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雷手史蒂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辛次膺的幫助下,劉邦終於理清了‘漢人’‘漢地’和華夏之間的等量意義。

這種感覺第一次是在進咸陽,第二次是氾水登基,

這是第三次。

如果說從劉變成了姓趙,從漢變成了宋,讓他還有些不適的話。

那麼現在,他開始有些習慣了。

而另一旁,幫助皇帝回憶‘漢’字來由的辛次膺,心中也是百感交集。

倬彼雲漢,昭回於天。

那先祖們留在史書裡的盛世王朝,如今遙遠得就像天上的銀河那般。

兩人心中各有所思,不過馬車顛簸了一下,將二人的思緒給拉了回來。

剛剛參與了拓皋之戰的殿前都指揮使楊沂中上前道:

“官家,到了。”

對於自己的這名護衛,劉邦是很滿意的。

雖然不知道他的身份姓名,但光是這人魁梧的身材,就給人一種很安全的感覺。

劉邦跳下馬車,見右手邊的門樓上掛著大理寺的牌子,他的前方正是錢塘門。

不過讓他覺得疑惑的是,此時天色已黑,這城門卻是大開,進出行人絡繹不絕。

這……

反正他此行的主要目的,就是想看看這千年後的宋國都城……也許不關城門,正是人此地的習慣呢?

雖然心中有惑,但也許是不願看到辛次膺那看傻子般的眼神,劉邦這次沒有發問。

而是對著楊、辛二人道:

“兩位辛苦,就在這裡等著吧,我的老相識在這錢塘門做守備,咱們人太多,別驚到了人家。”

辛次膺還有些遲疑,皇帝什麼時候有這般老相識了?

但見楊沂中立馬就應了下來,只好由著皇帝去了。

只是在起居注上,難免添上一筆。

等皇帝走遠,辛次膺才冷聲道:

“楊大人,官家胡來也就罷了,您怎麼也由著他!”

楊沂中一言不發,只是看著劉邦的背影,眼睛眨也不眨。

“老王頭!老王頭!你女婿來看你來啦!”

劉邦喊聲極大,引得路人無不側目。

只是喊了好幾聲,也沒人來應他。

好在一旁還有其他守備,當中一人道:

“老王頭啥時候多了一個女婿了?他閨女不是在宮裡頭當差嗎?”

劉邦笑道:“今天的事,這不剛成婚就來見我老丈人來了……這位大哥,您可知道我丈人的在哪?”

“你這人膽子忒大!敢拿老王頭取笑,他那驢脾氣,指不定得怎麼著你呢!”

說完,這人指了指外面:“他在外邊兒當差,你自個兒尋去。”

錢塘門這兒只查進來的人,出去的卻是一個也不問。劉邦朝著這人道了謝,便徑直朝城外走去。

見皇帝沒了身影,楊沂中還好,辛次膺已經著急了起來。

“楊大人,愣著幹什麼?趕緊追上去啊!”

楊沂中仍是目不轉睛,不過這次他回了辛次膺的話:

“官家有旨,我等皆需在這裡候著。”

“愚忠!”

辛次膺怒罵了一句,便想要自己動身過去。

卻被一旁的其餘幾人,給死死地按在原地。

“你們這是幹嘛?楊大人這是何意?”

“官家剛才,”楊沂中終於把頭轉了過來,“是對著我們一起下的旨。”

辛次膺連掙扎都掙扎不了,只得不斷在口中說些個‘告狀’、“奏摺”之類的詞。

而走出城外的劉邦,一眼就認出來了老王頭。

倒不是因為模樣相像,而是這裡就這一個老頭。

這個時候,這老頭手裡舉著長槍,面前站著兩個和尚,大的那個和自己差不多的年紀,小的那個約莫只有十一二歲。

有吐蕃和尚在先,看他們的打扮,應該是漢地和尚了。

走得近了些,老王頭的聲音便傳到了他的耳朵裡。

“既無路引,也無憑由,這城你們是進不得!”

小和尚聲音還有些稚嫩:“但上次我們來也沒有,同樣進了,為何這次便進不得了?”

“上次是上次,這錢塘門入了夜就要路引!就要憑由!沒有就不給進!”

“除非……”老王頭嘿嘿一笑,壓低了自己的聲音。

劉邦走得再近了些,才聽他說道:

“以前在汴京的時候,老漢我給相國寺燒了不少的香,遇到大師們來化緣,也都把緣給結了。”

“如今這年月,大夥兒日子都不好過,今天兩位大師要不然把我的緣還給我?”

“你們不最喜歡說什麼善有善報嘛,老漢我的善報,就託二位的福了。”

雖然不理解化緣是什麼意思,但老王臉上這表情、這語氣,劉邦可不陌生。

這老小子是在這討過路費呢!

自己這老丈人,也太過分了些。

若是遇到了探子細作,掏錢也讓人進這城門?

這種事情,劉邦向來是幫親不幫理的。

於是他便上前幫腔道:“這位說得有理,天下哪來白吃的飯!既然要過城門,又無憑證,這緣當交,當交!”

