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家大官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所謂‘前塵飛鴻印雪,過往有書記;千人居諸不息,萬事卷中來’。

中華文明之所以上下五千年未曾斷絕,最重要的一條原因,便是它的歷史從未斷絕。

為了明史正典,大漢帝國每隔二十年,便會著手修著一本《漢史》,用以記錄帝國內政、外交、經濟、軍事、文化等諸多要事,大秦帝國雖然開國不到百年,但實力和國力卻是與大漢只在伯仲之間,所以,大秦帝國自然也有專門記載大秦要事的書籍,名為《大秦紀要》。

在《大秦紀要》一書中,曾這樣記載大秦四皇子苻文率領百獸兵臨皇城一事:天昏黑、人昏沉,少主義合獸兵,叩天狼王城,三聲威喝,弒母元兇攜兵八百,裹挾中境者十餘人,舉家迎戰。恰如是,地水自碧,戍卒悲吟,清角吹寒,百獸聞令而動,兇悍廝殺,三皇子群賊不敵身死,獸分而食之。餘眾皆降,四皇子準呈。

倚城無語正銷魂,長空黯淡連芳草。大秦三皇子,最終死在了他的弟弟手裡。

其實,思來想去,大漢帝國和大秦帝國的權力鬥爭,並沒有什麼本質區別,只不過,大秦帝國的鬥爭要更加赤裸裸一些,但是,最終的結果,卻都是一樣的。

勝者為王!

......

賈玄碩,原大漢滄州武威郡人。

賈玄碩少而穎悟,好交輕俠,曾求學滄州州牧府宣寧城,入學之初,為世族子弟所排斥,一怒之下,陟遐千里來到大秦藏風山,在這陰陽家聖地孜孜不倦二十七年,終於求得長生境界,出山輔佐君王。

劉彥三十年剪除世族的謀劃,出自呂錚;

苻毅三十年鯨吞大漢的方案,便出自他賈玄碩之手。

按照常理來說,棄國之人應該品行不端才對,可現實恰恰相反,和大漢中樞‘五公十二卿’一樣重要的大秦中樞‘九門九司八柱國’中,有一半人皆出自漢庭或是西域諸國的落魄寒門,這不禁讓人暗暗稱奇。

苻家兩代人用海納百川的偉岸胸襟和施展抱負的廣闊平臺,廣招賢達能士,這些品行、才能雙優的國士,將立國不到百年的大秦,打造成了北洲最為璀璨的明珠,可與立國五百年的大漢一同爭輝。

就連漢劉彥都曾讚歎:若論胸襟,朕不如北蠻帝王!

賈玄碩出身貧苦寒門,早年的窮困潦倒磨鍊了他的心智,練就了一副鐵骨錚錚,也讓他的性格剛正不阿、嫉惡如仇。在大秦朝堂裡,賈玄碩從不結黨,與咱們華興郡的那位記事掾曹治如出一轍。這次之所以爽快的答應,完全是根據自己的一斷一緣。

一年前,賈玄碩忙中取閒,依據幾年來撒在天下各國的鷹眼衛密報,輔以推演大勢,得出結論:若漢帝劉彥繼續剪除世族、振興王業,大漢帝國恐怕會愈發強盛,加上漢朝底蘊深厚、人才濟濟,陛下飲馬長江的心願,恐怕需要大秦三代人的不懈努力方可完成,且下一代君主,必須智計卓絕、有心攻漢,絕不能是大皇子那般的莽撞武夫。

這個設想,賈玄碩對任何人都沒有提起,而基於這種觀點,賈玄碩開始冷靜旁觀,仔細觀察苻毅四位皇子的行為舉止和處事風格,最後,經過謹慎思考,他選中了苻文。

那時的賈玄碩,心中還只是初步選定了苻文,當賈真真帶著劉懿難逃大漢時,賈玄碩當晚徹夜未眠,他反思思索,最後心中定計:只要苻文能活著回到大秦疆土,他賈玄碩從此便奉苻文為主,誓死扶持。

為了帝國的明天,賈玄碩違背了自己‘不結黨、不營私’的人生信條。

於是,在探得苻文北歸之後,賈玄碩即刻推演天氣,並命麾下親信暗中為苻文通風報信,詳細告知了苻文返回天狼城的時間、時機和行止,為苻文造勢,繼而幫苻文贏得軍心和民心。

而機緣巧合的是,賈玄碩不僅同苻文亡師賈真真師出同門,而且還是表兄弟。於君於臣,於情於理,苻毅在城頭令賈玄碩做苻文老師的時候,賈玄碩沒有不答應苻毅命令的理由。

天下從沒有不透風的牆,事實上,賈玄碩做的這些,都在苻毅眼裡。

......

