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谷流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馬祥麟帶著隊伍,離開松江府沒幾日,吳知府就回來了,著人將構陷董其昌父子的書吏翁元升,送往應天府。

一個月後,南京督察院右副督御史王應麟,派員來到松江,宣佈了朝廷的態度,將“民抄董宅”,改為“士抄董宅”,說是翁元升、範昶等人,身為讀書人,因妒生恨,抓住小小事端,顛倒黑白,乘機扇動,操縱鄉民,險些釀成震動東南士林的大禍。

範昶無端病死,不予追究。

翁元升杖革。

吳知府被罰俸,繼而因年邁致仕,回鎮江修他的養老園子去也。

同知和通判則被平調去了鄰州。

這樣的結果,令松江城計程車紳名流們看在眼中,明在心裡。

都說聖上寵三皇子寵了幾十年,甚至不惜為了立儲之事與眾多臣子為敵,但太子的老師在家鄉受了委屈,京中也是會有大動靜的。

可見,京師之中,朝堂之上,太子和福王,並沒有哪一邊已佔了絕對優勢。

而經此一役,黃尊素很快得到了松江官紳群體的認可。

官紳官紳,先官後紳,他們的儒雅瀟灑是皮子,裡子,全是精研官場脈絡那一套。

他們在例行的交際應酬中,對黃尊素達成了一致評價:這個初來乍到的新科進士,學問如何,不重要,是否會聽訟斷獄,也不重要;重要的是,當大戶人家的宅子被氣勢洶洶的村野蠻夫和街巷青皮圍困時,黃老爺立刻去搬來了救兵,還是穿飛魚服的精兵強將呢。

可見,剛剛穿上藍袍子的黃老爺,是能為官紳出頭的,更是在朝廷裡有人的。

待得京中另有邸報傳來,買通土匪綁架黃尊素的沉巡撫亦被革職查辦時,連蘇州知府都派了通判到松江來,叮囑松江務必好生護衛黃尊素一家的安妥。

於是,當黃尊素的妻兒從餘姚來到松江時,松江給他們換了毗鄰衙門的宅院,上門道賀送禮計程車紳們,也是絡繹不絕。

韓家自然也在其中。

但二老爺韓仲文的行事章法,甚至比受了黃尊素大恩的董家,更細膩。

旁人打聽來黃尊素頗懂丹青之技,紛紛送上或沉周或唐寅的畫。

韓仲文送的,則是夏圭的《煙岫林居圖》。

夏圭乃南宋畫院的畫師,與馬遠齊名。

黃尊素一看此乃宋畫,豈是晚近的吳門畫派能比,連連說不敢受此大禮。

韓仲文滿面篤誠地解釋,自己與妻子視侄女韓希孟為掌上明珠,黃尊素於危境中替韓希孟阻擊惡匪的白刃,自己若不感念此恩,如何對得起黃土之下的兄嫂。

這一提故去的人,逝者為大,黃尊素便不好再推辭了。

韓仲文又捎帶松泛之意地提到,自家祖上,畢竟是隨康王南渡到杭州的,南宋名臣韓侂胃令韓家再達鼎盛,常得宮裡頭賞賜,故而族中存有宋畫真跡,比蘇松一帶的富庶人家要容易些,來自浙江的黃大人定是明白的,千萬不要覺得此禮太重。

韓仲文送畫到黃宅時,命鄭海珠也跟著。

鄭海珠在一旁聽著韓老爺的措辭,心裡嘖嘖讚歎。

到底是書香世家,對於文人有關藝術品的鄙視鏈瞭如指掌,又是個生意人,精得很,說出來的話,一面是與對方拉近了距離,一面也是亮了自己的底氣。

前幾日,松江的新知府莊毓慶到任時,在仕宦們的接風宴上,黃尊素向莊府臺提到,韓家有個姓鄭的侍女,來自漳州,為朝廷平匪有功。

同樣是福建籍的莊府臺,於是特地與韓仲文承諾,府中會有嘉賞。

故而,韓仲文來拜訪黃尊素時,也帶著鄭海珠。

一則是讓她叩謝黃大人幫她在府臺跟前美言,二則是讓她代韓希孟與黃家妻兒照個面、寒暄幾句,看看母子的身形與裝扮,準備胭脂水粉和錦緞羅衣時好有個數。再來送一回專門給黃家後宅的禮,如此,兩家的女卷便能走動起來了。

