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秋空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電風扇吱呀吱呀的聲音不斷傳過來。

小德張進屋俯身悄聲對慈禧說:“太后,唐國安、李諭、傅增湘都到了。”

“讓他們進來吧。”慈禧說。

幾人進來後,慈禧說:“今天我看陳列所,唯一眼前一亮的就是李諭做的幾樣東西。我就說嘛,咱大清不能老跟在洋人屁股後面,總會有新的東西出來。”

李諭心中暗忖,誰和你是“咱大清”了。

但李諭很享受這種看著大清國覆滅的感覺,更知道事情發展方向,所以不會說出來什麼暴論。

李諭只是簡單回道:“中國人之智力本就不在洋人之下。”

慈禧說:“說得很好,今後你就與袁世凱好好搭檔,哀家可盼著萬國來朝的那一天哪。”

慈禧掌權這半個世紀,基本上是中國最低谷的半個世紀,和當年的唐太宗或者武則天一比,真是一點面子都沒有。

李諭心想,你可看不到那一天,但嘴上還是說:“在下一定與袁大人通力合作。”

慈禧說:“梁誠在美國給我發過電報,退還庚子賠款一事辦得很漂亮,聽到伱是留美遊學處的監督,讓你這種最懂西學之人做事,而且又不像康有為那麼獨斷專行,我算放了心。”

李諭無心從政,在這種亂世其實就是最明智的,不然以清末民國的動盪形勢,死多少次都不夠。

且正是因為他不關心政治,唯一的官身還只是一個搞教育及保護文物的閒職,反而成了護身符,所有人都願意結交他。

慈禧算是給李諭做的工業一事同樣做了最大的支援,今後方便了很多。

所有的事情都靠袁世凱肯定不行,他只是北洋大臣,南洋那邊的事情難以插手,而南洋恰恰又是工商業更發達的一片地區。

——

會見結束後,當天袁世凱在北洋設宴招待了一下李諭。

“疏才兄弟,得虧你有點新玩意,不然我的勸業場和陳列所真的成了洋人展覽!”袁世凱舉杯說,“今後你的事就是我的事。”

李諭說:“其實我還真有點小小請求。”

“請講。”袁世凱說。

“等產品生產出來,必然要行銷海外。日本國的三菱財團暫時與我簽訂了運輸合同,但只有五年,我希望這五年間大人可以敦促輪船招商局拓展幾條線路,我便可以把運輸之事交給招商局。”

袁世凱嘆道:“當年甲午戰敗對招商局的打擊同樣很大,幾乎喪失了遠洋航運能力,但我可以在內河航運上鼎力支援。”

事情果然不好辦,航運業太花錢,目前完全被歐美幾個大國控制,連日本都很難開啟海路。

而且五年之後說不定英國或者荷蘭、丹麥的航運公司就會接過來,尤其英國這種最重視海權的國家。

李諭只能說:“先做好內河航運也不錯。”

告別袁世凱後,李諭又在天津待了幾天,有時在呂碧城的北洋女子學院,有時去自己和張伯苓、嚴範孫他們共同建立的中學看看。

這幾天李諭在天津也看到了曾經在上海看到的那個日本“仁丹”廣告。

路過藥房時,發現賣得很火爆。

時不時就可以聽見有人打聽哪裡有賣的。

有人去藥店問:“我肚子疼,腹瀉,還渾身乏力,好像是中暑了,該怎麼辦?”

藥店的人甚至在沒有醫生的情況下就說:“簡單,你服用‘仁丹’就好了。”

李諭買了一份《大公報》,發現如今的廣告語更扯,什麼“仙島妙藥,藥到病除”。

日本人還把自己當“仙島”了。

他找到唐紹儀問了問,才發現情況比自己想的要複雜。

“廣告發了好幾個月,是真有錢,幾乎每一期都發在最顯眼的位置,”唐紹儀說,“而且藥房拿藥還可以賒賬。”

“賒賬?”李諭問。

“就是藥物賣出去後,再給日本人進貨錢。”唐紹儀說。

李諭一驚,這不就是後世的“賒銷”嘛,經營手段很有一套啊!

唐紹儀又說:“不僅如此,日本方面還在郵局裡開設了售賣點。”

好傢伙,社群團購的雛形?

李諭好奇道:“誰搞出來的這副藥?”

