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按理說霍冀既然是傾向於高拱的一位尚書級大員,那麼在這件事上,高拱似乎應該幫他一把,但箇中情況並沒有那麼簡單。

霍冀隆慶元年時本任陝西三邊總督。二月,張居正入閣參預機務。其時,徐階大權在握,高拱因與徐階不和,遂於元年五月離開內閣。九月,俺答寇大同,陷石州,掠交城,文水,直搗山西中部,京師處於戰爭恐怖中。十月,俺答擄掠中飽後引兵北退。隆慶帝下詔讓群臣討論戰守事宜,兵部尚書郭乾被罷職,十月丁亥,由霍冀接任。甲午,巡撫寧夏的王崇古改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總督陝西三邊。

到了隆慶三年,霍冀進九邊圖書。這一年災異頻繁,霍冀和楊博一同乞休,隆慶不允。

這裡問題就來了。當時楊博是戶部尚書,災異頻繁請辭還有點道理,可霍冀一個兵部尚書也跟著湊什麼熱鬧?

原因在於,霍冀和楊博乃是同鄉,而同進同退到這個程度,說明關係很不一般。在霍冀之前,楊博是兵部尚書,而在霍冀當兵部尚書的時候,楊博當戶部尚書,卻同時還在兼管兵部的事,可見霍冀當兵部尚書,肯定有楊博的幫助,他肯定希望是一個自己的人來繼續管兵部,這樣才不會有矛盾。

所以歸根結底,霍冀是楊博的人,而不是高拱的人。至於他的政治態度為什麼傾向於高拱,有一個不完全的理由是:高拱與山西籍的大員們關係歷來不錯——記得此前徐階和高拱矛盾爆發的導火索麼?就是那次楊博主持的京察,當時高拱就是站在楊博一邊的。

當然這其中的具體情況還比較複雜,三言兩語說不明白。總之,楊博、王崇古、張四維等這些山西籍的大員,在朝中的政治態度多傾向於高拱,霍冀作為山西籍的大員之一,在其內部大概緊隨楊博之後,也對高拱有所傾向就不奇怪了。

但不管怎麼說,霍冀的“帶頭大哥”是楊博,而不是高拱。

既然如此,高拱就不好隨便強出頭,至少得等楊博表態,他才好有所舉動,要不然你讓楊博怎麼想?山西籍的其他大員怎麼想?

怎麼著,你高肅卿是打算直接把我們山西幫整體收編了還是咋的?

因為這個原因,高拱現在肯定是不方便插手的,即便要插手,也得等霍冀頂不住趙貞吉壓力而楊博也束手無策之時,那時候出手才顯得出其中的分量。

但在原本的歷史中,這件事後來出了岔子,其中原因比較複雜,簡單的說就是霍冀直接憤而辭職了,高拱什麼也沒來得及做。但是一年之後高拱成為首輔且穩固了地位,便指示親信門生、吏科都給事中韓楫上疏,請重新啟用霍冀。不光是韓楫一人,從韓楫開始,一大幫高拱的門生故吏紛紛上疏請求重新啟用霍冀,只是那時候霍冀染病,身體不好,因此推辭不就,再過了四年便病逝了。

事情前因後果大概就是如此,現在該言歸正傳了。

隆慶帝這個人,別看平時不聲不響,但他其實是很瞭解這些內幕的,他知道所謂趙貞吉僅僅是因為脾氣倔、架子大才跟高拱不和的說法完全站不住腳。趙貞吉乃是徐階餘黨,他跟高拱之間的矛盾,歸根結底是施政理念不同:徐階的施政理念早已說過,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維持現狀。

但高拱顯然是不滿足於維持現狀的,他要的是“除八弊”,是打造一個嶄新、向上的大明。

這兩個人的矛盾,根本無法化解。之所以還留著趙貞吉,一是趙貞吉目前並沒有出什麼大的差錯,不能無罪而罷;二是徐階餘黨內部的勢力還未理順,還要等一等。

前者不必多說,後者卻必須提一提。

隆慶帝是在等誰理清徐階餘黨的內部勢力?

