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子邊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哦,包愛卿有何想法儘可直言。”終於看到又有人站出來了,趙禎心中高興,嘴上便連即說著。

“陛下,臣彈劾河北西路軍指揮使黃高義。”

“嗯?”包黑子這般一說,馬上引來了眾人聚集的目光,便是趙禎也是一臉的不解。

他要對方說的是支援蘇石,出兵收復失地的可能,與黃高義又有什麼關係呢?

大家的注視目光之下,包黑子又出聲言道:“河北西路軍指揮使黃高義,拿著國之俸祿、養國之軍隊、掌國之利器,手下軍隊十萬,每天不知要消費多少錢糧。然身在其位卻不謀其政,能力卻不如一個六品通直郎,乃失職之罪也。”

“握十萬兵權,邊疆只是傳來了一個訊息,遼軍未動,便輕啟求援,乃瀆職之罪也。”

“明知我大軍於邊界斬殺侵賊,卻無伸出援手之舉,如此無視袍澤之安危,卻不懂變通,不知救援,乃是無能之極,這樣的人又怎麼能勝任河北西路軍指揮使之職?”

“臣建議陛下另派賢能取而代之,黃高義應押回京師,嚴加問責。”一口氣說完這些之後,包黑子這便向後一退,重新退回到朝班之中。

直到最後一句說完,一些重臣這才回過味來。什麼問罪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包黑子是想把黃高義給換掉呀。

至於說換一個什麼樣的人過去,那就要看官家的心思了。倘若是想尋機開戰收復失地,那就要派一主戰派前去領下兵權。

若是想要壓下這件事情,不使蘇石之事壞了宋遼兩國之友誼,當派一八面玲瓏之人前去。

總之是不能在讓黃高義留在刑州,讓其繼續的呆在北邊邊境之地。而只要換了一個人,那有很大可能就會想辦法救回蘇石,至不濟也要伸出援手,這才是包黑子的真實目的。

從范仲淹開口之時,便已經註定為了穩定大局,推行新政,是不會給蘇石什麼支援了。

此時若是包黑子在提出這個問題,一定會受極大阻力,且多半要被眾人駁斥。

這他才想到了迂迴的方法,只希望新任河北西路指揮使能夠幫襯一下蘇石,讓他平安歸來。

蘇石離開汴梁時,包黑子因公務並不在京師,不然的話,他是斷然不會同意其前往的。

儘管包黑子骨子裡是主戰派,主張的是加強軍隊訓練,建強軍以御外敵,而不是每年納歲幣來保安危。

但是蘇石這般愣頭青樣的一頭向著遼地就紮了過去的舉動,他也不會給予支援。

且說包黑子的話說完之後,就退了回去,應該做的他已經做了,現在就看趙禎如何決斷了。

其它臣子也沒有說些什麼,只是換一個人去任指揮使罷了,這與他們的利益並不衝突。

況且,黃高義遇事就要援軍,這分明就是要大打之意,最不濟也是做好了防守而戰的準備,你怎麼就不想想和談把戰事先壓下來?

這就讓范仲淹很是不喜。怎麼的,我這剛要對內部進行改革,你就要在外面給我搞出事情來,這個舉動不就是等於與他為敵了嗎?

當然,范仲淹更恨蘇石,好好的在京城當你的富家翁不好嗎?非要跑去千里之外的邊界之地搞事情,這不是吃飽了沒事幹?

但不管范仲淹對蘇石是不是有意見,這個人卻不是他說能收拾就可以收拾的。

且不說蘇石治好了荊王的體疾,早已經是簡在帝心,就說此人只有十五歲年齡,他也不能公開的與其為敵,不然豈不是顯得自已太沒有容人之量,竟然與一個剛長大,甚至還沒有長大的孩子去計較。

如此別人會怎麼看他?還有重要的一點,這個蘇石可是很記仇的人。之前鴻臚少卿姜泰得罪了他,先是捱了一巴掌,跟著被治罪,最終流放千里。

更要命的是,姜泰剛出城就被蘇石給殺了,人家事後還承認了,主動向官家坦白。

如果說姜泰之事只是例外的話,那劉六符派出殺手暗殺,引得他直接拔地千里去報復,這還不能說明蘇石的心性嗎?