唐紹儀說:“聽說是個叫做森下博的日本人。”

李諭說:“大人一定要小心傾銷,我總感覺日本人別有所圖。”

李諭完全是基於對日本人的認知做的猜測。

正如他所料,在中國的許多日本人都充當了諜報人員,包括這個藥商以及醫藥廣告。

此後“仁丹”廣告遍佈大街小巷,透過對畫像上那個軍官頭像的細節調整,就成了日本內部的指路暗語。

仁丹一點都不仁。

哎,滲透到了這種程度,真的……

唐紹儀說:“我派人打聽過,森下博沒有什麼複雜背景,就是個普通商人,至於所謂的‘仁丹’,也是他仿製的一款在寶島的藥物。疏才兄弟不用擔心,這屬於中藥,在市場上日本人不可能是他們老祖宗的對手。”

李諭雖然不知道“仁丹”以後的作用,但考慮到自己對日本人的內心情感,就是不希望他們賺中國人的錢,尤其在這個時候,反正得想辦法搞一搞他。

幾天後,李諭收到了上海拜耳公司發過來的電報,提到他們公司已經派代表到達上海。

正好端方要南下上海,於是兩人共同乘上了船。

端方說:“聽聞津浦鐵路已經開始動工,工期進展異常順利。”

李諭說:“儘快修好吧,不僅比坐船便宜,還要快了太多。”

幾天後,在上海他們見到了拜耳代表。

拜耳的代表此前與上海租界以及青島租界透過氣,基本同意了在上海建廠的決議。

因為英國人已經在廣州建廠,拜耳不想和他們直接競爭。

而且上海輻射能力明顯更強,整個長江流域幾乎都可以覆蓋。

端方沒啥好說的,建就建吧,但地租按照上海租界外圍的價格,然後稍稍打了折,200兩一畝,稅金則按照進口關稅的六折。

對於拜耳來說,已經是很大的優惠條件。

李諭同樣表示可以出剩下的三成股份。

決議便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籤訂,端方心情挺好,邀請李諭以及德方的人去匯中飯店一起吃了飯。

——

第二天,一箇中年人來找到端方,進門說道:“制臺大人,您終於回來了。”

“是蘇戡啊,正好給你介紹一下,這位就是李諭先生。”端方說,然後又介紹給李諭,“這位是鄭孝胥,字蘇戡,是我的左膀右臂。”

李諭知道鄭孝胥這傢伙,以後是偽滿洲國的漢奸,不過這時候還沒有顯示出漢奸本色。

簡短寒暄後,鄭孝胥說:“制臺大人,上海已經聚集了數百名留日學生,他們自發建立了一所學校,叫做中國公學,但資金運營困難,正尋求幫助。”

“確實不容易,留學生都是人才,”端方說,“以後每月從兩江總督署撥銀一千兩,正好你做學校的監督,維持下去。”

鄭孝胥說:“大人英明。”

李諭心想,中國公學,這不就是秋瑾參與建立的嗎。

當時日本取締條約出臺後,很多留日學生歸國,但不能沒學上,所以學生們就組織了一所學校。

不過辦學可是要花很多錢的,最終求到了朝廷身上。

端方想學袁世凱搞新學,於是慷慨解囊。

鄭孝胥準備走時,李諭對他說:“帶著我一起去看看。”

端方笑道:“帝師果然熱衷教育事業。”

李諭是想去看看秋瑾的狀況。

中國公學現在的臨時校舍看著就挺舊,面積不大,但已經有了三百多學生,以目前的辦學規模看,不算小。

李諭在這兒見到了秋瑾,還有回國的馬君武。

“秋瑾姑娘。”李諭給她打招呼。

“李諭先生,”秋瑾驚訝道,“怎麼是你?”

李諭笑道:“我來看看你們的校舍。”

“和日本國比不了,但我們求學之心不會變。”秋瑾說。

馬君武高興道:“秋瑾姑娘,剛才我聽鄭大人說,兩江總督端方大人同意每個月資助1000兩,我們能繼續把學校辦下去了!”

“端方?我不要滿人的錢!”秋瑾憤憤道。

馬君武尷尬道:“秋瑾姑娘,銀子這東西,在哪都是銀子,也只是銀子。”

秋瑾毅然說:“我已下定決心,絕不會再收滿人一點好處。”

馬君武說:“這位端大人雖然也是滿人,但算不上壞人,你忘了中山先生說的了,支援我們的滿人不要反對,要團結。”

秋瑾咬咬牙:“小恩小惠不能看在眼裡,不然如何行大義!”

看來秋瑾的脾氣還是沒有變,嫉惡如仇啊。

馬君武說:“你不準備在公學了?”

“不了。”秋瑾說。

馬君武嘆了口氣,問道:“那你要去哪?”

