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可是,如果說隆慶不肯讓內閣的權力進一步擴大,又如何解釋他讓高拱以武英殿大學士身份兼任吏部尚書呢?要知道,吏部尚書號稱“天官”,執掌人事大權,而內閣中因為排名在高拱之前的首輔李春芳根本不敢與高拱爭鋒,高拱又相當於掌握了行政權。

按理說這個權力本身就已經十分巨大了,可隆慶帝仍不滿意,竟然連司禮監掌印也讓高拱推薦的人頂上,這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就相當於把最後的稽核權也給了高拱!

而在原本的歷史上,所有人都必須承認,終隆慶一朝,但凡跟高拱對著幹的,最後都是鞠躬下臺,無一例外。

為什麼總說高拱是隆慶心目中唯一可以完全信任的臣子?這就是原因:隆慶不僅能完全、徹底的放權給高拱,而且對高拱的支援力度大到了“跟高先生作對,就是跟朕作對”這個程度。

那麼,高務實猜測隆慶不肯繼續加大內閣權力,是不是和這種信任形成了一個悖論呢?他認為不是。原因是,隆慶信任的並非內閣這種制度,也絲毫不希望違背太祖不設宰相的初衷,他信任的是且僅是高拱這個人而已!

這是有很大區別的。如果隆慶真的是信任內閣制度本身,並且下意識認為有一個實際意義上的宰相是好事,那麼他就應該不在乎具體由誰來做這個大權在握的“宰相”。然而事實是,此前徐階“負海內人望”,稍稍有些大權在握的跡象時,隆慶就果斷讓他回家養老了。可見在他心中,高拱可以大權在握,但內閣本身並不能有這樣的慣例,首輔這個位置本身的權力仍然要限制在“輔”,而不能是“宰”。

所以,他寧可讓高拱兼任吏部尚書,寧可任用高拱推薦的司禮監掌印,以這些行動來大力加強高拱的權力和威望,也不會直接把這些權力交給內閣。因為只要這些權力是分開的,那麼將來如果沒有高拱這樣一個人,權力就仍然分散,不會形成對皇帝的架空。但如果這些權力演變成內閣的權力,那麼內閣的主事人——譬如首輔,就可能真正變成了宰相。

要知道,現在的內閣已經是有議政權的,有人視內閣為“中書省”,稱閣臣為“宰相”,主要也是著眼於這一點。而內閣議政權,主要就體現在票擬上,其文書運作機制,基本有三個方面。

首先,凡六部題請、奏準的政事,制度上內閣事先雖未被“關白”,但事後並不是備顧問,也不是說可能不被顧問,而是全部必經內閣擬旨,並且全都是可以予以“駁正”。全國除上述六部題請、奏準,然後“發擬”之外的一切章奏,也全都交內閣批答、票擬。

其次,諸司奏事,關白內閣。景泰三年十二月,景帝命吏部舉用方面等官,吏部“每次置二簿,鈐以部印,……一封進司禮監便覽,二送內閣備顧問”,打破了“諸司奏事內閣不得關白”的陳規。隨著內閣制度的形成,諸司在上疏之前,對重大問題的處理一般得與內閣商議,以達成諒解。譬如正德、嘉靖之際的吏部尚書王瓊就說:“內閣之權漸重,無異宰相之設。六部之權漸輕,凡事多樂受內閣風旨而後行。

再次,在外之督、撫、總兵、巡按御史直接上書內閣,請示機宜。尤其是自正德以後,督撫們紛紛以揭帖的方式上書內閣,請示軍、政、財、賦之計,內閣則居中遙授方略,習以為常。故每當民變平息、邊事安定,毫不例外地要封賞內閣諸臣,酬其運籌帷幄之勞。

以上三方面文書,皇帝的全部決策都不外乎透過它們做出。由於全都必經內閣票擬,所以和過去翰林學士等的“備顧問”不同,內閣的這一議政權是主動並且比較穩定的。

此外,內閣票擬對皇權還有一定的制約作用。首先,在票擬上,皇帝的批紅權原則上不可超越內閣票擬而徑自為之,票擬則經過批紅而成為行政命令。其次,皇帝如果主動下手詔、中旨處理政事,按例也必須送內閣“商確可否”,“聖意所予奪,亦必下內閣議而後行”。內閣如不同意,理論上可將手詔、中旨“封還”、“執奏”,也就是拒絕擬旨。

大學士徐溥曾疏言:“即位以來,未嘗有內降。幸門一開,末流安底。臣等不敢奉詔。”嘉靖初年,大學士楊廷和“封還御批者四,執奏幾三十疏”。

再次,閣臣密揭,表明內閣的觀點與立場,皇帝不得不重視。密揭是內閣進言奏事的方式之一,“中外大小臣工上封事,外有通政司,內則有會極門,俱有號簿,惟內閣獨得進密揭。……外廷千言,不如禁密片語”。

