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太子打量了高務實一下,忽然眉頭微微一挑,開口問道:“高務實……嗯,聽說你是高閣老的侄兒,我記得高家是實學大家,那,想必你一定也是讀過書的嘍?”

高務實本以為八歲的太子,平時又被限制在深宮之中,見到同齡小夥伴之後,首先應該是找點什麼玩兒才對,卻不料這位將來的神宗皇帝居然先問自己是不是讀過書,他想幹嘛?

他一時不能確定太子的意圖,不好多說,就只簡單的回答了一句:“回太子的話,是。”

太子聽了就是一喜,問道:“那我問你,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可見君子當謹守本分,是也不是?”

高務實仍然不知道太子為何有此一問,本著言多必失的原則,簡單的回答:“是。”

“好!那我再問你,觀今日之科道,動輒聽信謠傳,對君上言行橫加指責,聖人惱之、斥之,卻不料此輩非但不以為恥,反以為榮,曰:‘愛之,能勿勞乎?忠焉,能勿誨乎?’則何如?”

咦?看來太子殿下對言官們的表現很是不滿吶?怎麼回事?

皇帝對現在這些科道言官心中不滿那是不必說了,這批言官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應該處在“你們怎麼不去死”這個位置,要不是“祖制”擺在那兒,搞不好真讓他們去死,一了百了來得方便。不過眼前這位太子爺只有八歲,就對言官如此不滿——當然還有無奈,這就很值得人深思了。

朱翊鈞這番話的意思,大概就是:孔子說了,不在這個職位上,就不要想這個職位該想的事。曾子也說了,君子思考問題不超過自己職務的範疇。可見君子只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就好。但是呢,現在的那些個御史言官吶,動不動就聽信一些謠言,對我的皇帝老爸行事、說話橫加指責,我父皇要是發火了,罵了他們,這些恬不知恥之徒不但不怕,還覺得自己厲害了,紛紛表示:愛他,能不為他操勞嗎?忠於他,能不對他勸告嗎?……你看這事怎麼整才好?

嗯,怎麼整?我的小爺,您才八歲吶,您那皇帝老爹都沒轍,您還想怎麼整啊?

有明一朝,早年設御史臺,後改置諫院官,最後改設都察院,設左、右都御史,正二品。左、右副都御史,正三品。左、右僉都御史,正四品。都御史的職責是“糾劾百司,辯明冤枉,提督各道,為天子耳目風紀之司。凡大臣奸邪、小人構黨、作威福亂政者,劾。凡百官猥茸貪冒壞官紀者,劾。凡學術不正、上書陳言變亂成憲希進用者,劾。”又設十二道監察御史一百一十人,正七品,察糾內外官吏。在京師巡視京營、倉場、內庫,監臨鄉會試。外出巡按地方,清勾軍伍,提督學校,巡查鹽政、茶馬、漕政、屯政等務。[注:1435年增為十三道]。

監察系統中,另設六科給事中。吏、戶、禮、兵、刑、工六科,各設都給事中一人,正七品。左右給事中各一人,從七品。給事中若干人,各科不等。其職權是“掌侍從、規諫、補闕、拾遺、稽查六部百司之事。”

如果要粗陋點說,都察院類似中紀委;六科類似京城各部委內設的紀檢組——當然這只是強行“類似”。

真正按照明朝官制,原則上來說,都察院是朝廷監察機關,而給事中則是皇帝的近侍之臣,是皇帝控制六部行政的耳目。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給事中有封駁權,也就是可以封還執奏,駁正章奏違誤,規諫君主,並參予朝中大事的會議。都察院的御史,習慣上稱“道”,六科給事中稱“科”,兩者統稱“科道官”或“言官”。

朱翊鈞所說的那兩句,出自於《論語·憲問》,而言官們的儒學水平顯然不是年幼的太子所能及,於是他們所回答的那一句,居然同樣出自《論語·憲問》。

這就有點尷尬了,難不成孔夫子自相矛盾?這可是萬萬不能的,絕對不能是這樣,是也不是……

高務實於是笑了笑,回道:“回太子的話,聖人之言自然不會有錯,更不會自相矛盾,這裡頭最要緊的,其實並非哪句話對,哪句話錯。究其根由,其實在於言官的本職究竟在何。”

朱翊鈞臉色就有些不太好看了,嘟囔道:“不就是風聞奏事嗎?要這麼說,這些人如此呱噪,聖上還就只能忍了?”

他是太子,將來也會是聖上,如果自己老爸這個聖上對此只能忍了,那顯然將來他也只能忍了,朱翊鈞年紀雖小,這點卻完全能夠看得明白,這話說出來自然就頗有些忿憤了。

但高務實卻正色道:“那也不盡然。”

朱翊鈞聽了,微微一怔,面上帶著三分期待,忙問道:“哦?怎麼說?”