苻文和賈玄碩第一次正式會面交談,苻文正在院內兀自發呆,一雙灰色眸子裡黯淡無光,細看之下,給人一種淡泊名利之感。

“四皇子,大仇,報了?”賈玄碩笑呵呵地坐在苻文身邊,今日來此,他要借自己的三寸之舌,讓這塊璞玉瑩光再現。

苻文雖然心情不佳,但卻不傻,甚至十分精明。他深深知道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這位天子寵臣既然肯無緣無故地出手幫助自己,那麼,待事成之後,他一定會登門索要報酬,這是他必須付出的,也是賈玄碩應得的。

在賈玄碩面前,苻文並沒有提及前日襄助之恩,反而淡漠問道,“先生有何見教?”

賈玄碩心中一喜,不禁心中暗歎:廟堂之中,只談取捨,不談恩情,這樣的君王,雖然薄情寡義,但卻理智清醒,此乃天下之福啊!孺子可教,孺子可教啊!

隨後,賈玄碩故作淡定,對前日裡襄助之情默契地選擇了避而不談,輕聲道,“四皇子,微臣既然做了你的大師傅,自是來盡些人事。於公於私,這一趟,我都應該來的。”

“哦?還有於私?”苻文灰眸一轉,來了興趣,問道,“難道先生與我母親頗有淵源?”

賈玄碩如實答道,“周良人風神高邁,見者皆敬之,臣雖仰慕周良人高風亮節,可卻與周良人並無深交。”

苻文立刻興致索然,歪在一旁,俯仰自得,心遊太玄。

兩人無話,庭中頓時清冷,一陣暖風吹過,讓有些悶沉的小院子多了些活氣。

賈玄碩深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氣,怭怭提起苻文,借風而起,兩人便坐在了房頂上,隨後,賈玄碩輕笑道,“賈真真是我兄弟。”

苻文有些驚訝,驚訝過後心中瞬間釋然:自己和母親同賈玄碩素無往來,賈玄碩卻在緊要關頭助我一臂之力,箇中緣由自己始終沒有想通,解鈴還須繫鈴人,今日被賈玄碩隨口提點,竟然豁然開朗了。

看著眼前這位手握重權的寵臣,苻文心中感慨,他突然想起了師傅賈真真決死前說的那句話:若想做帝王,需拉攏幫手、收斂能人,莫以心情論事情。

一個大膽的預測,在苻文心底擴散開來:這位賈玄碩,難道要效仿當年呂不韋奇貨可居之舉,用身家賭自己的前途?

苻文表情做呆滯狀,內心卻快速盤算:自己既然選擇了回來,那麼便已經做好了爭奪帝位的準備,可這條路血腥、殘酷、無情,僅憑藉自己之力,恐怕無法走到最後。賈玄碩是父皇寵臣,又英才翩翩,如果能將他攬入自己麾下,那麼,大業則可期。

於是,苻文側過了頭,看著遠方的鼓樓和廟宇,陷入了沉思,他的臉上表情變化無常,時而勇毅,時而嚴肅,沒人知道他心中所想。

良久,苻文輕輕一嘆,看向賈玄碩,對賈玄碩道,“師傅因我而死,先生定以為很不值吧!”

“你看那八紘之外的蟬,臨死了也不忘吐出最後一縷絲。我那兄弟臨死前護下了你,也不枉此生。希望你不要辜負了賈真真的一番心意!”賈玄碩情思上湧,輕笑道,“你那獸兵獸將咬死了三皇子,你師父也可以含笑九泉了。”

未等苻文回話,賈玄碩話鋒一轉,道,“天家憂盡萬家仇,萬邦欣欣亦可猶。四皇子今朝歸來,便已經做好了殊死搏殺的準備了吧?”

苻文輕輕點頭,‘嗯’了一聲。

賈玄碩道,“要知道,不到最後一刻,所有參與這場圍獵的獵人和獵物,都是生死未定之數。四皇子,您前路漫漫吶!”

