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小南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現在的西海大學中,王浩就是頂樑柱級的人物。

他的地位比校長還要高。

雖然王浩不參與學校的發展決策,但偶爾提出意見肯定會被採納,即便是校長心裡有疑問也要壓住。

嚴復就是這麼想的。

他不理解為什麼王浩會提出大量聘任代數幾何人才的意見,但不理解歸不理解,他並沒有追根究底的詢問,而是馬上召開了學校內部的會議,並讓財務方面準備撥付資金,專門用於代數幾何領域的人才。

學校馬上釋出了相關的公告,宣佈了新的人才招聘計劃。

公告,只是簡單做一下介紹,說一下相關人才的待遇,但不可能幹等著人才上門,而是要主動出擊去誠懇的做邀請。

學校裡幾個部門攜手展開了正式‘人才挖角計劃’。

就和校長嚴復想的一樣,相對於其他領域來說,代數幾何的人才相對容易招攬。

這個領域顯得有些可憐。

絕大部分專業從事代數幾何研究的學者都是在高校工作的,甚至想找個實驗室工作都找不到,因為代數幾何就是純數學的研究,和應用幾乎不存在關聯。

從事代數幾何研究的學者,就只能在高校內部工作,其中高階一些的學者,可以掛在數學機構專心做研究,而大部分則需要從事教學工作。

國內一些代數幾何的優秀人才,有一些則去了國外做研究,因為代數幾何領域,是屬於純數學的理論領域,想要申請的研發經費非常困難。

這個領域就是研發難度、出成果很困難,想有好的待遇就不容易。

哪怕是國內頂級高校的優秀博士生,想要留在國內高校擔任個講師,都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有一些優秀的博士生,有些成果以後,就乾脆去國外高校工作。

