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子邊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即是如此,那就麻煩通直郎了。”哈丹眼見蘇石願意配合,當下臉色就變得好看了起來。

哈丹快速離去,蘇石看著氈房簾被關上之後,這就對著一旁的樓陽說道:“命令下去,一切按計劃執行,留下三個騎兵中隊,其它人隨大部隊撤離。”哈丹離開蘇家軍軍營不久,蘇家軍便拔軍而去。

隊伍浩蕩的離開,便連蘇石的那雪橇馬車也一併離去。得知了訊息的烏日格,心中掛念著那個裝有大氈房的財寶室,便連聲問著,

“蘇家軍都走了嗎?那些東西也帶走了嗎?”

“沒有,蘇家軍還留下了幾百人,氈房什麼都在,那些財寶我們的人一直盯著,未見再搬出來過。”哈丹自然知道族長是什麼意思,開口回答著。

“這就好,這就好。”一瞬間,烏日格的臉色好看了許多,在然後他就哈哈大笑了起來。

“很好,看來這個蘇石並不知道我們要對他下手,他還是很信任我們的。呵呵,還是太年輕了呀。對了,通直郎是多大的官?看他如此年輕,怎麼就身居高位了呢?”說起來,蘇石只說自已是大宋通直郎,卻從未講過自已官居幾品。

但蘇石的能力之強,蘇家軍之厲害,還是給烏日格他們造成了一種錯覺,那就是蘇石應該很厲害,通直郎在大宋應該更厲害。

不然的話,若是大宋人人都像是蘇石這般有手段的話,怎麼可能還被遼國壓了這麼多年呢?

“這個,我也不知道。”哈丹苦著臉搖了搖頭,對大宋他也不瞭解,只能憑著感覺認為通直郎應該好似很厲害的樣子。

蘇石帶著大軍堂而皇之的離開了城外軍營,等繞到了十里開外之後,確定並沒有人跟著自已時,這便兵分兩路分道而行。

主力自然是跟著蘇石向著西南而去。固城這邊的事情都做完了,好處也拿到手,也分割了蒙人的實力,還培養出了一個有野心的喀旗部落。

接下來也就到了離開的時候。蘇石帶著主力奔行的就是西南方向,白達旦部的鄂旗鎮。

決定離開之前,蘇石座著輪椅去了一趟裝有戰利品的木箱之屋,將裡面的好東西都收入到系統的倉庫之內。

連半盞茶的工夫都沒有,蘇石就把所有的戰利品拿之一空。可憐烏日格根本就不知道,還以為搶來的好東西都在,自然就認為蘇石還會回來,也就不需要派什麼人跟著他們。

蘇石帶著主力向西南而去,另一路吉朱帶著四百黑騎外加一大隊的六百騎兵,共計千人向西北而行,繞到了謨葛失部四千援軍的身後。

臨走之前,蘇石還是決定要幫一下烏日格,要保證他不會被蒙援重創,不然的話,他實力受損嚴重,變得膽小起來,又怎麼可能給遼人造成威脅,引來遼與蒙之間的戰爭呢?

再說了,軍營馮一刀還帶著三百蘇家軍等著吉朱帶人去救呢。蘇家軍兵分兩路的事情烏日格自然不會知道,此時他已經命令哲布帶上了六千蒙兵擺出了防禦的架式,只等蘇家軍一出現,他們就會行兩面夾擊之勢,他要給這些謨葛失部的援軍一個厲害看看,也告訴所有的蒙人,他們喀旗部已經壯大了起來,是可以與謨葛失部分庭抗禮的存在。

......又下起了大雪,遠遠看去,漫天都是雪花,一支遠來披雪的部隊正緩緩向固城靠近。

已經走了四天,當寒風颳起時,齊達拉還是感覺到一陣陣涼意刺骨。儘管大軍一路從原城而出,已經休息了不知道多少次,也不知道烤過多少次火,只是每當火滅走上半刻鐘,冷意就會包裹著全身。

