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鳥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跟方臘完全切分開了以後,李存才發現方臘的好處。

想當初在青溪時,李存派出去拉人的人,每天都能很輕易的就能拉到人來加入虎賁軍,短短四五十天時間就叫李存拉起來了一支三萬多可戰之兵和近十萬軍屬的龐大隊伍。

可以說,那時虎賁軍的發展絕對是日新月異。

後來李存總結,那時人之所以那麼好拉,主要是因為,湧入青溪的幾乎都是得知方臘已經舉起了起義大旗奔著追隨方臘起義而去青溪的義士和活不下去的民眾,這種情況下,也頂著起義旗幟的李存,派人過去的人一招,他們自然而然的就來投了。

如今,李存還是原來的條件,可願意加入虎賁軍的人卻寥寥無幾。

——兩天都過去了,也就幾百人來應徵入伍,而且,這幾百人還多是潑皮無賴精猾之徒,他們來參加虎賁軍,多是抱得投機的目的。

李存受戚繼光所著兵書《紀效新書》、《練兵紀實》、《蒞戎要略》、《武備新書》等兵書的影響很大。

因此,李存特別不喜歡那種面板白淨、行動伶俐、看見自己毫不顧忌的人,因為這些人都是油滑之徒,關鍵時刻靠不住,會開溜,而且還會拉著其他人一起溜。萬一被上官抓住,他們又有足夠的口才嫁禍於他人。所謂一粒老鼠屎,攪壞一鍋湯。這種人在軍隊中,不但不能作戰,反而會起到瓦解軍心的作用。

李存喜歡的是那種,黑大粗壯、皮肉堅實的鄉野老實的農民,就像御用五傻那樣的。

這樣的人,訓練起來雖然有些費勁,但是一旦練出來了,非常好指揮,而且能打苦戰。

基於自己的喜好,李存給這批新兵派去了最嚴厲的教官,並暗中告訴這些教官,這幫新兵中,如果有人跑了,不要往回找。

李存想看看,這大浪淘沙過後,到底能剩多少金子?

其實——

李存在建德城裡沒能招到多少人,主要也是因為這是城市,民眾生活要相對好一些的城市,而不是農村,很多民眾都活不下去的農村。

經過這次失敗的招兵,李存也決定了自己以後的發展方針,那就是走農村包圍城市的路線。

第三天一大早,李存就讓張世帶隊,改去附近的農村裡招人。

效果那是立竿見影。

——當晚,張世他們就給李存帶回來近兩千好兵和六七千軍屬。

張世跟李存商量,想再在此地停留幾天,多招募點好兵。

但被李存給否了。

歷史證明,現在當務之急是將宋軍擋在長江以北,絕不能讓他們渡江,否則起義必敗。

要知道,這可不只是十五萬趙宋王朝最能打的西軍的事。

而是,這十五萬西軍一到,東南地區的眾多地主,肯定會紛紛順勢拉起隊伍,跟著這十五萬西軍一塊鎮壓起義。

此事不用抱有任何僥倖,因為,這不是兩個人之間的爭鬥,還可以找點原因化干戈為玉帛,這可是積累了近二百年矛盾的兩個階級之間的爭鬥,是農民階級要推翻地主階級的爭鬥,哪有緩和的餘地?

所以地主階級肯定會毫無保留的支援宋軍鎮壓起義。

還有,永遠不要小覷一個存在了近二百年的王朝的潛力。

不誇張的說,目前階段,趙宋王朝傾全國之力至少有上百萬現役大軍。

如果起義之勢真大到了足以推翻趙宋王朝統治的地步,趙宋王朝肯定會將這一百多萬宋軍全都投入到東南這裡的。

另外,趙宋王朝還可以源源不斷的招募新軍。

屆時,外有趙宋王朝的大軍,內有地主武裝,這仗怎麼打?

根據《兩宋農民戰爭史料彙編》的統計,在趙宋王朝的統治時間內,其境內一共爆發了四百三十三起農民起義,相當於平均每年約一點三六起。

可這些農民起義,沒有一起將趙宋推翻的,甚至連個大點的波浪都沒有擊起來。

為什麼?

