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赤威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討伐逆賊袁恪,掃平汝南袁氏。”

“打到長安去,活捉袁賊!”

“孟德大義,我輩當為國盡力。”

討逆詔書一出,天下為之譁然,天下人都很意外汝南袁氏會恃功擅權,陰害天子,把持朝政,圖謀不軌,為此憤恨不已。

此時的汝南袁氏出身的袁紹和袁術卻站出來,公然表示袁恪所為,皆為其一人行為,與汝南袁氏沒有關係,為表忠義,公然和袁恪決裂,同時,也起兵參與討賊,以此自證清白。

自此,討逆大軍,又添了兩路諸侯。

袁紹提兵五萬,前來陳留,會盟曹操,同時,還攜帶有大量的軍需物資,為表忠君愛國,他此舉可謂是大義滅親,連自己的親生兒子也不放過。

十八路諸侯於各地起兵,約定進軍洛陽。

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冀州刺史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河內郡太守王匡。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喬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北海太守孔融,廣陵太守張超,徐州刺史陶謙,幽州太守公孫瓚,上黨太守張楊,長沙太守孫堅以及幷州剌史韓遂,外加陳留曹孟德和渤海太守袁紹,合兵十八路。

話說平原縣令劉備,乃漢室後裔,為當今天子的皇叔。

劉備劉玄德於黃巾賊作亂時,同其兄弟張飛,關羽起兵討賊,後來,因功封為平原縣令。

主政平原,頗有功勳,為百姓所稱道也。

今聞袁恪殺董卓取而代之,陰害天子,擅權亂國,也同他的兩個兄弟,棄了平原,前往洛陽,會盟諸侯,共舉大事。

“兄長,這袁恪小兒,狂妄至極,小小年紀,也學董卓老賊,陰害天子,此番前往,吾必用手中長矛將他的腦袋挑下來。”

張飛性情急躁粗魯,卻極具武力,於大戰黃巾賊時,頗有戰功。

“三弟,面對袁恪小兒,我等萬不可大意輕敵。”

“此子不簡單吶。”

劉備向來行事謹慎,袁恪不過十七歲的少年,沒有幾分實力,如何殺得了董卓,又如何來把持朝政。

“大哥,你啊,行事太過小心了,那袁恪黃毛小兒,我單手都能收拾他。”

張飛仍舊狂妄自大,沒有將袁恪放在心上。

“......”

關羽則手提青龍掩月刀,沉默少言,只是當張飛和劉備提及袁恪時,眼神中充斥著熊熊的戰意。

他是個武痴,渴望和袁恪一戰。

三人騎馬進入了德州境內,剛好看到了前方有大批軍馬出現,只見其軍馬齊備,威武無比,一方大旗下,書寫著大大的幽字,卻是幽州剌史公孫瓚的兵馬。

劉備之前受過公孫瓚的恩惠,如今碰上,自當上前問候。

他向來仁義。

三人拍馬來到了軍前,那隨軍的甲士們見狀,剛要攔截,卻被同樣騎著馬的公孫瓚給攔了下來。

“玄德?”

公孫瓚也很意外在這兒能遇上劉備。

“玄德拜見公孫大人。”

劉備連忙抬手作揖。

“玄德,你們這是要去何處?”

公孫瓚好奇地問。

“公孫大人,我聽說曹孟德在陳留持天子詔書,號召各路諸侯,興兵討伐逆賊袁恪,我也要去盡一份力。”

劉備如實說道。

“也好!”

“你們兄弟三人武藝高強,此次藉著討伐袁恪,也能建功立業。”

“我也要去洛陽,我們一道吧。”

“一路上也能有個照應。”

公孫瓚在黃巾作亂時,親自見識過劉關張三兄弟的勇武,他相信三人未來前途無量。

“諾!”

三人也沒有矯情,便同公孫瓚的兩萬兵馬隨行,前往洛陽。

長沙太守孫堅也提兵兩萬五千人馬,自長沙北上,其子孫策和孫權也之同行。

......

