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明隆慶四年初的最大新聞,想必就是高拱起復。其不僅重新進入內閣成為武英殿大學士,而且在皇帝的授意和堅持下兼任了號稱“天官”的吏部尚書,此所謂掌銓是也。一時之間,高府便從這兩年的門可羅雀突然之間變成了車水馬龍的景象,把個原本就有些狹小落拓的高府整天擠得滿滿當當。

而朝野上下——尤其是此前倒拱風波中站在徐階一邊的科道諸官更是有些惶惶不安,不知高拱的復仇之劍何時斬落。但高拱接受了高務實的勸說,反而分遣門生故吏放出風去,說“徐階昔日於我有恩,後來雖然因為一些政見有別,發生了些許齟齬,但都已經是過去的事了,今後自當與諸位同僚同心協力,共匡國事”云云,總算才沒有再嚇死幾個。

而高務實在上次陪進皇宮之後,倒也沒有太多值得一表的大事發生,左右不過在家讀書。一直到隆慶四年正月二十五,一個人的到訪才算是稍稍改變了一些他的生活。

到訪者姓張,名四維,字子維,號鳳磐,蒲州風陵鄉人,原是左春坊左諭德兼翰林院侍讀,近日來高拱掌銓之後,他立刻被破格提拔為翰林學士並升任吏部右侍郎,參與朝政。

這個提拔在朝中其實是引起了一些爭議的。

按說,張四維的資格履歷其實不差:此人生而穎異,年十五舉秀才,名列優等,當地督學劉某甚奇,稱其必為國家棟梁。嘉靖二十八年鄉試,以第二名中舉。三十二年,中進士,因其文章、書法兼優,入翰林院為第一名庶吉士。三十四年,授翰林院編修。四十一年和四十四年兩充會試同考官,分摹《永樂大典》副本。

此時四維閉門讀書,窮詣博覽,深思考究,頗有成就。代袁文榮起草策士文牘,通古博今,計謀高明,被官場士林盛譽為“真博物君子”;為徐文貞考訂國策大計,對各種策論,陳述利害,理據充分,博得好評,對於參政頗有價值。

至隆慶元年,《永樂大典》副本錄成,升右春坊右中元。皇帝首御講幄,以四維充任經筵日講官,他盡心答對,多所發揮,皇帝常竦意聽之。同年主持順天鄉試,不久升為左春坊左諭德兼翰林院侍讀,直到此次高拱重回內閣,被破格提拔重用。

倘若要按高務實前世的那個官場的視覺角度來看,此人首先是出自大富之家,同時還是半個高幹子弟,本人也是品學兼優,其從政經歷也基本可以說是一帆風順,至於政績嘛……不說成績斐然,也完全稱得上頗有作為。如果非要雞蛋裡挑骨頭,那無非就是“缺乏基層工作經驗”這麼一條了。但是此時乃是明朝,明朝的官員升遷其實並不怎麼看重所謂基層工作經驗這一茬——遠的不說,就說高拱和張居正,歷史上這二位直到出任首輔,也沒有在基層幹過,可這二位都能稱得上是救時良相。

那麼,在明朝為官最看重的是什麼?

首先,看榜。張四維是什麼榜?正經的進士出身,且是翰林院第一名庶吉士。

其次,看官。張四維是什麼官?皇帝的親近學官,且有編撰大典的經歷在身。

再次,看名。張四維有什麼名?翰林出身清貴名,且兩次充任掄才考官之職。

那這個……就怎麼看也是個夠格的了,雖說一下子直接出任吏部右侍郎看起來有些驚人,但其實想想也並不足奇,畢竟是“封建王朝”嘛,理論上來講只要皇帝願意,昨日一介布衣,今日也可以立刻執宰天下。那麼,張四維升遷一下,怎麼就引起爭議了呢?

其實說到底,原因就在於高拱過於高調地讓高務實露了一把臉。因為在這之後,有心人回頭一查,嚯!張四維居然是高務實的親舅舅!

高務實的父親高揀,原配夫人本來姓孫,但可惜無子早逝,其續絃夫人姓張,正是蒲州張家之女、張四維的親妹妹,也就是高務實的親孃。

這說明什麼?說明高拱和張四維算得上是拐了個彎的親戚啊!

好在高務實畢竟只是高拱的侄兒,而高家在高拱這一輩就足有六房之多,要不然只怕爭議聲還要更大,不過即使如此,張四維的任命也頗受了一番質疑。在內閣討論時,還多虧了張居正出來說了幾句公道話,這番任命才算勉強在內閣達成共識——張居正也是頗為欣賞張四維的。

當然,內閣這裡對張四維的提拔雖然顯得有些勉強,但司禮監那邊反倒好辦——舉凡高拱力主之事,皇帝那邊是絕對不會拖後腿的,這一點非常有保證。

至於張四維此次來訪高府,首要的自然不是來看外甥,而是感謝高拱的舉薦。伯伯、舅舅兩個人談了些什麼,高務實不得而知——畢竟他們的會面勉強也算上下級之間的公事來往,高務實小朋友是不好跑去旁聽的。

等到高務實得知三伯和大舅會面結束而趕去花廳的時候,高拱早已不知去向,而張四維則已笑眯眯地站著花廳門口望著他了。

高務實趕緊快步上前,行了個子侄大禮:“外甥務實見過大舅。”

“起來起來,自家人不必多禮。”張四維笑呵呵地將小外甥親手扶了起來,打量了一番,滿意道:“前次見你,不過剛剛過膝,如今卻已及腰高了,好,好……你來之前,你孃親可還安好?”

