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梅驚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臨近年關,南京城更是熱鬧,全國各地的戲班,藝人,商人湧入京師,敲鑼打鼓,吸引著買客。

酒樓茶肆人流如織,走街串巷,訪友探親,結伴而行的人,摩肩接踵。尤其是武定橋、鈔庫街一帶,十里秦淮,夫子廟,更是熱鬧。

黃昏夜幕,沿秦淮河兩岸的諸多小院,便升起了花牌,等待的,是一段風流韻事。

河流之上,畫船蕭鼓,斛籌交錯。

一條烏篷小船悠悠而來,棚頂的銅鈴,隨著船身搖曳,不斷髮出清脆的叮噹之聲。

馬恩慧緊緊抓著朱允炆的手,面色有些蒼白,無力地求助著。

朱允炆卻欣喜不已,對馬恩慧說道:“你多久沒來過這繁華之地了?總悶著,會生病的。”

馬恩慧狠狠地掐了下朱允炆,有些委屈。

哪裡有帝國的皇上皇后去秦淮河的?這要被人知道了,還怎麼活?這就是你說的,所謂的視察民情?走訪民間?

我看你是嫌棄後宮佳麗吧!

馬恩慧低著頭,不敢看外面,生怕被什麼官員看到了,自己真沒臉活了。

都怪自己太單純,朱允炆說什麼便是什麼,連懷疑都沒懷疑一下,天真地跟了出來,白日間走街串巷,看戲雜耍,倒是精彩,可這都入夜了,也不回宮,反而到了秦淮河……

馬恩慧拉著朱允炆,近乎哀求地說道:“我們快回去吧,這裡不是我們該來的地方。”

“如何不是?秦淮河畔,可是有不少美食呢,方家的藕絲糖,劉家的起面燙餅……你不想嚐嚐?”

朱允炆笑著問道。

馬恩慧吞嚥了下口水,問道:“皇……你帶我來這裡,只是為了吃美食?”

朱允炆哈哈笑道:“要不然呢?你最近胃口不好,每日只吃那麼一點,說到底,還是悶出來的,走走,看看,散散心,便好了。你以為我來這裡,是做什麼?”

馬恩慧臉色一紅,說道:“我,我以為你就是帶我吃美食的。”

“當真?”

“當真!”

“沒說謊?”

哎呀,女人的話還是不能拆穿,朱允炆揉著腰間的肉,狠狠地瞪了一眼馬恩慧,馬恩慧哼哼地,指揮著劉長閣:“快點透過這裡。”

劉長閣不敢招惹,連皇上都敢掐的,自己不聽話,估計要被踹到秦淮河裡去。

秦淮河兩側,還開闢有一些狹窄的水道,水道口設有水閘,開啟水閘,船隻便可沿水道而下,通向旖旎之地。

一艘較大的花船迎面而來,船頭上的人咋呼著:“前面船隻,靠岸讓出水道。”

劉長閣回頭看向朱允炆,朱允炆呵呵一笑,說道:“我們什麼時候給別人讓過路。”

聽聞此話,劉長閣心中舒坦,不愧是帝王,就是霸氣,於是,氣沉丹田,喊道:“前面船隻,靠岸讓出水道!”

花船上的人頓時呆了,看著前面微不足道的小烏篷,又看了看自己腳下的大花船,對比了下,才意識到,自己的船更高大威猛。

“讓開!再不讓開,便撞翻你們的船!”

花船上的人大喊道。

劉長閣將手中的竹篙猛地一挑,一道水花便飛動而出,厲聲喊道:“你敢來,便是找死!”

水花隔著十餘米,直打在了花船之人的臉上。

“好膽!”

船家擦了擦臉上的水,憤怒地喊道。

“發生什麼事了?怎麼不前行了?”

遼王朱植見外面喧雜,走了出來。

岷王朱耿跟了出來,欣賞著眼前的繁華夜景,感嘆道:“京師繁華,若能一世在此,也不枉此生。”

“大人,前面有隻小船擋住了去路。”

船家指著不遠處的小船說道。

朱植與朱耿低頭看去。

朱植揉了揉眼,說道:“船頭的人,似在哪裡見過。”

朱耿點了點頭,附和道:“有些熟悉,只是岸邊燈火太暗,看不真切。”

劉長閣瞪大眼,看向朱允炆與馬恩慧,說道:“是遼王與岷王。”

馬恩慧哼了一聲,十分不滿。

朱允炆會心一笑,這些藩王醉心溫柔鄉,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待時機成熟,他們的藩地便可以收回,這也便解決了藩王兼併土地之困。

走上船頭,朱允炆在馬恩慧與劉長閣震驚的目光中,喊道:“再不讓開,就把你們的船撞翻到河裡!”

