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封一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太子府。

上官婉兒書案之上永遠都是堆積如山的奏摺。

作為李唐這個偌大帝國的心臟中樞,各地遞上來的奏摺是個海量數字。

其中絕大多數奏摺都是毫無意義的廢話。

在李曌登基時,還想學著古之明君,親自批閱奏摺。

然而這其中絕大多數奏摺內容,都是地方官員問候君上的車軲轆話。

例如:今天陛下您身體安康否?今日臣主政之地風調雨順。

就連某地出現一些奇聞怪象,地方官員都要送奏摺入京。

於是乎李曌悟了。

下旨不許再送這些毫無意義的奏摺入京,違者重罰。

這個聖旨一出,地方官員方才消停了一些。

同時讓上官婉兒等親近大臣查閱奏摺,挑有內容的奏摺送到李曌手中。

“今日奏摺這麼多嗎?”

林塵望著書案上遠比往日還要多兩三倍的奏摺,有些驚訝。

上官婉兒聽林塵這麼說,揉了揉有些生澀的眉心,臉上閃過一絲微不可察的憂思。

“怎麼了?”

林塵注意到了上官婉兒這一抹臉色變化。

以上官婉兒天塌不驚的心境,何事能讓其這樣?

“遼東各地發來訊息,北方歲寒提前了一個月,凍死莊稼不計其數!”

上官婉兒的語氣格外凝重。

“寒災?”林塵聞言眉頭微皺。

並且還發生在遼東之地!

要知道遼東地區本就苦寒,還有那崛起於白山黑水之間的滿清蠻族。

這些都讓遼東地區的百姓苦不堪言,逃亡南下者眾多。

不得已。

李唐先帝在遼東地區實行了類似軍屯的政策。

讓士兵家屬隨軍安頓在邊關,這才讓遼東稍稍有了些人氣。

如今天災人禍不斷,若是因為寒災導致糧食絕收,軍屯百姓吃不上飯,那遼東邊軍指不定就要鬧事了!

怪不得上官婉兒這麼憂心,此事非同小可!

林塵還從上官婉兒的語氣當中,聽出另一個大隱患。

遼東受了寒災,那環境更加惡劣的關外該是什麼場景?

李唐周遭的蠻族在活不下去的時候,大機率會南下打草谷,劫掠李唐百姓,以讓自己活下去。

這麼說來。

遼東戰事將起?!

林塵心中一凜,難免感嘆李唐國運之艱。

先前有白蓮教鬧事,好不容易平息下去後,還沒等休養生息,邊患再生。

“那朝廷還有供給遼東的錢糧嗎?”林塵沉吟片刻,開口對上官婉兒問道。

得到的答覆,只有沉默。

上官婉兒很清楚,國庫裡面就是老鼠見了都得流眼淚。

今歲還有三個月,各地稅賦得明年才能收上來。

總之來說,就是沒錢了!

這一幕,不由讓林塵想到了明末之事。

崇禎帝吊死歪脖子樹,除開他本人的騷操作,也有缺錢導致的。

林塵並不瞭解李唐地方情況,不好說些什麼。

“對了!”

他一拍腦門,想到自己此番來找上官婉兒,也是有要事的。

“什麼?!”

上官婉兒聽聞林塵的描述,美目當中滿是錯愕之色。

是的。

林塵同上官婉兒說起了他在浮屠商會購買的各種糧食種子。

土豆和番薯還在委託浮屠商會尋找。

但光是這玉米的產量,便足夠讓上官婉兒動容了。

林塵作為現代人,很清楚玉米有多高產。

若是換成現代精心培育過的高產玉米,畝產能達到兩千斤!

反觀李唐的農業生產。

以北方作為例子,種植農作物多以粟、高粱為主糧,一年兩熟,畝產出谷一石半,沃田兩石。

刨除稻種和必須上繳的稅賦,一個二十畝田地之家,每年收成僅夠己用。

更別說遇到天災人禍,就得賣田過日子。

這也是為何古代王朝都用週期律的原因,當土地容納不下這麼多人口之後,便是王朝末年之象!