三人均被劉邦嚇了一跳,老王頭原本還想罵上兩句,但聽他朝著自己說話,穿著也是不凡,更是多了幾分底氣。

“聽見這位相公的話沒?不是我要為難你們,只是規矩就是規矩,不好隨意壞了。”

年紀大些的和尚,從劉邦出來開始,眼睛便停在他的身上,未曾移動半分。

被他看得有些不自在,劉邦正欲開口罵人,卻在耳邊聽到了一聲嘆息。

回過神來,見三人俱是神色如常,那大和尚雙手合十,朝著自己躬身道:

“阿彌陀佛……”

“如是我聞,降伏其心”

“菩薩有相,即非菩薩”

言罷,他又從肩上掛著的布袋裡掏出了一本冊子:

“貴人有言,小僧自當遵從,只是出家人身無長物,此乃易安居士手抄的《妙法蓮華經》。”

經書什麼的,老王頭不懂,劉邦更不懂。

但比劉邦強的是,易安居士這四個字老王還是聽過的。

正欲伸手去接,卻被小和尚搶先一步,把經書從大和尚手裡奪了過去。

“師父,不可!”

大和尚低聲道:“道濟,莫要胡鬧。”

見到手的善報又飛走了,老王頭朝著那個叫道濟的小和尚大罵:

“小禿驢!城門重地,豈能容你撒潑!”

一邊說著,一隻手就朝著道濟伸了過去,揪著他的後背,把整個人給拎了起來。

老王頭正準備給這小和尚兩耳光,卻聽見‘啪’的一聲,一條鞭子打在了他的手上,他吃痛不住,抓著道濟的手再沒了力氣,將道濟整個人給落在了地上。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九州烽煙記

九州烽煙記

賦江山
滾滾龍爭虎鬥,人間古往今來。沉吟屈指數英才,多少是非成敗。富貴歌樓舞榭,圖王霸業兵機。 萬般回首化塵埃,只有青山不改。
歷史 連載 7萬字
大唐最強紈絝

大唐最強紈絝

阿基米德沒有米
李北斗夢迴大唐,成為了妥妥的官三代。 正當他覺得這波穩了,從此以後可以安心做個紈絝,享受人生時,卻莫名其妙地多出了兩個大哥。 一個君臨天下殺伐果斷締造了貞觀之治, 一個聽言納諫虛懷若谷奠基了開元盛世。 他們還想讓李北斗這個弟弟吃軟飯。 李北斗:我堂堂一個鹹魚,這能忍? 男孩子出門在外也要保護好自己,千萬不要被封建軍事集團大頭目饞了身子。 李治:打今兒起,咱各論各的,我管你叫爸,我叫他弟兒,他管你叫
歷史 連載 11萬字
活埋大清朝

活埋大清朝

大羅羅
朱三太孫乃是我大清死敵!為禍之甚,尤在三藩之上!——少年英主康熙皇帝說完此話,便將朱和墭之名寫在了南書房的立柱之上。 朱三太孫你要頂住啊!反清復明全靠你了,我等大明忠臣就在後面替你加油鼓勁! ——大明忠臣鄭經、陳近南、大佬輝、刀疤榮正興高采烈的在搖旗吶喊。 朱三太孫你知道嗎?這是你爺爺崇禎皇帝給吳三桂的遺詔,是從你家山寨裡面找到的,如假包換! ——最愛大明朝的楊起龍,正拿著墨跡未乾的崇禎遺詔,自言
歷史 連載 3萬字
(HP)Forgive

(HP)Forgive

陳夜楓
如果挽回不了你的愛,我願守護你的幸福。 如果能讓你的世界不再陰霾,我願替你邁向地獄。 從未說出口的愛,從未獻給你的表白。 我想要的,只有一句:Forgive。 讓我能微笑沉睡在黑暗。 —————————— 無穿越無重生,按原著路線的最後兩年故事。正文已完結,後續將放上番外~
歷史 連載 2萬字
我靠馬甲碾壓修真界

我靠馬甲碾壓修真界

暮寒公子
修仙界中有一門功法,修士可以用“獻祭身體中完整的一部分”為條件,修出體外化身。 由於這門功法太過殘酷,一直被列為禁法。 直到有一天,梅擁雪偶然從藏書閣的角落發現到了它。 於是,梅擁雪先是獻祭了一整個闌尾,獲得馬甲一; 隨後,她又獻祭掉了兩顆智齒蛀牙,獲得馬甲×2。 再後來…… 梅擁雪:我的一顆細胞,也算是“身體中完整的一部分”,對吧? * 人體每天有700億細胞死去,梅擁雪每天製造700個馬甲。
歷史 連載 5萬字
家父漢武,子不類父?

家父漢武,子不類父?

木屋城堡
細數歷代帝王,要論哪幾位雄才大略,無非便是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明太祖。 然而。這幾位站一塊,都湊不齊一個原裝的儲君。自盡的扶蘇、流放的承乾、早亡的朱標,以及,冤死的……不。 劉據已經決定,不再和這幾位做難兄難弟,他要順利接過老爹的班!方法也很簡單。 第一步,對霍去病說:“表兄,多注意健康,身體才是最大的本錢!”第二步,對衛青說:“舅舅也要注重養生之道,四十不惑才到哪兒,您還要長命百歲呢!”然後
歷史 連載 5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