其主要就是因為,別看趙宋王朝對外軟弱不堪,但對內,鎮壓農民起義,他們絕對是專業的。

李存要是不想被鎮壓,就得想方設法將宋軍擋在江北,擋在秦嶺-淮河以南,然後集中力量去消滅江南的所有地主武裝,佔據整個江南,之後再與趙宋逐鹿中原。

為了完成這個戰略目標,李存絕不能在路上浪費太多的時間,甚至都不能去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

事實上,如果不是建德城的位置太過重要,不容有失,李存都不會在這裡耽誤三天時間。

三天一過,李存立即下令大軍開拔,沿富春江東進,直撲趙宋王朝在東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杭州。

虎賁軍走了,也帶走了李存不少遺憾。

也不知是不是因為李存之勢還沒有成的緣故,還是選擇低調發展路線的李存沒有像方臘那樣建立政權不能給文人想要的虛名,亦或是因為趙宋真就那麼得文人氏族的人心,哪怕李存給出了極高的待遇,可是依然沒有文人主動來投李存。

最終,李存親自禮賢下士,也只不過就請來了一個叫“胡生”的太學生和一個叫“康健”的私塾先生。

李存見胡生挺機靈,就把他留在建德城做張打鐵和監軍沈毅的參謀官,讓他在幫張打鐵和沈毅參謀的同時,再看管張徽言等宋官。

而康健則被李存帶在身邊,暫時充當管勾機宜文字。

由於文人力量實在薄弱,李存將看起來挺有組織能力的童淑一家給擄走,逼著童淑做自己的轉運副使跟方無忌和謝氏一塊幫自己管理那越來越多的軍屬和各種物資。

倒是匠人,尤其是軍匠,李存招募到了不少。

這個時期的軍匠,在趙宋王朝那裡,介於軍人和官奴婢之間,跟軍人和罪犯一樣,臉上也是要刺字的,因此他們也被排除在普通市民的行列。

趙宋朝廷對於軍匠實行軍事化管理,這讓他們一點自由都沒有。

這也就罷了,關鍵,趙佶軍臣最喜歡幹得就是大興土木,因此軍匠勞役負擔十分沉重。

另外,平時沒事的時候,軍匠還得為權貴幹私活,而且是沒有工錢的那種。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高俅將趙宋王朝本該最精銳的中央禁軍全都變成了軍匠,為趙佶修宮殿、萬歲山等官方建築物的同時,還用這些軍匠承接各種私人工程,無本萬利,賺翻了。

更關鍵的是,由於軍匠隸于軍籍,也使其無法像其他民匠一樣從事其他經營類活動以謀取錢糧。

此外,官員還經常剋扣軍匠的錢糧待遇,“役工匠,造器用,則不給衣食”。

這一行為無疑又使得這個時期軍匠的處境更為艱難。

總之,有宋一代,軍匠的待遇十分微薄,甚至不足以解決自身溫飽,這造成了大量軍匠選擇逃亡。

此前,李存招募的敢勇之中,就充斥著大量從各地逃出來的軍匠,李存之所以能那麼輕易的就造出來那麼多的攻城器械,以及那麼輕易的搭建出來十丈高的箭塔,固然有李存親自傳授秘訣的原因,但也不能否認李存手下的那些軍匠也起到了很關鍵的作用。

綜上所述可知,這個時期的軍匠,被政府所役使,為統治階層服務的同時,卻有著極為低下的社會地位,甚至其地位都不如農民高。

這就難怪,聽到李存給匠人的待遇這麼高,會有大量的軍匠選擇加入虎賁軍了。

在這之後,虎賁軍又先後來到桐廬和新城。

這兩個城池的官吏豪紳,既不願意投降李存,又不敢據城而守,便一窩蜂的逃了,只留下幾個恪盡職守的官吏像是待宰的羔羊一般勉強約束著成中的紀律。

李存兵不血刃就拿下了桐廬和新城後,除了將那些逃跑了的官吏豪紳的家和官庫給查抄了以外,李存對桐廬和新城的其他人也是秋毫無犯。

所需要的糧食等物,李存也都是以高價購買的方式獲得。

可以說,李存在桐廬和新城的作為,幾乎就是李存在建德的翻版。

唯一不同的是,這次李存只在每個城裡留下一隊虎賁軍將士配合那些留守的官吏維護兩城的秩序,並吩咐他們,若是城中之人不喜他們,他們就立即出城,然後去杭州找大部隊,萬萬不可以擾民,否則定斬不饒。