如此睚眥必報之人,但凡有腦子的人都不會與其一般見識,沒端的惹上了麻煩,豈不是自討苦吃。

范仲淹只是心中不滿,但並不會做什麼,他現在的首要任務就是推行新政,至於其它的事情只要在不影響這個大前提下,他都可以容忍。

范仲淹有自已的心思,就沒有站出來駁斥包黑子。其它人就更不會說什麼,去做這個惡人。

這就讓趙禎有了極大的自主權,考慮了一下之後說道:“包愛卿言之有理,黃高義的確能力欠缺。即如此,便宣他回京述職吧。傳旨,王信即刻前往刑州,接任河北路指揮使之職。”接任者王信,仁宗初期的名將之一,尤其是打防守戰為長。

前一陣子因為刀傷復發,由西面回京養病,現在身體已經差不多好了,正好派到宋遼邊界。

有此人在,局勢當穩矣。

“陛下聖明。”其它人從這個任命中也看出了官家的意思,還是以防禦為主,但王信更善防禦,有此人在,想必遼國那裡壓力也不會太小,他們倘若真想借機生事的話,也要好好考慮一下後果了。

范仲淹滿意這樣的結果,他要的就是穩定,有王信在,的確比黃高義更好一些,至少於遼人而言,他們的壓力也會更大,就不好興犯兵之舉,國家穩定,他就可以好好做事。

李家、苗家、曹家和龐籍也認可這個決定。他們要的就是蘇石可以早些平安的回來,在這一點上王信更為合適。

包黑子對這個結果也很滿意。王信的厲害之處在於防守,而不是太擅於進攻,且在西京的時候他就有愛護下屬的美名。

他去了邊界之後,得知蘇石敢與遼人為敵,定會生出欣喜之意,有機會自然就會出手救下蘇石。

眾人都滿意的結果,透過自然不難。聖旨上很快就蓋有了三書省的大印,這就算是明詔天下。

早朝結束,百官叩拜出了垂拱殿,宰相,太子太傅李迪邁著穩穩的八字,向著趙曦讀書的地方走了過去。

今天朝堂上的事情,李迪都看在了眼中,對於包黑子的機智,官家的妥善之舉他很是贊同,這就想把此事當成一個治國之例講給學生趙曦去聽,好讓他能有所感悟。

已經四歲的趙曦這一會還在跟著其它的先生讀書,等到李迪一入堂中之後,大家是連忙行禮,便是趙曦也是小大人一般起身行禮。

“學生趙曦給先生請安。”

“殿下請座吧。”李迪滿意的點了點頭,對於自已這個學生他還是很滿意的。

雖然年幼但很好學,也很勤奮,有著超出其年齡的成熟。這樣的學生加以時日,成長為有德之君並不是什麼難事。

輕揮了揮手,李迪在趙曦的對面座了下來,這就是有話要說了,當下引得其它的學生,如趙世復這般的伴讀也都打起了精神,想要看看宰相大人會說些什麼。

沒有讓大家久等,李迪這就將今早發生在朝堂上的事情給講了一遍,在說完官家的旨意之後,他一臉期望看向著趙曦問道:“荊王殿下,你看陛下為何要下這般的旨意呢?”李迪的目光之中,趙曦早已經是興奮無比。

“先生,您是說蘇...通直郎真的去了邊境,還殺了六百西夏捉奴軍是嗎?”

“沒錯,八百里加急中是這樣寫的。”李迪正色回答著。他這一答,趙曦就更為興奮了。

“先生,通直郎真的如此厲害嗎?為何以前先生們都只說西夏軍如何的厲害,可他們連通直郎隨意招募的蘇家軍都不如,他們到底厲害在何處呢?”

“嗯?這個...呃...”饒是李迪智慧過人,見識頗多,這一會也不知道要如何的回答。

是呀,用錢招募下的一些年輕後生而已,並沒有經過訓練,最多就是有些武藝功底罷了。

但他們卻可以擊敗被世人認知的西夏精銳之一捉奴軍,這麼說來,久經訓練的宋軍豈不是顯得更加無能嗎?