要知道每個王朝中後期,便會滋生大量兼併田地的地主豪紳。

於是普通農民很難生存,少不得要賣兒賣女。

當這種怨氣積累到某種程度,便是王朝覆滅時刻。

然後伴隨著天下混亂,無數人死於戰亂後,空閒出來的田地便足以養活剩下的人。

這便是大多數新生王朝會在前期迎來盛世的原因之一。

說回糧食產量之上。

要知道清朝靠著玉米等高產作物,讓原本一億多人口,暴增到了中晚期的四億!

“粗略估計的話,此作物畝產應當在四石左右!”

林塵不太確定。

而且玉米生長週期短,對土壤要求低,同時還能在玉米行距之間播種其他的農作物。

若是搭配土豆和番薯,哪怕是李唐人口翻幾倍,也足以養活。

“當真?!”上官婉兒大吃一驚。

她沒想到世間竟有不計較土地,種下去便可畝產過千斤的口糧!

“千真萬確!”

對此林塵很肯定。

當然,眼下他手裡只有玉米,土豆和番薯他已經委託浮屠商會去尋找。

若是運氣好,兩個月後就能拿到。

“只有這畝產四石的所謂玉米也夠了!”

上官婉兒也算熟知農事。

如果這玉米真如林塵所言這般高產,全天下神農祠就得再添他的塑像了。

“推廣之事急不得。”林塵想到什麼,忽的開口道。

“為何?”上官婉兒有些不解。

這等好東西,應該推廣出去才是。

“若是官府強制百姓種植這沒見過的東西,他們願意嗎?”

林塵點出問題所在。

要知道對於普通百姓,田地可是他們賴以生計的東西。

沒有親眼所見,尋常百姓是不可能種植玉米的!

上官婉兒聞言,明白了。

“若是如此,我可進宮面見陛下,在皇莊先行推廣種植玉米。”上官婉兒若有所思道。

“如此最好。”

林塵聞言,稍稍舒了一口氣。

如果李曌對此事上心,就不用林塵來勞神了。

到時候自然有主管農事的官員來照料玉米,再向普通百姓推廣。

“林總管!”

忽的,上官婉兒語氣正經起來。

嗯?

“此番你進獻稻種立下大功,自然有賞賜加身。”

言下之意。

上官婉兒是要替林塵在李曌面前請功。

“請功嗎?”林塵失笑搖頭。

倒是他還有一件事情需要上官婉兒幫忙。

當即在耳邊低語幾句。

“啊?!裝樣子,調查太后?”

……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我在春秋不當王

我在春秋不當王

羲和晨昊
魯襄公三十一年,周王室內亂,魂穿而來的李然,原本在圖書館的鐵飯碗,丟了!原本最要好的朋友,死了!大好的仕途,沒了!自己還被迫流亡,真是慘!慘!慘! 這一年,魯襄公剛去世,鄭國子產正在改革,晉國六卿明爭暗鬥,齊景公蠢蠢欲動,南邊的楚靈王的一場弒君大戲即將開始…… 這年頭可真夠亂的,不過沒事,誰讓這時代遇上我呢? 我,李然,我在春秋不當王 ———————————————————— 本故事改編自《左傳》
歷史 連載 244萬字
被迫奉子成婚之後

被迫奉子成婚之後

雲閒風輕
剩餘幾萬字,即將完結 每晚18:00更新,v後日六,段評已開 預收《賢德婦》和《首輔的繼妻重生後》求個收藏 沈棠寧是個沒落的侯府嫡女,她雖性情溫柔安靜,生得嫵媚嬌豔,在京都城眾多名門閨秀中名聲卻並不好,十五歲時叔父為攀附高門替她定下一門顯貴婚事。 然而一場意外,已有婚約的她竟在一場宴席上與鎮國公世子有了夫妻之實。 鎮國公世子謝瞻年少有為,俊美如芝蘭玉樹,與首輔孫女從小青梅竹馬,只等女方及笄之後兩人
歷史 連載 5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