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四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你是願意跟我去許都伏誅,還是就在此處自行了斷?”曹操在外,沉聲而言。

眼神略顯淡漠,他和袁術之間本來就沒有往日的交情,此時能給他一個體面,也算不錯了。

“否則,城外的十萬流民,恐怕恨不得將你屍首斬碎,拋屍于山野。”

袁術聽完久久不語。

俄傾,陰影之中傳來了刀劍之聲,再是一聲悶響,接著便是宦人、婦女的哭嚎聲。

此時護衛左右的這些宿衛也全都放下了手中兵刃,自然是全無戰意。

皇宮已下,宮牆之內的人也都全數遣散,曹操分宮院內所藏的錢財金銀與各部軍士,以此為犒賞。

著主簿,寫戰報公告附近州郡,以告知戰事得勝,張韓等人也都有了休息的時日,至於論功,他們其實各人都不是那麼看重。

夜晚把酒言歡,慶功享樂,新添了一人到來,荀攸本是和曹操在慶功,不過劉備正在拜會,不便與荀攸私議,而荀攸也不想和劉備有過多交際,故而願和張韓他們一同吃席。

幾人聊起了此次壽春之戰事,說起了袁術之敗,繼而同樣也聊到了他的兄長袁紹。

袁氏一門,兩位雄主,一北一南均有建樹,若是相合只怕是天下無人能敵。

但偏偏就是不合,彼此相互對峙而戰,相互割據,甚至還有暗害之心。

“袁術、袁紹,本質並無差別,不以天下人命為重,但袁紹麾下明臣眾多,可以幫助治理,能否令政清明。”

荀攸對冀北頗有了解,除卻自己有不少友人在冀州安家之外,他也曾聽荀彧說過不少次。

於是也曾派遣人手到冀州查探,拜訪賢士而知民意。

所以聽聞袁紹治理百姓十分開明,惠政於民,但也有一種聲音,說袁紹只是佔據了冀北所有的名士,在他們的治理下,當然會有好的名聲,即便是沒有,他們也能控制得很好。

冀州、幽州與青州,此時所有計程車族,肯定都是以袁紹為尊的,會全力為他掌控好治下的內政諸事。

“袁紹,本質上依舊看不起百姓、白丁,微寒之人不在其眼中,當時非海內名士不得拜見,其實也不光是其門檻太高,賢才興旺。”

荀攸輕撫鬍鬚,儒雅而笑,“應當乃是袁紹不喜寒門學子,因為他們有的能力,名士也有;而名流的聲望以及家底,他們卻怎麼都不可能有。”

“所謂寒士、白身,不就是為了藉此亂世揚名,歷經千辛萬苦,最終所得為何呢?不就是為了成為士族……”

荀攸淡笑搖頭,這番話頗為深刻,張韓也是深有感觸。

這不就是,翻山越嶺到了某地,只為了和當地人一樣,成為一位靚仔。

可他們卻叫我叼毛,一樣的道理……

“先生,對冀州局勢怎麼看呢?”

張韓喝了一口酒,淡笑著問道,反正閒著也是閒著,這宴席上倒也不是完全慶祝一路功績,也可再暢談一番未來的光景。

荀攸笑道:“我軍精銳極多,戰陣繁複,且將領均有上將之風範,又有奇才在帳下,奉陛下之命,橫掃六合。”

“袁紹舉三郡之地,再謀幷州,能得許多塞外騎軍相助,加上四州之產出,外通胡市,可能十年之後,我等儲蓄之糧只會越發拉大。”

“但,十年之內,我們定有勝機。”

“而且,兵不在多而在於精,可取多處關隘要道,便可得勝,最重要的是,要引袁紹來攻,而不是我軍攻袁。”

“這,就需要司空以治南為主,方可得成。”

“呵,”賈詡在角落裡冷笑了一聲,但並沒有人注意到他。

他是個極其內斂的人,善於隱藏自己的內心,若非是在無人注意的角落,不會露出這樣的神態。

荀公達之見,和我當初與君侯所言又有何分別?君侯早已聽過此論。

引袁軍渡河,便是關鍵之所在,又豈會覺得新奇。

“先生之言,令韓茅塞頓開,如此應當力主治南,引袁紹心悸,若我們橫在南北之間,袁紹必定會急於先取兗、徐,再下南疆。”

“不愧是,荀氏公達,被文若先生多次稱讚之人。”

“有這等見識,以足夠令人驚歎,試問天下間,能看好曹氏的又有幾人。”

“而今雖在壽春建功,除卻篡逆,但麾下文武之眾,仍不及袁氏,恐只能比當年公孫瓚鼎盛之時也。”

賈詡:“……”

你當初聽我論的時候,可不是這麼說的!!伱甚至面色上一點波瀾都沒有!

