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江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252章朱元璋竟讓葉大人平步青雲,三段射擊,最後的野蠻衝撞!

朱元璋和毛驤的眼裡,

第一個衝進石牆迷宮陣的重甲騎兵,直接就被三支破甲箭刺穿,還被其強大的衝擊力帶離馬背,重重的撞在第一堵石牆上。

由於撞擊力過大,他的後背撞在石牆楞上之時,還撞斷了脊椎,直接掛在了那裡。

但這樣的慘狀,也無法阻止這些抱著必死之心的衝鋒騎兵。

這些沒有被萬人敵燒傷炸死的幸運兒,接連不斷的衝進了這等同於獵場的石牆迷宮陣。

只不過要順利完成幾十個直角轉彎的他們是獵物,而城牆上操作弓弩床的射手們,才是真正的獵人!

“他們在轉彎之時,一定會狠勒戰馬,馬蹄在雪地還會打滑,戰馬一定會突然站起來。”

“如果不能在他們快速騎行之時射殺他們,就抓住戰馬抬頭的機會!”

“記住了,你們多射死幾個騎兵,我們在城下列陣的兄弟,就會少死不少人!”

“.”

此刻的李將軍,正在大聲的講述要領,他兩邊的傳令兵,在聽到這些要領之後,也是兩邊開跑,一邊跑一邊傳達要領。

果不其然,掌握這個要領之後,負責射殺騎兵的弓弩床射手,就要精準得多了。

很快,大多數改裝三箭槽,負責用破甲箭射殺北元騎兵的弓弩床射手,就開始瞄準各大急轉彎口子了。

而在朱元璋和毛鑲看來,那就是眼前不斷飛射的破甲箭,竟然靈活的改變了彈道。

在他們的認知裡,弓弩床也可以上下調整仰角,但卻做不到左右調整,想要左右轉向,就必須整臺床子一起搬動。

無疑,那是一項需要多人才能完成的笨重工作。

可他們卻看見就近的弓弩床射手,只是一個人雙手緊握手把,就可以上下左右自由調整瞄準射擊。

當然,不論是上下還是左右,都有一定的限度,超過限度就不能調整了。

可即便是有限的調整,也是重大的技術突破!

朱元璋看到新的技術之後,便只留毛驤一人在女牆邊上觀戰,他則悄無聲息的來到就近弓弩床後方蹲下。

終於,他看到了這項技術的所在之處。

其實想要弓弩床的瞄準射擊機構,實現有限的上下左右自由調整真的不難,以他朱元璋的腦子,絕對是一看就會。

無非就是一個現代隨處可見的‘球頭轉向’技術!

只要在下方的支承機構與射擊瞄準機構之間,用一個圓形鐵球連線就好。

為了下方支承夠穩,可以用鎖銷卡死下方的半球,而上方的射擊瞄準機構下方,就用一個半球形的碗蓋住裸露在外的上半球。

當然,這個半球形的碗不能完全蓋住,必須得留下一定的高差空間。

如果一點高差空間不留的話,就只能左右隨便調整,沒有一點上下仰角調整的空間了。

反之,便在實現左右隨便調整的同時,還兼顧了一定程度的上下仰角調整空間!

可就是這麼看了就會的簡單技術,朱元璋也知道他軍器局根本做不到。

原因很簡單,以他們現在的技術,生產一個光滑的圓球很艱難不說,想要生產一個能契合圓球的鐵腕型罩子更難。

稍有偏差,就算打了油也不好使!

看明白問題所在之後,朱元璋又不禁皺起了眉頭!

“這傢伙,一定有可以相對輕鬆的造出鐵球,和球碗罩子的技術!”

“.”

