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梅驚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武英殿。

徐輝祖進入大殿,行大禮之後,恭謹地對朱允炆說道:“陛下,高陽郡王贏得了一把金刀。”

高陽郡王,朱高煦。

朱棣次子。

朱允炆微微點頭,說道:“看來四叔的兒子確實厲害,有四叔風采。只不過,宗勳比試這種事,還不值得卿家親自入宮吧?”

徐輝祖低頭,躊躇了下,跪了下來,肅然說道:“陛下,臣曾見過燕王衛,朝廷經制之兵,儼然成為燕王私兵,唯命是從,臣日夜惶恐。又見燕王三子各有所長,尤以朱高煦善戰。”

“臣以為,藩王在外,手握重兵,朝廷旨意難達四海,於朝廷不利。懇請陛下,執行削藩之策,以靖四海。”

朱允炆看著徐輝祖,眉頭微皺。

看來昨晚自己下令召燕王入京的訊息,讓徐輝祖誤以為是想要將燕王扣在京師,以行削藩。

所以提前跑過來請求削藩。

一可以表達自己的忠心,看清楚,我老徐是你建文帝的人,你可要相信我。

二可以拉近關係,表明立場。

畢竟齊泰、黃子澄不斷要求削藩,而這件事雖然保密,但再保密,也很難繞過五軍都督府。

“削藩?呵呵,為何要削藩?”

朱允炆站了起來,看著一臉錯愕的徐輝祖,說道:“你想多了,我的幾位叔叔,還是可以信得過的。”

徐輝祖難以相信地看著朱允炆,不知道他是改變了主意,還是不信任自己。

朱允炆瞭解徐輝祖的心思,和煦地說道:“帝國之治,在民昌國富,天下太平。叔叔們拱衛邊塞,功勞自是有的。”

徐輝祖有些混沌。

朱允炆解釋道:“削藩之事,暫且按下吧。朕打算推行練兵新政,有些意見,正要問你。”

“練兵新政?”

徐輝祖看著朱允炆,連忙表態道:“只要陛下所命,臣莫敢不從。”

朱允炆微微搖頭,說道:“現下,京營精銳有多少?”

徐輝祖連忙稟告道:“當下京營精銳有五十萬,陛下可是打算擴軍?臣建議從兩廣、西北調兵,那裡計程車兵善戰勇猛,可充大用!”

徐輝祖的想法很簡單,若是朱允炆不打算削藩,那隻能強化中央的軍力,在軍隊上,足以碾壓任何藩王,藩王威脅,自然便減弱下去。

朱允炆微微皺眉,竟然有五十萬之多。

朱元璋時期便考慮到了軍隊建設問題,採取了“內外接大小二場,分教四十八衛卒”的制度。

一衛五千六百人,當時規格便近三十萬。

只不過隨著時間增加,到了建文初年,京營規模已達到了五十萬,而此時,北方塞王手中,也有三十多萬兵馬。

“裁軍十萬如何?”

朱允炆嚴肅地問道。

徐輝祖連忙說道:“調十萬精兵拱衛……呃?裁軍?”

原以為是調軍的徐輝祖,頓時驚慌起來。

此時不增強實力,如何能削弱自己的實力?

一旦藩王有異,如何應對?

朱允炆沒有開玩笑,反而是十分嚴肅地說道:“軍隊如何,你比朕更清楚,朕要的不是老弱病殘,也並非是一些家奴家丁,更不是養一群兵爺,朕要的是,能戰之師!”

軍隊腐敗問題,始終是各朝代一個頑疾。

手裡拿個長矛,你就敢說自己是精銳?也不看看自己年紀,黃土都到脖子了。

報上名字,就真以為是個兵了?誰不知道你是哪個勳貴的奴役?或是哪個武將的家丁?

一群操練都很少的人,憑什麼稱自己是精銳?

徐輝祖冷汗直下,頓時明白過來,兵在精而不在多!