幷州,太原郡,剌史韓遂也在整軍備戰,他集結了七萬兵馬,連夜開拔殺向芮城。

他剛剛探到袁恪只帶了三萬兵馬。

之前還在忌憚袁恪手上的十萬大軍,如今,卻沒有這個擔憂了。

他根本沒有將袁恪放在眼中。

心中暗自發誓,要將袁恪及三萬兵馬滅之。

“秦周,馬龍,沙裡飛......”

“末將在!”

“爾等率軍三萬,火速馳援芮城,將袁恪的軍馬抵擋阻擋在芮城外,靜等本大人與爾等匯合,屆時,兩軍聯手,擊穿袁恪軍。”

“諾!”

.......

入夜時分,袁恪親率的主力人馬順利透過了風陵渡,之後,三萬大軍馬不停蹄地來到了芮城外,在南城門外擺下陣勢,做好隨時攻城的準備。

砰!

砰!

砰!

一陣擂鼓聲傳來。

“來人,牽本將軍的赤龍馬過來。”

袁恪要動手了。

他騎上赤龍馬,手提天龍破城戟,親率大軍來到了芮城的城外,隔空對著城牆上的守將馬興喊話。

“馬興,那韓遂大逆不道,暗中勾結董賊,助紂為虐,本將軍奉天子詔書前來討伐,爾若開城歸降,本將軍既往不咎,寬恕爾等的罪責。”

“袁恪,少來忽悠我們,我們都接到曹操將軍傳來的天子討逆詔書,天子詔書中提及,是你取董卓而代之,陰害天子,擅殺朝臣,禍國亂朝,你才是國賊。”

馬興大聲說道。

“馬興,看來你是在找死,爾等不降,城破之時,本將軍屠盡城中的兵馬,一個不留。”

袁恪大怒。

他揚手開始攻城。

“袁武,由你率五千兵馬,衝開城門,殺入城去。”

“諾!”

袁武為袁氏族人,也是軍伍出身,擅長地便是攻城戰,也因為這個,袁恪方才將他帶來,討伐韓遂。

之後,三輛攻城車向著芮城衝鋒過去。

“放箭!”

馬興也開始反擊。

“弓箭手,掩護!”

袁武也有所防範,刀盾兵和弓箭手開始掩護攻城車向著城門衝撞過去。

“轟——”

攻城車撞在了城門上。

大門開始搖晃起來。

半個時辰後,芮城的城門被撞開,大軍衝入了城中,不多時,馬興被袁武親自所縛,來到了袁恪的面前,十分狼狽。

“馬興,跪下!”

袁武踢了馬興一腳,將其踹倒在地。

“袁武,拖下去。”

“砍了!”

袁恪也賴得搭理馬興。

“諾!”

馬興被砍了。

他身邊的幾個副手們都慌了,有兩個直接嚇尿了。

“大司馬,這幾個也砍了嗎?”

袁武問。

他的話剛剛講完,不待袁恪講話,有兩個都尉立馬爭先恐後地向袁恪開始告饒。

“大司馬,大司馬,我們願意戴罪立功。”

“我們願降!”

“之前我們收到韓遂送來的軍報,他已經派了三員大將率三萬兵馬馳援芮城,按他們的行程,黎明時分,將會抵達芮城。”

.......

“他們兩人先留著,其餘人都給殺了。”

袁恪聞言,率軍進駐芮城。

一入城後,袁恪來到了縣衙,芮城縣令、縣尉以及縣丞率縣衙一百來人跪迎之。

“芮城縣令郭濤率本縣同仁拜見大司馬。”

“好了,郭縣令,本將軍此番前來,是奉天子詔書,討伐董賊餘孽韓遂,縣衙暫時徵用了,待戰後,歸還。”