趙曦只是一個問題,就讓自認學富五車的李迪啞口無言。趙曦卻沒有問倒了老師的自豪覺悟,他現在心心念唸的都是回去之後要把這個好訊息告訴柔姐姐。

自從蘇哥哥走了之後,趙曦柔就一直是悶悶不樂著,還總說蘇石是去遊山玩水,逍遙快活。

期間,趙曦也曾問過,

“柔姐姐,你就不擔心蘇哥哥會有什麼危險嗎?”趙徽柔用著十分篤定的口氣回答著,

“不會的,蘇哥哥是天底下最厲害的人,沒有人可以傷到他的。”但他並不相信柔姐姐的話,弄得趙曦也以為蘇石是真的去遊山玩水,這一去就是幾個月,都把他們忘記了,現在好不容易聽到蘇石的訊息,還是他大殺四方,把西夏精銳都給收拾了,怎麼能不興奮。

趙曦巴不得自已可以快一些長大,以後也和蘇哥哥一樣,把大宋所有的敵人都收拾了,收復燕雲十六州,最後真正的一統天下。

愣過神後的李迪很快注意到跑題了,重新變得嚴肅起來說道:“荊王殿下,我問的是為何陛下會調王信將軍前往河北路,你可想過原因嗎?”趙曦眨著眼睛,十分認真的看向李迪說道:“先生,學生不知道。”看著那誠懇的求學目光,李迪深感欣慰,這就開始滔滔不絕把自已的分析一字一句的講了出來,學堂裡的其它伴讀也是認真的聽著,好一幅師教生學的模樣。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我在古代努力奔小康

我在古代努力奔小康

不艾先生
【家長裡短日常文,不爭霸,溫馨向,有萌娃】李平安前世絕症纏身,飽受病痛折磨,在三十歲那年因為肺動脈高壓重度去世,攜帶著記憶投胎轉世到平行時空的古代,看著勞苦的親人終日忙碌于田間灶頭,卻依然吃不飽穿不暖,他決定發奮圖強,跟家人過上能吃飽穿暖的好日子。 (小康一詞最早見於西周,《詩經·大雅·民勞》中有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的句子,這裡的 “小康”是生活比較安定的意思。)
歷史 連載 7萬字
當了十年質子,本世子狂億點怎麼了?

當了十年質子,本世子狂億點怎麼了?

風捲殘雲
燕回穿越到了北燕世子身上,一個舉世皆知的廢物紈絝。 原主大晉皇宮當了十五年質子,回來本可繼承世子身份。 誰知道回來就被廢了,這誰能忍啊? 整個王府嘲諷冷落,北燕百姓更是以他為恥。 被家僕們肆意辱罵,丫鬟們百般刁難。 就連路過的狗,都要對著他叫兩聲。 皇族要各番王世子當質子,這樣一來豈不是白受了十五年的苦? 孰可忍,嬸嬸忍不了啊! 忍了十五年,再忍他都成忍者神龜了。 要世子之位是吧,自己去皇宮當質子
歷史 連載 1萬字
冠絕新漢朝

冠絕新漢朝

戰袍染血
天下才氣共一石,陳止先佔八斗,再把剩下兩鬥分出去。 穿越三國時代,輔佐劉備橫掃群雄,卻在大勢已成、大漢復興在即時死了。 好在他身具百家籤筒,有百家奇物絕學作為底牌,身死近百年後再次復生。 這次面對的卻是一個陌生時代,一個劉備子孫建立的新漢朝,一個不存於原本歷史上的統一王朝。 亂世到治世,謀士到名士,這次陳止要選擇不一樣的生活。 從運籌帷幄、血雨腥風到琴棋書畫、詩詞歌賦,百家風光再起,新的畫卷就此展
歷史 連載 0萬字
相敬如冰

相敬如冰

寧寗
(婚內追妻 逼瘋清冷太子) 作為太子妃,裴芸自認做的事事妥帖,無可指摘。 然嫁入東宮的第十三年 她墜入冰湖,親眼看著自己的丈夫往另一個女子游去,突然感受到了這一生被禮數和身份桎梏的壓抑無趣 再睜眼,重回六年前 她想換個活法,想要改變 她想要避開母兄禍事,延續家族榮光,想要讓她的孩子免於夭折…… 可對於那個性子寡淡,古板無趣,連床笫之間都講究個循規蹈矩的死男人。 她不想伺候了! * 太子李長曄,為人
歷史 連載 6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