苻文仍然看著遠方,道,“我知先生深意,奈何我根基淺薄,只能因時而動,待時而發。”

賈玄碩覺得苻文有些保守,立即側身勸阻道,“樹欲靜而風不止。四皇子還需....。”

未等賈玄碩說完,苻文轉頭按住賈玄碩的手,與其含情對視,直插主題,“賈師傅,既然父王命我拜你為師,那麼,你會是我的‘良時’麼?”

話說到這個份兒上,苻文的招攬之意,昭然若揭!

賈玄碩一愣,旋即自嘲一笑,看來自作多情、自作聰明的人,是自己啊!

一年背井離鄉,剛滿十歲的苻文懂得了‘求人不如求己’的道理。

回到王庭之後,重獲新生的他又懂得了‘渡己不如渡人’的真意。

苻文和賈玄碩,以師徒的名分,結為同盟,從這天起,苻文作為四皇子黨,正式登上了大秦帝國的廟堂之上,開始了與大皇子、二皇子的博弈。

在母親周良人的一些故人和新拜的大師傅賈玄碩的全力支援下,除八柱國外,苻文近乎全盤接手了三皇子苻昂在朝中的文武勢力,他這老爹還順路幫了他一把,將苻昂的孃家人全部罷免了官職,為苻文解決了後顧之憂。

若拋開情字,苻文這一趟大漢之行,可謂賺了個衣滿缽滿。

今夏之後,四皇黨已經成為朝中不可忽視的一大派系,雖然它的主人可能暫時還不是苻文。

不過,少年豪情,奔湧勢頭正盛,馳而不息,人皆未來可期!

有的人死了,但沒有完全死……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拯救瀕危小師弟

拯救瀕危小師弟

言言夫卡
【全文完。@言言夫卡如是說】 【下本開《枕劍匣》,求收藏~】 凝禪穿進了一本升級流狗血愛情仙俠文裡。 這書男主是我命由我不由天的龍傲天, 女主是所過之處的異性都會為她爭風吃醋的絕世瑪麗蘇, 反派是天天想要殺了和自己白月光有幾分相似的女主的乖戾病嬌。 堪稱一本文,三個畫風,各有各的刺激和精彩。 就是和凝禪沒啥關係。 ——除了撿回來的師弟和反派撞了名字。 凝禪也警惕過。 只是師弟乖順溫和,姿容無雙。她
歷史 完結 0萬字
開局一首詩,逼我當權臣

開局一首詩,逼我當權臣

望遠蛋
現代普通人謝桉意外穿越到四分天下的古代世界,因一首詩卷入廟堂紛爭,逐漸揭開自己的身世之謎。 他從一個無名小卒成長為權傾朝野的權臣,結識了眾多江湖豪傑與廟堂權貴,經歷了賠銀案、文潮武弈、突梁紛爭等重大事件。 隨著神秘組織 “梁”的陰謀浮出水面,謝桉發現自己竟是昭烈帝的後人,肩負著拯救天下的重任。
歷史 連載 0萬字
皇子身死,替身繼位很合理吧?

皇子身死,替身繼位很合理吧?

不要大腦要小腦
【有腦爽文+殺伐果斷+朕即天命+鬥完人間鬥神仙】\n震驚天下的陽謀:就算都知道我是替身,也得讓我當皇上! \n在人間橫掃六合,成為千古一帝。\n有修仙者降維打擊?朕建立修仙王朝! \n上界仙人來擾?那朕就攜眾人飛昇,打上仙界!\n天命在朕,千秋萬代,朕就是天命的化身!
歷史 連載 3萬字
皇后娘娘,你跑不掉了

皇后娘娘,你跑不掉了

一劍開山河
下載客戶端,檢視完整作品簡介。
歷史 連載 3萬字
大乾極品假太監

大乾極品假太監

半程煙雨
大乾皇帝:安小山,你個假太監朕不會放過你。皇后:陛下,別掙扎了趕緊閉眼吧。 眾貴妃:陛下,沒有安小山我們不吃飯……大將軍:陛下,你可別叨叨了,他比你有正事兒。 長公主:父皇,兒臣睡不著,要安小山陪我。太子:父皇,三百老師不如安公公一人。 太子妃:太子說的對。安小山:低調、低調別忘了,我是個太監……
歷史 連載 38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