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赤威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本侯也沒有什麼說的,便這些了,大家散了吧。”

三分鐘後,袁恪抬手將所有人揮退。

他剛在章田業同徐濤的引領下,巡視大司農衙門,每個部門都走了一趟,與主要的分管官員們也打了個照面,之後,又進入金庫查閱了一遍,赫然發現這個金庫內頗為淒涼。

“吱吱......”

偌大的金庫內沒有金銀,銅錢,只有幾隻餓瘦的老鼠。

“侯爺,自董卓遷都於長安後,能收上來的賦稅收入,都進入了董卓的腰包,朝廷的用度都是他撥付的。”

“三年來,這個金庫都是閒餘的,我們大司農衙門也沒事可做。”

“朝廷窮啊。”

章田業介紹當前大司農衙門的情況。

不時地向袁恪吐槽朝廷的窮困以及他們大司農衙門的窘迫。

在聽過這些後,袁恪方才明白桑樂這個老傢伙不只是為了明哲保身,也是他沒有辦法解決大漢朝廷的財務危機,於是順勢將這個爛攤子交給了他。

“什麼?朝廷已經這般窮困了嗎?”

袁恪聞言,也很意外。

雖說明白朝廷缺錢,也沒有想到朝廷窮成這個樣子。

作為穿越而來的現代人,他明白這個時期,東漢朝廷是很窮的,在歷史上,自董卓入京亂朝以來,朝廷的賦稅便收不上來了。

各州的賦稅都讓當地的割據勢力據為己有。

同時,因為軍閥混戰,導致老百姓們流離失所,田地荒廢,沒有收入。

他記得在歷史上,靈帝中期時,東漢朝廷有1200多萬戶,人口約為6500萬人,在冊的田畝數約為860萬頃,每年田租約為42億錢。

口賦,算賦以及更賦約為88億錢。

這些只是大司農衙門麾下的錢財,少府作為皇帝私庫,其名下的園子和皇莊,每年約為65億錢。

三者相加,約為160億錢。

此錢折算成為銀子,約為1600萬兩。

“大司馬,您有所不知啊,如今,各地的賦稅收不上來,至於長安附近各郡縣的賦稅,也全落入了董卓的腰包,未入國庫一文錢。”

徐濤也在報怨。

“......”

袁恪沉默了。

他沒有輕意地表態,因為他手上的銀子不可能放入國庫的,畢竟,如今的國庫不是他的,他怕朝廷將他的錢給花了。

不過,他感覺也是時候敲打敲打各州、郡、縣們了,朝廷沒錢,也不能讓他們好過,能要多少是多少。

之前,董卓亂朝,各地有理由不交納賦稅,如今,董卓死了,他們應該沒理由拒絕交稅了吧?

也不指望都交上來,能收多少是多少。

章田業和徐濤看到袁恪不講話,也沒有插嘴,只是靜靜地站在一邊侍候。

“啪!”

袁恪抬手在桌面上拍了一下。

“好,便這麼辦了。”

他大聲說道。

“大司馬——”

“我,我們......”

章田業和徐濤見狀,本能地跪在地上。

“我等剛剛都是仗義直言,沒有半分胡編亂造,請大司馬明鑑吶。”

兩人硬著頭皮解釋起來。

“好了,剛剛本侯沒有指責你們的意思,只不過,想到了個賺錢的法子,立馬以朝廷的名義,向各州、郡、縣釋出催要賦稅的文書,不只加上大司農衙門的大印,也將大司馬的帥印加上,告訴他們,誰不交稅,本侯將親自提兵來取。”

袁恪不由高聲說道。

“啊——”

“大司馬,這個法子有用嗎?”

徐濤小聲說道。

“本侯多少有些威名,諒那些割據一方的諸侯們多少會給些面子,當然了,你們也不要催得太狠,能收多少便多少。”

袁恪說道。

“是!”