換而言之,在這兩座小城裡,李存並沒有安放文人管著趙宋的官吏。

這裡需要說明的是,並不是李存覺得這兩個城小,位置又沒有那麼關鍵,就沒有這個心,實在是他沒有這個人。

離開新城後,虎賁軍繼續沿著富春江向富陽出發。

富陽就是杭州前的最後一城,只要過了富陽,虎賁軍就可以直趨此戰李存的第一個勢在必得的目標——杭州。

誰想,不等虎賁軍兵臨富陽城下,之前被李存派出去攻佔蕭山一帶切斷杭州有可能存在的援軍的蘇東,就親自來報,說他的選鋒營圍住了一夥宋軍殘部,對方點名要見李存,還說能幫李存打下杭州城。

李存一聽還有這好事,立即就讓蘇東把人帶來。

等這夥宋軍殘部浩浩蕩蕩的到來,李存不禁有些詫異!

這夥殘軍竟然足足有近百人之多,而且這還不算那些馬車裡的人。

不過這還不足以讓李存好奇。

真正讓李存感到好奇的是,這夥宋軍殘部,竟然有一百五六十匹戰馬,而且這還不算拉車的那幾十匹馱馬,如果將這幾十馱匹馬也算上,他們竟然有二百多匹馬。

不用多說,這絕對是一支真正的馬軍殘部。

這怎能不讓李存好奇,這是支馬軍殘部之前是隸屬於哪支宋軍的,竟然有這麼多匹戰馬?

要知道,這可不是在西北地區,這裡可是江南地區,真正的馬軍在這裡絕對是非常稀缺的兵種!

李存在在一眾殘軍身上一一掃過,最後落在領頭的一個五十多歲的老者身上,直截了當的問:“你們如何為我賺開杭州城門?”

老者當即拜道:“末將乃諸暨馬軍副指揮使梁錦,原是隨顏坦將軍去青溪剿方臘的,後因主將大意戰敗,末將等人掩護顏坦將軍殺出重圍,不想顏坦將軍卻自刎于田埂旁……”

聽了粱錦的講述,李存才知道,梁錦他們這些人隨蔡遵和顏坦剿方臘大敗而歸後,一路隨曾升逃到西興鎮。

在西興鎮,曾升說,方臘一夥勢大,杭州必定也會被攻陷,他不準備去杭州,準備直接去鎮江上奏天聽,讓梁錦他們這些人護他去鎮江。

可梁錦等人的家眷還在諸暨,如果杭州附近淪陷,他們的家眷肯定不能倖免,便跟曾升商量,先去接家眷,然後再去鎮江找曾升。

曾升知道,梁錦等人心念家眷安危,不可能在不帶著家眷一同上路的情況下護送他去鎮江的,便帶著幾個願意跟他去鎮江的人離開了。

而梁錦等人則在第一時間去諸暨接上了他們的家眷,並且將諸暨馬軍的家底全都帶上,準備去鎮江找曾升。

不想,梁錦等人接了家眷剛上大路,就撞上了虎賁右軍的選鋒營。

梁錦他們手上有一百五十多匹戰馬,肯定能逃脫選鋒營的追殺,甚至他們都可以仗著馬軍的優勢跟只有一千人的選鋒營打上一場。

但當了一輩子兵的梁錦一眼就看出來了,這支打著虎賁軍大旗的千人部隊是跟方臘義軍齊名的虎賁軍的先遣部隊,後面肯定還有虎賁軍的大軍,打他們肯定是打不贏虎賁軍的大部隊的。