袁恪也沒有搭理這些官吏,隨便解釋了一句,便將這些人都給趕出了縣衙。

之後,他將貂蟬也帶入縣衙的偏殿休息。

至於城中的防務,也由袁武來負責。

三更時分,袁恪親自帶領三千大雪龍騎軍悄悄地出城了,沒有驚動任何人。

一路急行軍,來到了白谷鎮,他在此設伏,準備將韓遂派來馳援芮城三萬人馬全數吃下來。

又派了三路剌侯打探訊息。

一切計定,只待敵軍前來送死。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我在現代留過學

我在現代留過學

要離刺荊軻
所謂天子者,父天母地,為天之子!或曰:天子做民父母,以為天下王! 而朕,曾為天子!承六世之餘烈,邵述先帝之志。鞭西賊而懲舊黨,所能必為,所伐必克,掃皇宋百年之積弊,使天威遠暢,醜氐震疊! 奈何天不假年,英年早逝!幸上蒼哀憐,使朕於九百年後重活,留學於現代之世,經歷科學之盛! 如今!朕留學歸來,重歸少年。三尺長劍在手,問爾群臣:何日縛得蒼龍?
歷史 連載 133萬字
獨寵夫郎

獨寵夫郎

不曾阿
黎蕎從末世魂穿到一個有男、女、小哥兒的世界時,肚子餓的厲害,他一睜眼便看到一位貌美大長腿的男子正遞給他窩窩頭,黎蕎:“……人美心善,愛了。” 知道這美男子其實是一位小哥兒後,黎蕎高興了,合法搞基,完美。 雖然他穿越的這個原身名聲爛還欠了一屁股賭債,但不怕,身為水系異能者,甭管是改善名聲還是掙錢,全都手到擒來。 他捉魚,做農具做甜品,還對美人小哥兒發起了猛烈攻勢,上輩子太過漂泊苦逼,這輩子他要夫郎孩
歷史 完結 165萬字
將軍不承歡

將軍不承歡

知皎
在另一個世界遇見你,愛上你,究竟是偶然還是刻意安排?我孜然一人,遊蕩在這世間。 庇佑眾生,也庇佑著你。街角的溫暖,心頭的空寒。塵封的過去,散落星河的記憶。 是誰為愛奮不顧身,又是誰一直甘願默默守候?+女主:蘇璇,頂級alpha,四大戰將之首,親情淡薄。 被渣男暗害後植入了不屬於她的記憶沉睡兩年,封在體驗艙內穿成了五歲的太傅府小姐蘇璇,與謝逸青梅竹馬兩小無猜。 兩人跨過重重誤會卻在大婚前一天由於世界
歷史 連載 8萬字
父皇,我真不想當皇帝

父皇,我真不想當皇帝

追風boy
特種兵寧凡意外穿越成景朝最廢物的六皇子。本想做個富貴王爺,可皇帝不待見,太子也屢屢想要斬草除根。 為了活下去,寧凡不得不絞盡腦汁。吟詩作對,成為大景開國以來最具才華的大詩人! 發明創造,組建商會,賺取全世界財富!招兵買馬,成立軍團,手持一萬把AK橫掃四方! 這皇帝,是你們逼我做的。
歷史 連載 90萬字
重生之母儀天下

重生之母儀天下

春未綠
(本文又名《黑化權謀文大奸妃她重生了》,熱元素:重生、姐妹換夫、反殺愛你就要冷落你的男的、打敗白月光、真假千金(非女主),文文劇情舒爽,值得一看哦。) 鄭徽音和姐姐鄭德音雙雙重生了。 前世,鄭徽音嫁的是傀儡太子做良娣,姐姐鄭德音嫁的卻是實權郡王做正妻,任憑是誰都誇姐姐嫁的好? 哪知鄭徽音不僅讓太子撇下太子妃專房專寵她三年,後來太子登基成為新帝,太子妃暴斃,新帝頭疾發作而亡。鄭徽音因生有新帝唯一的皇
歷史 連載 4萬字
穿越荒年,我和老六爹的逃荒路

穿越荒年,我和老六爹的逃荒路

高閣向陽花
【無CP+逃荒+種田+空間】\n注:小說不要對照現實,這不是記錄片。 \n不喜歡看就關掉左拐,去看你們喜歡的,別噴,碼字不易,請尊重,謝謝! !!\n一睜眼,顧長安從剛覺醒異能的末世穿越到了古代饑荒年。\n自家大別墅成了她的隨身空間? \n雷電系異能還在?\n這金手指開的有點大。\n親爹是個女寶爹? \n顧長安拿出一包大米。\n老六爹:我閨女小仙女\n顧長安拿出一塊肉,一袋麵粉。 \n老六爹:我閨
歷史 連載 2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