……

鄭海珠回到韓府,告訴韓希孟,黃尊素的妻子姚氏,約莫二十五六歲,嫻靜寡言。乍一看去,從妝容釵環,再到衣著鞋履,都透著素淨清幽之意,彷佛澹月梅花。

然而再細瞧,姚氏手裡手外的器物,卻是精細中帶著豔麗之色。

比如姚氏搖著的一把團扇,上面就是絢爛的海棠花,雲霞似的。

再比如那妝奩盒子上蓋著的綢帕子,亦是斑斕賽過春色滿園。

韓希孟聽了,抿嘴笑起來。

她一時露了閨中女兒愛猜別家風月的性子,對鄭海珠道:“想來本是個活潑潑的婦人,生生被剛嚴古板的黃老爺,帶得冷氣了。”

又略略思忖,便與鄭海珠排出了幾件能送給女卷的繡品,加上兩個肚兜,分別給黃家的長子,以及剛出生的次子。

黃家的長子,可不就是黃宗羲。

鄭海珠今日在黃府看到才六歲的小童子黃宗羲,聯想到後世中學教科書插圖裡那個一臉苦大仇深的老夫子,當時已頗覺有趣。

此刻一聽吩咐,竟是要給鼎鼎大名的明末思想家繡個童年時穿的肚兜,愈發忍俊不禁。

但到底憋住了笑,去看韓希孟放在繡架邊的一幅新畫。

乃是時人臨摹唐寅的畫《蜀伎》,與鄭海珠帶回的倭國浮世繪並排擺著。

韓希孟拿著繡線盒子走過來,對鄭海珠道:“阿珠你看,倭國畫裡這女子,和唐子畏所畫之人,是不是又像又不像?”

唐寅的《蜀伎》,描畫的是五代前蜀國主王衍宮裡的歌伎,實際卻是代表了明代江南地區對於女子普遍的審美標準。

作為後世來人,站在能夠通觀藝術史的優勢地位,鄭海珠自然很容易就能發現,商品經濟已經相當發達的明代江南六府。

即使如唐寅這樣仍有文人底色的畫家,筆下的女性,其實已經具有很強烈的煙火氣,符合新型俗世的趣味。這一點,與日本同時代開始出現的浮世繪畫風,當然有共通之處。

於是,鄭海珠剋制地表達道:“小姐,是有點像,你看這兩個蜀伎,嘴角的笑,眼波的媚,都是活靈靈的,倭國畫裡那個穿得花團錦簇的麗人,也是一樣。”

韓希孟點頭:“但細品,又是各有不同的。唐子畏所畫的婦人,到底出自文士筆下,又是待詔宮中,身姿總還收著,倭國的婦人,卻多幾分招搖輕佻,想來是出自十里秦淮那般香豔之處,倒也真切可愛。”

韓希孟如此直率的點評,著實讓鄭海珠有些吃驚。

當初,韓希孟對於倭患能不看錶象地予以解說,已經夠令鄭海珠這個現代人對她刮目相看了。

今日更沒想到,她一個還未出閣的大家閨秀,對於青樓女子並無唾棄之辭,反倒蓋章“真切可愛”四個字。

鄭海珠忙作出唬了一跳的樣子,回頭看看門外灑掃的婆子丫鬟們,輕聲提醒道:“小姐,莫說了!”

韓希孟卻斜瞥她一眼,不以為然道:“怎了?唐人的詩,寫了多少酒肆胡姬?宋人的詞,寫了多少青樓歌妓?身有功名、官裡官氣的男子,都能光明正大地品評風月場所的佳麗,我們女子反倒提都不能提了?”