花船的船家與船伕不幹了,一個個擼起袖子,一些人開始破口大罵起來,結果只說了兩個字,便被朱植一腳踹下了水。

“皇,皇……”

朱植與朱耿傻眼了,不知道在這裡怎麼稱呼。

若是喊皇上,那秦淮河不炸了才怪,若是不喊,會不會不敬啊。

天啊,皇上大人,您老老實實待在謹身殿不好嗎?

為什麼來秦淮河,這不是要我們的命嗎?

萬一訊息傳入坤極耳中,豈不是要火燒三宮六院?

“讓開道!”

朱允炆喊道。

“讓,讓,還不快點讓!”

朱植連忙衝著船家喊道。

劉長閣看著通暢的水道,笑了笑,划著船,當烏蓬小船與花船擦肩而過的時候,朱植、朱耿連連揮手,目送小船而去。

“看到沒有?”

朱植對朱耿問道。

朱耿堅定地搖頭,說道:“我什麼都沒看到,沒看到!”

朱植重重點頭,自己也沒看到皇上船上有女人!

死都不能說啊!

“還去找你那位紅顏嗎?”

朱耿有些顫抖地問道。

朱植低頭看了看,哭喪著臉,說道:“我們還是回府吧。”

上了岸,朱允炆帶著馬恩慧,進入這家店,詢問一番,又進入那家店,和掌櫃的聊上幾句,直至夜深人靜,才返回皇宮。

宮廷御筵吃多了,偶爾吃點民間點心、美食,也是不錯的。

起碼,馬恩慧的胃口是好了許多。

臥榻之上,朱允炆翻看著《宋史》,馬恩慧端來一碗參湯,坐在一旁,說道:“皇上此番出行,是為了商稅之事嗎?”

朱允炆點了點頭,對馬恩慧說道:“士、農、工、商提了上千年,商人一直處在最低的地位,這是不合適的。”

“皇上此言,臣妾可不敢,商人四處流動不說,且不事生產,卻聚攏財富,盤削百姓,太祖禁商,可是深得民心。”

馬恩慧反駁道。

朱允炆將《宋史》合攏,放了下來,嘆息道:“連愛妃都如此想,可知商業改制,比那農業改制,更難百倍。”

馬恩慧不解地問道:“皇上為何要放開商禁?若是如此,百姓人人從商,那大明土地,豈不荒蕪?農田雜草叢生,大明如何富庶?”

朱允炆皺眉。

後世搞市場經濟,商業競爭如此激烈,也不見所有百姓都從商,怎麼到了這古代,就這麼多顧慮?

從商也需要有頭腦,不是說揣著幾文錢,從廣州進了貨,到了南京就能賣出去,還能賺到錢。

這需要本錢,需要成本,需要銷售,需要進銷渠道。

當然,也需要納稅。

商場如戰場,商場上壯烈的比例,未必低於戰場壯烈的比例。

“解禁商人,可以增加稅收,改善財政。未來的大明,可是需要很多錢財,才可以支撐得起來啊。”

朱允炆想要打造一個真正繁榮富裕的大明帝國,可野心勃勃的計劃,總受制於有限的財政。

單以新軍之策來論,這些士卒為國戍邊,大明百姓都欠他們的恩情!以大明當下的財力,根本不足以讓新軍之策普及全軍!

戶部也不可能將所有財力都投入軍隊之中,畢竟大家是需要吃飯的,老婆是需要買首飾的,孩子是需要上私塾的,朝廷沒錢發工資的話,還怎麼幹活?

沒錢,怎麼辦?

歷史王朝最大的收錢方式,便是增加賦稅,伸手給老百姓要錢。

張張嘴,增加一個稅目,還不容易?

歷史上的奇葩稅還少嗎?

