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左諭德與侍讀學士均是從五品,不過翰林院按制屬於皇帝的秘書班子,而詹事府按制則是教導太子學習理政的機構。雖然這麼說起來,似乎翰林院地位更高,但那也得看是對什麼人來說。

高務實與太子同齡,很明顯是皇帝為太子提前培養的輔佐之才,這一點任誰都看得出來。

雖然在大明,能不能真正在將來輔佐太子,首要條件是高務實要能金榜題名,但從《龍文鞭影》問世開始,大多數人對此都是表示看好的,再經過這次河南道試,高務實連取小三元,大家透過河南督學衙門公佈的高務實考卷來看,也基本認定此子將來高中實在是大機率事件。

這麼一來,高務實這個太子近臣,基本上可以保證來日必是天子近臣,因此現在稱呼他為高諭德就反倒比高侍讀更好了——更能體現他和太子殿下的特殊關係嘛。

不過高務實自己對此倒是看得很開,反正不管是侍讀學士還是左諭德,都是臨時掛名,又不是實官。

將來他就算考中進士,照樣還是得先爭取考中庶吉士,進翰林院幹一段時間,打熬資歷,依然要從七八品小官做起,現在的這些“假”字打頭的官位,不過都是虛名罷了。

當然了,虛名歸虛名,不代表就一點用處都沒有。至少,有這個臨時官職在身,很多布衣白身不能做的事,他就能做。

譬如上疏。

隆慶五年六月初二,太子伴讀、假翰林院侍讀學士、詹事府左春坊左諭德高務實上《紓驛路疏》於朝廷,全名為《為遵祖訓原意請整肅驛站以紓驛路疏》。

疏文一開頭,就是先吹一波“自古以來”。說我天朝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地域遼闊的泱泱大國,“東漸於海,西被於流沙,朔南暨,聲教訖於四海”。

而我大明更是國土廣袤,幅員遼闊,“東起朝鮮,南包安南,北距大漠”,甚至南海的“千里長沙,萬里石塘”,亦入版圖,東西一萬一千七百五十里,南北一萬零九百四里,而“非命吏置籍,侯尉羈縻者,尚不在此數之列”。——這個數字其實是準確的,但大明朝廷上下恐怕只有他知道得如此確切。

當然了,也不會有傻子跳出來說他的資料有誤,畢竟誰也沒去量過。

然後高務實開始回顧了一下從古自今,各個王朝統治如此廣闊疆域的方式,也就是資訊傳播方式。“修築烽燧,燃放狼煙;駕馬服牛,徒步奔走;整治道路,設定驛站”,諸如此類,不一贅述。

接著引出主題,說在這千差萬別,形態各異的資訊傳遞方式中,驛站所發揮的作用尤為值得重視,他在疏文中說“驛道者,國之脈絡,不容壅滯”,又說“置郵傳命,如人身血脈,不能一日廢也”,可見其在政令上通下達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最後則點明中國曆代諸王朝無不以京師為中心,修築四通八達的驛道,在其上設定為數眾多、功能齊全的驛站,戍有驛卒,以便有效地傳遞政治、經濟、軍事等資訊。

疏文接著開始說本朝,說自太祖“混一區寓”後,為鞏固統治,以驛站為軍國機務最急之事。自登基之日起,便治水、開山、修路、造橋、備馬匹、設車船,“置各處水、馬驛”。

馬驛是指陸驛,“應用馬、驢、車、人夫”郵遞,衝要處“或設馬八十匹,六十匹,三十匹”,“其餘非重要,亦系經行道路,或設馬三十匹,十匹,五匹”;

水驛則以舟船為之,“通行正路,或設船二十隻,十五隻,十隻”,其餘分行偏路,“亦設船七隻,五隻”。可見,根據驛路位置之輕重,行人之多少,水、馬驛所役車、船、舟、馬多寡不等。驛卒一般是“要路十人,僻路或五人,或四人”。

然後又說明本朝郵遞機構,除驛站外,還有遞運所、急遞鋪,但是比之後二者,驛站不僅遍及腹裡,還廣泛分佈於遼東、甘肅、朵甘、烏斯藏、松藩、四川、雲貴、廣東等邊遠地區。至嘉靖二十八年,全國上下各類水、馬驛高達一千二百九十五處。

顯而易見,大明驛站“櫛比蔓延”,遍佈全國各地,可謂水路交通、資訊傳播的大動脈,也正是由於無處不有的驛站,才鑄就全國性的交通網路。

驛站專職“遞送使者,飛報軍務,轉運軍需”,事務繁忙,用途廣大,負荷最重,故在溝通各地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方面擔負著重大的責任,發揮著巨大的功用。因此,驛站自然而然成為明朝官方資訊傳播的主要途徑。

