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鳥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吃過午飯,李存下令全軍休息,準備夜戰。

很多人都對攻城有些誤解,以為白天攻城會容易一些。

其實,這是一個錯誤。

在攻城戰中,雖說夜晚對攻城方和守城方的能力都會進行削弱,不過相對而言,其實是對守城方削弱的要更多一些。

要知道,這個時代的人很多都有夜盲症,這就導致,他們在夜晚時,能見度非常有限。

因此,漆黑的夜晚,能夠大大削弱守城方遠端攻擊的壓力。

再者,漆黑的夜晚能掩蓋攻城方是真的進攻還是佯攻,也能掩蓋攻城方的動向和攻城方的人數。

除此之外,在黑夜中攻城能讓守城方感到壓力甚至是恐懼,尤其是對守城經驗不豐富的守軍而言。

這就是李存為什麼會選擇在夜晚攻打這幾個莊子的原因,只因為,攻城最適合的時間是漆黑的夜晚,而守城最佳的時間則是明朗的白天。

下午未時,突然有一個莊子開門投降了。

李存下令,對莊中之人,秋毫不犯。

不過李存還是“請”對方幫了自己一個小忙,那就是讓他們去跟另外六個莊子裡的人勸降。

因為有他們全家站在莊前現身說法,結果還真被他們勸投降了一個莊子。

至於剩下的那五個莊子,或是不相信李存真會放他們離開,或是捨不得自己攢下的龐大家產,或是自覺有所依仗認為自己能夠守住虎賁軍的進攻,總之,他們就是準備死硬到底了。

見此,李存下令不再跟剩下的那五個冥頑不靈的莊子廢話,直接派人將投降的那兩個莊子裡的人完好無損的護送到青溪縣城,同時命人埋鍋造飯,準備強攻。

在這個過程當中,李存給一眾軍官普及攻城的技巧。

“上兵伐謀,下兵伐城,然兩軍交戰,攻城伐略定是在所難免,為軍者不可畏之。”

“堅城者,非一二年間可建成,需得三五十年之功方能大成,且成後仍要不斷加固完善及修補破損,以此來看,此五莊離堅城還差得遠,故而你等首先要尋此五莊的防禦弱點,如范家莊,他莊東高西低,西側還依山而建,看似堅固,但我弱派人上此山上,擇一合適之地,再以投石車擊之,其莊必破。”

“城一丈十人守之。若人手不足,城池再堅也似紙糊一般。此五莊精銳,早已被我全殲於林家甸中,其守者必不足也,你等可三面攻之,留一路迫其棄莊而逃也。”

“固守者,軍械、糧草需充足,若我軍猛攻,檑木、滾石、箭矢等消耗巨大,以檑木、滾石例,每天消耗以數千計,箭矢則為數萬計,此五莊乃尋常莊子,又非軍城,如何能有恁地多軍械,故而我若真攻,此五莊必破。”

“無必救之城則無必守之城,再堅固之城,若無援軍,被攻破也只是時間而已,沒命社其餘七莊皆已為我所有,官軍又不敢出,此五莊必無援軍,如何能守,故而,他們乃自尋死路也。”

“……”

原本以為攻打這五個莊子一定會很難的一眾虎賁軍將士,聽李存這麼一分析、一傳授,頓時就覺得這五個莊子可能也沒有他們想象得那麼難打吧?

李存知道,說是沒用的。

所以,李存問眾將士,覺得這五個莊子哪個最難打?

結果,幾乎所有人都說,最難打的那個莊子是擁有四張床弩的錢家莊。

李存說,好,那咱們就先打錢家莊。

李存又問,你們誰想試試帶兵打這錢家莊?

雖然大家都覺得,攻打這五個莊子已經沒有他們之前想象得那麼難了,可他們還是有些不敢打,尤其是當他們想起那四張床弩一下子就射殺了七八十人後。

這時,趙憨兒突然出列,大聲道:“末將願率本部攻打此莊!”