周厲王姬胡的飲水稅,漢惠帝劉盈的單身稅,後清的穿鞋捐、赤腳捐,民國軍閥的曬太陽稅……

除了吹牛不上稅,什麼不可以上稅?

可是老百姓沒錢,也就是基數大點,一個人榨出來半銀子,那整個帝國便是三千萬銀兩,足夠吃一年的了。

至於老百姓死活,有又多少人去在乎?

不能責怪馬恩慧不瞭解商人的力量,因為朱元璋太生猛,將商人壓到了極致,商業稅在大明中央財政中的佔比,可憐的想讓人哭。

除了壟斷性質的鹽稅外,所有商業稅,如茶稅、市船稅、透過稅、營業稅,加起來滿打滿算,都不到一百萬兩。

這些錢,相對於中央財政的三千萬兩,佔比只是個位數,零頭啊。

馬恩慧將書收了起來,輕柔地問道:“皇上若是放開了商人,又能增加多少稅?”

朱允炆下榻,將桌案上的硯臺拿了過來,遞給馬恩慧,笑著問道:“愛妃認為這硯臺,價值幾何?”

馬恩慧把玩著硯臺,看著硯臺之上的福壽龍紋浮雕,拿不準地說道:“此玉石硯,應值千兩吧?”

朱允炆坐在一旁,笑道:“好,便將這玉石硯定價是千兩,那我們應該收取多少稅?”

馬恩慧微蹙眉頭,盤算道:“按照太祖定下的商稅,是三十稅一,這千兩,便是收取三十三兩餘。”

朱允炆看著硯臺,苦笑著說道:“三十三兩餘入國庫,他們拿走的卻是絕大部分。呵呵,這商解禁了,也沒什麼用處。但如果將三十稅一,調整為二十稅一,十稅一,又如何?”

“十稅一?”

馬恩慧驚慌地站起來,說道:“皇上,萬萬不可,且不說商稅是太祖定下的,便是將三十稅一,調整為十稅一,豈不是打壓商人,與皇上初衷,並不相符吧?”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我跟我的對家成了夫妻

我跟我的對家成了夫妻

草莓寒天凍
1v1、女扮男裝、先婚後愛。岑明霜的人生原本應該和樂美滿,有個如意郎君,有疼愛自己的父母兄長,然而一朝事變後,她失去了姻緣,失去了親長,就連女兒身也要拋在過往,看書繡花的手擺弄刀劍與權柄,她頂替阿兄入仕,腥風血雨裡,大廈將傾中,她尋覓仇敵與真相,為初心點一盞明燈,但命運弄人,她與同樣揹負仇恨卻殊途的楚懷玉彼此命運糾纏,結為夫妻,朝堂風雨裡,他們是夫妻,也是彼此刀劍相向水火不容的政敵,但當黎民百姓深
歷史 連載 3萬字
錦鯉童養媳:撿了個糙漢忙種田

錦鯉童養媳:撿了個糙漢忙種田

綠皮女妖
元立秋的噩夢要成真了,像夢裡發生的一樣,她要被婆家賣進勾欄院。 這一次,她決定不再逆來順受。 她要鬧個天翻地覆,她要換個活法重新來過,她要…… 她要抱緊糙漢的大腿,從此走上人生巔峰! 糙漢子不肯上進?沒事,立秋有一套! 只要她一笑,糙漢子立馬對她神魂顛倒。 她要天上的星星,糙漢子不敢給她摘月亮。 世人看不過,糙漢子搓搓手,沒事,我家嬌嬌就是用來寵的!
歷史 連載 12萬字
大夏刑案官

大夏刑案官

藍鯊不吃魚
我是狄映,開局八品,蒙冤入獄。 沒關係,我懂醫術、精驗屍、擅推理、專辯痕。 得遇恩師依痕巧審、自救升遷官至大理寺。 清理積案火救群童、三針在手迴天挽命。 結交良友關注民生、陰謀陽謀懲惡除奸。 毀容陷害案、搶拍虐殺案、懸殺過失案、情釵盜殺案、脅逆反擊案……案案驚險、件件不同。 還記得那個狄胖胖嗎? ”赫赫有名狄三針!“ ”狄大人真乃神人是也!“ ”若無他,朝堂自此無人矣。“ 山河有恙、魑魅禍國,我以
歷史 連載 54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