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梅驚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朱棣瞧不起朱允炆的父親朱標,一個文弱書生,滿口仁義道德,雖有文人推崇備至的寬仁品性,卻無開疆拓土、征伐天下的雄才大略。

但朱標畢竟是自己的大哥,是自己父親朱元璋的嫡長子,是大明天下名正言順的太子!

朱棣隱藏了自己的野心,情願在朱標之下,做一個看守國門的藩王。

可在洪武二十五年,朱元璋派朱標去西安視察,看看西安是否適合成為大明國都,適合的話,也好砍木頭造房子,為拎包入住早做打算。

可誰知道,朱標去了一趟回來,也不知道是舟車勞頓,還是身體虛弱,一場風寒下來,人就沒了。

那一年,朱元璋六十五歲,朱允炆十六歲,朱棣三十三歲!

朱棣雖然心疼大哥走得早,哭了幾嗓子,可滿含淚水的目光裡,始終閃爍著龍椅的影子。

兒子死了,身為父親的朱元璋自然是悲痛欲絕,在白髮人送黑髮人之後,朱元璋這個鐵人,不得不考慮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

太子朱標走了,大明帝國的合法繼承人沒了。

沒辦法,再選一個吧。

朱元璋抬頭一看,還有二十多個兒子,那就挨個看吧。

對於大明制度,朱元璋尊崇的是周朝封建宗法制,以嫡長子繼承製為核心,即所謂的“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同時學習周王朝大搞分封,以藩王屏衛中央。

從嫡子的身份來看,除了走了的朱標之外,便只剩下次子秦王朱樉、三子晉王朱棡、五子周定王朱橚了。

按兄死弟及的基本原則,秦王朱樉就應該接過太子之位。

只可惜這位仁兄進入了青春叛逆期,老子說話不管用,朱元璋讓他照顧關內百姓,休養生息,他偏不要,大興土木,勞民傷財。

一般人叛逆點,不過是頂撞老子幾句,嚴重點離家出走幾天。

可對於秦王朱樉就不一樣了,親王嘛,有兵、有權,又無人節制,今天買賣金銀,殺幾個百姓,明天抓一些孕婦、幼女,閹割幾個男童。

後天閒著沒事了,研究下在雪裡凍死人需要多長時間,把人綁在樹上不吃不喝,看看能挺多久,然後點一把火,欣賞人在火裡面是怎麼跳舞的。

朱元璋給朱樉的評語是:“不曉人事,蠢如禽獸”。

看其行徑,也不難理解後來朱樉為什麼會被人毒死。

對於這樣的人,朱元璋沒辦法選為帝國繼承人,當個秦王都這樣了,如果當皇上,大明還不“二世而亡?”

三子晉王朱棡也不是好貨,長得不錯,小心思很多,且殘暴不仁,若不是朱標打掩護,朱元璋早就把他廢了。

除了這兩個人之外,老五也不太合適啊。那夾在中間的老四朱棣,雖然不是嫡子,但卻是長子裡面相對有出息的,而且像自己,有大才。

選朱棣?

三個月,漫長的三個月裡,朱元璋一直舉棋不定,觀望著每個可能的選項。

沒有人清楚朱元璋是如何猶豫,如何躊躇的。

史書也不可能記下朱元璋的矛盾與痛苦,朱棣在機會的路口,等待了三個月,然後被朱元璋一腳踢了出去。

立朱允炆為太子!

朱元璋用那張冷漠無情的臉,關閉了朱棣最後的希望之門,也開啟了殺戮之路,將一干武勳,全部殺掉,給自己的孫子鋪路。

事實上,按照正常嫡子的排序,也輪不到朱允炆,而應該是比朱允炆小一歲的弟弟朱允熥。

朱允熥才是朱標的太子妃常氏之子,只可惜常氏月子還沒坐完,便去世了。而朱允炆的生母呂氏,是在常氏去死後才被扶為太子妃,如此,朱允炆才有了嫡子的身份。

換言之,朱允炆只是庶出,後來領的嫡出證件。

朱棣的不滿是有道理的,父親偏心啊,不從自己兒子裡面選太子也就罷了,在朱標一脈中,竟還來“以庶凌嫡”這一套。

赤裸裸的不公平啊!