趙憨兒得到僅次於牛猛的升賞,惹出來了不少非議,有人甚至覺得,趙憨兒還不如二桿子,二桿子好歹自己擊殺了一個教頭,趙憨兒純粹就是運氣好罷了。

趙憨兒把這些話聽在耳裡,記在心中,他一直憋著,就等一個證明他自己的機會。

如今,這個機會終於來了。

李存把趙憨兒叫到一旁,又單獨交代了趙憨兒一會,然後就讓趙憨兒去做攻城的準備了……

……

夜幕降臨,虎賁軍中戰鼓擂起。

接著,東西南三個方向同時有一架雲梯和一個轒轀車在木幔的掩護下向錢家莊推進,只留北面未攻。

見此,錢家莊的莊主錢大海,立即指揮守莊的莊客和家丁分出兩架床弩去東西兩個方向,南方正門這裡,只留下了兩架床弩。

床弩的最遠射程可達五百步,是這個時代射程最遠威力最大的武器,可謂弩中霸王,其威懾力幾乎等同於後世的核武了。

這也就難怪錢家莊裡的人敢仗著有四架床弩固守錢家莊了。

床弩發射的箭,以木為杆,以鐵槍頭為鏃,以鐵片翎作尾翼,號稱“一槍三劍箭”(其實,說穿了,床弩發射的箭,就是短矛),其破壞力巨大,被它射中的地方,無不摧枯拉朽。

澶淵之戰時,宋軍就是用這種箭在五百步以外射殺了遼軍主將撻覽,促成了宋遼和議。

不過,這種利箭,一次就能射出一支,射完再想裝箭,就得用絞盤慢慢將床弩拉開,然後才能放上第二支箭,進而進行射擊。

這個過程,全下來,沒有五分鐘,那是想也不用想的。

在這漆黑的夜裡,一支箭,別說十有八九射不中,就是能射中一兩個人,又能有什麼用?

另外,在弓弦上裝兜,一次放箭數十支,同時發出有如疾風暴雨,名為“寒鴉箭”。

昨天,錢家莊就是靠四張床弩齊射寒鴉箭,才給無遮無擋的虎賁軍將士造成了那麼大的傷亡的。

今天,錢家莊中的人顯然想故技重施。

只可惜,今日已經不是昨日了,因為今日李存在這裡。

簡而言之,四張床弩射出的有如疾風暴雨般的寒鴉箭,幾乎都被木幔擋下了,木幔擋不下的,也破不了雲梯和轒轀車的防禦。

三架雲梯和三架轒轀車很快就在木幔的掩護下推進到了莊前。

這時,李存一聲令下,四駕拋石機立即齊射!

霎那間,四塊巨石便飛向了錢家莊!

拋石機也叫發石車,它的結構很簡單,就是在一個木架上做一橫軸,並在軸與橫軸中間穿插一根長杆,杆的一端繫著一個裝石塊的皮窠,另一端繫著幾十條或百餘條繩索。

使用時,將石塊放入皮窠,一聲令下,眾人齊拉繩索,皮窠的石塊便飛也似地丟擲。

官渡之戰時,曹操曾使用拋石機攻破了袁紹的大營,從而大獲全勝。

漢唐時期,拋石機在作戰中的運用逐漸增多。

發展到現如今,拋石機越做越大。

而李存指揮軍屬連夜趕製的拋石機已經需要上百人拉繩,才能將巨石丟擲,每石甚至能擊斃數人,絕對是攻城的利器。

也不知趙憨兒是不是真是一員福將,第一次丟擲去的四塊巨石中的一塊,正好落在牆頭上,一下就砸死了五個人。

這無疑給了錢家莊中的人很大的震撼,有人嚇得“阿也”一聲怪叫,立時就跑了。

得說,錢大海還是有點決斷的。

見事不好,錢大海果斷砍死了兩個膽敢逃跑之人,他的幾個兒子也有樣學樣,才勉強穩住了戰局。

可這已經沒用了。

因為類似於後世消防車一樣的雲梯已經靠到了牆上。

緊接著,立時就有虎賁軍將士從轒轀車裡鑽出來,然後順著雲梯往上爬。

錢大海見狀,趕緊命人往下射箭,扔滾木雷石,還往下倒金汁。

與此同時,李存命令拋石機繼續開炮掩護攻打錢家莊的虎賁軍將士,而他本人則邊脫下外衣、邊走向戰鼓,然後赤著身親自為攻城的虎賁軍將士擂鼓助威。

“咚咚咚……”

隨著韻律十足的戰鼓的鼓舞,一眾虎賁軍將士前仆後繼的順著雲梯往上爬。

終於,在投石車又一次砸中城牆上的人了之後,守莊的人被嚇得立即四處躲避,藉此時機,一人爬上了牆頭。

爬上牆頭之人一刀砍死了他身前的一個莊客,大聲道:“吾乃虎賁將軍李存帳下大將趙憨,爾等插標賣首之徒,速來受死!”

