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穹之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流民中人才濟濟,會識字習武的不在少數。

至於會種田的,則應有盡有。

李躍先選了三十多名屯田使,分派各地,主要任務是勸課農桑,開墾荒田,招撫流民。

試一試各地的反應,讓各大乞活軍頭目適應適應。

什麼事都講究循序漸進。

穩住田地就穩住了人口,穩住了人心。

此次大戰,立功之人不在少數,除了賞賜糧食、田地,李躍一個一個的“面試”,忠誠、智力、武力、品行沒太大的問題,就授予黑雲將,作為後備軍官。

連續數日,李躍透過講故事的方式,為他們灌輸華夏理念、民族大義。

華夏有太多名震千古的人物,也有太多激勵後人的精神財富。

從霍去病的“匈奴未滅、何以家為”到蘇武牧羊十九年,矢志不渝。

月姬單獨為李躍整理出馬援的事蹟,特別符合眼下的局勢。

“馬援曾言: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何能臥床上在兒女子手中邪?諸位,我族先輩英雄若此,能追之二三,不枉此生矣!”

講著講著,李躍自己都不禁投入其中。

將馬援波瀾遼闊的一生娓娓道來,西破隴羌,南征交趾,北擊烏桓,將後漢周邊都掃了一遍,六十四歲高齡仍在征討五溪蠻的途中,病逝于軍中,真正做到了男兒當死於邊野馬革裹屍以還。

而關於他故事和成語特別多,講起來津津有味。

講完之後,李躍為他們頒發黑雲將的小鐵牌,每上前一人,都要說一句:“華夏淪喪,百姓水深火熱,爾當努力!”

“生是黑雲將,死是黑雲鬼!”領到貼牌的黑雲將眼神中都多了一抹不同的東西。

此後,訓練更加刻苦,很多人主動要求跟著辛粲讀書習字。

黑雲山的氛圍還是不錯的,朝氣蓬勃,積極向上。

除了薄武,基本沒什麼特權、階級,高層將領如魏山、徐成、梁嘯等,也不怎麼講究吃穿,跟士卒們相差無幾,也就每個月有十天的休沐,與家人團聚。

李躍更是以身作則,衣不重彩,食不重味,士卒吃什麼,李躍就吃什麼。

衣食住行與尋常士卒無異。

黑雲山的風氣也正是從李躍的以身作則開始。

提拔了一批軍官後,擴軍也在情理之中。

黑雲山不再是百里之地,滎陽郡變成了實控之地,整個豫州都是勢力範圍。

五六千人馬自然不夠。

與崔瑾、周牽、魏山、徐成、梁嘯等人商議之後,由部擴充為營,每營兩千五百人。

分別為前鋒營、驍騎營、中壘營、遊擊營、斥候營。

斥候營獨立出去,由李躍直屬,不再歸兵曹負責,增設中堅營、鎮山營。

其中鎮山營駐守軒轅山,四千兵力的編制,由以前的軒轅山精銳組成,戒備南面陽城劉國的匈奴大軍。

之前的編制略有混亂。

按照漢魏軍制,一部只有四百人左右。

黑雲山一部則有千人,既然要擴軍,各級編制也應該更規範一些。

五人一伍,設伍長。兩伍為什,設什長。五什為隊,五十人設一隊率。兩隊為屯,百人設一屯長。兩屯為曲,每兩百人設一軍侯。兩曲為部,每四百人設一都尉。五部為一營,兩千人上下。

每營設都尉五人、司馬五人,典軍五人,都尉管出戰及訓練,司馬負責後勤,典軍負責軍紀、士卒的思想狀況。

各級軍官皆從黑雲將中委任。

魏山、徐成、梁嘯、曹堪皆為校尉,平日不領軍。

崔瑾是軒轅山統領,獨領鎮山營。

薄武是黑雲山名義上的統領,陳端則是陳留乞活軍統領,正式歸入黑雲山麾下。

不算朱序,黑雲軍兵力擴充至一萬六。

李躍一向的原則是寧缺毋濫,走精兵路線,黑雲軍好不容易立起來的招牌不能砸。

梁犢叛亂,真正能戰的也就手頭上幾萬高力禁衛。

李農十萬大軍,一上去就灰飛煙滅,賬面上的兵力再度,也就哄哄自己,沒實際意義。

李躍儘量讓每個黑雲軍都裝備齊全,甲冑、戰馬、兵器、弓弩、盾牌、狼牙棒、骨朵等等。

前鋒營的四百多重甲兵甚至人人雙甲。

驍騎營每人一匹戰馬,外加一頭騾或一頭驢,沒辦法,這年頭馬比人寶貴,軍中總共也就三千多匹戰馬,一大半還是鄭家支援的。

中壘營則裝備大量射程更遠的蹶張弩。

遊擊營基本就是驢騾騎兵……

新設的中堅營人人狼牙棒或大斧等長重兵器,梁犢的持斧力士,讓李躍一直記憶猶新。

打造這麼一支軍隊,經濟壓力極大。

不僅是裝備,單是戰馬、驢騾每人的草料都是一個驚人數字。

但沒這些東西也不行。

羯人、羌人都是騎兵為主,總不能靠兩天腿在平原上跟他們打吧?

