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其實劃不划算要看對誰而言,就好比後世一個普通人花一百萬買自己開心一天,那自然極不划算,但如果這個人換做馬雲,沒準就是一件挺划算的事。

站在塗夢桂的層面來看,勳貴武臣其實他是不怕的。以他吏科給事中的身份,哪怕是成國公朱希忠、英國公張溶這等勳臣巔峰上的人物,他也絲毫不怵,不說其他,就說對方如果膽敢對他擺架子,他甚至就敢當場開噴。

說起來,勳貴武臣這些年真是被文官們欺負慣了,他吏科給事中這個身份又本來就有監督官員的職責,他當然不怕某個或者某家勳貴武臣。可是,那也僅僅是指單對某個人、某一家的時候,真要是把整個勳貴武臣集體得罪,那就不是他一個七品小官吃罪得起的了,萬一惹得京師靖難系勳貴聯名上疏伸冤,哭求陛下主持公道,別說他區區一個給事中,就算是一部尚書,只怕都夠嗆。

總理京營戎政從武臣換成文臣是不是就會得罪整個武臣勳貴?這個不好說,因為京營改制隔三差五就搞,換來換去也沒個準,而且朱希忠和張溶都已經第一時間表態支援了。不光是他們兩個表態,這兩人還聯合了一大幫武臣一起上疏,說了一大堆理由,表達的意思倒是簡單:文臣總理京營戎政比武臣總理京營戎政好,好一百倍還不止。

但表態就代表他們沒有意見了?

開什麼玩笑,那除非他們腦子已經徹底壞掉了!

但是為什麼他們仍然忍了?因為總理戎政的是文臣還是武臣雖然肯定也會影響他們一定的利益,但並沒有觸及到他們的死穴,畢竟不管你分成三大營還是五大營又或者十二團營,反正正經統兵的肯定還得是武臣——那就沒問題,因為兵血還是照喝不誤,頂多他們內部再分配一下,這一點他們搞得定。至於腦袋頂上從理論上來講多了一個直屬上司這種事,那根本不值一提:你以為你是總理京營戎政,你就真能管得了京營了?天真!京營軍戶全在各家勳貴武臣名下,你這個總理京營戎政名下連一家軍戶都沒有,你總理個大頭鬼?他們有一萬種方法讓你說了白說、管了白管!

但無論怎麼說,武臣勳貴集團對於這種情況總不會高興,了不起也就是覺得沒必要為這點破事跟文官集團對著幹罷了。

不過這事真辦下來,他們對趙貞吉的觀感仍然只會更差,這肯定錯不了。他們這些人現在要拉出去打仗自然不行,但面對這種換湯不換藥的制度變化,陽奉陰違那是一定跑不了,萬一要是能找準機會給趙貞吉一下子,他們也絕不會手軟。

所以趙貞吉這麼幹,真的只能得一個善名——在文官集團方面。而且從實際上來講,這種善名的意義真的不大。

高務實於是說道:“以內閣眼下局面和趙閣老一貫的為人來看,小子以為他不會把勳貴們對他的觀感放在心上。”

這話一出來,九位高拱的門生就不得不另眼相看了:這小傢伙不僅知道內閣局面,還能以趙貞吉的性格來分析他處事的態度?看來還真不能太小看了。

眼下內閣裡頭,首輔李春芳歷來就是沒什麼魄力的老好人一個,並且他知道自己跟高拱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不能比,甚至連資歷都比不了,基本上內閣議事的時候他是看誰聲音大就聽誰的,百官也幾乎不把這個首輔當回事,他現在甚至自己都覺得這個首輔幹得沒滋沒味。

陳以勤當然也自知跟高拱沒得比,但他比李春芳多少要有立場一些,該他管的事他好歹還有個態度,處於那種我管我這一畝三分地,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狀態。而高拱念在兩人當初同是裕邸同僚的份上,對他也還算客氣。

張居正倒是有比較明顯的傾向性態度,他現在至少看起來基本上是站在高拱一邊的,當然這裡頭既不排除他和高拱畢竟政治理念接近所以容易走到一起的緣故,也不排除他有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意圖。總之張居正的態度在高拱看來理所當然,而在高務實看來極需警惕。

高拱的心態很好理解,他和張居正一開始就同在翰林,後來同在太學,再又同入內閣為相,相互之間以學問相切磋,以事功相期許,左提右攜,若一體而不可分,完全是志同道合的朋友甚至盟友。

這當然也是事實,當初高拱入翰林,作《奉詔讀書翰林述懷》,詩曰:“技藝寧足先,修能良可慕”;“古則俱在茲,莫枉鄲邯步。”他不屑於研習詩詞技藝、摹仿古則教條,而是要精研國家典章制度,提高平章政事的能力,並指出相臣出於翰林,其職責不止是“備問代言,商榷政務”,且負有“輔德輔政,平章四海”的重任。

而張居正在翰林時,其旨趣亦在於研求國家典章,精研時事政治。當時“進士多談詩、為古文,以西京、開元相砥礪,而居正獨夷然不屑也。與人多默默潛求國家典故與政務之要切者衷之。”