不是別人,正是張居正。

張居正當然是徐階一黨出身,但他同時也是隆慶的潛邸之臣,如此一來,到底要不要用他,就要看他自己的傾向了。

隆慶怎麼觀察他的傾向呢?倒也簡單:跟高拱走得近的,就是傾向於自己這個皇帝;跟高拱走得遠的,那就是自私自利的徐階黨徒。

說到底,在隆慶心目中,由於高拱的政治理想跟自己完美重疊,因此高拱就是他在外廷的全權代言人,嫡系中的嫡系、親信中的親信。

說與高拱一路,便如同與他隆慶天子一路;誰與高拱陌路,便如同與他隆慶天子陌路。

因此,他下意識的一句話,才會根本不提趙貞吉。

高務實隱約之間想明白了這個道理,頓時覺得腰不酸了,腿不疼了,一口氣能爬五樓了……咦,這句話怎麼這麼熟悉。

這時孟衝也連連笑著點頭,附和道:“是呀是呀,萬歲爺爺聖明獨斷,內閣總算是……總算是明白了萬歲爺爺的一片苦心。”他說著,心裡一陣後怕,心道:直娘賊,差點說成“內閣總算是給了個面子沒有封還中旨”,還好爺們反應及時。

隆慶也笑著點了點頭,對馮保道:“馮保,你親自跑一趟,去告訴下面,可以給高務實刻印雕牌了。”

刻印雕牌是指刻制官印和腰牌。有了這個東西,高務實才算正經的大明官員。

高務實心中有些中二的想道:我的這官印和腰牌上不知道會怎麼寫?

官印想必應該就是太子伴讀?

腰牌是不是應該寫作“太子伴讀假侍讀學士高務實”?

我這兩個官,似乎也有點像一個正式職務外帶一個加銜的意思,只是都沒有正經品級,要是放在前世,算什麼級別來著?

從五品應該是個知州,知州是不是應該相當於副廳,亦或是正處?那我豈不是應該算作……沒有級別卻享受副廳或者正處級待遇?

有意思啊……

還是這個年代好混,才幾歲就能混到前世三十多歲都沒混到的級別,可見有句老話說得好:朝中有人好做官吶!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女帝流落人間,我教她種田

女帝流落人間,我教她種田

長歌輝煌
林萬一朝穿越,正趕上官府發老婆,還一發發五個。大老婆錘肩。二老婆捏腿。 三老婆小鳥依人……殊不知,夜夜錘肩的大老婆,竟是流落人間的女帝。 醒掌天下權,醉臥美人膝,唯我樂逍遙~
歷史 連載 4萬字
全家被流放,我八歲科舉翻身

全家被流放,我八歲科舉翻身

藍鯊不吃魚
百年前,他做到天子近侍,家鄉成了別國。他想拿回來,國亡了。他從城樓上一躍而下。 百年後,他成了大景朝的8歲小弱童,有了再次拿回故土的希望! 科舉吧,少年! 但口袋空空、咳嗽聲聲,外公家滿門被流放。又遇譏諷的、要債的、陷害的、為難的……還遇考官算計、考棚大火、朝廷陰謀…… 不就是病、弱、貧嗎?怕個鳥蛋! 書中自有萬千丘壑!我,接得住! 且看他:智考舉、勇承擔、計賺銀、廢紈絝、破陰謀……養身救家兩不誤
歷史 連載 3萬字
天災逃荒!我被婆家寵上天

天災逃荒!我被婆家寵上天

綠獅子
【種田+穿越+空間+天災+逃荒+經商】\n樂極生悲,這說的大概就是陸青冉了。 \n一個小時前,28歲的陸青冉剛剛晉升成百貨大廈的經理。\n一個小時後,她在回家的路上就遇到了車禍,再次醒來,陸青冉還是陸青冉,但卻成了農女陸青冉。 \n既來之則安之,陸青冉樂觀的想到,然而現實不允許。\n農女陸青冉,親孃早死,親爹再娶,繼母進門三年生了兩個大胖小子,成為家裡的功臣,連帶繼姐的地位也水漲船高。 \n繼姐有
歷史 連載 3萬字
長女

長女

空巢獨居客
全文完結 預收文《清穿十福晉》《下山嫁人》,文案在最下面。 【文案】 精明能幹頂門立戶獨女vs“大家閨秀”官家病秧子 十二歲之前的孟半煙,家庭美滿生活幸福 家中算不得有錢人家但從小就未曾為了吃喝發愁 沒什麼心願,整天樂樂呵呵胡吃悶睡的,誰都沒她過得舒坦 過了十二歲天塌地陷,爹死在外面死不見屍 孟半煙身為家中獨女,只能咬牙扛起孟家的體面 此後孟半煙就給自己列了一個心願清單 一:替守孝期滿的娘再找個好
歷史 完結 2萬字
晉末天下

晉末天下

風青竹
寧康元年,東晉權臣桓溫帶兵入朝,拜謁皇陵。不出三日,整個建康城內便已流言四起,說其此番是要誅滅王謝兩大家族,顛覆朝廷,再造乾坤寰宇! 值此人心動盪之際,唯有身為穿越者,又對長生之法略有研究的秦行雲看出桓溫已經是大限將至。 然而他想的並不是順水推舟,而是逆天改命,欲要為桓溫點上七星燈續命,一如當年諸葛武侯所行之事。 他也知道,無論此舉成功與否,天下格局都將因此更易!
歷史 連載 0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