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秋空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諭按照瓜皮帽指的路,朝著東條子衚衕走去。

京師同文館和大名鼎鼎的總理各國事務衙門都在這條衚衕,可以說,這條衚衕見證了晚清從洋務運動開始的潮起潮落。

如今《辛丑條約》簽訂以後,按照條款,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改稱外交部,地位超然於六部之上,和內閣、軍機處加在一起,是大清的命脈所在。

而京師同文館,作為最早的近代學校,隸屬於總理衙門。

從第二次鴉片戰爭簽訂的《天津條約》開始,就規定內容要以英文為主。所以恭親王奕訢上奏申請開辦了這樣一所朝廷直屬的學校,開始主要是培養懂外文的人才,後來也增設了如數學、物理、化學、地理等西方的“新學”。

可惜在八國聯軍侵華的庚子國難裡,這所學校也受到了衝擊,停辦了一年多。但學校終究沒什麼值錢的東西,所以相對而言,同文館所受的衝擊已經是很小了。

這些事情李諭是知道的,但當他走在如今的北京城裡時,是真真正正的感覺恍若隔世!

總理衙門離著後來的東單、協和醫院都很近,但李諭之前並沒有來過這條衚衕,問了半天路,才拐了進去。

沒多遠,他就看到了同文館的大門,規規矩矩,算不上氣派。門口站著一個穿著補服的官員,大概是個六七品的官,正指揮幾個雜役收拾東西。

李諭走到邊上往裡瞧了瞧,確實有點雜亂。

官員看到李諭,以為是閒雜人等,呵斥道:“幹什麼的?這裡是什麼地方知道嗎?”

李諭沒空和他拐彎抹角,單刀直入:“我來找點活幹。”

官員疑惑地打量了一下李諭,問道:“找活幹?你會幹什麼?”

李諭估摸著他也是總理衙門的人,於是說:“我從天津租界過來,略懂英文,也懂得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西學。”

“哦?”

官員很驚訝,試探了一下:“你懂英國話?”

李諭立刻自我介紹:“Yes!MynameisLiYu!WhatcouldIdoforYou?”

“哦~”(此處是代表驚訝的揚聲~)

官員這次是真的驚訝了,“你在新學堂裡上過學?”

李諭連忙稱是。

官員道:“那你來的正好,本官是禮部主事何方續,正愁找不到人,你懂西學最好。總理衙門現在抽不出人手,我也是臨時過來幫忙的,你就先打打下手,等他們的人抽出時間來,再給伱具體安排。”

李諭道:“那最好不過。”

官員想了想說:“現在我這沒有人懂西洋那些玩意,藏書樓還沒人管,你先去整理下書冊,我想你應該可以搞明白。至於工錢嘛,按照短工的標準,先給你每日50文錢。”

李諭一口老血差點吐出來,一天才50文錢,一個月就是1500文,現在銅價低,摺合銀子也就是一兩而已。

不過想想這已經是清末普通打工族的日常寫照了!況且禮部是出了名的清水衙門,一個禮部正六品的主事,俸祿算下來一個月就5兩銀子。

再想想剛才遇到的旗人,一個月也是隻有一兩多,只能接受這個現實。

畢竟現在李諭也沒什麼其他的法子,這就是一個穿越者首先面臨的:先想盡辦法活下去!

見李諭神色忽明忽暗,官員又說:“後院有屋舍,你暫且住下,一日兩頓飯也在後院廚房吃。”

——管吃管住,這還差不多!

和官員做完登記,領了鑰匙,李諭就進了同文館。因為庚子國難的緣故,現在的戶籍管理頗為混亂,否則李諭一個沒有身份的人,找個活幹是很難的。

同文館的院子很大,在後院果然找到了幾間用作住宿的屋子,一看就知閒置了不少時間,目前也沒什麼人,他就隨便找了間相對乾淨的。

閒著沒事,李諭隨即來到了自己工作的地點:同文館藏書樓。

是的,這就是他穿越後的第一份工作:做個圖書管理員!

藏書樓是個五開間的大屋,基本就是大清最早的現代學校圖書館!

裡面的書籍許久沒人打點,顯得有些散亂,不過李諭粗粗看了看,數量還是不少的,長長的三排書架幾乎都被填滿。同文館從1862年開館,已經過去了40年,資料方面的積累確實不少。

李諭先挨個瀏覽了一下,最多的就是各國原版書籍,英文、日文、俄文、德文、法文都有,而且相當一部分就是英法日德等國的教科書。

李諭突然想到,自己還在做科研時,想在世界頂級科研期刊如《Science》上發表論文,可謂是難如登天!如果能發上哪怕一篇,就絕對是業界頂級翹楚,隨隨便便都能當個大學教授!

而現在……1902年,我的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還都是萌芽階段,自己豈不能在《Science》上搞個專欄!

這麼一想就感覺自己都要飄起來!李諭連忙擦了擦口水,拼命從幻想中抽了回來。

——還是先當好圖書管理員吧!

在西側的三個大書架,放著同文館這些年翻譯出來的中文書籍。書架的邊上寫著種類名稱:政法、數學、格物學、化學等。

這個格物學其實就是物理學的意思,取自格物致知。

李諭準備先從這個角落開始,正好看看大清朝的數理教科書長什麼樣,正如那個牙商說的,之後也好藉機給那些王公貴胄們講講,——他可不想一直當個圖書管理員,這哪能實現自己專欄作家的美夢!

啊呸,怎麼又想到這去了!

說到現在的大清,洋務運動雖然已經破產,但一系列軍事上的失敗,讓現在所有人都知道要學習西洋。對於當時的國人而言,西洋最直接的就是船堅炮利,而保證他們強大的,正是西洋的科學技術。

俗話說,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這句話放在晚清,可不僅僅是生產力那麼簡單,——首先還能保證不捱打。

李諭從地上撿起來一本數學教科書,看書名是講微積分的,心想,這還不簡單得要死!自己雖然不是數學專業,但眾所周知物理離不開數學,自己的數學素養那也是頂呱呱滴!

可當他信心滿滿翻開時,整個人卻懵了!

這!這尼瑪簡直就是天書好伐!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大隋:二世浮沉

大隋:二世浮沉

艾擎
簡介 “斜陽欲落處,一望黯銷魂”———楊廣 隋二世而亡,大概是歷史的遺憾。 原本統一繁盛的帝國,在一切強盛到最頂點的時候,致命的威脅也悄然來臨。 隋帝國的命運,從全盛到滅亡,從開始到終結,好像都是已經註定的。 ……但又好像不是。 因為總有人試圖逆轉一切。 ———金甲戰神站在城門前,遙望天邊的紅日。 孤身一人面對千軍萬馬,只緩緩道了一句——— “國事千鈞重,頭顱一擲輕”———宇文成都
歷史 連載 4萬字
覆秦

覆秦

起飛的東君
秦朝末年,天下疲弊。萬民愁怨盈於野,六國遺民競相謀秦。當此之時,有英雄揭竿而起,為天下唱。 “天下苦秦久矣!” “伐無道,誅暴秦!”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歷史 連載 4萬字
紅樓兵仙

紅樓兵仙

木穴川
穿越而來的賈琿覺得,既然這輩子已經學了這麼多東西了,那就不能再躺下去了,所以啊,這輩子,我要進武廟!
歷史 連載 2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