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谷流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江南四月,本就是春和景明的好時節。

瀲豔韶光,放在書院、學塾這樣的所在,越發因純淨無擾,而變得美妙起來。

暖洋洋的風,拂過守寬學校的四個園子,惹得廊下花、池畔柳輕輕搖曳,也燻得人眼兒媚,心兒酥。

但在春風中穿行於各園之間的女子,並未沉醉於美景。

鄭海珠和黃尊素的妻子姚氏,她們不是閒閒遊樂的踏青麗人,而是提著渾身精氣神兒、琢磨學校事務的創業者。

姚氏今日一早,就引領出差回來的鄭海珠,將北、清、復、蕉四處學園教室,都看了一遍。

學校是在三月頭上開始進學生的。

首批來的孩子,其實並不多。

與縉紳或小康人家堅持後輩子侄科舉之路不同,大部分生活在松江底層的小手工業者、販夫走卒以及貧困農戶,寧願自家的男娃娃去大戶人家當小廝,或者去做酒樓商肆的跑堂、夥計、牙人,早些掙足娶媳婦的本錢。

對女娃娃的希求則更為簡單:從五六歲開始,幫著家裡幹活、帶弟弟(因為妹妹們應該一生下來就被溺死了)。

這樣趁手的小勞力,用到十四五歲,就可以嫁人,換來一筆或多或少的聘禮,貼補爹孃的日子,或者作為弟弟的老婆本兒。

鄭海珠以現代人的語言來鞭撻,這就是,急於將兒女的價值變現。

現代社會多少或愚俗或困頓的人家,都視之為常理,何況古代的父母?

但官卷出身、從小就接受良好教育的姚氏,自然難以理解。

為何不用花錢便可識字、學藝這樣的好事,窮苦家庭反倒應者寥寥呢?

姚氏於冬去春來之際,正要意氣風發地投入到自己新的人生中去。

那一蓬兒熱情,野草欲燎原似地高燃著,關涉學校之事,哪怕基建總務的,她都和曹管事、鄭守寬一樣上心。

鄭海珠南行前託付給她招生任務,她又豈肯輕易認輸呢?

好在,丈夫黃尊素支援她,幫她在府衙的窮困小吏和興修水利時認識的鄉民中,很是宣揚勸說了幾回。

那些人家,素來伏低在塵埃裡,一朝有幸被進士出身的大老爺追著兜生意,自是受寵若驚,一口應承。

總算靠著丈夫刷臉,姚氏招來了十個女娃娃,五六個男娃娃,都在七至十歲之間。

娃娃們倒是歡喜又勤勉,每日興高采烈地穿起學校發的青衫校服,踏著陽光樹影,準時來學堂。

其中有些女娃娃,最初只能來半日,便要回去做家務活兒,姚氏上門送了幾石米麵,換回了她們囫圇的自由。

鄭海珠來到學校,看到一半的春裝校服仍擺在儲物室裡,反而覺著,姚氏這樣心性要強、卻一直錦衣玉食的少奶奶,跟著自己創業初始就碰碰壁,實則是好事。

少奶奶需要接地氣,至少要理解,窮苦百姓對於日子,都是什麼想法,什麼過法。

但同時,鄭海珠又確信,姚氏是一位非常優秀的隊友。

除了詩文、織繡匠作、書法美術科目外,姚氏竟還去尋了徐光啟的兒媳婦顧蘭介,又透過顧蘭介出面,請公公徐光啟從京師派回來一位書吏,正是從前參與翻譯《幾何原本》的,入校做先生。

當鄭海珠在復園教室的窗外,聽到裡頭學生們稚聲稚氣地念著“於有界直線上求立平邊三角形”時,不由驚喜交集。

姚氏也嫣然笑道:“你那般讚譽徐翰林的筆受(指翻譯)之作,我不免好奇,去顧奶奶那裡借了書來,不想我家老爺和宗羲,父子倆竟開卷入迷,看了大半夜,說是於工巧營建等諸事,都有益處。我便想著,在我們學校裡也教著試試。”

鄭海珠自此,對學校的開局已頗為滿意。

須知歷史上,上海在光緒年間出現的第一所現代教育理念的小學,亮點也是男女同校,並且在教授國文、勞技課程的同時,開設數學與物理課。

既然清末可以做到,明末為什麼做不到?

