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梅驚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翌日一早,李景隆、李增枝、徐增壽等人,在校場點了三千兵馬。

朱允炆率一干親王、大臣親自送行,並發表了“永靖南海,護我山海”的激情演說,聽得朱棣、寧王、徐輝祖等人都熱血沸騰起來。

眾人原以為李景隆會垂頭喪氣,消極對抗,畢竟所去的地方可是廣州。路途遙遙不說,那地還落後,遠不及京師繁華,去那裡打仗,和發配真沒多少區別。

可誰也沒想到,李景隆竟意氣風發,威武豪邁,毫無埋怨與頹廢之色,撂下“不平海匪不復還”的誓言,叮囑皇上“吃好睡好玩好”,安心等待自己的“捷報”,然後大笑著帶人衝出了正陽門。

徐輝祖不明所以,看了一眼朱允炆,又將目光移開。

對於徐增壽加入南征隊伍之中,朱允炆的解釋是,讓徐增壽代替自己監督李景隆,一旦李景隆有所不當之舉,可秘密上奏。

徐輝祖對於這個解釋並不完全認可,皇上擺明了是將與燕王有關的勳貴調離京師,削弱燕王的力量。

既然皇上不明說,徐輝祖也不敢問。

畢竟,自己是徐增壽的大哥,皇上認為徐增壽是朱棣的人,那又如何看自己?

接下來數日,朱允炆將目光專注在了新軍之策上,親自參與到了新軍訓練與相關政策的落實之中,徐輝祖、鐵鉉、解縉等人不斷參與其中,完善著新軍政策與訓練之法。

八月四日,朱允炆升中軍都督府都督僉事宋晟為中軍都督府右都督,因其鎮守西涼有功,封平羌將軍,著令其參與新軍訓練。

五日,封遼東總兵官楊文東遠侯,鎮守遼東;

六日,調濟陽衛指揮僉事徐忠入貴,進入貴州,統鎮土司。

七日,調北直隸都督僉事陳亨至福建,駐紮沿海。

……

接連數日,朱允炆不是任命,便是調離了一批武將,而仔細觀察地圖的話,則會發現,這些人不是衝著朱棣去的,便是因為朱棣走的。

趁著朱棣還在京師,朱允炆佈置了一張大網,從遼東到大同,從漠南到山東,從北平府到山海關、開平,共四十萬大軍,徹底封住了北平。

朱允炆一系列的調動,自然沒有逃過朱棣的耳目,但朱棣卻毫無辦法,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朱允炆一次次動作,將一批厲害人物插入自己的心腹之地。

朱棣清楚,朱允炆並沒有採取行動,他在等待,等待自己,徹底臣服!

可朱棣,不想就如此放棄!

熱孝終於過了。

朱允炆一手抓新軍,推動強軍改革,一手抓民生,平反洪武時期的冤獄,該撫卹的撫卹,該召回的召回,並削減了廣西、貴州等地賦稅。

即贏得了民心,又緩解了帝國矛盾,維持了相對平穩的局勢。

讓朝堂有些意外的是,朱允炆自始至終都沒有動削藩的念頭,甚至提都沒提,只是時不時召一些藩王入宮,談談家常,頗為親密。

倒是朱棣,一直呆在燕王府,很少外出。

這一日,朱棣正在府中看兵法,突然聽聞門外丘福高聲喊道:“叩見皇上,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棣陡然一驚,朱允炆竟親自到了燕王府?

“起來吧。”

朱允炆一身常服,身後跟著雙喜、劉長閣與徐輝祖三人。

朱棣連忙開啟門,看著一臉和煦的朱允炆,便想要行大禮,卻被朱允炆上前攙了起來,說道:“四叔,朕今日來,只是家人,非為帝王。”

“好,好,好。”

朱棣連說了三聲好,側身請到:“皇上請上座。丘福,上茶。”

朱允炆抬腳進了書房,走到桌案旁,拿起了《孫子兵法》,輕輕讀道:“善戰人之勢,如轉圓石於千仞之山者,勢也。朕聽聞四叔用兵,便極善用勢。”

朱棣聽聞,暗暗心驚,連忙說道:“哪裡,臣不過是執行太祖謀略罷了。”