朱元璋意識到這一點之後,那種想早弄死葉青又不想早弄死葉青的想法,又再一次湧上心頭。

也就在朱元璋開始頭疼之時,他面前這位負責操縱弓弩床射殺騎兵的弓弩床射手,直接就鬆開手柄,開始活動雙手休息了。

朱元璋站起來左右掃視,這才知道所有改裝三箭槽,用破甲箭射殺騎兵的弓弩床都停了手,唯有改裝一箭槽,負責用標槍巨箭尋殲各路敵將以及大纛旗手的弓弩床射手,還在盡力瞄準。

他知道,能在石牆迷宮陣射殺的騎兵,已經射殺完了,也代表著該衝出石牆迷宮陣的騎兵,也已經衝出了石牆迷宮陣。

朱元璋重新趴在女牆邊上,當石牆迷宮陣裡的一幕再次出現在他眼裡之時,他也不禁當即眼前一亮。

入目所見,石牆與石牆的道路之間,盡是人馬屍體,以及正躺在雪地上不斷滲血,還奄奄一息的北元人馬。

就躺在那裡的死傷人馬數量來看,如果是夏秋時節,石牆與石牆之間的道路,便不會再有一點雜色,必定是一片血紅。

可現在正是風雪寒冬日,他們那從貫穿傷裡流出來的鮮血,根本就沒有機會鋪滿,因為流不了多遠就已經開始結霜冰凍了。

從流出來的鮮血開始,一直到傷口處直接‘冰凍止血’!

可這樣的止血方式不會救他們的命,只會加快他們死亡的速度!

也就在此刻,上百頭膽大的禿鷲突然從天而降,直接降落在石牆迷宮陣裡,瘋狂啄食人馬屍體。

當然,在它們眼裡,只要是不能動彈的人馬,也不管是否能出聲,是否能喘氣,都是屍體,都是它們的食物。

禿鷲的激動鳴嘯,在這已經開戰的戰場之中,根本就算不了什麼。

可那些還沒有死去,還能喘氣,還能出聲的北元人馬,眼睜睜的看著禿鷲啄食自己而發出的慘叫,卻是迴響在整個山谷之間。

饒是依舊轟擊著遠方的超遠投石機機械聲,依舊在遠方爆炸的萬人敵,也不能完全遮蓋住這撕心裂肺的慘叫聲。

李將軍聽著這慘叫聲,看著這悲慘的一幕,也是不由的心生憐憫之心:“這些北元騎兵,仍有成吉思汗手下鐵騎的遺風啊!”

“要是他們也像我軍蒙元籍將士一樣,也就不會有今天的下場了。”

毛驤只是在旁邊點頭道:“會有這一天的。”

“如果葉大人能平步青雲的話,就一定會有漢蒙一軍,開拓天下,教化天下的一天!”

李將軍聽到這裡,也是非常贊同的點了點頭道:“本將軍一直信奉葉大人的觀點,唯有儘快打服他們,才能讓他們和我們一起,開拓更北方的戰場。”

“當然,以葉大人現在的官職地位,能做到守城就不錯了。”

“想要實現這個宏偉的目標,唯有葉大人成為下一個徐達,就看我們的皇帝陛下是否長眼了!”

“可就陛下不久前降下的表揚聖旨來看,我們的皇帝陛下還是一個不錯的明君!”

“咳咳!”

“咳咳咳!”

李將軍看著不斷咳嗽的毛驤,又關切道:“毛老弟,要不要本將軍讓人給你拿一件袍子過來?”

毛驤的餘光看著正在身後‘看戲’的朱元璋,也只是笑著道:“沒事,就是還有點不適應這邊乾冷的氣候,咳幾下就好了。”

“李將軍你看,還是有差不多兩千騎兵衝出了石牆迷宮陣。”

李將軍看到這裡,也是當即把目光放在了列陣於城外二百五十步的,三千火銃手身上。

而毛驤也權當沒有看見朱元璋那異樣且滲人的眼神,隔著趴在女牆上,看著眼前的一幕。

而此刻,

看著二人背影的朱元璋,卻是外面的風雪也難消他心中的怒火。

當然,與其說是怒火,還不如說是他吃醋吃得有點厲害!

他最信任的毛驤,竟然敢說出希望葉青平步青雲的話來?

可轉念一想,他也覺得毛驤說得確實很有道理,讓北元萬千兒郎變成自己的子民,變成替自己教化更北方的沙俄公國,以及更西方的白皮奴諸國的彎刀,確實是最好的結果。

可由誰來具體落實最合適呢?

不論是李善長還是胡惟庸甚至是徐達,都不能勝任這個需要能力與遠見的任務。

當然,他們最缺少的其實不是遠見和能力,而是時間!

他們都老了,就算全都絕對忠誠於自己,他們也都沒有這個時間了!