“紹興,回家。”秋瑾說。

李諭當然知道,回了紹興她就很可能死在那裡了,於是連忙說:“秋瑾姑娘,我尊重你巾幗不讓鬚眉的英豪之氣,但你自己也說了要心中有大義。中國之大,哪裡不是家?為什麼非要回小家?”

秋瑾眼睛閃爍:“有一些道理。”

李諭趁熱打鐵:“上海是最開化之地,姑娘又有志於中國之女權,不如我在這裡給你出錢辦一個專門針對女性的雜誌,伸張女權,為女子開智,就叫《中國女報》,如何?”

秋瑾默唸了一聲:“中國女報。”

李諭又續上一句:“我可以讓夫人呂碧城親自為你每期撰稿。”

“還有碧城姑娘?”秋瑾終於被說服,“好吧,當年康梁還有同盟會都辦了雜誌,我也應為兩萬萬中國女子發聲。”

李諭笑道:“而且是要振臂高呼!”

好在把她穩住了。

(本章完)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不讓女兒上桌?行,那就都別吃!

不讓女兒上桌?行,那就都別吃!

語喬喬
【養崽+日常+兩女三兒+爽文】水清一睜眼,破敗的屋子,半個黑麵饃饃,面黃肌瘦營養不良滿臉關心的五個娃娃。 大嫂冷眼說道:“老二家的,三柱只是不小心撞了你一下,他還是個孩子,你跟一個孩子計較什麼?” “她們堂哥大了,賣了丫頭片子給兄長娶親,為咱們老范家延續香火那是你女兒的福氣。”偏心婆婆道:“這糠餵雞太浪費,摻在糊糊裡給女兒吃補身體。” “女兒上桌吃飯?咱們老范家就沒這規矩!”水清:福氣?這福氣給你
歷史 連載 59萬字
為師

為師

陸之行
【運籌帷幄的病美人帝師VS扮豬吃虎的白切黑皇子】夏雲鶴,女扮男裝的帝師,滿腔熱血助太子登基,卻被構陷下獄,抄家滅族。 母親逝於流放,她病死昭獄,頭懸北闕,警示天下。十年後,楚國被北戎滅,流民遍野、十室九空。 一朝重回選弟子當日,她絕不會再選偽善太子。目光越過眾人,落在亭閣一角孤寂少年的身上。 少年衣著單薄,滿臉凍紅,令人心疼。夏雲鶴想起這位被北戎鐵騎包圍,寧死不降的皇子將軍。 於是解下狐裘披在他身
歷史 連載 9萬字
民國元老古應芬

民國元老古應芬

華697
本書透過大量歷史資料考證,民國元老古應芬 “一子四女”中的 “一子”實為古應芬的妾生的兒子古榜,而那號稱是古應芬兒子的古滂其實只是古應芬繼室何明坤在違反古家長輩意願,私自收留的養子;其為了謀取古應芬遺產,不惜夥同劉紀文兒女,陸匡文兒子等冒充古應芬獨子的醜惡事實。
歷史 連載 1萬字
穿越諜戰,我的代號是財神

穿越諜戰,我的代號是財神

千星如火
【諜戰+販賣物資+鐵血鋤奸+爽文】\n本書第二書名【頂級特工,從刺殺鬼子親王開始】\n重生上世紀三十年代,陳陽成為復興社的一名普通小特務。 \n滬淞會戰後,陳陽奉命潛伏,豈料開局受到叛徒出賣,差點落地成盒。 \n山城回不去,滬市又太危險。\n為了保全小命,無奈之下,陳陽估摸著自己先當個二道販子,先站穩腳跟。 \n於是,他左手賣物資,右手賣情報,有空再去除個漢奸賣國賊。\n就這麼一不留神,他竟然混成
歷史 連載 3萬字
成為前任死敵的心魔後

成為前任死敵的心魔後

冬行意
1. 時逢亂世,妖魔橫行。 陸嬋璣幼年失怙失恃,五歲以前流離失所,無家可歸。 可是五歲那年冬天,她遇到了劍痴少年陸聞樞。 少年眉眼清寂,卻對她說:“隨我回承劍門,往後餘生,無人再敢欺你辱你。”此後,陸嬋璣便一直跟在陸聞樞身邊。 陸嬋璣無仙骨卻有慧根,僅用十年,便借陸聞樞的手,破了巨海十洲劍道第一劍那百年無人可破的殺招。 陸聞樞一時風光無兩,知情人都以為陸嬋璣會和陸聞樞結為道侶,直到陸嬋璣十八歲那年
歷史 連載 4萬字
我與暴君相伴的日子

我與暴君相伴的日子

木允鋒
來閱文旗下網站閱讀我的更多作品吧!
歷史 連載 17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