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鳥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自從洪武二十五年李存率軍西征開始,李標雖然頭頂上頂著的依然是大乾王朝皇太子的名頭,但實際上,無論是大乾王朝的本土的政權,還是大乾王朝的本土的軍權,亦或是大乾王朝本土的財權,全都在李標的手上,所以說李標此時已經是大乾王朝本土的皇帝都絲毫不為過。

更何況,李存雖然因為要維繫大乾王朝的本土與大乾王朝的各個諸侯國之間的聯絡還沒有將自己的大乾王朝皇帝之位正式傳給李標,但實際上李存已經不怎麼管大乾王朝本土的事了。

當然了,這也不是說,李存就跟大乾王朝本土徹底斷了聯絡。

事實上,每年李存都會給大乾朝廷送去大量的財政收入,同時,李存也會從大乾王朝本土要走大量的戰馬、武器裝備、糧草輜重,還有火車、鐵軌、各種各樣的物資等等。

雖然這其中並沒有明確的買賣關係,但這其實儼然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軍工複合體,為大乾王朝的本土創造了一筆非常可觀的財政收入,也為大乾王朝本土創造了無數就業崗位,大大促進了大乾王朝本土的發展。

關鍵,李存將所有繳獲的三成給了大乾朝廷,這錢肯定要遠遠多於大乾王朝本土給前線提供的戰馬、武器裝備、糧草輜重,還有火車、鐵軌、各種各樣的物資的價值。

這也就使得,大乾王朝的本土很少有人對李存西征抱有微詞。

更為關鍵的是,李存每征服一個地方,都至少會做兩件事:

一個是強令該地改用大乾王朝的文字,也就是漢字。

另一個則是強令該地必須使用大乾王朝的紙幣充當貨幣。

有識之士無不明白,前者可以大大推廣漢人的文化,讓全世界都對大乾王朝有歸屬感、有認同感、有崇拜感,進而接受大乾朝廷的統治。

而後者,不需多言,只看後世某漂亮國靠著其國貨幣是國際結算貨幣所幹的那些事,就知道這對於掌握大乾王朝的紙幣的發行權的大乾朝廷而言有多麼巨大的好處了。

就更別提,李存用鐵路將亞、非、歐三州全都連線上以後,大乾王朝本土的物品就可以源源不斷的賣往全世界賺取巨大的利潤了。

所以說,雖然李存西征更多的是為李存的其他兒子打江山,但對於大乾王朝本土也是有著絕對巨大的好處的。

再加上李存給漢人帶來的巨大的榮譽感和自豪感。

這也就使得,李存的西征得到了大乾王朝本土主流社會的大力歌頌和大力支援。

對此,李標也經常感慨:“父皇生來便非池中物,碎遼滅宋戡金踐夏,蕩平四域,師行百萬裡,猶出入戶闥之內,世間未嘗有也。天將大九州而一中外,使父皇抉其藩、躪其途,以窮其兵力之所及,雖謂華、夷之大同,四海內外,殊方異類,盡為帝土,亙古所無。”

李標知道,他跟他那太過耀眼的父皇永遠都無法相提並論。

但李標並沒有因此而氣餒,更沒有自暴自棄。

李標想得很清楚,古往今來,那麼多皇帝霸主,但是卻只有他父皇一人能征服全世界,這樣的人,別說他比不了,任何人都比不了。

不過,雖然李標清楚這一切,但這並不意味著李標要一輩子都活在他父皇的陰影裡。

恰恰相反,李標覺得,他父皇既然將這麼輝煌的舞臺傳給他了,他無論如何都要綻放出一抹屬於他李標的光彩。

與此同時,李標也無比清楚,他的才智遠遠不如他父皇,所以他絕不能去更改他父皇制定的那些國策,不僅如此,他還要大力推行他父皇制定的那些國策。

但話又回來說,這並不意味著,李標就甘心他自己這一生碌碌無為,只能當一個守城之君。

有點繞。

簡而言之就是,李標覺得,他在發展好他父皇制定好的那些國策的同時,還要有他自己的主張。

於是,在李標的主持下,許多極具創意的作法,開始引入大乾王朝的本土,大乾王朝本土的歷史真的掀開了新的一頁。

而李標的第一個主張就是,人才首位晉升制度,說得直白一點就是,李標不看出身,不看父輩是誰,不看是哪個世家大族出來的,唯才提拔。

受惠於李標主張的人才首位晉升制度,大乾王朝的本土沒有因為皇帝從李存換成了李標,就出現人才匱乏的情況,相反,很多李存這個掛逼都沒有挖掘出來的人才卻被李標給挖掘了出來。