除此之外,黑雲山治下的男丁壯婦,農閒之時必須訓練,刀矛弓弩,陣列車騎,不要求精通,但必須都會。

春耕進入尾聲,擴軍令發出。

彷彿一石激起千層浪,山上上下,無數人蜂擁而來。

黑雲軍的名頭打出去了,軍可以憑藉軍功獲得土地,對周圍百姓有致命的誘惑。

緱氏、中牟、苑陵、密縣青壯都聞風而來,連張遇的大本營許昌都有人逃奔而來。

這也讓黑雲軍能精挑細選。

十五以上,四十以下,身高不得低於六尺二寸,也就是一米五左右,能背四十斤的石頭爬上黑雲山。

要求不可謂不嚴格,當年高力禁衛披著鐵甲上山也累個半死。

不過要求再高,依舊趨之若鶩。

手無縛雞之力的人,能在這世道活下來?嚴酷的生存環境也鍛鍊了不少人。

即便是六十歲的農人,也能輕鬆扛起四五十斤的重物,翻山越嶺走上幾里地。

在一個什麼都靠雙手雙腳的年代裡,背四十斤的石頭爬黑雲山,根本不值一提。

透過選撥的人,直接超過了額定人數,黑雲軍一度達到一萬九千人的規模。

很多人身上都帶著傷疤,眼神中帶著點兇性,要麼上過戰場,要麼與野獸廝殺過,一看就是殺人放火的好手。

得中原者不一定得天下,但中原絕對是歷史上大戰最多的地方。

從漢末群雄爭霸,到八王之亂,中原戰火一直沒有熄滅。

無數殺戮鍛煉出了雄兵。

戰國時的魏武卒,曹魏的虎豹騎。

到了唐朝,更是兇焰滔天,吳元濟的淮西軍,朱溫的宣武軍,秦宗權的蔡州兵……

望著一張張兇悍而渴望的臉,李躍還是決定接納他們。

人高馬大有氣力的選入中壘、中堅二營,擅長騎馬、奔走的則選入驍騎、遊擊二營,兇悍亡命之人則充入前鋒營。

有勇力武力者則充入親軍。

(本章完)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竊玉春臺

竊玉春臺

須夢玉
一身正氣恪守禮教後期逐漸瘋批賀御史×外表古板肅穆實際美豔撩人而不自知的姑姑 秦相宜的第一段婚事嫁得不好,夫家有錢無勢,身上還有些說不出來的毛病。 她正值綽約年華,被前夫折磨得遭不住,便一氣之下和離了。 這一和離了才知,原來和離女的日子並不好過。 世人冷眼不說,兄嫂當家後,家裡更是沒有她的容身之處。 兄嫂家的侄女到年紀議親了,那議親物件生得品貌非凡、唇紅齒白,叫她一聲姑姑甚是有禮。 對方拿她當姑姑敬
歷史 連載 0萬字
北朝帝業

北朝帝業

衣冠正倫
南北朝末期,後三國時代。賀六渾稱雄河北,宇文泰作霸關西,蕭菩薩修佛江東。 梟雄意氣振奮,百姓血淚幾行!邙山烽煙再起,河橋枯骨成堆!大亂之世,分久必合。 跨太行,渡長江,六合一統,再造帝業!
歷史 連載 303萬字
父可敵國

父可敵國

三戒大師
開局半個碗,江山全靠打——那是我爹。史上最穩太子——那是我哥。 史上唯一造反成功的藩王,徵北大將軍,Happyforever——那還是我哥。 史上唯一被藩王造反成功的皇帝,朕只給你演示一遍,飛龍騎臉怎麼輸——那是我大侄子。 史上最……胖皇帝?三百斤的大胖子,能有什麼壞心眼——那還是我大侄子。 敬請欣賞由老朱家傾情上演的長篇古裝家庭倫理劇——我家全都是奇葩之‘法克低壓鍋’……呃不,是《父可敵國》啦!
歷史 連載 174萬字
穿越後我成為女帝的監護人

穿越後我成為女帝的監護人

江上秋風
先帝駕崩,留下四位輔國大臣。穿越過去的大二學生趙陽,恰巧就是其中一位。 且看他如何用智慧,輔佐女帝,掃除奸佞,蕩平叛亂。 “什麼?藩王叛亂,趙大人,上! “"什麼?宮內出命案了,趙大人,去查!"” “什麼?趙大人想娶親?他敢!給我綁來。” “什麼?有刁民造反,趙大人去平叛!” “什麼?海盜橫行?趙大人去鎮壓....!”跨越茫茫大漠,征服廣闊草原,江山是你的,你是我的。 我不是皇帝,
歷史 連載 0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