朱允炆微微搖頭,說道:“洪武二十三年,四叔率軍出長城古北口,得知乃兒不花等屯駐迤都,恰逢天降大雪,四叔不辭辛苦,乘雪而動,直搗其營,攻其不備,便如這轉圓石於千仞之山。”

“可四叔並沒有驟然出擊,擊殺乃兒不花,而是選擇不戰屈人之兵,迫使乃兒不花投降。不費一兵一組,便悉收其部落數萬人、馬駝牛羊數十萬頭,可謂是大勝而歸。”

“朕不止一次地想過,四叔如此善兵法,若是哪日,我們叔侄相對,朕會不會——不是叔叔一回之將。”

朱棣悚然,魂都快要驚飛了。

皇上這樣的話都能說出來,不是直接點名自己要造反,他日戰場相見嗎?

“臣萬死不敢與皇上為敵!”

朱棣不得不低頭表態,連忙說道:“臣封燕王,鎮守北平府,乃是太祖之意,只為拱衛大明北方疆界,不敢有任何私心,更不敢與皇上為敵。若皇上不收回此話,臣今日便自裁於此!”

朱允炆認真地看著有些顫抖的朱棣,沉默了下,哈哈笑了起來,說道:“四叔,朕不過只是打個比喻,暢想而已,又非言四叔有二心,何須如此驚慌。”

朱棣冷汗直冒。

丫的,你都說出來了,還讓我不驚慌?

哪裡有你這麼直接的。

我的小心臟啊!

“好吧,朕收回了。”

朱允炆見朱棣真的在恐懼,便出口說道。

就在朱棣鬆了一口氣的時候,朱允炆突然嚴肅起來,問道:“四叔,你真心待朕嗎?”

“天地可昭!”

朱棣連忙說道。

朱允炆微微點了點頭,對朱棣說道:“那朕想給四叔要幾個人,不知道可以嗎?”

朱棣眼眸微微一眯,心中不安地問道:“不知皇上想要什麼人?”

朱允炆淡然一笑,說道:“太后一心向佛,朕聽聞慶壽寺有一位道衍和尚,精通佛理,想將他請至京師,不知四叔,應不應允?”

朱棣震驚地看著朱允炆。

道衍乃是自己的心腹智囊,很多重要決策中,都有著道衍的影子。

若是朱允炆將道衍要走,那自己將會寸步難行,日後想要找個人商議大事,都找不到合適的人!

這一招,釜底抽薪!

太過狠毒!

可最讓朱棣不安的是,朱允炆這話隱藏的意思!

大明立國之初,朱元璋認為佛教“陰翊王度”、“暗助王綱”,於是設定了“善世院”,負責天下僧尼管理。

洪武十五年,朱元璋取消善世院,設僧錄司、道錄司,其中僧錄司是管理全國僧侶的最高機構,是中央管轄僧官的機構。

府設僧綱司,州設僧正司,縣設僧會司。

僧司衙門設定在地方寺院中。

道衍也是僧人,也是僧錄司管轄的人,說到底,是中央管轄的人,只要朱允炆一句話,僧錄司便需要將道衍乖乖調入京師。

可朱允炆在給自己要人!

還問自己應不應允!

這隱藏的意思是什麼?

朱棣很明白,朱允炆是在說:

朱棣啊,我知道道衍是你的人,我現在想要用道衍,你給我,還是不給我?

到了這個時候,朱棣感覺渾身冰冷起來,朱允炆知道的遠比自己想象的要多!

他在一步步,剪除自己的核心力量!

可自己,什麼辦法都沒有!

朱棣有些顫抖地說道:“慶壽寺乃歸僧錄司管轄,皇上若需要,儘管呼叫,無須過問臣下吧。”

朱允炆滿意地點了點頭,回頭對雙喜說道:“燕王沒有意見,那便傳朕口諭,讓僧錄司通知慶壽寺,命道衍入宮,為太后唸經祈福,派人去接,不得遷延,不得有任何意外。”

雙喜答應一聲,匆匆離去。

朱棣的心都在顫抖。

沒了道衍,便如斷了一臂!

自己縱是舉事,恐怕也會寸步難行,困難重重!

朱允炆鬆了一口氣,道衍對於朱棣的重要性,朱允炆比朱棣更清楚。

歷史上,朱棣在靖難之役時,之所以避開濟南,避開朝廷大軍,捨棄一切,直逼南京,一個關鍵的因素,便是道衍力勸朱棣,放棄一城一池的爭奪,直取南京!