當然也有國外高校的博士生,返回到國內高校來工作,前提也必須是有一定的成果,而即便是有成果,但後續想申請研發經費也是很困難的。

另外,代數幾何的圈子也很小,說有名氣的學者都相互認識,真是一點兒都不為過。

西海大學針對代數幾何的人才進行招聘,還提供了非常好的待遇,單單是安家費一項就是兩百萬起,聽起來都非常的吸引人。

其他待遇也很吸引人,比如優秀的博士生來到大學可以直接簽訂長約,固定時間內就可以轉為正式崗位,也就跳過了‘非升即走’的流程。

一些非常優秀的代數幾何學者,最高可以直接獲得四級正教授待遇。

實際上,正式崗位是有名額限制的。

西海大學的理學院,能拿出來副教授以上的名額只有六個,梅森樹科學實驗室則有五個研究員、副研究員名額,再加上教研室的幾個名額,加在一起也只有十五個左右。

這個數量差不多已經夠了。

但實際上,因為本校有一些講師,也會正常升為副教授,正式崗位的名額必須有一部分留給本校,而不是全部給出去,崗位數量肯定是不夠的。

學校會議討論了來‘更多優秀學者’的情況,就決定給暫時不佔據體-制名額的學者,更多經濟方面的補貼。

大學一系列政策釋出出去,立刻吸引了大量代數幾何領域學者的關注。

其中有一些稍微有名氣的,或者有一定成果的,還接到了西海大學方面的電話,特別邀請他們來大學工作。

西海大學放低了姿態,表現的非常陳懇,讓很多學者都心動不已。

實際上,大學招聘的主要目標群體,就是海外工作的學者,以及國內高校畢業的優秀博士。

代數幾何領域的學者,能夠在海外高校工作,或是擔任訪問學者,或是擔任臨時講師,都是有一定水平能力的。

國內高校畢業的博士,也同樣是看能力水平,沒有一定成果的情況下,則是要綜合能力水平、年齡等多方面因素考慮。

有一些優秀的博士還非常年輕,即便是沒有成果,因為年紀還很小,未來潛力也是很大的。

……

在西海大學展開代數幾何人才招聘計劃的同時,凝聚態物理研究中心則已經準備復刻芝加哥大學的實驗。

周敏華、吳暉等人,來了一趟西海大學和王浩見面後,去了244工廠的超導實驗基地,隨後返回了首都就準備進行復刻實驗。

他們手裡有王浩給的混合氣體的‘配方’。

有配方,就足夠了。

這個實驗的準備工作還是比較複雜的,難度最主要在於對超導材料製造超高壓的環境,並以超高壓材料的環境,來實現交流重力實驗的佈置。

哪怕是裝置相對比較高階的凝聚態物理研究中心,僅僅是實驗相關的準備就用了兩個多星期。

在完成了實驗準備後,實驗就正式開始了。

當天周敏華、吳暉等人都過去了,還包括科工局的另一名副局長以及數學物理科學園的一名院士,一群人就臨近實驗現場等待著結果。

實驗準備的時間很長,但實驗進行的很短暫。

很快,有結果了。

負責實驗的應克華教授,帶著激動彙報了實驗結果,“我們在180萬倍大氣壓的狀態下,實現在16攝氏度啟用超導狀態,另外,在21.8攝氏度時,檢測到了交流重場強的極值,數值為百分之17。”

“而超導狀態的場強,則為百分之13,場強極致比常態高了四個點。”

這個實驗結果讓在場眾人倒吸一口涼氣。

只要對於實驗有所瞭解,就明白復刻實驗的成果,已經強於芝加哥大學實驗組發表在《科學》雜誌的成果。

實驗只是在180萬倍大氣壓的狀態下實現的,而芝加哥大學的實驗組製造了260萬倍的大氣壓。

同時,實驗啟用交流重力場的峰值比常態高出5.8攝氏度。

至於交流重力場強,倒是沒有什麼可說的。

交流重力場強和實驗的佈局以及超導材料直接相關,但和提前檢測到交流重力場強的峰值無關。

實驗結果確定下來。

周敏華也回到了科工局的辦公室,她已經收到了王浩提交的機密成果報告。

她之前還猶豫著,是不是要再去一趟西海大學,瞭解一下成果報告的具體資訊,主要還是因為其中的資訊太驚人了。

上面說透過研究出了一種元素組合,而這種元素組合,會大大提升高溫超導材料的臨界溫度。

同時,還做出了數值說明,“能製造出100k以上的鐵基或銅基高溫超導材料。”

周敏華很清楚,100k以上的鐵基或銅基高溫超導材料代表了什麼。

這個臨界溫度的鐵基或銅基高溫超導材料,可以在某些領域實現超導技術實現大規模的應用。

比如,超導磁懸浮列車可以大大降低使用成本。

比如,一些特殊需要超導材料傳輸電力的部件。

等等。

現在市面上也有一些公司,專業製造鐵基超導材料,但臨界溫度基本都在30k左右,也只剛摸到‘高溫超導’的邊緣。

這些公司製造出的超導材料以及相關的裝置都是賣給實驗室進行研究的,而不是正式投入工業使用。

現在的超導技術工業上也有使用,但覆蓋的領域實在太小了。

如果能實現研發出100k以上的鐵基或銅基高溫超導材料,就等於直接能發展出一個有規模的產業。

同時,產業未來可能會膨脹式的發展。

周敏華很清楚,這種級別的成果已經不是她能夠決定的了,有了剛獲得成功的復刻實驗,她也不需要再懷疑什麼。

她乾脆就把資訊朝著上一級提交。

科技部。

趙恩順部長正坐在辦公室,處理一些重大專案申請資訊,他看著新提交上來的申請有些頭疼。

那是廖光遠院士聯合好多學者、官員一起提交的專案申請,是希望在首都機場外建立一條超導磁懸浮列車。

這種級別的重大專案絕對不是一下子就能批准的。

趙恩順不是第一次見到這個專案,他早在兩年前就聽說過類似的討論,甚至還旁聽過廖光遠的演講,而這次只不過是把專案申請正式提交上來。

當重大專案申請提交到趙恩順這裡,只要透過就能夠進行高層討論並實施了,但趙恩順知道肯定不能直接給透過,而是應該要繼續按住,直到有了‘成熟的時機’,或者找到個充分的理由。

比如,一些有重大影響力的頂級學者支援。

廖光遠,重量級還是不夠。

雖然廖光遠也是科學院的院士,但即便是院士也沒有資格決定幾百億的大專案,甚至說幾十億的專案,都不可能直接決定。

如果只是幾千萬、上億的實驗專案,還是能直接給審批透過的,幾十億、幾百億就實在太多了。

有些學者卻是有這個影響力。

比如,一些科研上有重大貢獻,放在國際上也有重大影響力的學者。

趙恩順能想到的就是王浩,他思考著,“如果是王浩支援這個專案,就可以考慮審批討論了。”

“否則……”

他還是搖了搖頭。

趙恩順正想著的時候,助理就在門口說了句,“趙部長,科工局那邊提交上來了重大機密成果資訊。”

“重大機密?”