言畢,身上插著兩支箭矢,還沾了不少金汁的趙憨兒,就不要命一般揮舞著寒光凜凜的鋼刀殺向了人群。

也不知是不是趙憨兒的悍勇震懾住了敵人,牆頭上的數十錢家莊的人,見趙憨兒單槍匹馬殺來,竟然嚇得齊齊後退。

趁此機會,又有虎賁軍將士衝上了牆頭。

然後衝上牆頭的虎賁軍將士越來越多……

不多時,錢家莊的莊門就從裡面被人開啟,趙憨兒所部人馬,如潮水一般衝進了錢家莊……

……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耽美女配養成系統(快穿)

耽美女配養成系統(快穿)

落落無行
【高亮:萬人迷瑪麗蘇文,女主無情擺爛打工人,對女主道德要求高× 瑪麗蘇!雄競!萬人迷!看文前腦袋存放處:——】 身為佛系養病人士的時南絮,在死前繫結了耽美女配養成系統,只要順著走完劇情炮灰掉自己,就可以獲取生命值。 時南絮表示:成交。可佛系病號走著走著劇情,好像不太對勁了起來。 所以說,為什麼全部主角都不好好走劇情,想要強取豪奪自己一個炮灰? 【世界一,古代文:囚珠玉】 公主身世揭曉的那日,宮門外
歷史 完結 48萬字
大明:爹,論治國,你真不行

大明:爹,論治國,你真不行

縱橫小秦王
穿越大明王朝,成為朱元璋嫡三子,坐鎮太原的晉王朱棡。但卻在洪武六年與朱元璋大吵一架後,負氣離開應天府,前往封地太原就藩! 自那以後起,朱棡不僅將太原治理的僅僅有條,更是為大明戍守邊塞,大敗王保保,將北元逼入絕境! 可便是此時,一道聖旨入太原,朝中以胡惟庸為首的大臣彈劾朱棡擁兵自重,有不臣之心,朱棡無奈回京。 彼時,坤寧宮。朱元璋:“老三,咱輕徭薄賦,可曾虧待百姓?”朱棡:“呵呵,天下窮苦唯有百姓,
歷史 連載 5萬字
大清要完

大清要完

大羅羅
1852年,蓑衣渡戰場上空,一聲驚雷,一位 “天使”騎單車,著黃衣,帶黃帽,乘紫雷,由天降,大喝一聲:天國當興,大清要完......
歷史 連載 0萬字
白粥榨菜管夠,我怎麼皇袍加身了

白粥榨菜管夠,我怎麼皇袍加身了

月入六毛
“若是給古代的徭役,每頓飯只吃白粥榨菜,一天工作八小時,他們會造反嗎?”劉振華偶然間看到了這個帖子,當即化作鍵盤俠回懟。 誰知下一秒,竟然真的穿越到了明末,成為了管理徭役的小吏,金手指是能夠給手下發白粥榨菜。 徭役造反?劉振華只想說: “誰把皇袍披在我身上了,可害苦了朕啊。”
歷史 連載 22萬字
雛鷹的榮耀

雛鷹的榮耀

匂宮出夢
在災難降臨滑鐵盧的那一天,穿越者來到了這個世界,成為了不幸的繼承者他將改變命運與歷史的軌跡,逃離樊籠披荊斬棘,最終將以拿破崙二世之名登上皇位驅使他的,不是因父之名,而是隻屬於他自己的榮耀!
歷史 連載 333萬字
三興季漢

三興季漢

執筆見春秋
若漢室三興,這天下該當如何。願日月之所照,皆為漢土!
歷史 連載 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