而跑,梁錦他們的家眷又是無論如何都不可能跑得過虎賁軍的大部隊的。

梁錦等人跟在曾升身邊還曾聽青溪縣城中的達官貴胄說過,李存最喜歡乾的事之一就是把俘虜的女人賞給自己手下的將士。

關鍵,梁錦他們心知,這次他們打了這麼大的一個敗仗,斷送了杭州附近唯一的一支可戰之兵,十有八九會受到最嚴重的軍法處置,哪怕有曾升幫他們斡旋。

更何況,梁錦他們還違抗了曾升的意思,沒有直接護送曾升去鎮江,因此,曾升肯不肯盡力幫他們斡旋,還不好說。

所以,本就在猶豫要不要去鎮江的梁錦,一咬牙,就帶著其他人投降了,並準備利用他們的身份幫李存詐開杭州城門。

聽完了梁錦的計劃,李存覺得,梁錦他們這些人還真有可能幫自己詐開杭州城門。

如此一來,虎賁軍肯定能少死不少人。

關鍵,歷史上,方臘義軍是因為沒有糧食,才不得不撤出杭州城的。

李存大膽猜測,作為趙宋王朝在東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杭州城不可能沒有糧食。

要知道,江南向來都是趙宋王朝的產糧最大基地,趙宋王朝北方的糧食,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從江南運過去的。

作為中轉中心的杭州,應該不僅有糧食,而且還應該有很多很多糧食才對。

李存依稀記得,史書上說,方臘打下杭州後,縱火燒了杭州城六日。

李存估計,這場大火是不是方臘放得兩說,但這場大火很可能就是杭州城裡沒有糧食的最主要原因。

因此,如果梁錦能讓李存輕而易舉的打下杭州城,不給任何人燒燬杭州城中糧食的機會,那麼梁錦絕對可以說是居功第一。

再者說,梁錦畢竟是正兒八經的統兵將領出身,而且,他都五十多歲了,還能從息坑中殺出來,肯定比李存手下的這群泥腿子要強一些。

所以,李存當即許諾:“若你等能為我做成此事,我便擢你為代統領,讓你統五千人馬,其他人亦有封賞,如何?”

梁錦也知道,義軍的統兵領將不值錢,更何況還只是一個統領五千人的義軍將領。

可誰叫梁錦他們現在走投無路了呢?

所以,梁錦一拜在地,道:“諾!”

半截黃土埋身的梁錦知道,李存絕不可能輕易相信他們這些降將的。

而且,梁錦他們這些人現在已經處於虎賁軍的包圍之中,想再反覆也不可能了。

如此一來,梁錦索性大大方方的跟他的兒子梁振說:“叫你娘他們出來拜見將軍。”

其實,所謂的拜見,就是梁錦他們把他們的家眷抵押在李存這裡為質,這樣李存才有可能放他們去詐杭州城門。

這是必有之舉。

梁錦不主動這麼做,李存也肯定會提出來的。

所以李存也沒有攔著梁錦他們把家眷叫出來。

不多時,就呼呼啦啦的從幾十輛馬車中下來了近二百老弱婦孺。

而李存一眼就看到了一個星眉劍目、身材很高、一身宋軍軍服打扮、還腰插短刀、背上挎著一張強弓的少女。

少女,大約十六七歲的樣子,氣質冷豔,卻又擁有清純甜美的外貌、修長勻稱的身材,加上她這一身要上戰場的裝扮,用四個字來形容最為貼切——英姿颯爽!

“咦~這姑娘有點張馨予的意思啊。”

……

……

PS:二合一大章,今天就這一章了。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大隋:二世浮沉

大隋:二世浮沉

艾擎
簡介 “斜陽欲落處,一望黯銷魂”———楊廣 隋二世而亡,大概是歷史的遺憾。 原本統一繁盛的帝國,在一切強盛到最頂點的時候,致命的威脅也悄然來臨。 隋帝國的命運,從全盛到滅亡,從開始到終結,好像都是已經註定的。 ……但又好像不是。 因為總有人試圖逆轉一切。 ———金甲戰神站在城門前,遙望天邊的紅日。 孤身一人面對千軍萬馬,只緩緩道了一句——— “國事千鈞重,頭顱一擲輕”———宇文成都
歷史 連載 4萬字
覆秦

覆秦

起飛的東君
秦朝末年,天下疲弊。萬民愁怨盈於野,六國遺民競相謀秦。當此之時,有英雄揭竿而起,為天下唱。 “天下苦秦久矣!” “伐無道,誅暴秦!”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歷史 連載 4萬字
紅樓兵仙

紅樓兵仙

木穴川
穿越而來的賈琿覺得,既然這輩子已經學了這麼多東西了,那就不能再躺下去了,所以啊,這輩子,我要進武廟!
歷史 連載 2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