趙恩順聽罷一愣,馬上讓助理把檔案送過來。

他開啟仔細的看了一遍,和周敏華的感受一樣,都是非常的震驚。

同時,他還想到了一個問題,“如果能製造出100k以上的鐵基超導材料,超導磁懸浮專案就能啟動了吧?”

“也許……”

“還是要問王浩的意見。”

趙恩順思考著立刻做出決定,要組建個團隊一起去西海大學。

這個成果關係太重大了。

他必須要去西海大學親自看一看,和王浩本人當面談一談,才能做出下一步的決定。

……

趙恩順的行動速度很快。

當決定要去西海大學之後,他馬上就讓助理幫忙安排了時間,也同時找了一些相關領域的頂級學者,還包括其他科技處的下屬官員,就一起啟程起了西海市。

趙恩順一行人來的太突然了。

西海大學感覺才剛收到資訊,還沒有做準備就等來了一行人,部長級的訪問自然是不一樣的,正常省一級、市一級的官員都需要陪同。

趙恩順來的突然也沒有特別通知,來到西海市以後就去了西海大學,隨後安排其他人去應付市一級、省一級的官員,而他自己則和周敏華、吳暉院士、張金萍院士等人,直接找王浩說起了研究成果問題。

王浩說起了自己的最新成果,“我和比爾卡爾以及其他人,一起做了微觀形態幾何的後續研究,以半拓撲定義的形式,對不同微觀形態的構架進行了描述。”

“當導體材料的組成元素越多,那麼導電狀態下,它的內部的所形成的微觀形態就越複雜。”

“這種複雜是呈現指數級暴增的,所以我們只能分別進行論證,並用代數方程進行側面的描述……”

“烏拉烏拉~~~”

王浩連續說了一大堆內容。

吳暉院士是超導領域的專家,對於王浩在超導領域的成果都有研究,他明白王浩說的是什麼,聽的很有耐心還不斷點頭。

其他人就不一樣了。

微觀形態、幾何方程、數學論證……一系列專業的內容,讓他們聽的頭都大了。

後來周敏華實在忍不住,開口打斷了王浩,“王教授,你就說說成果就好了。”

“我是在說成果啊……”

王浩小聲都囔一句,隨後搖頭道,“好吧,總之,我們依靠對微觀形態幾何的半拓撲的研究,完成了側面的論證和描述。”

“在研究的過程中,我找出了一種最符合半拓撲結構的三元素組合。”

“這裡,我還是要解釋一下。”

王浩聽了一下繼續道,“三元素,說的是三種元素組成的結構,符合半拓撲結構的元素個數越多,一定程度上也就代表能夠實現更高的超導轉變溫度。”

“但是,同樣的,我們所研究的框架體系中,論證四元素幾乎是不實際的。”

幾個人又感覺頭大了。

好在王浩很快說完了,“總之,如果某一種材料含有我所找出這個三元素組合,就能夠實現更高的超導臨界溫度。”

“最低預計會超過100k,最高可能會達到200k,甚至更高。”

“這個說不一定。”

吳暉抓住了重點,問道,“所以我們需要研究還有這種組合的材料,對不對?”

“對!”

王浩給予了肯定,並補充道,“但同時,也要注意保密性,一個元素的組合,洩露出去是很容易的。”

其他人都明白了。

這個成果非常的重大,只要能製造出臨界溫度超過100k,並且能夠工業使用的超導材料,就肯定能夠讓超導技術,實現大規模的應用。

未來很可能成為一個膨脹式發展的重大材料科技產業。

至於研究成果方面,因為牽扯到非常複雜的計算和研究邏輯,而結果只有王浩一個人知道,同時,資訊非常的簡單,洩露出去是很容易的,王浩才在提交機密成果報告,只是說了一個‘m1型’的代號。