高、張在國子監時,高拱為祭酒,張居正為司業,張居正“獨與祭酒高拱善,相期以相業”。張居正曾言:“追惟平昔,期許蕭曹丙魏。”高拱亦為此撰寫《蕭曹魏丙相業評》。其主旨都是要以西漢著名丞相蕭何、曹參、魏相、丙吉為榜樣,同心合力,振興朝政。這表明他們有其相同的政治志向。

今日在場、原歷史中在萬曆時期做過大學士的沈鯉也曾言:“公(張居正)與新鄭,時同在政府。其初謀斷相資,豪傑自命,即丙、魏、房、杜,固未肯多讓也。”

高拱罷官後,在回憶他們共事經歷時也說:“荊人為編修時,年少聰明,孜孜向學,與之語多所領悟,予愛重之。渠於予特加禮敬,以予一日之長,處在乎師友之間,日相與講析義理,商榷治道,至忘形骸。予嘗與相期約,他日苟得用,當為君父共成化理。”

而同樣是在高拱罷官之後,張居正已經獨掌大權,卻也還多次言及他們是“香火盟”、“生死交”。

高拱的那番話,雖然頗有些以老前輩自居的口吻,但是張居正書牘中每提到高拱時,也的確很尊重他,直到他們的關係破裂後還是如此。事實上高拱比張居正年長十三歲,當他們初在翰林院的時候,張居正還只是個二十幾歲的青年,而高拱已經是三四十歲的人了。說是在‘師友之間’,說是‘自交玄老,長多少學問見識’,應該亦非虛言客套。由此可見,高、張還沒有成為政敵以前,他們確為志同道合的學侶,有其“相期以相業”的政治志向和師友之情。

所以高拱不覺得張居正有什麼問題,而他這種心態,也正是高務實眼下的一個麻煩。

因為高務實知道歷史,知道張居正陰死高拱的手段——當然陰死不是指殺他,只是終結他的政治生命。

政治鬥爭這種事,並不是朋友私誼就能輕易化解的,何況張居正這樣的人物,真的就願意一直屈居高拱之下嗎?有句話說得好,“既生瑜,何生亮”啊!

當然,至少現在他們很明顯還是盟友。

這麼一番盤算下來,眼下內閣裡頭真正處於高拱敵人位置的,就只有趙貞吉。

就在高務實在心中思索這其中的關聯時,韓楫開口了:“學生同意小師弟所言趙閣老此疏的第一種可能,他此舉確有示好於京中文臣之意。至於月華兄(無風注:塗夢桂在真實歷史上過早退出歷史舞臺,表字實在無法查到,這裡他的表字是根據“桂”字杜撰,無須較真。)所慮,學生也以為方才小師弟說得有理……趙閣老並非不能分辨其中得失,只是他並不擔心勳貴武臣能將他如何罷了。但學生要補充一點:趙閣老以此示好於文臣,恐怕是對師相的一種試探。”

“試探?”宋之韓沉吟了一下,介面道:“師相,學生也以為不能排除這種可能,但學生總覺得還有一種可能:會不會是徐華亭在松江被海剛峰鬧騰得受不了,而趙閣老眼下所兼掌的都察院此前一段時間又過於跋扈,於是徐華亭授意趙閣老緩和一下和京中文臣的關係,然後才好使他在京中的門生故吏方便站出來為他分擔一下壓力?”

他這一說之後,高拱就笑了起來:“元卿此言,我看是說到點子上了。”他微微一頓,露出一絲古怪的笑容:“本閣部今日收到徐華亭的親筆書函,言辭懇切……求我放他一馬。”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饕餮攻略

饕餮攻略

八月薇妮
衛大人平生所願:辦最難的案,弄最狠的人,當吏部尚書。宿遠炙平生所願:弄衛玉,弄衛玉,弄衛玉! 此男主上得了沙場,下得了廚房,可狼可奶,愛了愛了~推薦最新完結《再生歡》,中醫+探案。 其他六部系列,甜點系列,書荒必備,麼麼噠!
歷史 連載 8萬字
頂替哥哥為大理寺少卿,驚呆眾人

頂替哥哥為大理寺少卿,驚呆眾人

金色閃電
下載客戶端,檢視完整作品簡介。
歷史 連載 2萬字
折春茵

折春茵

白鷺下時
全文完結,預收《繼妹》求收【高嶺之花為愛發瘋+雙重人格+強取豪奪+兄友弟恭】 陳留侯世子謝明庭文武兼備,如圭如璋,弱冠之年便深受女帝器重,推律法,行改革,前途無量。 可他生平偏偏做了一件錯事——弟弟死在南方,新婦尚未過門。母親要他代替弟弟完婚,為弟弟留下血脈。 他以為自己執掌天下律法,鐵面無私,不會動情。只要應付過母親,一切便可迴歸正軌。 然而新婚之夜,花影滿地,鳳燭光明。紅燭瀲灩中,新婦羞怯抬眸
歷史 完結 8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