也正是因此,朱棣才打到南京,坐擁天下!

沒有了道衍,朱棣就算是鬧騰,恐怕也鬧騰不到南京去。

朱允炆看著不安的朱棣,笑著說道:“四叔,朕還想要一個人。”

朱棣臉色很難看,不知道朱允炆這次打算要誰,於是問道:“皇上想要誰?”

朱允炆微笑著,說道:“鄭和!”

“鄭和?”

朱棣愣住了。

自己的印象中,沒有這個名字啊。

但看皇上期待的眼神,似乎不像是開玩笑。

“皇上,不知這鄭和,是誰?臣實在是想不起來。”

朱棣不解地看著朱允炆。

朱允炆吃了一驚,難道說自己記錯了?

不應該啊,朱棣時期,鄭和七下西洋,最開始的使命就是尋找可能逃向海外的建文帝,後來演變為了商貿、外交、政治活動。

鄭和是朱棣的人啊。

“真的不知道?”

朱允炆拿不準地看著朱棣。

朱棣連連搖頭,喚過來丘福,問道:“燕王府,可有名為鄭和的人?”

丘福認真想了想,搖頭道:“王爺,別說燕王府,便是軍中,屬下也沒聽說過叫鄭和的人。”

朱棣讓丘福退下,然後看著朱允炆。

朱允炆有些著急,沒有鄭和,自己去哪裡找高素質航海人才,沒有人才,怎麼去南美洲挖特產?

能不能吃上牛肉燉土豆,就指望這個三寶太監了啊。

太監?

對啊!

鄭和是個太監!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極品大家丁

極品大家丁

晚節不保
【本書正確開啟方式請參照《西廂記》、文筆細膩,急性子慎入!】醫學博士林晚節魂穿古代蕭府家丁,從此憨傻家丁憑著一身醫術和現代知識成了蕭家的大寶貝。 大夫人信任,二夫人喜歡,三夫人痴纏,唯有大小姐瞧這林憨子有些不對。 “娘,林憨子根本不是傻子,他一身花活,壞得很!你們怎麼就不信呢?”林晚節:“大小姐冤枉!”
歷史 連載 106萬字
反派攻陷記事

反派攻陷記事

紀嬰
【前排提示,不是沙雕文,是甜文噢,有大量男女主互動和心理描寫=3=】 * 在懸疑志怪小說《蒼生錄》裡,江白硯少時孤苦,因血脈特殊,被收留於長安施府。 清雋疏朗的少年生有一雙瀲灩桃花眼,內裡卻是個偏執陰戾的瘋子,註定在苦難與折辱中逐漸黑化,禍亂天下。 施黛一朝穿越,成了那位對他百般刁難,最終死無葬身之地的施府小姐。 不幸的是,她沒能把小說看完。 在施黛已知的劇情裡,江白硯只不過是個沉默靦腆、總受欺負
歷史 完結 0萬字
書籍1382939

書籍1382939

那年十月十八
本想做個白富美,奈何運道有點黑。大齊朝的六公主,一朝被害也是條流浪狗。 古諺有云:寧拆十座廟,不毀一樁婚。切!人家都拿我的命鋪路了,我毀一下她們的婚事又如何? 所以,喜歡作妖,得瑟,秀恩愛的偽善之人,遇上我是你們的劫,我就是要拆拆拆!
歷史 連載 2萬字
紅樓:開局庶子,嫂嫂請自重!

紅樓:開局庶子,嫂嫂請自重!

山花泡枸杞
乾德五年,文科優等生“賈琮”穿越而來,毅然踏上科舉之路,成為紅樓世界裡的一個變數。 硬生生將早已註定的紅樓命運長河,開劈出了另一條分支。 豪門公府裡的家長裡短,官場上的波譎雲詭。 外有荒唐腐敗的賈家男人們,內有群芳爭豔的女兒們。 楚楚動人的林黛玉——令人憐惜。 什麼金啊玉的......我只是草木的人罷了! 墨守成規的薛寶釵也有動情一面。 夫君~是...是這樣嗎? 心高氣傲/心狠手辣的二嫂子王熙鳳。
歷史 連載 5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