她飲一口茶,又道:“況且,那些男子看她們,上品者因為情,下品者因為欲。而我看她們,是在欣賞天造地化之美妙,江湖淬鍊之綽約,是瞧出了她們沒有病氣的千般生機,難道不比那些文士騷客更上品?我呀,不但要評她們,還要繡她們!”

鄭海珠心裡給此世這位女主人點了個大大的贊。

與那些靠著父兄或者丈夫過上錦衣玉食的生活、卻將艱辛謀生的底層女子視作下賤不潔的奶奶小姐們比起來,韓希孟才稱得上真名士。

其它小說推薦閱讀 More+
雜碎

雜碎

潛游的鳥
老戴本是一個出名的獵手,在與索相遇過後,過上了林業管理員的生活,雖然還算是舒適,卻多了寫瑣碎和孤寂,時不常問問自己人生的意義,卻又活成了一個普通人的樣子,最終在時間的海淡忘在陽光之中......,直到來者的發現。
其它 連載 2萬字
天官風水師

天官風水師

茶茶是女王
下載客戶端,檢視完整作品簡介。
其它 連載 4萬字
炮灰女配發瘋,縱享缺德人生

炮灰女配發瘋,縱享缺德人生

五號病患
蘇文鳶穿了,開局就要嫁給眼瞎身子弱的瘋批王爺。\n傳聞中這個瘋批王爺,殺了十幾名侍妾,更是早早放話,不會讓新王妃活著出去。 \n成親當晚,宸王府火光沖天……\n大家都以為是宸王殺妻毀屍滅跡,沒想到這火是王妃放的,差點把宸王燒死在裡面。 \n第二天所有人都知道了這件事,對王妃肅然起敬!\n一時間竟分不出誰才是瘋批。 \n自那以後,宸王府就有了兩個精神病,王爺喜怒無常,王妃比他還要不正常。 \n一個殺
其它 連載 2萬字
侯府寵妾滅妻?九千歲抄家求娶主母

侯府寵妾滅妻?九千歲抄家求娶主母

張張貓
【重生宅鬥+虐渣打臉+男主假太監+追妻甜寵】人人都說姜穗寧以商女之身嫁入平遠侯府是高攀。 於是她戰戰兢兢為侯府操勞一生,為了保住韓家的門楣榮耀散盡家財,嘔心瀝血栽培養子,終於盼到他殿試高中,功成名就,自己卻病入膏肓,無人問津。 直到死前她才知道,她精心教養的竟是夫君和別人生的親兒子!婆婆,姑嫂都知道內情,一邊花著她的嫁妝銀子,一邊看她的笑話! 她那 “不能人道”的夫君滿臉嫌棄:你身份低賤,根本不配
其它 完結 0萬字
山村狂野醫仙

山村狂野醫仙

黃天虎
深夜,村裡的寂寞寡婦,欲要勾引傻子,卻意外令傻子獲得了傳承,腦子恢復正常,這可要把衣衫不整的寡婦尷紅了臉……
其它 連載 1萬字
重生之皇后娘娘殺瘋了

重生之皇后娘娘殺瘋了

莫空空
上一世,她是風光無限的皇后,一朝豬油蒙心被長姐和心上人恆王蒙蔽,八年籌謀,一杯毒藥毒死了她的皇帝夫君謝靖成。不曾想最後卻淪為謀朝篡位的替罪羊,還連累她外祖父張氏一族無辜慘死…… 重來一世,沈德寧立誓要擦亮眼睛,守沈家,護弟弟,保張氏! 再次面對恆王的蓄意接近,沈德寧看向來者不善的謝靖成,媚眼如絲:宸王殿下,合作嗎? 謝靖成:...... 之後她搶盡先機,步步為營,攜手人前病弱,人後奸詐的宸王殿下破
其它 連載 2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