內閣透過票擬、駁正,既可以為皇帝出謀劃策,處理全國政務,解除皇帝的沉重負擔;又與擁有執行權的六部相互配合、制衡,提高統治質量與效率。這就是內閣有“宰相化”的發展趨勢和內閣大學士被視為“宰相”的主要原因。

當然,皇帝如果完全不顧及臉面,還是可以繞開內閣,譬如嘉靖在大禮議時代就老做這種事,但是相應的,就有了海瑞那樣的文官,敢罵皇帝說“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內外臣工之所知也”,於是嘉靖這個極有手腕的皇帝在後世成了昏君的代表。

隆慶當然見識和了解過自己父皇的手腕,他當然不想自己將來也混一個昏君的身後名,因此他的動作是很小心翼翼的:高務實這個太子伴讀是朕這個皇帝要新設的,但是這個職務雖然掛在翰林院,卻沒有品級,按慣例來說也就是所謂的“不入流”。就這麼點不入流的小事,你們不能說我亂來吧?

至於他獻書之功,朕雖然給了個侍讀學士,但卻是“假侍讀學士”——這裡的“假”不是真假的假,相當於“榮譽侍讀學士”——並非實際擔任侍讀學士這個職務,純屬看在太子的面子上給他掛個名,這你們不能說我亂來吧?

高務實正是因為想明白了這些,所以才會覺得只怕不光是後世史學界某些人小看了隆慶,自己此前說不定都小看了這個仁厚之君——他仁厚可能不假,但仁厚不代表沒有手段。

瞧瞧他今天干得多漂亮,用新設一個無品閒官,既給太子找回了面子,又向高拱展示了寵信,順便試探了一下文官們對皇權伸張的底線和態度,甚至還小小地顯露了一下自己作為皇帝的崢嶸。

厲害呀。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大寧守夜人

大寧守夜人

刀光
儒釋道,神仙魔,諸子百家,三教九流。兇殘異世界,我一個平平無奇的穿越者,除了裝逼,怎麼出頭?
歷史 連載 4萬字
織明

織明

蝸牛非牛
崇禎十一年, 大明帝國天災頻致, 赤地千里,百姓離散。 同是這一年, “八大王”張獻忠, “曹操”羅汝才等巨寇,紛紛就撫; “闖王”李自成兵敗潼關,只餘一十八騎,逃進商洛山; 形勢一片大好,明朝迎來了新的轉機,中興有望。 可是,這年九月,清軍入寇大明京畿, 崇禎命盧象升總督各地勤王兵馬,以抗韃虜。 大明王朝,將何去何處?
歷史 連載 345萬字
前妻難撩

前妻難撩

紅箋小筆
(復健ing,每晚日更) 本文文案: —— 蘭殊認為自己這輩子最荒唐的想法,就是自以為可以捂熱秦陌的心。 當年那滿園春色中策馬而過的少年郎,芝蘭玉樹,俊美無儔。 蘭殊一眼便喜歡上了他,如願在及笄之年,嫁給了他為妻。 嫁進門之後,蘭殊才發現秦陌並沒有相中她,只是聖命難違。 蘭殊覺得沒關係,他們都還年少,她總有機會同他慢慢培養感情。 而他那雙冷淡的眉眼,確實在同她的日夜相處下,逐漸柔和下來。 蘭殊以為
歷史 連載 1萬字
談個宇智波小男友

談個宇智波小男友

唐骰子
神林雪見穿越了,成了千手家被送出去的小兒子。 然後他找了個宇智波小男友, 一個在他眼中已經是個死人的傢伙。 泉奈交了個男朋友,是個千手,還是個蛇精病。 但他很喜歡。 喜歡死了。 白切黑攻X蛇精病受 he 閱讀指南: 1.泉奈X神林雪見,副CP斑扉,私設如山,角色OOC預警 2.瘋批開會,雷者慎入。 3.請大家支援正版 ———————————— 《重生的二代目不幹了》求預收(斑扉文) 《二代目和自己
歷史 完結 0萬字
我爹是袁術?可我想當曹賊

我爹是袁術?可我想當曹賊

我輩皆曹賊
建安二年,袁術僭越稱帝! 楚楓看著偌大家業,深知袁術將敗,並且還有個曹賊系統, “爹,如今天下大亂,袁術那狗東西也沒兩年好活了,要不咱們積糧屯兵,造反自立吧?” 於是乎,在系統的威逼下,他把呂布、曹操、劉備、劉表等人妻妾都給抓來,皆單獨審問,探之虛實! 曹操:“論喜好,吾不及也!” 劉備:“楚賊,呂布擄吾夫人尚還,汝為何不還?” 呂布:“我那不孝之女,竟領吾愛妾共尋楚賊,坑爹啊!” PS:本書全寫
歷史 連載 0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