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高務實之前和郭樸說會試之前都住在他的大學士府,其實那只是個說辭,主要是用這個姿態表示對郭樸的支援,從而加強郭樸在高黨的權威性。這一點,高務實知道郭樸一定能看得出來。

既然只是個姿態,那麼在接著朱翊鈞的“君威”,高黨雷霆萬鈞的扳倒了凌雲翼之後,高務實就不必真的一直住在郭閣老府中了。

會試的主考官都是皇帝在考試之前臨時決定的,但高務實知道郭樸就算被皇帝點將主持本次會試,他也也一定會拒絕。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高務實這次也會參加會試,而高務實是他的學生。

出於同樣的理由,高務實估計大舅張四維也不會出任本次會試的主考官。

這就讓高務實有些撓頭了,因為會試主考,是有很大機率會讓一位內閣閣老領銜的,而現在內閣只有三位閣老,如果郭樸和張四維都不肯出任主考,那很大機率這次的主考官會是申時行。

申時行在先帝隆起朝時就是“同知太子經筵事”,雖然不是日講官,但因為他“負總責”,其實也是給朱翊鈞講過課的那也就是給高務實講過課。

申時行是嘉靖四十一年金榜的狀元公,學問水平自然毋庸置疑,不過這位狀元公的課高務實一直不是特別喜歡,倒不是他講不清其中道理,而是申時行講課的風格實在是太過於四平八穩,說話也是小嗓門,溫文爾雅有餘,威嚴肅殺不足。

不過,這恐怕也是申時行的個人風格,他是個溫文爾雅的人,其做學問甚至有些把儒學往道家的無為上帶,某種程度上而言,他代表了現在心學中的某一派傾向,就是過於注重所謂心性的修養,而把現實中的許多事情刻意淡化。

中國有兩千年封建史,這兩千年中的大一統王朝自漢以降,一直是尊儒家為正統價值觀。但是所謂儒家學說自孔孟之後,也是變化展的。自從宋代後,進入到了一個新的時期。北宋五子開創的新儒學,在南宋分為朱6兩派,至南宋末年,程朱理學逐漸成為思想文化界的主流。到了明朝建立,程朱理學則進一步成為官方正統意識形態,並透過八股取士等措施,固定為君主統治的正統要義。

而至明代中後期,各種社會矛盾激化,江南出現資本主義萌芽,市民階級的壯大,一股帶有平義色彩的個思潮,開始猛烈衝擊以程朱理學為代表的官方意識形態和綱常禮教觀念。王陽明心學就在這個時候出現了。

比起從政的經歷,他的思想成就更令人矚目。結過艱苦卓絕的現實磨練,他成就了自成一說的心學理論。“致良知”是王陽明哲學的核心。後人因此也稱王陽明哲學為良知之學。

據說,曾有人請王陽明講學,問他“除良知之外,還有什麼可講的呢”問話人的意思,是希望他不要只講良知,不要守著“致良知”不放。而王守仁用了一模一樣的話來反駁他,說“除良知之外,還有什麼可講的呢”

其實對於這一則故事,高務實是有個人看法的,而且是“不同看法”。

儒家的“太宗”孟子裡說,良知是一種近似本能的本性,是不學而知、不學而能,人們透過性善所體現的四端惻隱、羞惡、辭讓、是非,這些東西都是先天固有的。而王陽明卻把這個本能的道德感應變成了三觀的核心價值觀念。

高務實一直認為,禪宗就是把佛教中國化和通俗化了,而王學與禪宗頗有些異曲同工,是將儒家學說也通俗化和大眾化了,不必拘泥四書五經教義,人人都可隨心所欲地領會儒教,人人可以為聖賢。

陽明心學一直在民間流傳甚廣,但因為沒有系統的嚴謹理論,所以無法取得正統思想地位,甚至在不同階段遭到官方打擊。即便王陽明死後,嘉靖帝還評價他說“守仁放言自肆,詆譭先儒,號召門徒,聲附虛和,用詐任情,壞人心術。近年士子傳習邪說,皆其倡導。”此論若一言以蔽之,可謂“心學即歪理邪說”。

然而奇怪的是,心學在王陽明死後半個世紀,依然火了起來,並得到官方承認。歷史上的萬曆十二年,張居正已死,一些心學門徒進入了權力中心,在他們的鼓譟下,萬曆帝將心學當成了儒教理論展創新,使王陽明從祀孔廟。