高務實起身答道:“孃親一切還好,只是有時會思念舅伯爺和舅伯奶。”

舅伯爺和舅伯奶是蒲州當地對外公外婆的稱呼,高務實平時說話並不是這副語氣,顯然這裡是故意說給張四維聽的。

果然,張四維聽了面上笑容更盛:“新鄭那邊若是無事,你可向你爹爹提一提,就讓你孃親回蒲州省親一段時日……左右你爹爹如今人在中都,身旁也無需你孃親照顧。”

中都在大明說的是鳳陽,高務實的生父高揀,如今正是鳳陽府通判。這裡要說明一件事,鳳陽府在明朝地位很高,雖然通判一職算不得高,但也不差。然而高揀本來很可能應該升官更快些,之所以不快主要是因為參加科舉太遲,而這件事問題出在高拱:當初兩河典試之時,主考官多為高拱門生,高拱為了要避嫌,就沒讓六弟高揀應試。直到嘉靖中期,高揀才得以明經受選,這一來,蹉跎了年歲,官場起步就有點慢了。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大明:開局重登太孫之位!

大明:開局重登太孫之位!

一瓶雪花
穿越大明,成為朱元璋早已死去的大孫,朱雄英。\n朱元璋:“走,和咱回去!繼承皇位!”\n朱雄英:“就這麼回去?不需要準備,謀劃了?”\n朱元璋:“有咱在,誰敢碰咱大孫一根手指,咱誅了他九族!”\n···\n藍玉:“外甥孫殿下,以後藍玉,就是殿下手中,最鋒利的刀!”\n朱棣:“殿下,以後臣就是大明,最忠誠的藩王!”\n朱允炆:“大哥,我不敢了,不和你爭奪皇位了,放過我好不好!”\n···\n在得到了
歷史 連載 31萬字
逃荒被棄,我進深山吃喝不愁

逃荒被棄,我進深山吃喝不愁

江久久鴨
(種田+空間+家長裡短+溫馨日常+發家致富)\n江意綿完成組織最後一次任務,本想遊山玩水度過接下來的日子。 \n誰曾想,一睜眼竟穿到了個農家女身上。\n爺不疼,奶不愛,父親失蹤,哥哥還被抓壯丁,逃荒被棄,天坑開局\n人人都笑話她不是餓死就是被亂兵砍死,可她非不信,手握空間帶著病弱的娘、年幼的弟妹進山。 \n挖挖野菜、采采蘑菇、種種地,日子悠閒似神仙。\n外面戰火連天,山裡溫馨滿園。 \n等到最後一
歷史 連載 3萬字
穿越之兩世

穿越之兩世

打瞌睡的田園貓
人的一生在審判司眼裡不過一個小小的卷宗,一年一度審判司開始糾察錯案,小小的實習生畢狸接手了這一個個薄薄的卷宗,翻開卷宗,人生故事浮現在她面前,有錯必糾,只是魂魄們要求比較多。 這是一個上輩子意外身亡的人獲得一次新生機會的故事,上一世的遺憾就由這一輩子彌補,不管是平凡還是不凡,不負此生就好。 第一個故事:女強人謝嶸上輩子被丈夫推下樓意外身亡,這輩子成了一個公主。 這是一個從出生就會爭寵的公主,論爭寵
歷史 連載 8萬字
郡主重生後穿成外室子

郡主重生後穿成外室子

鴿子精本鴿
【古穿古;1v1雙潔;感情線出現晚,各自為營;】倍得皇上太后喜愛的郡主一朝喪命,醒來後卻成了京中官員的外室子。 身邊沒有一個可以信任的人,前有恨不得要自己的命的舅母,後有渣男未婚夫。 好不容易回到京城父家,卻發覺府中一派祥和中暗流湧動,妹妹陷害表姐冷嘲熱諷,祖母疑心探究主母竟然還想讓她替嫡女選秀入宮,入宮就入宮,做不得妃子那就做個郡主
歷史 連載 1萬字
團寵小福女,她是財神爺的親閨女

團寵小福女,她是財神爺的親閨女

指墨隨風
飛機失事,時空更迭,二十四世紀醫學博士秦時曦的靈魂墜入異世,沒曾想一朝穿越,竟然穿到了啟周朝,歷史上不存在的朝代,一個架空的朝代。 梧桐村的老秦家連著生了四個兒子,村民們都說老秦家只有生兒子的命,哪知婆媳到青雲寺許願之後不久,婆媳竟然同時懷孕生產。 婆婆生了個小女娃取名秦時曦,兒媳婦生了雙生子。小女娃秦時曦剛出生,連下了十餘天的雨水立時停歇,免了一場洪澇之災,人人都說她是個小福星。 兩個哥哥去山上
歷史 連載 30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