明末中國的人文素養、開放心態,以及對於西來科學的接受度,本就更接近現代。

姚氏帶著鄭海珠巡視完,在蕉園中的會客廳飲了杯茶,學校的管事曹敬亭來請。

“鄭姑娘,姚先生,守寬頻著貴客,已往北園藏書樓去了。”

姚氏問道:“阿珠,可是你說的那位宜興才俊?”

鄭海珠放下茶盞:“正是,走,去見見。”

……

北園,藏書樓。

鄭守寬手中摩挲著一把紫砂壺,目光卻始終放在立於書架前的青年公子身上。

姑姑前些時日從月港回來後,聽說紹興的兩位張公子元宵節後就將承諾的藏書送到了,立時就打發自己去宜興做一樁事。

鄭守寬已經十三歲了,再是崇拜姑姑,也要先問清原由。

起先,姑姑鄭海珠的說法,令鄭守寬將信將疑,覺得有些力亂怪神的意思。

不料到了宜興,按著姑姑的指點尋上門去,竟真有那麼一個人,一聽自己將幾本藏書的名字說了,那人便爽快地坐船來到松江。

此刻,那位被請來的青年公子,面上的神態,教鄭守寬想起一句俗語:老鼠掉進米缸裡。

恰這時,樓梯聲響,鄭海珠和姚氏款步上到書閣中。

“我姑姑和姚先生到了。”鄭守寬笑著站起來。

青年公子也轉過身,準備見禮,手上攏著一本唐順之的《武編》。

鄭海珠乍見他真人,果如正史所載,面似冠玉,頎長瘦削,一派書生模樣。

她上前問道:“足下可是盧公子?”

那人本以為,鄭守寬口中的“姑姑”既有書院這般產業,又為朝廷出面公販,定是位威嚴長者,不曾想,眼前女子看起來只比自己大三四歲不說,姣好的面龐上也沒有半分凌厲逼人之氣。

男子從怔忡之意中醒來,忙作揖道:“在下宜興張渚鎮,盧象升,見過姑,姑……”

他原準備跟著與自己年紀相彷的鄭守寬一起,敬稱一句“姑姑”的,但對著這樣一張青春的面孔,哪裡還好意思叫得出來。

只得改口為“姑娘”,繼而卻是不知為何,竟覺著雙頰微熱,有些侷促。

鄭海珠則大大方方地向盧象升引薦了姚氏,又命侄兒將送給黃尊素的紫砂壺交予姚氏。

然後,她才細訴道:“盧公子,我雖為女子,機緣巧合,結識的友人,頗多武將豪傑。當初紹興張氏欲贈書時,我便向他們討要各樣兵書,不只為獵奇,更因慮及,如今遼東建州女真酋長自立為王,恐怕已不是我大明癬疥之患,後輩們也當多讀兵法。未曾想,連續數晚夢見自己在佘山嶽爺爺廟前,嶽爺爺對我說,宜興有個村子,乃盧氏一族世居之所,族人文武兼顧,族內有位叫盧象升的公子,特別愛研習神樞鬼藏,你不妨請他來讀這些兵書。”

鄭海珠說到此,走到書閣窗邊憑几上所供的岳飛像面前,拜一拜,才又轉向盧象升,語調沉緩道:“此番緣由,想必我侄兒去請公子時,已言明,但今日,我仍要在嶽爺爺跟前,再說一遍,好教嶽爺爺知曉,我們這些後人,敬他信他,將他說的每樁事,都謹遵謹記。”

這番寫起來神神叨叨的文桉,鄭海珠在從月港回來的船上,模擬了好幾遍,早已不會作為一個無神論者而笑場。

此刻當臺詞念出來時,不說演技炸裂、影后附體,也能靠著兩分質樸、三分康慨、五分虔誠,令懷有神明崇拜和託夢情結的古人們,將自己所言信個八九不離十。

至少捧著兵書的盧象升盧公子,已經報以鄭重肅然的目光回應。

而運作今日這次會面,鄭海珠實則從去年張岱建議設立藏書樓時,就在盤算謀劃了。

任哪一個稍有晚明歷史知識的穿越者,來到萬曆末年,主動選擇在松江紮下根後,將各樣正當時令的大小名人在心裡排摸一遍,都不會漏下那位離得並不遠的、天啟年間才會中進士的宜興盧象升吧。

