孟獲聞言,不禁放聲大笑。

“陛下,這可是您說的,今日堂下諸公皆是見證,還望陛下到時莫要翻臉不認賬啊!”

李世民見孟獲如此自信,不由心中暗喜。

這下蠻族之事算是有了著落了,歷史上蜀漢啥都卻,就是不缺猛將。

希望孟獲在比完之後,還能笑的如此爽朗……

“既然諸位蠻王皆無異議,那此事就定下了。

趕早不趕晚,明日,新春第一天,咱們校場上見真章!”

孟獲環顧四周各蠻王,見大家皆讚許點頭,拍著胸脯道:

“好,吾等就應下了!”

待孟獲落座,李世民一拍腦門,笑道:

“還有件事,朕差點忘了。

黃皓,將前些日朕給汝那張獸皮拿來。”

黃皓領命,便由懷中摸出一張獸皮,邁著小碎步快速來到陛下身邊。

“陛下,奴婢將獸皮拿來了。”

李世民接過黃皓雙手奉上的獸皮,看看諸位正憧憬明日比武的蠻王,而後壞笑道:

“此前朕在汶山郡時,與當地眾首領之間曾有個約定,不知眾位可還記得?”

汶山郡各部落首領聞言皆疑惑,魏狼先是看看其他首領,而後起身道:

“還請陛下恕罪,小王等當日只顧懼怕朝廷天威,慌亂之間確實不記得其他事情了。”

李世民將獸皮展開,在魏狼眼前晃一晃,笑道:

“這獸皮之上留得可是諸位的名號?”

魏狼看看那獸皮,略微一想,轉而恍然大悟道:

“啊呀!是是是!您看小王這腦子,竟然將此事忘卻了。”

其餘汶山郡部落首領聽魏狼這麼說,也都趕忙伸長了脖子去看陛下手中獸皮。

看過之後,眾人皆恍然。

原來是陛下趁此機會,來向汶山中部落首領索要賠付了。

魏狼見眾人皆放下心來,豪爽道:

“此事吾等定然說到做到,既然是當日答應陛下賠付朝廷叛亂之損失,那今日便任憑陛下開口,吾等按約賠付就是。”

李世民聞言,輕笑兩聲,將獸皮收起。

“諸位誠意,朕已領會。

只是朕也不想厚此薄彼。

既然昔日不止汶山郡有叛亂,那這賠付之事,朕也不會只落在汶山諸首領身上。”

李世民一邊說著,一邊環顧其餘蠻夷之主,目光掃過眾人後,李世民正色道:

“前些日,吾大漢低谷之時,境內大小叛亂四起。

朕為了蜀中安定,不惜派出多路大軍征討各處叛亂。

其中糧草輜重、陣亡撫卹等開銷巨大。

既然大多首領、蠻王或多或少都參與其中。

那朝廷損失,當由諸公一同賠付。

今日正好諸公皆在,魏狼等也已經做出表率。

不如諸公皆效仿魏狼等汶山部落首領,籤一份‘賠付書’。

待來年早朝之時,朕將賠付內容定下,而後交與各蠻王,大家按需賠付。

以此法,來彌補汝等給朝廷造成的損失,不知諸位意下如何?”

此言一出,除魏狼等人外,其餘曾參與叛亂的蠻王皆大驚。

正當蠻王驚慌之時,逍遙公範寂忽然起身稽首道:

“陛下,貧道對此事有些看法,不知當講否?”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炸翻侯府和離後,被王爺掐腰猛寵

炸翻侯府和離後,被王爺掐腰猛寵

香梨呀
安七恩是安府之女。 陛下賜婚,將她嫁給只剩下一口氣的活死人侯府世子喬江鴻沖喜。 上京所有人都認為安七恩嫁過去就是實打實的寡婦。 安七恩嫁入侯府後,一心一意學醫問藥,經過三年的努力把只剩下一口氣的喬江鴻從閻王爺那救了回來。 可沒想到喬江鴻大病初癒的第一件事就是將他心愛的白月光帶回侯府。 並聲稱,“書梨才是我鍾愛的女子。” 從此喬江鴻寵妾滅妻。 沈書梨不甘為妾,陷害她與小叔子有私情。 最後安七恩被休。
歷史 連載 47萬字
死後被宿敵強娶了

死後被宿敵強娶了

餘何適
【全文精修,盜版劇情錯漏不齊,恕不負責。創作不易,請支援正版,謝謝大家!】 weibo@晉江餘何適,歡迎來點菜各種福利~ 【古代背景人鬼文,宿敵文學,雙向救贖】 大魏皇后沈今鸞死前,恨毒了大將軍顧昔潮。 她和他少時相識,為家仇血恨鬥了一輩子,她親手設局將他流放北疆,自己也油盡燈枯,被他一碗毒藥送走。 生前為了家國殫精竭慮,她死後卻被汙為妖后,千夫所指,萬人唾罵,不入皇陵,不得下葬,連墳頭都沒有。
歷史 完結 3萬字
大明:崇禎你且去,汝江山妻嫂吾照之

大明:崇禎你且去,汝江山妻嫂吾照之

金色魚鉤
穿越+權謀+熱血+殺伐+爭霸+風流+無系統。朕不為己身殺一人,卻可為國屠千城! 平內亂、滅外敵,朕!必將讓大明屹立於世界之巔……
歷史 連載 4萬字
寒門國師,開局被小媳婦撿回家

寒門國師,開局被小媳婦撿回家

筆畫豐年
趙承穿越大陳成為一個地痞,陰差陽錯被小媳婦買回了家。 明明吃不飽飯,住不起房,小媳婦卻將所有最好的東西都給了趙承。 從那以後小媳婦多了一個買來的夫君,而大陳多了個白身國師。 憑著高中知識,帶著現代營銷手段。 趙承不但要自己吃飽,還要讓工業革命席捲這個世界。 多年後,大陳皇宮。 “愛妃啊!快幫朕砍一刀,只差三個人朕就能得到國師這三千重甲了。”
歷史 連載 31萬字
漢劍

漢劍

尼古拉斯皮皮汪
公元前74年,昭帝病逝,霍光輔佐18歲的昌邑王劉賀登臨大寶,改號元平。 可命運總是喜歡捉弄於人,荒淫無道的昌邑王在位僅27日,便被霍光率眾大臣攜上官太后召令廢黜。 霍光為何要親手毀掉自己捧上皇位的劉賀,他們之間到底有怎樣的恩怨……本已有廢立之權的霍光為何一次次對宣帝示弱,最後還權於宣帝。 他是史書上有名的權奸?還是一位被人誤會千年,對漢室忠心耿耿的賢臣?
歷史 連載 0萬字
嬌養太子妃

嬌養太子妃

小舟遙遙
四歲那年,明嫿見到小太子的第一眼,就記住這個仙童般漂亮的小哥哥。 及笄那年,她被欽定為太子妃。 明嫿滿懷期待嫁入東宮,哪知妾心如明月,郎心如溝渠。 太子只看重她父兄的兵權,對她毫無半分愛意。 明嫿決定和離,換個新男人,圓了她的姻緣夢。 看著桌前的和離書,太子裴璉提起硃筆,畫了個圈。 明嫿:“你什麼意思?” 裴璉:“錯別字。” 明嫿:“???我現在是要跟你和離!你嚴肅點!” 裴璉掀眸,盯著滿腦子情愛
歷史 連載 5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