那是一種身體被風呲透的感覺,就算是他們身上有著皮衣護體也是一樣。

蒙人缺鐵,僅有一部分的鐵器也是用來打造馬刀的馬鞍,相比於宋、遼、夏,蒙人能穿上鎧甲的很少。

可就算是如此,在這冰寒的天氣之中,穿上鎧甲的齊達拉也是沒有感覺到絲毫的暖意。

相反,冰冷的鎧甲只會讓他變得更加寒冷。之前的時候,他感覺到冷的時候就會把鎧甲脫掉,可是現在他不敢了。

就在剛剛,他已經看到了一些蒙騎斥候就在附近走動,雖然大家都是蒙人,但他還是可以看的出來,那些斥候看向他們的時候,全是戒備與殺意。

多少年來,蒙地一直是被謨葛失部和白達旦部所統治,其中還以前者更為強大。

多少年了,謨葛失部再沒有受到蒙人的挑釁。齊達拉還記得上一次打仗是和遼人衝突而起。

而這突然間就崛起了另一支蒙軍,他們到底是什麼來路,他到現在也想不明白。

距離固城越來越近了,並沒有聽到任何的喊殺之聲,齊達拉生出了一種不好的感覺,很可能固城已經失陷。

想到異蒙竟然連固城這般高達三四丈的城池都可以攻破,齊達拉就越發感覺到對手的不簡單。

在一想到固城如果真的被破,那他的馳援也就失去了意義,他已經做好了,一旦固城真的丟失,他就會帶著四千蒙騎離開的決定。

四處都是厚厚的積雪,這樣的天氣並不適合騎兵長途奔行,這樣的天氣也並不適合打仗,倒不如先回去,等到明年開春之後,在帶大軍趕來,那個時候他會有手中的馬刀證明自已的能力,那個時候他會向長生天證明,誰才是蒙地草原上真正的勇士。

“報!”前方發現一支異蒙,人數在六千左右,其中一半步兵,一半騎兵。”前方有探路斥候趕了回來,一到齊達拉的面前便高聲彙報著。

“知道了。大軍保持戰鬥隊形,繼續前進。”齊達拉略一沉吟之後,還是決定去看看這支異蒙的實力。

這樣等到吉古爾夫族長問起來的時候,他也好知道要如何的回答。四千蒙騎還在繼續前進,但明顯速度又放慢了幾分,隊形變得更加緊密,這樣更加有利於他們集合和發起衝鋒。

路終有走完的時候,一炷香之後,即便是風雪之下,視力有限,但還是可以隱隱看到前方是人影憧憧。

“列隊。”在看到敵人那一刻起,齊達拉的喊聲便響了起來,四千蒙騎以五百人為一單位,迅速分成了八個陣形。

雪一直飄,沒一會的工夫,澆蓋的蒙騎們一個個如雪人一般。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之中,雙方見面。