朱元璋也沒辦法,朱允熥身後的武勳集團太強大了,其母親常氏是常遇春的女兒,藍玉的外甥女。

萬一朱允熥上臺,藍玉等一干武勳必將把持朝政,危害大明。

而反觀朱允炆,他身後只是文臣,不存在外戚篡權的危險。縱是如此,朱元璋還是不放心藍玉,立朱允炆之後的第二年,便開啟了“藍玉案”。

帝王殺機,風雲變色,一萬五千餘人,葬死在洪武最後的餘光之中。

朱棣帶著一身酒氣,訴說著那一段慘烈而不安的時光,將心中的不甘、不滿、不憤,全都宣洩出來,一向內斂深沉的朱棣,如今像是一個受盡委屈的孩子,臉上流淌著淚水。

“本王不服!”

朱棣大聲喊道。

聲音傳出了坤寧宮的大殿,又被外面冰冷的宮牆擊碎。

朱允炆聽著朱棣的傾訴,他毫無保留地,將一切和盤托出,朱元璋的壓制,野心瘋狂的炙烤,不屈命運的倔強,忍辱負重的老道……

桌上的酒,已空了五壇。

朱棣踉蹌不穩,依舊推開了徐儀華的攙扶,看著朱允炆,苦笑兩聲,說道:“本王錯了,論手段,謀略,大局,軍國,家國,本王都不如你,你朱允炆才是大明當之無愧的帝王!”

朱允炆上前,扶助了醉酒而倒的朱棣,徐儀華連忙上前扶助,對朱允炆悽然一笑,道:“皇上,燕王有過,臣妾亦有過,還請皇上降旨懲罰。”

徐儀華雖是朱棣的枕邊人,但有些事,有些話,朱棣無法訴說給她。

今日在這坤寧宮,徐儀華第一次感知到朱棣心中,原是隱藏著如此多的痛苦與掙扎。

徐儀華不怪朱棣,他是自己的男人,無論他是造反被殺,還是被貶為庶民,自己都會陪著他走到底,結髮至終,生死不棄。

朱允炆微微搖了搖頭,對徐華儀說道:“徐王妃多慮了,若治罪何須來京師?皇后,差人送四叔與王妃回府,朕也醉了。”

馬恩慧笑盈盈地點頭,雙喜等人走入大殿,安排輦車送朱棣、徐儀華出宮,待馬恩慧將回到坤寧宮時,朱允炆已醉倒在榻。

是夜,朱允炆睡得很深沉,也很安穩。

帝王之家最大的缺陷,便是諱莫如深,什麼都讓人猜,什麼都不給人說透,笑不一定是開心,哭不一定是悲傷。

表情浮誇,做作太多。

現在好了,說開了,便丟下過去的包袱,挑起未來的擔子,昂首挺胸,堂堂正正地前進吧!

朱棣,這一世,便好好追隨朕吧。

朕需要你,大明也需要你!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反清:從金田起義開始

反清:從金田起義開始

聽風煮雨夜
西曆1850年,滿清道光三十年。鴉片戰爭的硝煙逐漸遠去,太平天國的浪潮暗流洶湧。 立國二百餘年的清王朝,跌跌撞撞的走到了歷史的十字路口。李奕走到大清身後,輕輕一推。 腐朽落後的清王朝 “不小心”失足掉進了深淵……
歷史 連載 4萬字
我岳父是李世民

我岳父是李世民

張圍
網文填坑節來襲,獨家番外連載爆更,大佬包場免費看。(日常文+輕鬆)四海平定,天下安寧。 大唐民風淳樸又彪悍。張陽用上輩子學來的土味情話娶了一個小媳婦,家中雖清苦但日子也幸福。 賺錢生活,致富奔向小康。夫妻倆舉杯,敬更好的生活。……每當李世民想起自己的女婿就會說道:“你們知道嗎?明明通曉天地奧秘,如此驚才絕豔的人,卻總說自己沒讀幾年書,他實在是太過謙虛了。”李靖神色悲愴, “在他的面前,兵法也無用?
歷史 連載 354萬字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寒梅驚雪
重生大明,成了剛剛繼承皇位的建文帝朱允炆,著手整飭朝綱,推行新軍。 以極大魄力,裁軍十萬,謀劃藩王,肅清宇內,開萬世太平。開內閣,立三大營,威服藩王,遷都北京,修撰《建文大典》。 北征蒙古,收回安南,佈局 “一帶一路”,路通西域,海通南洋......。重農桑,提升商人地位,出現資本主義萌芽,以 “農無稅”為奮鬥目標。創不朽功業,開萬世太平。朕是朱允炆,是建文帝,是千古一帝。 【展開】【收起】
歷史 連載 51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