高務實的觀點是,王陽明也許是夠資格入孔廟的,但當時的心學卻已經是走火入魔的心學,不再是真正的“陽明心學”了。

因為當時心學在朝堂的代表人物之一的輔申時行,其堅持的做法實在談不上“致良知”。

實際上,“良知”本身就是最難定義的一個詞,“性善論”和“性惡論”還爭了幾千年呢,也沒爭出個絕對勝負來,“何為良知”又哪有那麼簡單

問兩個最簡單的問題殺人是對是錯殺侵略者是對是錯

可見良知有時候不能解決所有問題,很多問題的根源其實壓根就不是出在良知之上,而只是出在利弊之上。

“小孩子才論對錯,成年人只看利弊”。

心學大佬們當然都是成年人,但他們又必須打著“致良知”的幌子,這就麻煩了。於是就產生了徐階、申時行這樣的人物。談論學問的時候是一套,行事理政的時候是另一套。

致良知,終於淪為了致私慾。

徐階和申時行的“致私慾”,表現為中庸堅忍,只要能保住位子,其他的事情可以暫時不論,如果出了什麼事情,和稀泥就好,講究的是和稀泥的本事,而不是解決問題的手段。

張居正夾在他們中間,雖然出身心學,卻受高拱影響很大,於是走上了另一條路子為國理政的時候偏向於實學,為己謀私的時候偏向於心學。這其實就是張居正歷史上一邊反別人腐,一邊自己腐的根源所在。

不過,高務實並不擔心申時行如果真的擔任主考官之後會對自己不利,因為申時行的這種理政和為人的思想,使得他不敢跟高黨撕破臉這一點高務實有十足的把握,尤其是在高務實剛剛斷然出手將凌雲翼拉下馬來之後。

以申時行之謹慎,這段時間他甚至很有可能小心翼翼地避免跟高黨生衝突,畢竟高黨在高務實回京之後似乎有重新團結起來的趨勢,如果這個時候對高務實有所動作,“拔劍四顧心茫然”的高黨搞不好就突然現了對手,爭先恐後來“n打出頭鳥”了。

高黨從高拱初次入閣開始算起,到現在這十多年的時間裡,一直都是懟天懟地的風格,以申時行的處世之道,怎麼肯當這隻出頭鳥,去和高黨死磕

所以高務實現在需要考慮的問題是,如果內閣中排名最末的申時行做了主考,那麼副主考會是誰會不會對自己的進士之路有影響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請娘子稱我為陛下!

請娘子稱我為陛下!

倦我生煩
楚世昭穿越了。 還自帶了一個名為【大帝成長計劃】的模擬器,可以按照現有的情況進行推演。 不試不知道,一試嚇一跳。 什麼? 我大周只剩下三年的國祚了? 太子兄長惡疾而亡,父皇一夜賓天,剛剛繼位的二哥還沒有來得及幹事就遇到了各路起義軍的揭竿而起,北方的匈奴還趁勢打了過來。 看到如此動盪的局勢,楚世昭必須自救!節制天下兵馬! 他媽的,咱就是說...先找個有背景有實力的岳父頂一下局勢! ...... 我的
歷史 連載 5萬字
剛剛權傾朝野,就被女帝模擬人生

剛剛權傾朝野,就被女帝模擬人生

輪迴見
周貞文穿越成高武世界的大荒王朝,成為權傾朝野的內閣首輔。 因其儒雅清俊,手段狠辣,被人成為“青衣閻羅”。 女帝初登基,皇太后臨朝稱制,掌控大權,為了收回權柄,女帝決定除掉周貞文,向皇太后證明自身的能力。 然而,當女帝繫結模擬器後,發現可以模擬他人的人生。 模擬皇太后,發現皇太后居然是別國內奸,野心極大,不滿足於垂簾聽政,打算謀朝篡位,成為女帝。 模擬大理寺卿,發現此人竟然是匈奴奸細,一直在分裂朝廷
歷史 連載 121萬字
諜情爛漫

諜情爛漫

雁翎刀老三
簡介:一對異國戀人,被無情的國家戰爭拆散,有情人難成眷屬,本來心心相印,生死相依,卻又每時每刻不在刀槍相對,生死較量,圍追堵截和兇狠的追殺之中,兩顆流血的心,常常以淚洗面,深陷情天淚海里不能自拔……
歷史 連載 1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