而這還只是李標的一個成就,並且還不是最大的那個成就。

李標最大的那個成就就是,他將李存都沒有信心做好的一件事給做到了。

此事那還得從李標小時候說起。

有一次,研究石漆的一位皇家研究所的科研人員,突然興沖沖的拿著一大堆白色的粉末來向他父皇彙報說,這種從石漆(也就是石油)中提煉出來的白色粉末有能讓莊稼快速增長的神奇作用。

李標清楚的記得,當時他父皇的臉上,一半是驚喜,一半則是抗拒。

後來,讓李標很不解的是,他父皇在重賞了那個科研人員後,讓那個科研人員繼續研究下去的同時,又禁止那個科研人員對任何人透露這項研究成果。

等那個科研人員有些失望的離開,李標就問他父皇:“父皇,此物並非善物?”

他父皇沉默了很久,才說:“非也,此物名為化肥,可以令農作物數倍、數十倍甚至數百倍增長。”

當時,李標還不太明白這些數字有多恐怖,他只是很不解的又問:“既然如此,父皇又為何要冷藏這化肥?”

他父皇悠悠地說:“這化肥有奇效歸有奇效,卻是後患無窮矣。”

想了想,他父皇又補充了一句:“這是一條捷徑,卻會越走越窄。”

接著,他父皇就主動給李標詳解道:“如果走上這條捷徑,在短時間內,糧食就會爆增到,多到賣不出去的地步,朝廷甚至會發愁穀賤傷農,人們甚至每天都會浪費大量的糧食,飢餓的問題在一段時間內將不再是問題。”

李標聽了,很自然的問:“這不是天大的好事嗎?”

他父皇聽了卻苦笑道:“如果此事可持續,自然是天大的好事。可問題是,化肥乃自石漆中所煉,石漆存量雖然很多,然卻是用一點少點,故而必有用盡之時。一旦沒了石漆,便會再無化肥,恁地時,依靠化肥發展起來的農業,必會天崩地裂。”

“更為可怕的是,這種出自石漆中的化肥越用,土地的肥力就越差,且其與同樣出自石漆中的殺蟲劑必將越用越多,進而導致農業殘留物越來越多,屆時,糧食、瓜果蔬菜都會被農業殘留物所侵染,而後會導致人的身體出現健康問題。”

他父皇看著面前的化肥,一臉嫌棄的繼續說道:

“走上這條路,從長期看來,不僅會制約農業的發展,且會對我們子孫後代的身體健康留下巨大的隱患,關鍵它不可持續。”

“如果我們走上這條路,化肥必將會越用越多,導致要想維持同樣的產量,就必須要投入更多的化肥,這便會對化肥產生嚴重的依賴,一旦有一日,石漆使用殆盡,不,哪怕只是石漆的產量下降,致使化肥供應不上,人們恐怕便要遭受更嚴重的饑荒了,那時餓死之人必將如過江之鯽一般。”

李標似懂非懂的問:“既然如此,父皇為何還要讓人研發此物?”

他父皇不答反問:“我兒可知一切發展的基礎是甚麼?”

