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見春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朱樉聽到三弟朱棡的想法,眼睛越發亮了起來。

早先他對於朱英,其實是持有陰謀論的,但是在得到了孝陵的訊息後,這看法就不一樣了。

尤其是知道了朱英的一些底細,心中的想法已經完全進行了改變。

當然,關於孝陵虞王陵墓的情況,包括和朱英一些有關的情報。

都是朱元璋派人送過來的。

就朱樉而言,在藩地做的那些事情,若不是朱元璋的親生兒子,還是目前的長子,早就被朱元璋給剁了。

不過朱元璋對於自己這次子的某些方面,還是認可的。

畢竟就打仗這一塊而言,朱元璋的這些兒子相對來說都比較優秀。

朱英小時候,朱樉,朱棡都是抱過的,雖然沒抱幾次就被朱元璋搶走了。

但是叔侄間的關係,還算是不錯。

在朱元璋的心裡,朱英的這些叔叔,將來都會為大明鎮守邊疆,朱英即位坐鎮中央,這才是一家人和睦。

收到這些情報訊息後,朱樉雖然沒有明確的表達,但在心裡已經認可了這個大侄子。

雖然聽上去有些離奇,但仔細想來,還沒有人可以在孝陵衛玩出這樣的手筆。

“只是我被父皇禁足,這要是讓大侄子過來看我,怕是有些不太好吧。”

朱樉說完後,又有些遲疑的說道:“要是一個不好,我怕會導致父皇的誤會,或者大侄子的誤會。”

上次的事情,已經給朱樉留下心裡陰影了。

雖然之前跟父皇說過,他想去看看這個大侄子,但被禁足了,他也不敢出門。

派人去請大侄子過來這樣的事情,也不敢再來一次了。

在秦王府外邊,可是有錦衣衛守著呢。

怕是傳話的人還沒把話帶到大侄子那裡,就給錦衣衛抓起來了。

緊接著一道諭旨過來,那就很難受了。

以父皇的脾性,怕是不會聽自己的辯解,先打上一頓再說。

朱棡聽到這話,哈哈一笑道:“二哥莫要擔心,這事就讓我跑一趟吧。”

“自從上次見到大侄子後,我也沒敢太多接觸,要不是父皇這邊把孝陵陵墓的事情傳出來,我也不敢來找二哥不是。”

朱樉聞言,拱手作揖道:“那就謝謝三弟了。”

“二哥跟我還客氣什麼,今日還早,我這就過去,二哥準備好迎接大侄子吧。”

朱棡直接說道,說完也不含糊,直接起身離開。

朱樉起身相送。

看到三弟朱棡離開的背影,心中微微鬆了口氣。

沒有大哥,他都不知道父皇這個坎怎麼過去。

父皇的脾氣大夥都知道,沒個臺階下,可能就這麼一直僵持著。

他自己去求情是沒啥用的。

誰想天天待在這麼一個院子裡,心氣都快被磨沒了。

.....

院子裡,朱英正在認真仔細的批閱奏章。

旁邊,還有一位太監候著。

這是朱元璋派過來,不是為了伺候他,相當於伴讀的概念。

現在朱英的手裡,奏章大約有三百多本。

其中有一些甚至是沒有批覆的,朱英首批。

朱元璋擔心大孫有些地方不明白,便安排了司禮監的秉筆太監過來。

好在一些方面隨時給大孫解答。

這確實也幫了朱英不少忙,一些官員的名稱,甚至一些地名。

朱英咋一看都很是陌生,秉筆太監郭忠就負責講解。

作為司禮監的秉筆太監,郭忠也算是老人了,基本上的事情,都比較瞭解。

“小爺,這都看了將近一個時辰了,要不歇息會,老奴幫小爺鬆鬆肩膀。”

看到朱英看完一份奏章,並沒有拿起第二份,而是扭了扭脖子,郭忠微微躬身的說道。

朱英聞言,笑著回道:“沒事,不必了。”

他還年輕著呢,按摩這種事情,自然是不需要的。

再說了,他也不習慣男的給他按摩。

這時,張伯過來彙報道:“東家,晉王殿下過來了。”

