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楊逸翹首以盼的張譯老師是十八分鐘才出場,而張頌文老師是差不多二十二分鐘出的場。
甚至,他剛出場的時候,楊逸都沒認得出來是他!
因為太慘了,這個角色被一群滿臉橫肉的人毆打在地,滿臉是血,能一眼認得出來就有鬼了。
張譯老師演的安欣,準確的說,是時間倒流,還很年輕、頭髮未白的安欣作為警察到了現場,才把他從圍毆中救了出來。
而後導演切了鏡頭,給到了這個角色的臉部一個特寫,楊逸才認出了這個頭髮雜亂潮溼、臉上滿是血痕、嘴唇還淌著血水的男人是張頌文老師!
“真的是很疼啊!”
楊逸看著都情不自禁地呲牙咧嘴。
他知道這是演的,也知道那些血水是道具來的,臉上的傷痕也應該是化妝組的功勞。
但張頌文老師演出了角色此時的慘狀,演出了他被毆打之後疼得喘不過氣、掙扎不起來的感覺。
所以,楊逸能“看”得到疼,也情不自禁地感同身受!
“張頌文老師在這部劇裡演的是什麼角色?怎麼開頭就這麼慘?”
楊逸微微皺起了眉頭,他有一種不好的預感。
本來就是學編劇的,楊逸當然很清楚,影視劇裡的角色,需要反著來寫才有意思。
像這種開頭被拼命打壓的角色,後面他的性格人品、身份地位往往都會有反轉!
更別說,張頌文老師還是位置至少排在第二的主演。
先看看再說。
張頌文老師演的角色進了公安局的審訊室,此時的他經過了簡單的傷口處理,鼻孔裡塞著一團棉花,鼻樑上貼著一條創口貼,但臉上、嘴角的傷痕、血跡還很明顯。
雖然是在審訊室裡,面對著張譯演的安欣和另外一個警官的審問,但畫面表現出來的張頌文老師給楊逸的感覺是很無辜的。
他骯髒得好像從來沒洗過的外套,很常見、很老氣的地攤貨POLO衫,再加上沒怎麼打理過、凌亂如麻的頭髮,飽受生活摧殘的臉龐,以及張頌文老師此時演得很到位的眼睛——那雙不大的眼睛乾淨透徹、懵懂無助,很能激發起觀眾的憐憫感。
這就是一個在社會底層掙扎的小市民啊!
他才是被一群混混毆打的人,怎麼警察還將他抓起來,審訊起他來了?
楊逸看著張頌文老師緊張地坐在小椅子上、雙手還無處安放的可憐樣兒,都忍不住去想是不是這兩個警察收了錢,怎麼還把好人抓起來了?
“不對啊,安欣感覺是沒有問題的,很多年後他還主動去找檢查組反映問題。難道收錢的是他旁邊這個警察?”
“如果後面真的有反轉的話,這個角色的轉變就有點大了!開頭是如此懦弱、可憐的小人物.”
楊逸琢磨的時候,“安欣”旁邊的那個警察說話了,還叫出了一個名字!
“高啟強,像你這樣死鴨子嘴硬的人我見的多了.”
高啟強.
原來這個角色的名字叫高啟強。
“嘖,這個名字就不一般啊!不知道的還以為是什麼一方大佬。”
楊逸笑了起來。
“咦,等等,開頭檢查組說的,讓安欣表情驟變的那個名字,不就是叫高啟強嗎?”
楊逸這時候才反應過來。
他現在完全不想跳過這部劇了,儘管到現在都快看了二十多分鐘了,這部劇要講什麼他還是沒弄清楚,但張頌文跟張譯出場之後就一直在互飆演技,真的是讓他看得非常過癮!
張譯老師演的警察安欣,前後的反差非常大!
開頭時候一頭白髮的安欣給人的感覺就是老兵油子,說話、表情,好像都有些玩世不恭的狀態,即便是面對檢查組的重要領導,他也只是表現出恭敬但不尊敬,謹慎但不畏懼的言行舉止。
但時間倒流,回到二十年前的時候,還是小平頭、菜鳥警察的安欣,給楊逸的觀感竟然是截然不同的!他現在還比較青澀,出現場的時候會觀察帶自己的老警察怎麼做,才跟著衝上去,審訊的時候他也不是主導,坐在椅子上身體搖搖晃晃的,缺少警察的威嚴感。
甚至他讓高啟強放下腿的時候,說話的語氣都比較柔和,用詞很客氣,都加了一個“麻煩”的字眼。
當然,此時的安欣是溫暖的,因為他還很善良,聽高啟強講述的時候,他會同情對方的遭遇,與審訊的物件產生共情。
張頌文老師演的高啟強同樣很厲害,演技簡直是爐火純青!
楊逸根本從現在的高啟強身上,找不到他們現在拍的《隱秘的角落》中的朱永平的感覺!
完全是兩個人!
楊逸雖然還不清楚以後的高啟強會變成什麼樣,但張頌文用表演,已經給熒幕前的他(觀眾)塑造了一個很鮮明、很真實的小人物形象。
在審訊室裡是如此,時間再次倒流,鏡頭給到在市場裡賣魚的高啟強時候,楊逸更能體會到張頌文老師演技的厲害。
刮魚鱗、剖魚腹這些就不用說了,因為給的是手部特寫,暫時還不知道是不是替身演的。
但他稱完魚,收錢的時候,那很細節的給顧客送了兩顆蔥的動作,以及市場管理員,也就是後來毆打他的人叫他之後,他把手伸進魚缸裡隨便洗了一下這些動作,都讓楊逸覺得很真實。
他去市場買魚的時候,那些賣魚的攤販們就是這樣粗糙的。
本來抓魚、殺魚,都已經搞得身上髒兮兮、臭烘烘的了,誰還會在意用魚缸裡的水洗手會不會越洗越髒呢?
“張頌文老師平時都很用心去觀察生活中見到過的人和事,所以他才可以將這些小人物演得如此逼真,演得如此有靈魂啊!”
楊逸歎為觀止。
他用過張頌文老師的演員體驗卡,雖然不知道張頌文老師是如何塑造高啟強的,但他很清楚張頌文老師的“套路”。
無非是多用心觀察生活,更加將心比心地去感悟角色的生活情況,與之產生共情,如此而已。
但知道歸知道,這些“套路”即便傳出去,也沒幾個人能學得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