那麼研究對應的高溫超導材料,肯定不能在國際公開的實驗室。

其他幾人都開始認真思索起來。

成果資訊,就是這樣了。

至於後續要怎麼研究對應的高溫超導材料,還是要在內部討論後,才能給出一個明確的決策。

……

在和王浩面對面交談以後,趙恩順和其他人快速返回了首都,針對對應的超導材料研究進行討論。

西海大學則還在繼續聘任代數幾何領域人才的工作。

大學在短短一個月時間裡簽下了九個代數幾何領域的學者,包括四個從國外返回的學者、三個博士畢業生,還有兩個從其他國內高校跳槽過來年輕講師。

代數幾何的圈子很小。

西海大學的一套動作,引起了圈子裡很多的討論。

其他國內的高校也在討論著,他們不明白為什麼西海大學,會快速聘任大量代數幾何的學者。

這樣做有什麼意義呢?

“難道西海大學是要以王浩為中心,建立一個純數學的研究體系?”

“但是,王浩的主要研究領域,應該是數論以及偏微分方程吧?”

“王浩只有一個,代數幾何還是個小眾領域,簽下再多的學者有什麼用?”

“發展大學的代數幾何水平?”

“這有什麼用!”

國內代數幾何的第一高校是首都大學,說首都大學佔據這個領域的半壁江山,是一點都不為過的。

但是,即便是首都大學,專業從事代數幾何研究的學者也不多。

大量聘用代數幾何領域的學者,怎麼想都非常的不划算,代數幾何領域就是純數學的研究領域,研究只能靠經費補貼,沒有任何的產出可言。

另外,相比其他數學領域來說,代數幾何想要出成果的難度更高,即便是能夠出成果,國際影響力也很低。

很快。

國內高校內部就流傳了一個‘稍微靠譜’的說法,西海大學準備建立一個對於代數幾何研究很友善的環境。

西海大學的目的就是把比爾卡爾從水木大學挖過來。

這個傳言說的有聲有色。

國內工作的菲爾茲得主非常稀少,能說出來的就只有三個--邱成文,王浩以及比爾卡爾。

邱成文,年齡七十以上。

比爾卡爾還不到五十歲,相比來說還是年富力強。

王浩則只有二十七歲。

如果西海大學能把比爾卡爾挖過來,他們就擁有了兩個年輕的菲爾茲得主,數學領域的影響力肯定得到大大提升,不說未來趕超國際,但擠進國內頂尖是有可能的。

邱成文相信了這個說法。

他也知道西海大學的動作,但完全想不出是為什麼,而高校內部流傳的版本,就感覺非常符合實際。

到時候,能有兩個年輕的菲爾茲得主,最少在頂層數學人才來說,已經追上了國內頂尖高校水平。

一個王浩,就能頂上很多頂尖人才了。

再來一個比爾卡爾,增加人才數量的同時,還大大拓展了覆蓋的領域。

他們就是西海大學的招牌,原來肯定能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進來,從而讓西海大學的數學得到快速發展。

邱成文頓時變得非常擔心,比爾卡爾去了西海大學後遲遲不歸,甚至連一個電話都沒有。

他都有心打電話直接問問。

對面的首都大學就是另外一種感受了,針對比爾卡爾被挖角的事情來說,首都大學就是個喜聞樂道的看客,他們當然會希望水木大學的人才越少越好。

同時,有些教授則更關心西海大學對於代數幾何人才的招聘。

比如,高振明。

高振明是國內代數幾何的領袖級人物,好多人都認為,他和比爾卡爾差的只是一個菲爾茲獎牌,能力和領域貢獻差距並不大。

高振明自然也是很有地位的,但因為從事的是小眾領域研究,有地位似乎也沒什麼意義。

比如,他無法給手下帶的優秀博士生安排工作。

首都大學的正式崗位數量有限,代數幾何領域的博士生,想要留校工作非常的困難,再加上對外的招聘,平均兩年能輪上一個就不錯了。

高振明也對自己學生的未來很關心,他們中有的要出國做訪問學者,有的則是在國內高校找工作。

這還是相對好一些的。

有一半以上的博士生,則需要放棄代數幾何的研究,去從事其他領域的工作。

如果是能力一般的學生,選擇其他領域的工作也很不錯,但很優秀的博士生,放棄代數幾何的研究就很可惜了。

張鶴,就是這樣一個學生。

高振明希望張鶴能留校繼續從事代數幾何的研究,可眼看就要畢業,手裡根本就沒有名額。

張鶴並沒有為出過做準備,眼看畢業似乎就要失業了。

高振明和其他人討論了一下西海大學招聘代數幾何學者的問題後,再見到張鶴就建議他去西海大學。

“去西海大學也不錯。”