李標搖搖頭:“不知。”

他父皇答道:“是糧食。”

頓了頓,他父皇接著向是在對他說又像是在自言自語:“人只有吃飽了,才會去發展經濟、發展工業,才會服從統治,不然,唯有不斷的動亂。”

說到這裡,他父皇不無無奈地看著那些化肥,又道:“化肥雖然後患無窮,然則,若到了萬不得已之時,卻可以飲鴆止渴。”

害怕李標太小聽不懂,他父皇又詳細的跟李標解釋了一下:“今我大乾有玉米、紅薯、土豆等高產農作物,朕又令人大力研發高產農作物,短期之內,定然是用不上這化肥的,可現今人口逐年暴增,三五十年後,只怕我大乾將突破十萬萬人口,那時,若是我兒還未找到旁的可以解決糧食問題之路,便用上這化肥罷。”

“飲鴆止渴總比我大乾僅五七十年而亡要好……罷。”

李標對他父皇那一刻的不願、無奈又不甘的神情,印象非常深刻。

李標忍不住問他父皇:“父皇天縱奇才,難道真無解決之法?”

他父皇笑道:“方法也是有的。”

接著,不等李標再問,他父皇就娓娓道來:

“有一種生態農業,既可以大大增加糧食的產量,又沒有如此多的隱患。”

“所謂的生態農業,就是大規模的壓縮石漆產品對農業的投入,即不再依靠外部資源發展農業,而是依靠土地及自然界天然的迴圈來保持土壤的肥力,增加糧食產量。”

“這個方法,也可以稱之為種養殖一體化。”

“如在種植糧食的土地中放馬,馬可以將田地中的很多雜草吃掉,這就省去了除草的時間,另外,由於放馬,還能產生大量的馬糞,這馬糞就是最好的農肥之一,用馬糞做肥料,對於農作物的產量而言,可以做到大大的提高農作物的產量,關鍵還不會破會土地的肥力。”

李標聽了,更加不解地問道:“投入少,收入高,還不破會土地的肥力,那父皇為何不使用此法?”

他父皇搖搖頭說:“我兒有所不知啊。”

“此法並非朕獨創,而是古已有之,以動物屍體、小麥或水稻的麥稈、豬馬牛的糞便作為肥料,能為農作物提供全面營養,肥效長,還能增加和更新土地有機質,改善土壤。”

“可它也有一個大大的缺點,那便是肥效慢,產量受限制。”

“總之,這種方法,遠沒有石漆中所提煉出來的化肥見效快,人們是很難經受這種誘惑的。”

可能是那時他父皇就對李標有所期待,所以又主動跟李存說起了有機農肥:

“我中國使用有機農肥的歷史源遠流長,農民燒荒後遺留在土地上的草木灰,便是一種非常好的有機農肥。”

“城中那些收集糞水之人,也是將其用作有機農肥的。”

“還有許多東西亦可以作為天然的有機農肥,如製糖所產生的甘蔗渣,如人類食物的一些殘留物,動物吃剩下的乾草,這些皆可製成堆肥。”

“用這些肥料,也可以大大地增加糧食的產量,還可使土地的肥力獲得恢復。”

“對了,我兒要切記,不要在一個地區種單一的農作物,這樣會導致蟲害的發生,可使用間作法,即多種農作物配合在一起種,如豆類跟穀類一起種,西紅柿和玉米種在一起,都可有效地防止蟲害。”

“其實朕已然在推廣這些了,也在命人研發不使用石漆產物的生物肥料及殺蟲劑。”

“可這是一條漫長的道路,非有大毅力之人,不能走通這條道路,朕的性子急,這一生都在彎道超車,很難堅持此事,希望我兒將來能做到朕亦難以做到之事。”

正如他父皇所說的那樣,他父皇雖然什麼都明白,可他父皇想幹得事實在太多了,而此事卻需要不懈的堅持,而不是一道聖旨就能出成果的,因此,在推動此事上,他父皇並沒有太大的作為。