“言官對陛下有勸諫之責,此乃歷代舊制衍下至今,少說也有千年傳承,非一時可以變易。草民雖僻居鄉野,卻也知道聖上並非不喜納諫,只是總有些人邀名賣直,抓著一些風聞而來的雞毛蒜皮不放,卻偏偏對國家政務毫無建言,因此漸生厭煩。其實此事說易不易,說難……也不難。”

朱翊鈞畢竟只有八歲,又不像高務實這般兩世為人,聽到“說難也不難”,頓時大喜:“怎麼個不難法?高……小高先生,快快道來。”

太子殿下果然聰慧異常,求計之時,原本只能被直呼其名的高務實就生生變成了小高先生,真是孺子可教也。

高務實笑了一笑,說道:“倘若一位科道言官上疏直程陛下之失,那麼其本人的持身、素養、政績、口碑等等,自然都應該是上上之選了。換句話說,此人論修養,應當品行端正、清廉忠直;論為官,應當兢兢業業、造福一方;論家教,應當家學淵源、子弟出眾;論學問,應當佳作頻發、文林讚頌……總而言之一句話,此人該是道德能力俱佳才對,殿下以為如何?”

太子殿下一時沒跟上高務實的思路,愕然道:“怎麼說到這兒了?”但想了想,還是答道:“不過,這的確是應當的啊!”

他卻沒看見,侍立一旁的馮保忽然之間變了臉色,望向“小高先生”的目光裡甚至有些畏懼一般。

高務實哈哈一笑:“既然如此,那就查一查嘛!錦衣衛是做什麼的?東廠又是做什麼的?查一查這位正直納諫的言官,是不是真的這般潔白崇高、能力出眾。萬一真找出第二個海剛峰,於國於民也是好事嘛!”

在太子殿下還在懵懵懂懂的時候,馮保的臉色,終於變得有些發白了——這小高先生下手還真是夠準、夠狠!

但白了沒多久,忽然又滿面紅光——吾東廠當興也!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師父每天求我別破境了

師父每天求我別破境了

烏瓏白桃
先說結論:荀妙菱穿越了。而且穿越到了修仙世界。 好訊息,她的靈根絕佳,悟性超群,破境如吃飯喝水,短短數載就達到常人無法企及的境界。 壞訊息,天道衝著她來了。破境越快劈的越兇,簡直存心要她死。 師父苦口婆心勸她:“乖徒,咱們能不能別破境了?” 被天雷劈的渾身焦黑的荀妙菱拼命點頭。 但,被想到的是,因為資質過於逆天,破境這事不太受她控制。 出門旅遊瞻仰別家的老祖遺蹟,她破境。 修仙門派組織大比,她圍觀
歷史 連載 5萬字
重八家的傻兒子

重八家的傻兒子

祿青霜
“娘,有人說我是傻孩子,我真的傻嗎?我只是想當神仙,這有錯嗎?”朱橘仰著頭看向馬秀英,一臉的悲憤。 “傻孩子,你怎麼會是傻孩子呢?”馬秀英一臉慈愛的摸了摸朱橘的腦袋,笑眯眯的掏出一把剪子來,柔聲細語的道, “小橘子,來,告訴娘,是誰這麼說你的?”本書又名《回到明朝當道爺》、《我媽史上第一護犢子》、《朱元璋>天王老子>朱橘>馬秀英>朱元璋》
歷史 連載 4萬字
大乾監國太子

大乾監國太子

鄴餘
穿越成為大乾皇太子,面對皇帝病重、五子奪嫡、權臣當道、天災不斷、各地太守擁兵自重,蕭奕力挽狂瀾、鬥權臣、敗皇子、降太守、安天下。 “孤乃監國太子,自當守國門、鎮天下!”
歷史 連載 71萬字
農家樂通古代,開局接待劉關張

農家樂通古代,開局接待劉關張

一月的雨季
回村經營農家樂的張泊發現一個問題,似乎他的這間農家樂成為了連同各個朝代的橋樑。 歷史上的一系列的名人皆彙集於此。甚至,他們之間還能夠互相串門! 劉備:“中山靖王劉勝十七代世孫劉備見過武帝陛下,望陛下救大漢於水火。”岳飛:“天無二日,我心中只有哲宗官家一個太陽。”朱棣:“爹,你沒死啊。”……曹操:“我打劉備,漢武帝嗎?真的假的?”金國:“我打岳飛,霍去病嗎?真的假的?”帶清:“我打明太祖,明成祖嗎?
歷史 連載 2萬字
反派劇透我一臉

反派劇透我一臉

青花燃
反派忽然對我說。 “注意看,那個女人是主角。” “你錢,她的。” “你爹,她的。” “你未婚夫,她的。” “你會死在她手上,遺產,他們的。” “怎麼樣,你我合作,殺光他們。” 一開始我是不信的。 直到那天,青梅竹馬愛我如命的未婚夫,偏心了別人。 【閱讀指南】 1,正文第三人稱。 2,每一個人物性格都有點毛病。 3,反派是男主,竹馬是男二,每個角色階段性戲份重。 4,女主和男二談過純潔的戀愛,和男主
歷史 連載 1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