說完驛站的重要性以及太祖對驛站的高度重視,高務實筆鋒一轉,開始說當前的問題。

高務實疏文中言:“太祖制驛站諸制律,本皆得宜,然時過境遷,百制盡廢矣。”

然後他便開始例舉:如本朝驛道,站與站之間一般平均相隔六十至八十里,這是指望驛卒一天所走的路程,這樣既能保證迅速往返,又不會導致過度勞累而“馬垮人倒”。

還有,就是由於驛站傳遞的多為關係國家安全的文書,故驛卒在兵部管轄下工作,而驛傳管理條例也相應地載入《大明律》有關刑法的卷目中,以示驛站的重要及驛卒工作的特殊性。

雖然明律對信使延誤時日處罰甚嚴,但是因洪水阻塞或地址有誤而耽擱行程時,信使可免予或減輕處罰。同時,明律嚴禁官員濫用驛站,責罵、鞭笞驛卒。反之,驛卒如利用驛站牟取私利,要加倍受罰。

這些制度,既嚴格,也充分考慮到了合理性和可行性,非常得宜。然而根據高務實“前番回鄉,途徑數十驛,深入驛站,遍問諸吏,方知其情大謬。”

高務實不僅一個個舉例自己路過的驛站,有多少驛站年久失修,有多少驛站車馬不足,有多少驛站驛夫缺額,還特別指出,許多驛卒以公謀私,部分朝廷官員(實際上是絕大部分,高務實沒敢說而已)亂用、私用驛站行為屢禁不止,使驛站超負荷運轉,處於半癱瘓狀態。這又導致政情、軍情不能及時上達下傳,使朝廷的行政陷入惡性迴圈之中。

“驛路通,則國家強;驛路滯,則國家弱”,因此高務實在疏文中疾呼,郵驛系統的紊亂、無序、衰敗是嚴重違背了太祖祖訓之本意的!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劍尋千山

劍尋千山

墨書白
花向晚東渡雲萊時,師父告訴她, 因功法相合,為快速進階,務必拐一位天劍宗的道君回西境。但必須記得,只能拐多情劍,不能找問心劍。 因為修問心劍的道君,雖強但蠢,不懂愛恨。 可偏偏來到雲萊的第一眼,她看到的就是修問心劍的謝長寂。 她如飛蛾撲火,明知謝長寂不染紅塵,還是為他出生入死,無悔付出。 可直到他們成了真正的夫妻,她筋脈盡毀,鮮血淋漓,他也只會啞聲和她說“抱歉” 她才知,問心劍的道君,當真不懂愛恨
歷史 完結 4萬字
大秦從挖地道開始

大秦從挖地道開始

王蜀蜀
穿越成秦皇十三子,恰巧六國剛統一不久。趙昊也曾想要不要挽天傾,由自己帶領這個嶄新的帝國,做大做強。 可看了看自己的周圍,嬴政,李斯,趙高,蒙恬,王賁,扶蘇,胡亥….嗯,苟活一世不好嗎? 於是乎,趙昊有個大膽的想法,先偷偷挖一條能逃出王宮的地道,再開始混吃等死的生活。 又名《我不努力,就沒人知道我有多弱》,《朕看見這土耗子就來氣! 》,《長兄不努力,弟弟如何坐享其成?》等等。
歷史 連載 48萬字
毒誓一九四一

毒誓一九四一

A大雪滿弓刀
這是一群小人物的抗戰,一群生活在社會各個階層的人與侵略者艱苦卓絕的抗爭。 在冰天雪地的關東群山裡,在侵略者鐵蹄下的東北大地上。有這麼一群人,爬冰臥雪,忍飢挨餓,只為了將窮兇極惡的強盜趕出自己的家園。 他們用自己和家人的生命,以及下一代人的生命,用了十四年的時間,去換取一個自由的沒有壓迫的新世界。
歷史 連載 38萬字
折她入幕

折她入幕

岫岫煙
核心梗:強取豪奪 中原式微,群雄並起。河東節度使宋珩攻破晉州,大勝而歸。 雨幕中,宋珩照見一青衣女郎,綠鬢朱顏,氣質如蘭。 後於席間,宋珩得知她乃胞弟救命恩人之妹,鳳目裡平添一抹打量和探究之色。 夏初,宋珩視察幽州歸府,欲納之為妾,卻驚聞她已離府。 都府內,宋珩一步步走向她,居高臨下地看著她那張逐漸失去血色的芙蓉面,輕啟薄唇:“好一個不為權勢所動的小娘子,可惜某素來不懂憐香惜玉,專擅行那折翅熬鷹之
歷史 完結 0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