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赤威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許世民,你也是個讀書人,應該明白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兩漢國祚傳承近五百年,只是如今的大漢氣數盡了,在黃巾賊作亂後,漢室便名存實亡。”

“一切是漢靈帝自作孽所為,他稱帝期間,寵幸宦官,奢靡成風,將大漢最後的元氣也給作沒了。”

“黃巾賊作亂,朝廷竟然連平亂的錢銀兵馬都沒有。”

“為平定叛亂,靈帝他下詔授意地方官吏自主徵兵,就地平亂,之後,又大肆地封侯那些平叛有功的地方豪強,也間接造就了董卓,馬騰,韓遂等地方勢力,從而引發董卓後來擁兵亂朝的悲劇。”

“如今,你放眼天下,各方諸侯稱霸一方,劉焉,劉表,劉繇,劉虞以及剛剛為本帥所平定的韓遂等勢力,那個不是擁兵自重,稱霸一方,他們又有誰是真心為漢室的?”

“你說本帥是禍國殃民的奸賊,你覺得這話對本帥公平嗎?”

袁恪的話格外犀利,一時間竟讓許世民無言以對。

“袁恪,你說的這些縱然有道理,那也不能掩飾你要代漢自立的野心。你仍舊是個竊國之賊,你圈禁天子,擅殺朝臣,你這個亂臣賊子的帽子,休想摘掉,你必將遺臭萬年,為後世之人所唾棄。”

許世民憤然說道。

“你講的對,本帥是在覬覦帝位,但那又如何?如今天下大亂,諸侯爭霸,不都是為了那一張皇帝寶座嗎?別人能覬覦之,我袁恪為何不能將其取而代之?”

袁恪也沒有隱瞞,當即將自己心頭的慾望講了出來。

他誠實地向許世民承認自己就是在覬覦帝位。

“袁恪,你——”

“你果真是亂臣賊人,圖謀帝位,我,我要向陛下檢舉你。”

“你們汝南袁氏。”

“該死。”

許世民憤怒不已。

“好了,也不和你吵了。”

“你今晚便在這個牢獄中好好地反省吧,明天,本帥會讓人將你放出來。”

“之後,這個石原縣的縣令仍由你來當。”

“本帥相信你能將石原縣治理得更好。”

袁恪將此話剛剛講完,人便離開了大牢,他臨行前囑咐看守大牢的甲士,讓他們對牢中的人們好些。

一離開了大牢,袁恪迎面發現有人向他小跑過來。

“報!”

“主上,剛剛傳來的緊急軍報。”

一名錦衣衛將一封情報小箋遞給了袁恪。

袁恪將這個信箋拆開。

發現這個信箋,正是剛剛狄青所傳來的,上面書寫著:【陽平關已破,殺敵五萬餘】。

他將這個信箋找個火摺子給燒了。

之後,大聲講道:

“去將荊天明,蒙武,易榮,法正,找來。”

“是!”

曹雄立馬去辦事。

石原縣衙,書房。

“本帥將你們喚來,是要通知你們,剛剛收到狄青副帥的情報,他們取得了陽平關大捷,殺敵五萬餘眾,殺張魯之弟張衛,如今,他們控制了陽平關。”

袁恪將剛剛的軍報告訴了諸人。

“什麼?陽平關打下來了?這個張衛也太廢了吧,他是豬嗎?”

蒙武聞言,大笑起來。

“好了,不研究這個了,我們為今之計,應當關注接下來我們的計劃是什麼。”

“我們是先取南鄭,還是直撲劍門關?”

袁恪問。

此次伐蜀,漢中只是開胃菜,他的目標從來都只有巴蜀這個“天府之國”。

益州是塊大肥肉。

他覬覦之。

“報!”

也在此時,又有一封軍報傳了進來。

“主上,剛剛有探子來報,益州劉璋派老將張任率領十一萬大軍馳援漢中。”

“三天內,他們便能抵達南鄭。”

“什麼?”

“劉璋這個廢物來得好快。”

“十一萬大軍,如果讓他們和張魯匯合,我們屆時再取南鄭便有大麻煩了。”

“末將認為,我軍應當先對付益州軍,至於南鄭,暫時圍而不攻。張魯是個軟蛋,他如今手上的兵馬折了大半,城中可戰之兵,不足兩萬,再加上,張衛的慘狀,他必定會選擇龜縮在南鄭城中不出來。”

蒙武聞言,分析。

“此言甚是!”