“雖然西海大學的環境比不上這裡,但也是國內重點的高校,而且可能和王浩一起工作,西海大學給的待遇也很不錯,你過去拿個兩百多萬安家費,還能簽訂正式工作協議。”

張鶴被說的心動了。

他不太想去西部小城市工作,但想想能安心從事代數幾何的研究,還是決定去西海大學試一試。

因為擔心西海大學政策調整,他馬上就投了簡歷,沒想到西海大學的效率非常快,第二天就給予了回覆,讓他過去進行面試。

於是張鶴就去了西海大學。

高振明的影響力還是很大的,他推薦的優秀博士畢業生,本身就有一定的說服力。

張鶴到了西海大學以後,就感覺自己似乎是走了‘vip’通道,一個上午面試結束下午就簽訂了正式協議,彷彿西海大學比他還要著急。

好多代數幾何的學者,都享受了張鶴同樣的待遇。

國內高校的圈子,則都感覺西海大學像是‘冤大頭’,一下子籤一大堆代數幾何的學者,不僅僅是前期高額的支出,後續還要一直‘養著’這群‘沒有產出’的學者。

期間最多是發幾篇代數幾何領域的論文,而且還沒什麼影響力,論文引用率都高不上去,也就是連資料都沒有。

這究竟有什麼意義?

科幻靈異推薦閱讀 More+
四維地獄

四維地獄

宏遠
如“神靈”般強大的上古文明,究竟因何毀滅? 楚承腦海中的“前世記憶”, 究竟由何而來? 神秘的“華亞重工”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的驚世之秘? “母盒宇宙”內的降格位面,究竟是文明傳承的自留地,還是神魔圈禁的養殖場? 分娩了所有邪神的“四維地獄”,究竟喻示著怎樣的瘋狂真相? 還有那不可名狀的……名為“阿撒託斯”的最終計劃,究竟隱藏著怎樣的終極猙獰!? 這一切的真相,盡在《四維地獄》……請注意,前方高能
科幻 連載 1萬字
原點序列

原點序列

九天撫彗星
人類的起源?文明的初始?地球如何形成?星系究竟是什麼?宇宙從何而來? 當聲音在靈魂深處響起,當戰鼓在耳邊迴盪,當無邊的群潮淹沒天地。 一切的起點,原來一直存在,只是在靜靜的等待著,你的到來
科幻 連載 0萬字
驚懼玩笑

驚懼玩笑

薄情書生
白研良,男,二十三歲,未婚。病情好轉,人格塑造良好,已達到出院標準。 今天,出院了。
科幻 連載 3萬字
從紫羅蘭開始的無限穿越

從紫羅蘭開始的無限穿越

悠哉日常大王
開局撿到薇爾莉特?跟著葦名一心學習葦名劍法?在大表哥裡怒K邁狗? 幫助承太郎暴打神父?在赤紅之瞳裡幫助人們過上幸福的生活?這是一個拯救世界,改變悲劇的故事,所有的意難平都將被改寫,每個世界都值得美好的結局。 (綜漫流,包括遊戲世界)
科幻 連載 2萬字
末世降臨?沒事噠我修仙滴

末世降臨?沒事噠我修仙滴

妖零壹
渡劫失敗,柏溪來到異世,面對這稀奇新鮮的世界,柏溪淡定自若。不慌,修為還在,一切都不是問題。 本想著,尋找機會回去,結果這異世小天道竟然威脅她。呵,她柏溪能是被威脅的人嗎,想用回去拿捏她。 切,無所謂,反正這異世即將迎來末世危機。而她修為還在,該慌的不是她。 不過,最後柏溪還是答應了,別的不說,這小天道雖然有些天真還有些愚蠢,但著實大方,給的報酬過於誘人!
科幻 連載 2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