齊達拉與哲布不約而同的騎馬走出了隊伍,來到了兩軍陣前。戰馬不斷上前,直到相距不足十步的時候,雙方便都停了下來。

隨後就是齊達拉的聲音率先響了起來,

“我是謨葛失部大將軍齊達拉,你們又是何人,竟然敢攻佔固城,難道是想要造反嗎?”上來就是興師問罪,齊達拉就是想要佔據主動與大義。

只是可惜,這一套說詞對於講禮儀的宋人而言或許還有些用處,說不準就可以動搖一下軍心。

可是放在蠻夷蒙人眼中,這種問題根本就算不上什麼問題。

“我是喀旗部落大將軍哲布,固城是我們的了,你們跑來難道是要找死嗎?”相比於齊達拉,哲布的脾氣更為火爆,威脅之言也是隨口而出。

喀旗部落?齊達拉似乎有些印像,腦海中不斷的轉動,很快有關這個部落的一些個訊息便映入到了腦海之中。

怎麼說這之前也算是一箇中級部落,有著一千多人,他們的一些情況在謨葛失部的首治之地原城都是有備案的。

“原來是喀旗部落,你們的族長烏日格可在,速速叫他出來說話。”想到了一些喀旗部落的情況後,齊達拉就是一幅高人一等般的樣子說著。

那意思似乎是在告訴哲布,你的級別太低,還不配和我講什麼道理。只是這樣的隱意,哲布並沒有聽出來。

他之前就是喀旗部落的第一勇士而已,說白了就是一頭腦發達,四肢簡單的莽夫,你和他玩什麼隱語,那完全是找錯了人。

“想見我們族長,那就先過了我這一關再說吧。來人,準備放箭!”一言不合就開打,這也只有真正的武夫才會這樣去做。

反觀齊達拉,聽到要放箭的喊聲後是轉頭就跑,現在距離對方太近了,若是現在有弓箭射來,弄不好就會傷到他。

好在他反應快,剛轉身跑出不遠,身後就有破空之聲傳來,只是因為已經跑出了弓箭的有效距離,一些骨箭僅僅只是落到他的身後,已經沒有了傷人的能力。

如此狼狽的逃了回來,齊達拉的臉色很是有些難看。他感覺到有必要試試這個喀旗部落的斤兩,萬一要是他們的實力平平,自已可以反攻下固城那當然是最好。

倘若對方實力不俗,打不過逃就是了,在這樣惡劣的天氣之中,如果一方想逃的話,另一方還真不太容易追上,弄一個不好,會在大雪之中迷路那也是正常的。

“所有人,拔刀,第一二梯隊發起衝鋒!”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我在古代努力奔小康

我在古代努力奔小康

不艾先生
【家長裡短日常文,不爭霸,溫馨向,有萌娃】李平安前世絕症纏身,飽受病痛折磨,在三十歲那年因為肺動脈高壓重度去世,攜帶著記憶投胎轉世到平行時空的古代,看著勞苦的親人終日忙碌于田間灶頭,卻依然吃不飽穿不暖,他決定發奮圖強,跟家人過上能吃飽穿暖的好日子。 (小康一詞最早見於西周,《詩經·大雅·民勞》中有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的句子,這裡的 “小康”是生活比較安定的意思。)
歷史 連載 7萬字
當了十年質子,本世子狂億點怎麼了?

當了十年質子,本世子狂億點怎麼了?

風捲殘雲
燕回穿越到了北燕世子身上,一個舉世皆知的廢物紈絝。 原主大晉皇宮當了十五年質子,回來本可繼承世子身份。 誰知道回來就被廢了,這誰能忍啊? 整個王府嘲諷冷落,北燕百姓更是以他為恥。 被家僕們肆意辱罵,丫鬟們百般刁難。 就連路過的狗,都要對著他叫兩聲。 皇族要各番王世子當質子,這樣一來豈不是白受了十五年的苦? 孰可忍,嬸嬸忍不了啊! 忍了十五年,再忍他都成忍者神龜了。 要世子之位是吧,自己去皇宮當質子
歷史 連載 1萬字
冠絕新漢朝

冠絕新漢朝

戰袍染血
天下才氣共一石,陳止先佔八斗,再把剩下兩鬥分出去。 穿越三國時代,輔佐劉備橫掃群雄,卻在大勢已成、大漢復興在即時死了。 好在他身具百家籤筒,有百家奇物絕學作為底牌,身死近百年後再次復生。 這次面對的卻是一個陌生時代,一個劉備子孫建立的新漢朝,一個不存於原本歷史上的統一王朝。 亂世到治世,謀士到名士,這次陳止要選擇不一樣的生活。 從運籌帷幄、血雨腥風到琴棋書畫、詩詞歌賦,百家風光再起,新的畫卷就此展
歷史 連載 0萬字
相敬如冰

相敬如冰

寧寗
(婚內追妻 逼瘋清冷太子) 作為太子妃,裴芸自認做的事事妥帖,無可指摘。 然嫁入東宮的第十三年 她墜入冰湖,親眼看著自己的丈夫往另一個女子游去,突然感受到了這一生被禮數和身份桎梏的壓抑無趣 再睜眼,重回六年前 她想換個活法,想要改變 她想要避開母兄禍事,延續家族榮光,想要讓她的孩子免於夭折…… 可對於那個性子寡淡,古板無趣,連床笫之間都講究個循規蹈矩的死男人。 她不想伺候了! * 太子李長曄,為人
歷史 連載 6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