徐濤和章田業說道。

兩人嘴上答應,心中卻在擔憂袁恪這個辦法,怕是不會太管用。

在他們看來,袁恪這個亂臣賊子,那些對其深惡痛絕地各路諸侯們不見得會給他面子。

只不過,他們不敢將這個話說出來。

“你們給本侯做個今年朝廷用錢的計劃,看看什麼地方需要花錢,記著,我們的方針是減少不必要的開支,一切從簡,休養生息。”

袁恪說道。

“是!”

兩人聞言說道。

也在當天吉平率太醫署的防瘟人馬離開長安時,大司農衙門以【八百里加急】的方式,將催收賦稅的文書傳向了各州、各郡、各縣。

入夜,剛回到了大司馬府邸,袁恪便將賈詡召來。

書房內。

“文和,本侯喚你來,有件事情找你商量。”

袁恪說話間將桌面上的【忠誠餅乾】不著痕跡地推給對方。

“這是本侯剛剛得來的,稀奇的麵食,你嘗一嘗。”

之所以,對賈詡用這個忠誠餅乾,是因為他對賈詡不放心。

“謝主上!”

賈詡也沒有猶疑,將這個餅乾接過來,小心翼翼地吃將起來。

剛吃時還沒有什麼,但很快他發現這個【餅乾】入口即化,十分好吃。

又將手中的大半片餅乾都放入嘴中。

他在吃完之後,不忘舔了舔嘴唇,一幅回味無窮的樣子。

“主上,這個餅乾好吃。”

他誠實地說道。

“哈哈——”

“本侯也嘗過的,也正因為此物好吃,方才給文和你留了一片,讓你嚐個鮮。”

“只可惜,此物來自西域某個小國,其做法咱們大漢人不懂,所以,我們不能吃個盡興,不過將來有機會,本侯一定要將這個製作的辦法搞到手。”

“那個時候天天都能享受此等美味。”

袁恪聞言,笑著說道。

一陣輕笑過後,他開始言歸正傳。

“好了,不講這些俗事了,我們來談正事。”

與此同時,他順便檢視賈詡的各項屬性資訊。

【人物】:賈詡

【武力】:56

【智力】:92

【內政】:90

【統帥】:60

【忠誠】:100(永不背叛)

在發現賈詡的忠誠滿值後,方才對賈詡徹底地放心了。

“文和,今天朝會的事情,你應該有所耳聞了吧?大司農桑樂請辭,他的這個大司農的位置也落在本侯的手上。”

“只是如今,本侯也有個難題,沒有個信得過的人,去為本侯將大漢的錢袋子看好。”

“不知文和可能合適的人選?”

袁恪問計於賈詡,其實他屬意地人選,便是賈詡。

只是如今的賈詡身兼衛尉之職,負責守衛皇宮,如果再給他大司農衙門的差事,也不知他能否吃得消。

“主上,此事可由長孫無忌來負責啊,他內政能力頗高,由他來負責,正是人盡其才。”

賈詡抬手舉薦長孫無忌。

“長孫無忌是個好人選,只不過,他如今在洛陽,也身負重任,抽不開身呀。文和,本侯也不瞞你了,其實我屬意由你來擔任【大司農】副丞,為本侯看好大漢朝的這個錢袋子。”

袁恪開門見山。

“啊——”

“主上,不是臣不願意擔這個重任,只是,如今臣身兼衛尉一職,負責宮中的安危,讓我兼領大司農,怕是力有不逮。”

“臣怕耽誤主上的大事。”

賈詡說道。

“此事本侯考慮過了,也不是什麼大問題。”

“你先接手大司農衙門的事務,給本侯將事情撐起來,那個章田業和徐濤,本侯不放心他們。”

“非我部下,其心必異。”

“至於宮中之事,你也別耽誤,暫時多操些心。”

“少則三月,多則半年,本侯給你找個接班人。”

“如何?”