君侯,你不要太過分了!

賈詡心裡,一口老槽簡直是不吐不快,但是表面上必須仍然要保持平靜,不能被人察覺。

荀攸聽完誇讚後,卻沒有笑,而是認真的看著張韓,道:“君侯不必藏鋒於鞘,以此韜光養晦。”

“在下觀君侯奪下廬江之法,收取人心為主,雖耽擱了一兩月時日,卻穩固疆域,收人心而御下。”

“此後,更是令廬江、淮南可得收容十萬難民的底蘊,光憑此便已堪稱為目光深遠。”

“至於收服張繡、不使其亂之事,甚至跟這定疆之功比起來反而不值一提。”

荀攸性格虛懷若谷、淡泊名利,年輕時雖有熱血情懷的衝動,但是這些衝動也已經在謀劃刺董敗露之後,全部磨滅收於心底,此後性子沉穩,善察不妄言。

所以他聽得出來,張韓雖然在誇讚,聽到意見之後雖然也面有奇異之色,可實際上,他肯定知道這些局勢。

才會……提前重視南疆,先將廬江舒城治理得凝聚一片,後又派遣兵馬前去皖城,這是要將廬江四方周圍,盡皆收攏穩固於麾下。

目光,甚大也,不可為不毒辣。

張韓愣了愣道:“這樣的嗎?我真沒想這麼多,公達先生應該是謬讚了……我生性謹慎,也只是隱隱覺得這麼做能夠得更加穩固罷了。”

“呵呵呵,”荀攸輕笑而視,不做評價,一副洞若觀火的模樣。

你說是就是吧,君侯心思深沉,足智多謀,沒有如此遠見反而才奇怪。

當初那一句“君子論跡不論心”,直到今日,家叔都仍然常掛在口中。

都到了現在,又怎麼還會有人把張韓當做是一個普通的年輕人呢?

他的眼光和心計,應該是舉世罕見的那一類,甚至口才都是。

而且,荀攸其實暗中還有一種猜測。

本來取廬江,是不易的,在戰略上也並非是上佳之選,是因為張韓領軍,所以成為了妙計。

故,張韓之謀,不在於有多麼精妙,而在於他自身。

謀略雖妙,也需有人達成方可步步深入奏效,張韓的計策,無論是否“出其不意”、“算無遺策”,他都會親自強攻達成。

才有了跨越五百里行軍,耗時數月而取舒城的壯舉。

這是他的獨特之處,恐怕當世再無這等人了。

若是此刻再給張韓重新做一個評價的話……荀攸低頭深思了許久,暗暗思索。

應當是一名足智多謀、深受愛戴的儒將,他能領兵多少,不知定論,但萬人以內,定然是有翻雲覆雨之能。

“公達先生,勝負並非是我等一論,便可得窺結果。”

張韓握著酒觥把玩,臉上帶著褪不去的淡笑,“是千萬將士用命去換,方才能有的數道勝機。”

“不光是將士,”張韓的眼神忽然銳利了起來,“許都之盛,來自於軍民協同,萬眾一心,如果朝堂上依舊還是一灘渾水,與冀州爭奪時,便不會如當下這般簡單。”

“我們能取揚州,並非因為軍力已天下無敵,而是袁術篡漢失義,朝中諸臣不敢有所異動。”

“且,楊太尉以自身之名望、人脈,在死守朝堂的各家言談,並無人插手戰事,方才頗為順遂。”

“可日後,再面對比袁術強大十倍的袁紹時,還會是這等狀況嗎?”

何來十倍之說……荀攸摸了摸鼻頭,暗暗腹誹,君侯這話未免也有些聳人聽聞了。

但是,為何忽然這麼嚴肅、正經的說起此事!?難道……

不確定,再聽聽。

荀攸打起了精神,仔細去聽張韓話裡的意思。

“公達先生,試想一下,若是公卿欲歸袁紹,而大戰又起,到焦灼難分勝負的時候,他們會否與我等一同死戰?”