朱英聞言頓了一下,卻也沒太多的意外,起身出去迎接。

晉王自然不可能跟錦衣衛一樣,還在大門口等著,怎麼說也是皇叔。

朱英出來的時候,朱棡已經到了院子裡。

“大侄子,好久不見吶。”再次看到朱英的朱棡,不同於第一次,面色有些感慨的說道。

“晉王殿下。”朱英拱手作揖道。

看到這一幕,朱棡直接走了過來,捏了捏朱英的胳膊,感受到裡面紮實的肌肉,這才哈哈大笑道:

“大侄子,你這可就見外了,小時候你還纏著我帶你出去玩呢。”

“好傢伙,上次見面我就感覺到了,原來還真是我大侄子。”

“這十年,倒是苦了你。”

說道後面,朱棡的語氣都有些唏噓起來。

面對朱棡有些粗魯的打招呼的方式,朱英只覺得很是親切,這說明朱棡是真的沒有把他當成外人。

朱棡文學造詣也不低,但在性格上,還是偏向於武人多一點。

對於這種親近,換了朱允炆,恐怕就是很難接受了。

“三叔,請坐。”朱英也不矯情,直接說道。

聽到這聲三叔,朱棡很是開心,在院子裡涼亭中,於朱英對面坐下。

“今天過來得匆忙,倒是沒帶濟熺那小子過來,這些日子他可沒少在我面前說起大侄子你,趕明你們兄弟也見一見。”

朱棡笑著說道,父皇朱元璋也同樣給了他一份關於朱英的情報。

朱棡知道這個大侄子,可不像是表面上看著這般柔弱。

所以見面的時候,就捏了捏朱英的胳膊,自小在軍中長大的朱棡明白。

像是朱英這般的體型,看上去有些瘦弱,不似猛士,但卻是個極其出色的探馬。

探馬作為軍中耳目,非普通將士可當,唯有精銳才行。

陽光下,朱英在涼亭裡,聽著朱棡聊著家常,感受還是很舒服的。

一番寒暄過後,朱棡試探著說道:“大侄子對於二叔可還是有些記恨?”

“二叔?什麼記恨,好像二叔我還未見過,談何記恨。”

朱英有些疑惑,他好像還從未跟秦王朱樉打過交道。

唯一的一次,就是秦王朱樉派人過來,請到府裡去做糕點,當時恰好碰到老爺子在場而已。

這樣的事情,對於朱英來說極為正常。

本來他就是個商賈,地位地下,這等事情見過太多,根本都懶得去記。

聽到朱英這般說,朱棡就放心了,然後說道:“你二叔現在被禁在家裡,我前幾日聽說四川那邊,藍玉奉旨入京。”

“目前那邊月魯帖木兒叛亂,無人鎮守,大侄子你看讓你二叔去活動活動如何。”

朱棡也不轉彎抹角,直接說道。

朱英微微沉吟後,說道:“二叔也應該去走動走動了,不過這事我做主不了,到時候我跟爺爺說上一聲,看他怎麼安排吧。”

聽到朱英叫父皇爺爺,朱棡頓時就明白這個大侄子在父皇心目中的地位。

不過回想一下也是,大侄子自小都是父皇帶著,跟他們這些皇子可完全不同。

“大侄子只要你開口了,這事定然能成。”

說完後,朱棡又道:“不知大侄子現在可有空閒,你二叔被禁足府中,也出不來。”

“我剛剛便從他府中出來,如若可以的話,咱倆現在一起去看看他。”

朱英聞言,微微猶豫了一下。

畢竟那裡還有很多奏章沒有批閱。

不過這算是正經和三叔晉王第一次見面,也不方便拒絕。

想來老爺子那邊,應當也不會多說。

“好,就聽二叔的。”朱英回道。

聽到這話,朱棡極為開心。

其實這次過來,朱棡的心中也是有些忐忑的。

畢竟大侄子太陌生了,而且受到父皇的溺愛,看到情報也自然知道,這和父皇一樣,在性格上都極為強勢。

不過這次的見面,讓朱棡很是舒服,他能清晰的看出,大侄子對於自己,並沒有不耐或者排斥的感覺。

這和同樣是叔侄的朱允炆,是完全不一樣的概念。

甚至相談的過程中,朱棡還在朱英的身上,看到了母后的影子,這就愈發親切了。

“大侄子可能騎馬。”

門口,朱棡翻身上馬,對朱英問道。

朱英淡淡一笑,同樣翻身上馬,姿態嫻熟。

“好騎術。”朱棡都不由讚歎一聲,從幾個動作就可以看出,朱英的騎術很是高超。

兩人隨即一同前往秦王府邸。

大門口,秉筆太監郭忠,滿臉無奈之色。

......

