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明會試的考法與鄉試基本相似,但也有一些區別。雖然考試仍分三場,分別是二月初九、十二、十五,但考試的前兩日,就要先張貼席舍圖。

所謂席舍圖,就是用圖畫出東西行席舍間數,編排開寫某行間系某處舉人某人坐,又於其間內貼其姓名出榜曉示。

而考試官,無論是主考、副考、貢舉官、提調官、監試官還是其他各項與考試相關的官員,在主副考官被皇帝欽點之後,便一律不得歸家,接旨之後即刻進入試院,並立刻封鑰內外門戶,不許私自出入,俗稱“鎖院”。

為防止作弊,不光主副考官為皇帝臨時欽點,考試的試題也不是提前出好。每場考試的試題,均由諸考官在考試前一日臨時翻書擬定,擬定之後立刻召進工匠,在內簾刻印,通宵不停。同樣的,這些工匠刻印完試卷之後也不能離開,必須在試院裡頭一直等候,待考試完全完成,才準領賞離去。

高務實此番來考,發現會試也不一定所有方面都比鄉試嚴格,譬如進考場的搜身,道試和鄉試時全都是一身扒得乾乾淨淨了搜,但會試反而不用脫衣,而是“例止就身搜檢,舉巾看視”,以免“致損士氣”。

當然,話又說回來,鄉試是在八月,脫了也不冷,這會試是在二月,要是脫了檢查,估計一大幫子文弱書生可能先來個著涼發燒什麼的,那也確實有些難堪。

高務實進得考場,發現這會試與鄉試還真沒有什麼太大的不同,如果非要說有,那無非就是人更多了一些,連席舍的標準都沒有什麼提高,也許只有江南貢院的房間標準才能好一點,其他地方哪怕是這京師貢院,也只是普通的考棚,能夠遮風擋雨就算不錯了,其他的真沒什麼值得一提。

不過可能是考慮到舉人們大多五體不勤,身子骨未必結實,所以這二月的春闈,朝廷照例是安排了木炭和煤炭作為取暖之用,木炭只有考試官們能用,煤炭供給全部考生。高務實有些哭笑不得的發現,他腳邊的小煤爐正是京華出品,裡面燒著蜂窩煤,毫無疑問也肯定是出自京華了。

當然這都是小事,要緊的事情是考試。

會試的首場與鄉試一樣,也是考七篇八股文,其著重的也只是前三篇:首篇主要看破題,第二篇全文都重要,第三篇主要看論述。後四篇則只要符合格式、沒有明顯錯漏即可。當然你要是才華橫溢,已經流得滿地都是了,非要把後四篇也認認真真寫好也無所謂,但是……考官反正不會仔細看,因為考官的時間可能比考生還緊張,他們沒那閒工夫。

高務實有大量學霸向他傳授考試經驗,所以他考試與很多尋常考生不同,他知道雖然會試與鄉試一樣考七篇八股,但這幾篇文章的寫法與鄉試並不完全一致。其中最關鍵的兩點,一是揣摩風氣,二是探求主考官的意思。

為何要揣摩風氣呢?因為八股文又叫時文,無論是內容還是格式、風格都隨時代的變化而不斷變化。特別是明代,八股文出於創制、定型時期,八股文的變化更加明顯,故而顧炎武曾說:“時文之處,每科一變”。

明初之時,民風淳樸,其八股文也不過講明書旨而已,短小簡樸。到後來緯以義法,文體漸成,至成化、弘治時期,裁對整齊,機調圓熟;至正德、嘉靖時,唐順之、歸有光等以古文為時文,使時文與古文出現融合之勢;到了如今萬曆年間就更麻煩了,由於實學與心學之爭漸起,會試時文或講機局,或尚才情,或喜辭藻,日新月異,變化無窮。

這就是高務實這次考試最難的一個部分,如果寫出相悖風氣的文章,肯定難以中式。實際上明代一些名士如馮夢龍、艾南英,本是八股高手,但是由於不會跟風,故而科場坎坷。

而文風實際上與朝廷大局走向也是有關係的,總體而言,大明現在有兩類文風,一類是實學學派推崇的,要求言之有物,一言一語都要切中肯綮,最忌虛言高論,說了等於沒說。另一類則是心學一脈推崇的,要求華麗大氣,立意高妙,讀來隱隱有些仙氣飄渺之感。

這兩類文風大相徑庭,但中式的希望都挺大,關鍵是看你的卷子被哪位閱卷官拿到,而他又是哪一派的擁躉。這也是高務實覺得自己按水平當可中式,但到底能不能中還得看運氣的主因。

那麼,又為什麼要探求主考官的意思呢?因為大明會試出題,固然是由考官們在考試前一天翻書決定,房官們也可以發表自己的意見,但主考官大權在握,最後拍板的那個人始終是他,所以他最終還是會按自己的意思定考題,而房官們歸根結底還是要聽主考官的安排。