袁恪問。

他有個極佳的人選,此人便是荀彧。

荀彧,潁川郡人氏。

說及這個潁川,乃是人傑地靈之所在,徐庶也是潁川人氏。

之前,那個招賢白皮書中提及的陳群和郭嘉,也是潁川人氏。

如果不是為了對巴蜀的戰事,他應該早就前往潁川將這些人才都網羅入長安,為他效力。

只不過,取巴蜀的最好時機便在眼下。

他在回京之前,便讓雨化田將細作派入了漢中和益州,尤其是派人前往成都,如果所料不差的話,劉焉如今應當是身染重疾,臥病在床。

此時正是益州人心慌亂之際,他要借這個機會,將漢中乃至劍閣等地拿下,如果條件允許的話,但揮師佔領成都,將這個天府之國掌握在手中。

“主上有話,詡自當遵從。”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穿越之大唐逆命少年

穿越之大唐逆命少年

鹿會
十五歲的少年徐淼,身為李世勣的遠親,命運多舛。父親早亡,母親帶他和妹妹投奔李家卻遭冷遇,被安置在終南山小王莊。 然而,在這危急時刻,李家竟將他強行送入長安城當炮灰。徐淼對李世勣家充滿怨念,他本在現代過著逍遙日子,卻意外穿越重生在大唐窮苦少年身上。 雖對這個時代充滿惡意,但因知曉渭水之盟的結果,他無奈以李家義兵身份進城。 在這風雲變幻的大唐,徐淼將面臨重重挑戰,他能否擺脫命運的束縛,開啟不一樣的人生
歷史 連載 4萬字
聖眷正濃

聖眷正濃

楮緒風
從鹹福宮不起眼的宮女,到聖眷優容的貴妃娘娘。 人人都說後宮那位皇貴妃美雖美矣,卻心思頗重,為爬到上位不擇手段。 婉芙聞言冷笑。 只有輸家才會說得這般義正言辭,冠冕堂皇。 後宮裡活著,爾虞我詐,勾心鬥角,從來都是不辨對錯,只論輸贏。 那日宮宴,宮人戰戰兢兢侍酒,染溼了袞服。李玄胤興致尚好,並未怪罪。 更衣後,途經長亭,只見煙雨朦朧裡站著一女子,眉眼含怯,嫋嫋娜娜,抬眸望向他時,嫣然淺笑,如春花般絢爛
歷史 完結 67萬字
家祖朱元璋

家祖朱元璋

頌史
日月昭昭,故國有明。 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標病逝。 後世社畜魂穿朱允熥,那便來之安之。 奪儲君!治藩王!除海禁!興土木!通商貿!遠征大海!以慰黎庶。 至此,河清海晏,時和歲豐。 大明,還是大明。 只是成了四海共主的大明!
歷史 連載 3萬字
寒門大首輔

寒門大首輔

彗星撞飛機
穿越古代落魄一書生,雖家徒四壁,但卻有嬌妻、女兒初長成,這陌生的時代,我高升認了! 親情,權利,財富,我統統都要!家庭和國家的命運,就像歷史長河中的一條船,因為高升的意外出現,這艘原本註定駛向沒落的巨輪,也因此有了不同的結局。
歷史 連載 48萬字
韋小寶玩轉三國

韋小寶玩轉三國

蓬萊貝二
面對狡詐多疑的曹阿瞞、義薄雲天的關雲長和神機妙算的諸葛亮等等這些東漢末年的風雲人物,滑溜機敏的韋小寶是否還能事事逢凶化吉、處處得心應手? 且看小白龍韋小寶如何玩轉三國。。。。。。
歷史 連載 1萬字
本王,廢物

本王,廢物

青衣杏林
【劃重點:年下襬爛王爺受X疑心病超重心狠手辣帝王年上攻】 姬未湫穿書成為了皇九子,六歲那年,親哥姬溯把不聽話的兄弟都嘎了。 泱泱大國,只剩下了兩個皇子,一個十八,一個六歲,老爹風癱,親哥攝政。 姬未湫看著他哥若有所思的眼神,總覺得背上寒毛直立…… 啊這…… 那他怎麼辦? ——換個角度想一想,他是皇親國戚,親哥現在是太子以後的皇帝 他只要不貪圖皇位不和他親哥做對,那就是一輩子吃公家飯,整個國家他橫·
歷史 完結 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