最後,是李標大力推動的此事。

結果,十來年間,大乾王朝本土的糧食產量暴增了差不多五倍,尤其是紅薯、土豆類的根莖農作物,產量翻了差不多十倍。

這為李存提出來的所有主張提供了最基礎的保障,甚至可以說,李存之所以一直能開疆拓土,也是因為大乾王朝本土可以為全世界提供糧食。

關鍵,李標還沒怎麼使用化肥、農藥等有巨大隱患的石油產品。

這哪怕在後世都是一個極為了不起的巨大成就。

也正是因為如此,李標收穫了很不錯的評價。

總而言之,沉浸在一種巨大的激情之中的李標,不知疲倦的驅趕著已經適應了和平的大乾王朝本土,把大乾王朝本土再一次帶到了高速發展的牧場。

李標的激情讓人驚訝,他甚至表現出來了幾分屬於詩人的理想主義氣質,讓人們不得不承認,他確實不是一個平庸的君主,他的能力和才華到這一刻才得到了真正的綻放。

李標承上啟下,發揚了李存創造的所有優良傳統,他還重用新人,開啟改革,而且他剛毅而不保守,穩健但又敢於創新。

雖然在李標的手上不可能走完現代化程序,但是現代化的道路卻是由李標拓寬的。

人們“常用虎父無犬子”、“陛下選對了皇儲”、“太子將來也必是一代聖君”等不吝讚美的詞語來形容李標。

李標聽了這些話,覺得自己這些年的不懈努力沒有白費。

李標對他自己說:“孤還要更加努力才行!”

可是,突然有一天,李標在批閱奏章的時候,“噗”得噴出一大口鮮血,染紅了他手上的奏章……

……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下堂王妃揣孕肚流放,王爺急瘋了

下堂王妃揣孕肚流放,王爺急瘋了

子虛烏有君
【流放逃荒+天災人禍+空間囤貨+爽文基建+王爺追妻火葬場】\n上一世,周雲姝孃家因昏君奸臣構陷叛國,滿門男丁抄斬,婦孺流放南蠻,死於途中。 \n周雲姝雖然作為魏王妃免於流放,卻也被幽禁冷院,遭人背叛難產而死。 \n重活一世,周雲姝自請下堂,搬空王府庫房陪著孃家去流放。\n別人眼中的周家,家破人亡流放苦。 \n實際上的周家,好吃好喝好眠。\n流放逃荒路上雖然天災人禍不斷,但是周雲姝一路上囤貨、囤糧、
歷史 連載 45萬字
女帝陛下,您何故造反?

女帝陛下,您何故造反?

喬子軒V
意外穿越到大周,卻因為和太子走的近被貶到崖州作知州。八年時間,將荒蕪的崖州一步步改造成為人間聖地。 所有被貶到這裡的人,都驚呆了!這便是崖州麼?這一日,女帝微服出巡,來到崖州! “這幫人到底是來服刑的?還是來享福的?”
歷史 連載 61萬字
娘娘頗得聖眷

娘娘頗得聖眷

屋裡的星星
【日更,目前12點更新】 褚青綰身出名門,姿容盛皎,明豔無雙,她有位一同長大的青梅竹馬 兩家早有默契會結成一段姻親 但不等沈家人上門,宮中傳來訊息——太后欲替聖上品選後妃,凡未婚的良家女子皆要入宮參選 霎時間,褚青綰眼前擺了兩個選項 ——繼續和沈家定親 ——或是,進宮選秀 當日,褚青綰被父親叫進書房待了一整日 奉旨入宮那日,褚青綰隱約看見故人的身影駐足在不遠處 褚青綰平靜地收回視線 她心想,她委實
歷史 連載 3萬字
藥店通古今,我被異世奉為神明

藥店通古今,我被異世奉為神明

棠九
【通古今+神明人設+打臉爽文,古代紈絝純情小王爺&外表冷靜內裡慫慫貌美學霸】 醫藥專業學霸謝姝雲先是保研機會被搶,後工作被打壓,放棄了當前的成就回老家繼承了爺爺留下來的小藥店。 結果自家小藥店能連通一千年前的古代。 某天夜晚,一位食物中毒的王爺偶然進入,用自己的玉佩換走了藥,並誤會自己為小仙人。 王爺那兒群臣環繞,虎視眈眈,先是瘟疫,後絕症重傷,走投無路,王爺向小仙人祈求買藥。 謝姝雲冷靜
歷史 連載 4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