而唯一有能力有遠見又有時間的人,便是這個讓自己想殺又捨不得殺的葉大人!

只是,他葉青絕對忠誠於他朱元璋嗎?

還真不見得!

想到這裡,朱元璋便又一次皺起了眉頭。

可就在他準備往細了思考之時,觀察手又立即下達了射擊命令。

“四百步!”

“城外火銃手,完成一輪三段射擊之後,立即撤回!”

“火銃手撤回之後,城上弓箭手,立即發射箭雨!”

城門樓三樓廊道兩端,

觀察手口頭下令同時,也向城外和兩邊打著相應的旗語。

城牆兩邊手持強弓的弓箭手看見之後,當即拉弓搭箭斜向指天。

而列陣於城外二百五十步的三千火銃手的領兵將領,在看到旗語之後,也是當即下達將令。

終於,朱元璋和毛驤見證了真正的三段射擊法!

簡單來說,就是第一排一千火銃手射擊完成之後,立即退後到第三排繼續裝填,然後第二排原地變成第一排射擊。

如此往復,可以保持連續射擊的同時,還保持敵進我退的相對距離。

當然,這只是針對速度差不多的步兵!

面對騎兵,這三千火銃手打完一輪,就必須後撤了!

三段射擊雖然巧妙,但還達不到讓朱元璋和毛驤震驚的地步,畢竟這真就是一看就會的動作,沒什麼技術含量。

而真正讓他們震驚的,還得是雁門駐軍的默契度!

就在火銃手撤退的同時,兩千手持方形鐵盾的盾牌兵,就齊齊轉身,露出兩千條可供一人透過的道路。

火銃手快速撤退之後,他們又齊齊轉身,再一次變成了密不透風的鋼鐵城牆!

朱元璋是沒有見過百葉窗,如果他見過百葉窗的話,他在看到這一幕之後,一定會想到百葉窗開關的一幕!

“這就是文官治下的軍紀啊!”

“.”

想到這裡,朱元璋那張嚴肅的臉龐之上,眼神也變得複雜了起來。

也就在此刻,城牆之上箭雨齊射。

本來兩千重甲騎兵八千輕甲騎兵的配置,在經過超遠投石機與萬人敵,和石牆迷宮陣與弓弩床,以及火銃箭雨的洗禮,只剩下了五百輕騎。

而這五百輕騎,距離矛盾拒馬陣,也僅剩下了最後的三十步。

就這個距離,真就是城牆上的弓弩床沒有用,弓箭手也不敢動。

也因此,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即將被野蠻衝撞的,矛盾拒馬陣將士身上!

求看官大大們追訂支援,求推薦票、月票支援,謝謝!

(本章完)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這好像不是虐文劇本

這好像不是虐文劇本

巡禮
這好像不是虐文劇本
歷史 完結 1萬字
強搶縣令千金,我佔山為王

強搶縣令千金,我佔山為王

樂活活
“寨主!” “別叫我寨主!” 沈東臉色難看,他想破腦袋都想不明白。 自己怎麼就穿越成了一個土匪頭子? 前世的他不說道德模範,最起碼也是個遵紀守法的良民,現在扭過頭來,讓他腦袋揣褲腰,幹殺人放火的買賣? 可等他親眼看到戰火連綿,餓殍遍野。 看到朝廷尸位素餐,目之所及民不聊生的時候,他還是看不下去了。 這皇帝既然當不好,那不如換他來當!
歷史 連載 1萬字
我那迷人愛嬌氣的轉世老祖

我那迷人愛嬌氣的轉世老祖

清春是金色鎖鏈
傳聞闕清月,乃玄門老祖投胎轉世。 也確實如此,自小她就生得根骨俱清,別人花容月貌,她有天人之姿。 有幸見過的人,無不目瞪口呆。 但祖宗難養,三災九難,一個不少。族人決定將她送至七海之地消閒靜攝,頤養天和,直至十七歲方可迴歸。 轉瞬七年過去,千里路途,妖魔環伺,迴歸之行甚為兇險。 太悟闕門以重金,請動大聶名揚天下的十大鎮守使之一,千人斬東方青楓全程護送。 只是這位將軍有些過分年輕。一身玄色勁裝,身段
歷史 完結 8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