這個,荀攸想都不用想,笑道:“不掀起內亂就算不錯了。”

“正是,”張韓長嘆了一口氣,道:“我令廬江一地計程車族真心依附,都耗盡心力,還讓楊德祖從正面而來,又從中斡旋,與張佑維做了一場戲,在此之前,我還買通了太守劉勳為我疏通打點關係,所用錢財何止萬金。”

“這,才換來一個不錯的結果,且還是有仁義之名廣為傳播的狀況下……”

“在許都,我不敢想。”

“真正的一心、同欲,才能有勝機擊退袁紹來犯,否則只能比拼彼此底蘊,公達先生,你說是吧?”

荀攸不敢回答,他忽然明白張韓這一頓宴席的意義所在。

這些問話,也都是暗藏玄機,而且剛才一上來就誇,誇得還這麼真切,好像我真的教了他什麼似的。

曹營謀者,“酒色財氣”之名,近年來可謂是廣為流傳,且多是佳話,但這四個字都不是好意,最初有賢者總結出來,也是告誡人遠離。

用在他們四人身上,正恰當不過,離張韓、郭嘉、戲忠太近,就容易和叔叔一樣,天天氣得嗷嗷叫。

見荀攸不語,張韓又道:“公達先生,可知曉有何辦法能夠穩固朝堂之上的諸多公卿,真正收攏許都周圍的諸多大族呢?”

荀攸聽到這,深深地嘆了口氣,道:“攸深感危機,唯有殫精竭慮,為司空分憂,穩固朝堂不亂,待取冀北方可稍作安心。”

“袁氏一門,雖身負眾望,然其不臣之心,均已昭然,與之相通者,自可認為不軌。”

“然,一切都為猜測也,需回到許都,方才能下定論。”

“好,好……”張韓笑了起來,端起酒觥相敬,道:“有先生這句話,我也就放心了。”

“我一生,遭遇數次襲殺,均安然度過,現在最怕的,就是吹鼓奏樂、夾道歡迎回到許都,反而要遭人暗算刺殺。”

“這日子,一天都不想過,”張韓不屑的撇了撇嘴,又補充道:“而且我也不喜歡被人夾道歡迎,特別是女子,我比較喜歡被動的。”

郭嘉:“???”

荀攸:“……”

賈詡:“!!!”

這個詞,還能這麼用嗎?

他們三人都活了這麼多年,只需細品就能明白這話的意思,特別是郭嘉還深諳此道,直接似笑非笑的看向張韓。

你已經是君侯了,能不能不要這麼……粗俗。

但你說他粗俗吧……這詞卻又用得有一種很奇怪的文雅……

不過,這些玩鬧話的背後,荀攸深深地明白,他已經被張韓盯上了。

……

宴席散後,張韓和賈詡來送荀攸離去,等待馬車遠去,賈詡到近前來輕聲道:“這位公達先生,心計極高,目光長遠,今夜滴水不漏卻也刻意示好君侯。”

他心思很深,深得好像失去過什麼……

“老夫認為,只怕司空也不易收其心,又或者,他雖願意助司空,卻不願如同文若先生那般操持內治,鼎力而助。”

“他日後會的,”張韓重重地吸了一口氣,和賈詡一同回去,邊走邊聊起了關乎荀攸的些許往事,“公達以前刺殺過董卓。”

“這我知道,”賈詡當年是處置此事的其中一人,曾進言告知,事關世家大族,不可痛殺之,先行關押試探口風。

於是事發後,董卓雖勃然大怒,卻也沒有立刻斬殺,而是將荀攸等人關入大牢看押。

後來,也是準備處死的,可十八路諸侯聯盟攻至洛陽虎牢,孫堅勇不可當,讓董卓萌生遷都之意。

遂匆匆劫掠了洛陽百姓,又挾民而走,將文武百官加上天子全部帶去了長安。

而堅牢這些犯人,他肯定管不了了,於是荀攸一黨的不少高朋疏通了關係,將他救出,護送回到了老家,當了個隱士。

“這荀公達,對漢室忠心,而且經刺董事發後,人變得謹言慎行,滴水不漏,又是一位智慧極高的謀者。”

又是個老銀幣。

張韓心裡吐槽,默默搖頭,想不到我張伯常一生光明磊落,竟會屢屢和這些心懷不軌之人打交道。

“唉。”