那是一個初看彷彿小鎮做題家、實際文韜武略都不缺的全才。

那是一個進士及第後初授地方官、就能為了百姓安危和黑惡勢力死磕的青天。

那是一個穿著文官袍子、卻能提槍上馬、以兩千募兵對數萬流匪的狠人。

那是一個堅決不議和、要與入侵者幹到底的鐵漢。

那是一個被自己人算計陷害後仍堅守城池、誓死不降的豪傑。

那是一個城破之後視功名利誘如糞土、慨然殉國的英烈。

那是後人口中,大明帝國的最後一張臉面。

……

今年十七歲的盧象升,雖離將來被尊為“玉面戰神”的年紀還早,眸中神光、身上氣派,卻已隱隱現出頭角崢嶸的風采。

他先祖乃是名列“初唐四傑”的盧照鄰,宋末南遷至宜興的一大家人,也在這三四百年的風雲裡英才輩出,考中進士、離家做官者不少。

是以盧氏子弟,對於去應天府參加鄉試,或者遊歷蘇杭名城,習以為常。

鄭守寬依著姑姑吩咐尋到宜興張渚鎮、說明誠邀之意時,盧象升雖乍聽之下有些匪夷所思,但細看鄭守寬列出來的書名,劉伯溫的《百戰奇略》、戚少保的《紀效新書》也便罷了,唐順之的《武編》、王守仁的《兵符節制》、胡獻忠的《武略神機》竟也有全刻本,登時心癢難耐。

盧象升的父親盧國霖,骨子裡亦有幾分先唐祖宗的豪俠血脈,他知道兒子在舉業之外,更愛兵法,又想著離應天府的秋闈還有一年半,便應允兒子隨鄭氏少年來松江府探個究竟。

現下,盧象升眼見為實。

學校,學生,閣樓,藏書,供奉嶽爺爺的生意人“鄭姑娘”,以及她身邊那位頗有來歷、卻成了塾師的少奶奶官卷,都真真切切的。

他心中那最後一星半點的疑慮,也煙消雲散了。

原來,大好江南,除了四書五經、科考舉業之外,另有這等精彩小天地。

這是一個與南京國子監、無錫東林書院以及宜興社學完全不一樣的天地。

盧象升不由憶起,自己幼年時,擔任縣令的祖父的官衙後,有一片沙地、一方水塘,自己常常戴著四鄰的娃娃,以竹枝為刀槍,以卵石為城池,以紙船為戰艦,模擬兩宋時的澶淵陸戰和黃天蕩水戰。

今日,鄭氏姑侄這間與眾不同的書院,哦不,這間學校,就令他想到當年的沙地與水塘。

未來戰神的面頰已經不發燙了,他直言相問:“鄭姑娘,盧某能否在這藏書樓裡住半個月?”

鄭海珠笑道:“公子願住多久,便住多久,夜讀時,小心火燭就好。起居出行若有召喚,儘可找我這侄兒守寬,或者吩咐曹管事。”

她頓了頓,望一眼盧象升頭上的方巾,又道:“公子已是秀才,想必明年要去應天府秋闈吧?我們姚先生的夫君,本府推官黃老爺,是去歲的進士,公子若有舉業之事請教,也可拜訪。”

姚氏因事先得鄭海珠宣揚過宜興盧氏的家世,今日一看也覺人物了得。大兒子黃宗羲時下在董其昌的私塾中開蒙,對男兒人品頗為挑剔的姚氏,十分介意董家第三代子弟的浮浪紈絝氣,嘴上不好與丈夫說看不上董家,心中已著急了好幾回。

眼前這位盧公子,倒很入眼,作為大哥哥帶帶宗羲,真是上佳人選。

姚氏於是順熘地接過鄭海珠的話頭,對盧象升發出篤誠的邀請:“外子是東林書院的門人,公子既自宜興來,定要賞光來蔽府吃頓便飯。”

盧象升忙還禮應下。

鄭海珠心道,這就對了嘛。

我這後世來人,文不能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武不能平明尋白羽、沒在石稜中。

我力所能及的,不就是仗著幾分上帝視角,提前將你們這些晚明精英的交情,張羅起來。

鄭海珠遂越發作出興致勃勃地牽線之色,向盧象升道:“公子果如嶽爺爺所言,傾心兵法武學。那可還有一樁更巧的事,川蜀有位赫赫有名的大將軍,這兩日便要到松江了。公子可要與我,一起見見?”