“給你一個月時間,整頓軍隊,一個月後,朕要檢閱!記得把動靜鬧大一些。”

朱允炆下令道。

徐輝祖高聲答應,施禮之後離開了武英殿。

回到五軍都督府,徐輝祖依舊驚疑不定,召來自己的兩個弟弟,中軍都督府僉事徐膺緒,右軍都督府左都督徐增壽,將裁軍十萬的事告知兩人。

兩人也是猛然驚訝,措手不及。

徐輝祖鎮定地看著兩人消化了這個驚人的訊息之後,感嘆道:“皇上這一手,極為厲害啊。”

徐膺緒不解地問道:“大哥,何言至此?”

徐輝祖喝了一口茶,壓了壓驚,說道:“皇上此舉,整肅軍隊是其一,敲打勳貴諸將是其二,而其三,便是告訴諸位塞王,皇上並無意動他們,希望他們在封地,安穩守著。”

“或許皇上還有一層意思。”

徐增壽看著兩人,緩緩說道:“皇上在告訴塞王,自己都可以對京師軍隊動手,那改日,若是對你們塞王節制的經制之兵動手,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到那時,塞王想要反對,也沒了由頭。”

徐輝祖讚賞地看了一眼徐增壽,說道:“如今皇上心思難測,但裁軍十萬,勢在必行。這可是一件得罪人的事啊。”

如今太平,諸將、勳貴、豪強、外戚等,都想發財,只靠朱元璋定下來的那點俸祿,大家早餓死了。

對於這些人,最好的發財之路,便是吃軍餉。

這一下子裁軍十萬,未必是減少了十萬人數,而是將那些吃空餉,冒領軍餉的人,踢了出去。

按照徐輝祖的估計,真正裁掉計程車兵,恐怕不會超過五萬。

“大哥,還有一件麻煩事……”

徐增壽看著徐輝祖,揉了揉眉心。

“什麼事?”

徐輝祖感覺有些不妙。

徐增壽嘆息道:“今日早間,妙錦入宮陪伴坤極,被皇上授予了國子監學正。如今滿朝震驚,已有言官,準備彈劾……”

“什麼?妙錦?妙錦如何能入國子監?如何能做學正?”

徐輝祖感覺眼前有點黑,有點暈。

國子監那可是學府重地,天下學子聚集之地,很多官員都來自於國子監。

且不說這些讀書人認死理,桀驁不馴,動不動就滿嘴仁義道德,三綱五常,如何能看得起一介女子?

皇帝這是出的哪一招,這不是沒事找罵嗎?

言官都是吃鹽的,正愁著這段時間國喪,閒得沒事,這聽聞女子入國子監,還不蹦起來,吐吐口水,便準備奏摺?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大隋:二世浮沉

大隋:二世浮沉

艾擎
簡介 “斜陽欲落處,一望黯銷魂”———楊廣 隋二世而亡,大概是歷史的遺憾。 原本統一繁盛的帝國,在一切強盛到最頂點的時候,致命的威脅也悄然來臨。 隋帝國的命運,從全盛到滅亡,從開始到終結,好像都是已經註定的。 ……但又好像不是。 因為總有人試圖逆轉一切。 ———金甲戰神站在城門前,遙望天邊的紅日。 孤身一人面對千軍萬馬,只緩緩道了一句——— “國事千鈞重,頭顱一擲輕”———宇文成都
歷史 連載 4萬字
覆秦

覆秦

起飛的東君
秦朝末年,天下疲弊。萬民愁怨盈於野,六國遺民競相謀秦。當此之時,有英雄揭竿而起,為天下唱。 “天下苦秦久矣!” “伐無道,誅暴秦!”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歷史 連載 4萬字
紅樓兵仙

紅樓兵仙

木穴川
穿越而來的賈琿覺得,既然這輩子已經學了這麼多東西了,那就不能再躺下去了,所以啊,這輩子,我要進武廟!
歷史 連載 2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