大明皇宮,華蓋殿。

“陛下,宋國公回京,請陛下示下。”蔣瓛得到訊息,躬身說道。

今年三月,馮勝等十四人分別料理陝西、山西,河南諸衛軍務。

馮勝則是在太原、平陽招民為兵,立衛屯田。

所以在接到詔令後,馮勝比之傅友德,藍玉要先一步抵達京師。

“讓宋國公快些過來,咱得跟他好好聊聊。”

“臣遵旨。”

馮勝是個文化人,其軍事才能還有戰績都非常強勢,同時還是周王朱橚的岳父,和朱元璋更是親家關係。

對於馮勝朱元璋很看重,這是真正有謀略的將軍。

同時心裡也有一些忌憚,因為馮勝的功勞太多了。

現在就看看馮勝對於大孫怎麼看了,若是不然,也只能除去了。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抗戰:從帶團進亮劍開始

抗戰:從帶團進亮劍開始

莫聽月
林峰偶得一個禮物盒,居然能夠穿越到抗日名劇中,他立刻報警,得到了國家支援,率領一個團進入亮劍!
歷史 連載 70萬字
帝國第一書生

帝國第一書生

日暮客愁
酒醒後,人已經在大堯陸閒對自己的身份很不滿意。不是什麼皇親國戚霸道總裁也就罷了,竟然是個一無是處的窮書生? 什麼?這窮書生還將自己的老婆給賣了?沒老婆我晚上抱什麼睡覺?
歷史 連載 11萬字
書籍1409010

書籍1409010

新作者蕁她
穿越小說《特種兵:安然戰死,將我曝光》的故事情節是這樣的:【特種兵安然戰死,將我曝光】安青穿越特種兵世界,成為安然堂哥。 每天簽到成為最強兵王,卻因為執行某個秘密任務,被國家雪藏。本以為可以就這樣跟妹妹過著沒羞沒臊的平淡生活。 不曾想,五年後安然戰死訊息傳來,讓安青重歸軍區!全網直播,滅殺財團,為安然報仇。 高士巍大鬧軍事法庭,力保安青。訓練狼牙菜鳥,組建華夏最強秘密部隊。 範天雷 “什麼?安青回
歷史 連載 0萬字
拯救清冷師尊

拯救清冷師尊

雲照君
妙音宗掌門沈憶寒一場大夢,發現自己所處的世界是一本師徒年下耽美文。 而那個即將被以下犯上、虐身虐心的清冷師尊,不巧就是自己的至交好友——天下第一劍,雲燃。 他當然不能坐視不理。 昆吾劍派的弟子們發現,每次門派大比後,隔壁妙音宗的沈掌門總要大老遠趕過來,在雲真人收徒時指手畫腳,屁事還很多—— 家有血海深仇,不可。 修行資質太好,不可。 修行資質太差,不可 性格太過執拗,不可。 性格太過溫善,不可。
歷史 完結 1萬字
大明:我家娘子長公主

大明:我家娘子長公主

朕聞上古
【種田】+【日常】+【輕鬆】+【偷聽】蘇陽意外來到大明朝北平府,時逢建文即位大力削藩,燕王隱忍厲兵秣馬,一場席捲天下的靖難之役即將到來。 身處於亂世,蘇陽不敢有其他野望,只想躲在北平府內,照顧好自己體弱多病的小嬌妻,耕田種地掙錢養家,家中雖清苦貧困但日子卻平淡幸福。 嗯,除了有一個混賬岳父,時不時地跑來聽牆根!但漸漸地,蘇陽感覺到了不太對勁,自家小嬌妻身份似乎有些不簡單,而那場靖難之役乃至整個大明
歷史 連載 9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