其它小說推薦閱讀 More+
啞妻要離婚,薄先生直接瘋了

啞妻要離婚,薄先生直接瘋了

三爺不吃草
言初是個啞巴,可她不用言語,人人都知她愛薄錦琛愛到了骨子裡。結婚以來,薄錦琛對她棄如敝履,卻待白月光如珍似寶。 言初全部忍耐,她認為只要她一直堅持,薄錦琛遲早會看到她的好。直到那日,他從綁匪手下帶走了他的白月光而將她丟下時。 言初知道,她輸了。就在這件事鬧得沸沸揚揚,所有人都以為言初是隻能依附薄錦琛而活的菟絲花時,她遞給他一封離婚協議書。 薄錦琛突然不淡定了。他將她壓在門板上,步步緊逼, “薄太太
其它 連載 3萬字
重生後我和渣男離婚了

重生後我和渣男離婚了

花染
結婚三年,夏梓木死在了她和顧淮西的結婚紀念日。十幾年的青春,她全都用來追逐他。 然而,任由她撞得頭破血流,直到死前,他都未曾看她一眼。重活一世,她毅然提出離婚,並最終和那個默默守護她十年的男人修成正果。 看到她同別人甜蜜,顧淮西終於瘋了。 “木木,我錯了,回頭看看我好嗎?”夏梓木挽著陸景灝的手,笑靨如花。 “抱歉,顧少,我心裡已經沒有你的位置了。”
其它 完結 0萬字
情定小城

情定小城

席紫一
強制愛+一見鍾情+強寵+雙潔+HE+偏執\n三觀極正者勿入\n孟聿川從見到舒渺的第一眼起就沒想過要放過她\n她願意跟自己在一起那就是相親相愛、如膠似漆\n她若不願意,那他就一輩子綁著她在自己身邊,不惜任何手段\n他可以包容她所有的一切除了離開他\n\n新作品出爐,歡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說閱讀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夠喜歡,你們的關注是我寫作的動力,我會努力講好每個故事!
其它 連載 2萬字
病弱嬌妻狂掉淚,霸道陸爺寵瘋了

病弱嬌妻狂掉淚,霸道陸爺寵瘋了

梨酒酥
【雙潔+先婚後愛+寵妻+微虐+副CP+十歲年齡差】\n瘋批腹黑狠戾霸總??乖軟貧窮病美人\n陸肆與是頂級豪門繼承人,更是帝城最有錢的CEO,權勢滔天,冰冷禁慾,謹守男德。 \n盛洛梨是遺落在外的千金大小姐,迷糊嬌弱的她,迫於生計甘做清潔工。 \n一場車禍,盛洛梨闖進陸肆與的視線,脾氣暴躁的他甘願下跪哄妻。 \n她掉淚,他心疼。豪擲千億只求她高興。\n她拒嫁,他狂追。腹黑總裁心機設計,十天後拉著她走
其它 連載 3萬字
港綜:從拜師鬼王達開始

港綜:從拜師鬼王達開始

柒柒肆拾玖初號機
從拜師魔鬼筋肉人開始,繼承震旦古拳法一脈。 “我這個人最淡泊名利了,李小龍分明是我的大師伯,難道我會到處去說麼?”鬼王達是我師傅,李小龍是我大師伯,大圈豹是我領導,柳飄飄是我同學,封於修是我半個同門,馬軍是我生死之交,皇極驚天門吳留手是我道友,于素秋是我師孃,龍劍飛是我前輩,狼牙天養生和我恩怨情仇糾纏。 大贏帝國日不落。羅剎國分崩離析。百鬼夜行咄咄逼人。震旦群狼環伺! 這是一個平行宇宙,完全不一樣
其它 連載 28萬字
超市通古今:我囤貨富養流放權臣

超市通古今:我囤貨富養流放權臣

抹茶黑咖啡
外公外婆離世後,花步晚繼承了他們開的小超市。本想一邊摁摁腳吹空調看著動畫片,一邊賣超市貨物悠哉過日子,誰知道她家超市後門居然通古代! 她以為跟前出現的破碎感十足的帥哥是玩cosplay的,誰知道人家是一千年前被流放的將軍! 他以為跟前出現的雜貨鋪女掌櫃是山精妖怪,哪曾想她竟然來自一千年後的大學生文化人! 她靠著他交易過來的古董開掛成為富婆,走向人生巔峰!他靠著交易她超市裡的物資在流放後吃喝不愁,甚
其它 連載 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