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梅驚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北京,沈家大院。

荷花池,一池荷花盛開出紅白,有魚兒躍起,彎著身想要咬一口荷花嚐嚐味道。

沈一元坐在亭子裡,飽經滄桑的臉上不見任何表情,只覺得沉穩得令人不安。

潤娘端起茶壺,倒了一杯茶遞給沈一元,輕聲道:「大夫說了,你這次是傷了肝,不能再酗酒了,多喝點清茶吧。」

沈一元苦澀地搖了搖頭:「以前喝酒,一兩壇酒不知醉是何物,可如今不到一斤酒,便讓這身體扛不住了,酒是越來越烈了啊。」

潤娘嘆道:「以前的酒水淡得很,可自從朝廷多次蒸餾酒的法子傳到民間後,這酒是越來越烈。」

沈一元清楚,蒸餾酒不是皇室的發明創造,但毫無疑問,確實是皇室推廣出來的。這蒸餾高度酒好喝是好喝,喝下的時候也是痛快,可問題是,第二日難免會頭疼。

現在,喝了朝廷好多年的酒,頭疼也開始犯了。

沈一元端起茶杯,一飲而盡:「潤娘,你應該聽說了吧,朝廷將奢侈品稅從五稅一調整到了四稅一,前年時還是八稅一,商人有點動靜,朝廷便將其調整到五稅一,這次商人再次動作,朝廷竟然改道了四稅一!」.

潤娘憂心忡忡:「如此大的事,自然聽到了。朝廷這次調整奢侈品稅,更多的不像是深入調查之後的調整,而是一種懲罰性舉措。」

沈一元深深看了一眼潤娘,點了點頭:「是啊,你說的沒錯,朝廷就是在懲罰,懲罰商人聲,懲罰那些與商人勾結的官吏!你等著看吧,以建文皇帝的性情,那些與商人走得近的官吏沒一個會在朝廷待一年。」

潤娘忍不住皺眉:「按理說,商人貢獻了諸多商稅,朝廷應該清楚,只有調低商稅,才能更好讓商人活躍,商業才更加繁榮。可為何朝廷偏偏要這樣做,難道他們不擔心商業崩潰,商人不再經營買賣?過猶不及的道理,皇上會不知道?」

沈一元走出亭子,看向荷花,輕聲道:「商業崩潰?不,你說的是奢侈品買賣崩潰吧?朝廷很聰明,他們下調了糧食、布匹等生活用品稅,這也意味著一些小商人的壓力減輕了,真正難受的是販賣奢侈品的大商人。」

「再說了,隨著國子監出來的人才越來越多,一些商學院的人巴不得進入到商業領域,只是苦於現在機會不多罷了。一旦有大商人扛不住要關門,你信不信,他們就敢跑去錢莊借貸來開鋪子。今時不同往日,商人也不好混了。」

潤娘默不作聲。

事實上,這些年朝廷對商業的干涉並不多,除了禁止官員接受商人吃請,打壓奢侈之風外,並沒太大動作。

嗯,忘記了一個,那就是遺產稅!

沈家為了避免鉅額遺產稅,沈一元提前分家,將家產一分為四,其中兩份給了三個兒子沈修德、沈修志與剛會說話的沈修行,自己留了一份。

這也意味著沈氏的家業一下子被分割了出去兩份,畢竟沈修行那一份目前還歸沈一元管理。

可這樣一來,沈氏的家產就不再那麼厚實,至少比不上晉商中的常百業,甚至可能都比不上其他鉅商。

朝廷甚至還公然使用了一種陽謀,將「保障子孫財產權」寫入了大明律。

這條律令的出現,意味著分家的時候若是不甚公平,比如大兒子拿走了八成,二兒子只得了兩成,若二兒子沒有嚴重過錯,沒有因罪進過獄房,朝廷會為其爭取一部分合理的財產。

大家族在切分家產的時候,需要做到相對公允,哪怕再疼愛某個兒子,再喜歡哪個孫子,也不能損害其他兒子的財產權。

這種條例許多家族長子很是反對,但次子、三子等卻很是支援。這招狠就狠在朝廷不管子孫素質,不管

家產是否該不該合理繼承,只要是自家的種,就應該給一份合理的產業,這與推恩令差不多,都是無法破解的陽謀,也是朝廷切分大戶的刀。

潤娘與沈一元已經看到了這種結果,沈修德還好,在商學院進修過,是個人才,可此子沈修志意不在商場,更想進入朝堂,對商業事並不關心,將家裡的家業交給長子,未來三十年內,沈家還能繼續做大做強,可交給沈修志,他只能將手裡的家業敗壞乾淨……

不善經營,就等同於敗家。

而這敗壞掉的家產,又會進入到各種交易之中,化為朝廷的財富。過個三代人,鉅商鉅富很可能就難見了……

「大明的盛世將要來了,商人的苦惱反而多了,說到底,還是都不捨得讓利。」

沈一元揹負雙手,感嘆不已。

潤娘點了點頭:「除非朝廷改變法律與政策,否則,商人的苦日子還在後面。對了,聽聞金陵有人送訊息說,朝廷在運往海外糧食的船隊上搬運了海量的布匹與絲綢,數量不低於百萬匹。朝廷是如何能拿出這麼多布匹與絲綢的,要知道去年冬日北方嚴寒,朝廷一口氣從金陵調撥八十萬匹棉布分給前線將士。」

沈一元也很是好奇:「這些年來,朝廷很是大氣。你還記得山西移民回家探親之旅吧,朝廷為了獎勵這些不忘本的百姓,一口氣就賞下來棉布五十萬匹,一家摺合下來有五匹之多!一下子京師附近的布匹商人哀鴻遍野,不得不降價售賣……」

潤娘很是不理解:「仔細想想,朝廷這五年來,賞賜給京軍、衛所軍士與移民百姓的,至少有二百萬匹棉布。雖說朝廷每年收購了大量棉花,這些我們都知道,可不見朝廷招攬太多工人,這棉布也好,絲綢也罷,到底是誰生產出來的?」

沈一元沉思良久,最終還是搖了搖頭:「無法解釋,除非他們找到了用極少人就能生產出大量棉布、絲綢的方法。若是這樣的話,布商的末日可就不遠了。」

潤娘沉默了下,不安地問了句:「會不會布商的末日已經到了,只是朝廷收起了屠刀……」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大隋:二世浮沉

大隋:二世浮沉

艾擎
簡介 “斜陽欲落處,一望黯銷魂”———楊廣 隋二世而亡,大概是歷史的遺憾。 原本統一繁盛的帝國,在一切強盛到最頂點的時候,致命的威脅也悄然來臨。 隋帝國的命運,從全盛到滅亡,從開始到終結,好像都是已經註定的。 ……但又好像不是。 因為總有人試圖逆轉一切。 ———金甲戰神站在城門前,遙望天邊的紅日。 孤身一人面對千軍萬馬,只緩緩道了一句——— “國事千鈞重,頭顱一擲輕”———宇文成都
歷史 連載 4萬字
覆秦

覆秦

起飛的東君
秦朝末年,天下疲弊。萬民愁怨盈於野,六國遺民競相謀秦。當此之時,有英雄揭竿而起,為天下唱。 “天下苦秦久矣!” “伐無道,誅暴秦!”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歷史 連載 4萬字
紅樓兵仙

紅樓兵仙

木穴川
穿越而來的賈琿覺得,既然這輩子已經學了這麼多東西了,那就不能再躺下去了,所以啊,這輩子,我要進武廟!
歷史 連載 2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