“臣對於張任和益州軍頗為熟悉,益州軍能戰之師不多,但張任所親率的東州軍卻是其中最兇猛的,我們不能輕視之。”

“我們若是先對南鄭開戰,如不能在短時間內將南鄭攻克之,必將面臨兩線作戰的困局。”

“不妨我們先搶佔劍門關,先打張任。”

“只要我軍將劍門關打下來,一來能將張任的大軍堵在劍門關外,二來,我們也能掌握戰爭的主動權。”

法正也認可蒙武的提議,也建議先打劍門關。

至於南鄭,如今亦不足為懼也。

張衛剛剛折了五萬大軍,張魯如今手上能用的兵馬不足兩萬。

“法正,你對漢中熟悉,你說我軍有把握一天之內進入劍門關嗎?”

袁恪問。

“主上,臣斷言,我軍能在一天之內趕到劍門關,而且,臣和劍門關的守將獨孤信有舊,也許能勸其獻城歸降。”

法正繼續規勸袁恪。

此次伐蜀,貴在劍門關,只要掌握了劍門關,便能掌握對巴蜀之戰的主動權。

“好!”

“諸將聽令。”

“蒙武,荊天明,你們兩軍合兵一處,荊天明為主,蒙武為副,兩萬人馬,急行軍,殺入廣元,搶佔劍門關。”

“朱雀營,由本帥親自督帥之。”

袁恪發號施令。

“法正,你和本帥一道同行。”

他囑咐。

“是!”

蒙武,荊天明立馬行軍,他們率軍先行,輕裝行進,由騎兵開路,馬不停蹄地進犯廣元。

一路上,避開漢中郡的城池,繞道奔襲劍門關。

至於袁恪則親帥朱雀營一萬人,帶著大軍不緊不慢地也向劍門關行兵。

噠!

噠!

噠!

馬車上,袁恪喚來了曹雄。

“曹雄!”

“主上,卑職在。”

“立馬飛鴿傳書給狄副帥,讓他率軍攻南鄭。”

袁恪下令。

“諾!”

曹雄領命。

他招來鴿子,將這一條軍令飛傳入陽平關。

“法正,你來講講獨孤信的情況吧?你有幾分把握勸降此人?”

袁恪問。

“主上,獨孤信原為奮揚侯獨孤尚的後人,只不過家道中落,他方才參軍入伍,只是不得劉焉重用,如今,還是個小小的劍門關守備,他心中鬱郁不得志,對劉焉頗有怨言。”

“他渴望功成名就,再獲封侯,從而光宗耀祖,只要主上派人聯絡他,許諾其高官厚䘵,臣保證獨孤信必降。”

“如今最大的變數便是我們能不能比張任先到劍門關?張任是個老將,深諳兵事,他也定能看出劍門關的重要性。”

法正分析當前的局勢,也將獨孤信的情況告知於袁恪。

“好,法正,此事本侯便全權交於你了。”

“此事若成,本侯不只封他獨孤信為侯,也封你為侯。”

“本侯的話,一諾千金。”

“不欺人也。”

也在袁恪覬覦劍門關的同時,益州軍張任也在調兵遣將。

“報!”

“將軍,剛剛有細作來報,袁恪軍狄青軍於陽平關大破張衛五萬大軍,陽平關破。”

“另外,子午道張魯部將楊義守衛的【子午關】失守,袁恪軍由子午道殺入漢中,於半日前攻克石原縣,正在向南鄭行軍。”

......

一條條細作將最新的戰況報於張任。

“什麼?陽平關和子午關都破了?張魯這廝當真廢物,他竟然讓張衛那等廢物掛帥,如今,一戰便失了五萬軍馬。”

“他該死啊。”

張任放聲咒罵張魯無能。

“來人,立馬傳令給吳懿、李恢,由他們兩人帶兵一萬,先於大軍急行,必須於半日內,抵達劍門關,如若延誤軍令,殺無赦。”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大隋:二世浮沉

大隋:二世浮沉

艾擎
簡介 “斜陽欲落處,一望黯銷魂”———楊廣 隋二世而亡,大概是歷史的遺憾。 原本統一繁盛的帝國,在一切強盛到最頂點的時候,致命的威脅也悄然來臨。 隋帝國的命運,從全盛到滅亡,從開始到終結,好像都是已經註定的。 ……但又好像不是。 因為總有人試圖逆轉一切。 ———金甲戰神站在城門前,遙望天邊的紅日。 孤身一人面對千軍萬馬,只緩緩道了一句——— “國事千鈞重,頭顱一擲輕”———宇文成都
歷史 連載 4萬字
覆秦

覆秦

起飛的東君
秦朝末年,天下疲弊。萬民愁怨盈於野,六國遺民競相謀秦。當此之時,有英雄揭竿而起,為天下唱。 “天下苦秦久矣!” “伐無道,誅暴秦!”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歷史 連載 4萬字
紅樓兵仙

紅樓兵仙

木穴川
穿越而來的賈琿覺得,既然這輩子已經學了這麼多東西了,那就不能再躺下去了,所以啊,這輩子,我要進武廟!
歷史 連載 2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