張韓嘆氣之事,忽然心中一陣悸動,感覺心臟激烈搏動了幾下。

然後系統義父傳來了捷報。

“君侯怎麼了?”賈詡看張韓捂胸口,還以為他戰場上受了什麼暗傷。

“無妨……”張韓擺了擺手,嘴角抽搐了一下。

悸動的感覺真刺激。

(本章完)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侯府奶崽的心聲洩露後扭轉國運了

侯府奶崽的心聲洩露後扭轉國運了

千陽燎原
(每晚九點更新~)江遐年眼睛一閉一睜,穿成了剛出生的侯府小姐。江遐年一喜:再也不用當打工的牛馬了,從此可以在錦衣玉食中躺平,做快樂鹹魚了! 吃瓜系統卻告訴她幾個壞訊息: 壞訊息一:她是真假千金文裡的真千金,馬上要和假千金調換,被假千金家人當奴隸折磨了! 壞訊息二:等十年後,侯府會被抄家流放,假千金會趁機和她換回來,於是作為罪人之女,她又要跟著吃流放的苦! 壞訊息三:等二十年後,北方的靖國會揮師南下
歷史 連載 2萬字
我在宮鬥劇裡當太醫

我在宮鬥劇裡當太醫

請吃一碗草莓
眾所周知,太醫九族在宮鬥劇中經常被消消樂。 一朝穿越,慕鈺成了京都一戶普通人家的孩子,年十三,而不普通的是,他是劇中痴心太醫男配的九族之一。 三年後,他全家都會成為被株連的九族之一。 天知道,他壓根就不認識那太醫男配好不好! 所以,身為直男的他,金手指是寵妃系統能幹嘛?去勾引另一個身為直男的皇帝? 一番研究之後,慕鈺悟了,這寵妃系統,可不就是妥妥的後宮聖品,這將來的太醫院院正之位鐵定是非他莫屬啊!
歷史 連載 5萬字
五胡不亂華:三國之白馬將軍!

五胡不亂華:三國之白馬將軍!

筆下如有仙
晉建興元年,遼東公孫氏苟活下來的子孫看著那將華夏大地蹂躪的不成樣子的諸多異族。 看著自己偷偷藏匿起來的無數靈位,想著家族之中記載的列祖列宗們的豐功偉績。 最終含恨閉上了自己的眼睛。 當神魂再次歸位,猛然睜開雙眼,卻發現自己已經身處於一間小小的廳堂之中。 周圍還傳來了朗朗讀書之聲。 而在自己的身邊,還有兩個長相頗為雄異之人。 “阿竹,你剛剛好似有金津玉液流淌而下啊。“ “玄德,你叫他作甚,這等紈絝子
歷史 連載 50萬字
大明:拿命教太子,皇帝求我別死

大明:拿命教太子,皇帝求我別死

李夏蟬
弘治十年,陳策穿越大明,卻身患肺癆病,不久於人世。不過他沒有自暴自棄,依舊在努力的活著。 他在北平購置了一所小院,驚訝的發現這座小院內的一塊土地種植能收穫各種神奇的物品。 每天種地鋤草便能有獎勵,諸如開工開物、一目十行、歷朝史料等。本以為他會這樣安靜等待死神降臨,但小院內卻來了一名頑劣的少年。 陳策驚訝的發現,頑劣的少年居然是大明皇太子,未來的明武宗朱厚照。 於是他決定用系統獲取的知識,在餘生內將
歷史 連載 4萬字
三國:開局孫策讓江東

三國:開局孫策讓江東

二分不等式
漢末亂世,劉興生為漢室宗親,家中雖有幾千族兵,卻因為年紀尚幼,沒有搭上十八路諸侯討董的大潮。 無奈,他只能與孫策合資,南下江東。多年後,孫策遇刺,把著他的手。 “兄與公瑾、三弟義結金蘭,本想共謀天下,無奈中道而別。我有一件事情,拜託三弟。” “兄長,放心,我一定輔助好十萬! “ “江東就給你了!” “……”
歷史 連載 4萬字
三國:小霸王重生,忽悠諸葛亮義結金蘭

三國:小霸王重生,忽悠諸葛亮義結金蘭

崑山老頑石
江東小霸王孫策死而復生,覺醒神級天選系統。叮!宿主已觸發任務:全身而退。 選擇1:躺著裝死,什麼也不做。獎勵:超級大軟蛋一枚,宿主從此以後膽小如鼠,窩窩囊囊度過餘生。 選擇2:醒來後集結隊伍,想辦法擺脫黃祖追兵,逃出虎口。獎勵:錢財和糧食。 選擇3:醒來後集結隊伍,搶回父親孫堅屍體,反殺黃祖追兵1000人。 獎勵:烏騅馬一匹......孫策自此走上了發家致富的道路。收小弟,練精兵,擁美女入懷...
歷史 連載 31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