此次會試,主考官是申時行,高務實不用擔心自己考後被人譏諷,但同時他也有劣勢,即申時行出題很可能會出他並非特別擅長的風格。

但幸好明代有一項祖制,對於高務實來說實在是大大有利,那就是會試取中,乃分南、北、中三榜。這項祖制肇始於朱元璋,朱元璋當時因為北方收復未久,學風遠不如南方濃郁,因此公平考試的結果就是南方中舉者十倍於北方中舉者。

這當然是朱元璋斷然不能接受的,因為長此以往北方非造反不可,因此朱元璋親自從北方士子的考卷之中挑了一批出來,與南方形成相對平衡的數目,並且為此還殺了一批認為這樣取士不公平的人。

朱元璋在這一點上其實是聰明的,因為南北取士一旦差距太大,遲早朝廷內全是南方士人,他們怎麼會管北方死活?因此他的這個做法被後來的皇帝逐漸制度化了,將會試試卷分為南、北、中三卷。

其中南卷者,有應天及蘇松諸府,浙江、江西、福建、湖廣、廣東;北卷者,有順天、山東、山西、河南、陝西;中卷者,有四川、廣西、雲南、貴州及鳳陽、廬州二府,滁、徐、和三州。

也就是說,高務實因為出身河南,他的試卷是直接進入北卷的,只需要與順天、山東、山西、陝西以及河南本省計程車子一決高下,而不必和蘇松、紹興等地的大量學霸相爭。算是不幸中的萬幸,就算碰巧遇到申時行出了些務虛的題,高務實也已經打定主意,能吹就吹,不能吹就照常寫,反正按照取士比例,如果以百人為全榜定額,則南卷取五十五人,北卷取三十五人,中卷取十人。他覺得自己在北卷之中,取中的機會應該還算比較高的。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大明:嘉靖修仙啦

大明:嘉靖修仙啦

慵懶的貓大
一個搞笑的飛昇大佬,一個噶了的嘉靖,兩者合二為一,於是,一個修道打算重新飛昇的新嘉靖,誕生了。 (最近看大明王朝1566覺得很棒,於是按照該劇情構造一個架空大明,書寫一段新嘉靖努力飛昇的故事。 )(新嘉靖前身為青雲界飛昇大修,因沉迷仙光奧秘,丟失仙界接引座標,最後被虛空毀滅,誰知一線生機下,重生在了劇情剛開始前的嘉靖身上。 對方不想當皇帝,並借用龍氣準備再次飛昇,畢竟散仙比凡人要強。)
歷史 連載 3萬字
逼我和離,看到我繼承皇位,你後悔了?

逼我和離,看到我繼承皇位,你後悔了?

燕麥葉
妻子蕭傲玉凱旋歸來,榮耀加身,林徹歡喜相迎,卻不料第一句話,她便提出了和離。 “林徹,如今我乃皇上欽封玲瓏上將,你配不上我了,好聚好散吧。”林徹笑了,四年來的所有付出,換來的卻是這個結果。 他轉身離去,龍歸朝廷,整頓朝綱,誅殺奸佞,國之大昌!蕭傲玉苦苦哀求:“林徹……不,皇上,我錯了,你不是最愛我了嗎,我們回到以前吧……”林徹:“來人,趕出去……”
歷史 連載 2萬字
大明:上錯花轎,正德成了我舅哥

大明:上錯花轎,正德成了我舅哥

拾月飛雪
【無系統+爽文+搞笑+穿越】\n陳子玉穿越了,來到了大明弘治年間,成了平江伯的獨子! \n一個吃喝嫖賭樣樣精通的紈絝敗家子!\n剛一睜眼就發現自己被五花大綁,在老爹的淫威下,被家丁押送著去拜堂成親! \n恰巧碰到弘治皇帝獨女太康公主朱秀榮和壽寧侯嫡長子張康年成親。 \n大婚當日街頭撞親,結果陰差陽錯間,太康公主被抬到了平江伯府上。 \n當陳子玉知道真相的那一刻,頓時都傻眼了。\n臥槽!\n弘治皇帝
歷史 連載 23萬字
穿越大唐:我在五姓七望當少主

穿越大唐:我在五姓七望當少主

永航呀
一位來自21世紀的年輕人,穿越到了五姓七望中清河崔氏少主崔景舟的身上\n開局獲得系統大禮包,得到顏體書法和霸王武力。 \n入京第一件事,先幫助還是秦王的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n透過系統獲得:製鹽術,造紙術,印刷術,火藥\n且看崔景舟如何玩轉大唐,打造真正的地球霸主\n……\n……
歷史 連載 1萬字
竊玉春臺

竊玉春臺

須夢玉
一身正氣恪守禮教後期逐漸瘋批賀御史×外表古板肅穆實際美豔撩人而不自知的姑姑 秦相宜的第一段婚事嫁得不好,夫家有錢無勢,身上還有些說不出來的毛病。 她正值綽約年華,被前夫折磨得遭不住,便一氣之下和離了。 這一和離了才知,原來和離女的日子並不好過。 世人冷眼不說,兄嫂當家後,家裡更是沒有她的容身之處。 兄嫂家的侄女到年紀議親了,那議親物件生得品貌非凡、唇紅齒白,叫她一聲姑姑甚是有禮。 對方拿她當姑姑敬
歷史 連載 0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