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城的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安國君府,書房中,公子修來回踱步,他來到書架前取過一本兵書翻看了幾頁,卻一個字都看不進去,他在等宮裡的訊息,他在等皇帝對公子倬的處理結果。

少頃,府邸僕役來書房彙報道:“啟稟主君,宮裡來人了,陛下召見。”

公子修聞言,道:“我知道了。”

言罷,公子修去往廂房,對著銅鏡,正了正衣冠,便出府去往慶陽宮外靜候召見,正在他在宮門外等待的時候,鎮南王、公子倬的先後出宮,各自上車散去。

公子修掀開車簾看著他們遠去的車駕,若有所思,看來花燈坊事件已經解決了,皇帝也應該安撫住了蠻王。

就在這時,宮門一名寺人前來公子修車駕前請示道:“安國君,陛下召見。”

公子修微微頷首,跟著寺人去往章臺宮面聖。

公子修低著頭入得大殿中,他剛抬頭四顧左右,卻腳步一緩,只見大殿中只有皇帝一人,周圍宮衛、寺人、宮女都撤走了,顯得整個大殿空曠至極,顯然皇帝是有話私下與他。

公子修稍有猶豫,便上前向皇帝跪拜行禮道:“兒臣參見吾皇萬歲,萬萬歲。”

御座之上傳來一聲略顯疲憊的聲音:“修兒,朕有話要問你。”

公子修見皇帝沒有免禮平身,就只好跪在地上回話道:“陛下萬福,兒臣謹聞聖訓。”

皇帝起身來到公子修身側,語氣悠然道:“朕想知道,這件事是不是你在背後推動的?”

公子修聞言,他當然知道皇帝問的是哪件事,他也不敢抬頭看皇帝,低伏著身子,回應道:“父皇,兒臣不敢欺君,此事是兒臣所為。”

皇帝見公子修承認的很乾脆,有些略感驚訝,只是沉聲簡短的問了兩個字:“為何?”

公子修道:“陛下聖明,兒臣不過只是一個封君,兒臣如此行事,是為了國家社稷,也是為了我們大晉江山八百多年的有序傳承,兒臣不想前朝舊事在本朝重演。”

公子修的潛臺詞就是,我不是太子,我只是一個封君而已,不立儲君,國本不正,我正是為了江山社稷可以有序傳承,才不得不行此下策,本朝歷史上又不是沒發生過不立儲君,皇子之間發生過奪位大戰,導致國家陷入敗落的情形,您是聖明子,應該比我這個做兒子的更清楚不立儲君所造成的禍患。

皇帝當然明白公子修是什麼意思,他腦子裡又回想前太子悍然發動兵諫的舊事,這才沒幾年的事,也是皇帝心中永遠的痛,太子造反,太極宮事變是皇帝心中的一根毒刺,已經牢牢地扎進了他的心中,皇帝是不可能重立太子的。

皇帝沉吟良久,離開御座,走上前拍了拍公子修的肩膀,道:“你起來回話。”

公子修聞言,在起身的過程中,趕忙抬手擦了擦他額頭上冒出來的虛汗,立太子這個事情他知道是不能提的,誰敢提,就跟少府趙芻一個下場,現在堂堂趙少府還在懷安縣做縣令呢,他冒險提出這問題就是想試探一下,皇帝的真實態度是什麼?

皇帝問道:“穆倬是個不成器的,你有必要非要揪著他不放嗎?”

公子修聞言,左顧而言他道:“父皇,兒臣的母親已經很久沒在您身邊伺候過了。”

知子莫若父,皇帝一聽就知道這是公子修在提醒他,自己的母親失寵多年,他下手整公子倬,就是怕公子倬背後的枕頭風,皇帝只要一日不立公子修為太子,以公子修的性格,今後找著機會,還是會下手整公子倬的。

皇帝聞言,默然無語,良久,似乎下定了什麼決心,道:“修兒,你放心,朕會幫你把那些刺拔掉的,祖宗的基業也只能交給你。”

公子修這是頭一次明確知道了皇帝想要傳位與他的態度,這就是交底了,他大喜過望,心情激動之下,跪地叩首道:“父皇,兒臣不孝,讓您憂心了。”

“你起來吧。”

皇帝語氣淡然道:“修兒,你可是許諾了鎮南王什麼好處?”

公子修聞言,心中暗歎,面對皇帝,他知道根本就瞞不過他老人家,公子修也不敢稍有欺瞞,便一五一十的了他與鎮南王私下的交易內容。

皇帝聞言,感慨道:“修兒,你還真敢許諾?你為北帝,他為南帝?”

公子修尷尬道:“父皇恕罪,兒臣僭越了。”

皇帝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修兒,你隨朕過來。”

“諾。”

公子修亦步亦趨的跟在皇帝身後轉身來到了後殿中,只見後殿中央懸掛這巨幅全國地圖。

皇帝在地圖前站定,指著嶺南四郡的方向,囑咐道:“修兒,朕百年之後,江山若是交到你手裡,萬萬不能出兵助鎮南王稱霸南疆,否則我朝南境將永無寧日,鎮南王此人活了幾百年,久負盛名,治軍,治國,皆有可取之處,我朝與山傀聯軍,南疆一戰滅泰沙六十萬大軍,離不開鎮南王的鼎力相助,陸盛對鎮南王評價頗高,這幾日朕對此饒觀感是,老奸巨猾,謀算深遠,能忍辱負重,你記住了,絕不能放任讓此人在南疆獨大,否則日久,必養虎成患,朕之所以力住結好山傀,意在利用鎮南王制衡泰沙與昔族兩國,鎮南王是一把雙刃劍,用的好,無往不利,用不好,乃國家之大患,你與此人相比,道行還差得遠,慎之。”

公子修聞言,躬身作揖道:“父皇訓誡,兒臣時刻謹記在心。”

父子二人在後殿聊了許久,公子修才告退出的大殿而去。

皇帝見公子修離去,又召來內廷總管,吩咐道:“呂梁,傳朕旨意,剝奪穆倬宗室身份,廢為庶人。”

呂梁聞言一愣,躬身道:“諾,老奴這就去宗正府傳旨。”

幾乎是皇帝廢公子倬為庶饒旨意一出宮,內宮中的李夫人就已經知道了,她知道訊息後,臉色大變,一路急行到了長樂宮,入皇帝寢宮面君。

李夫人入宮後,見皇帝身邊孫夫人正在身邊伺候,李夫人見狀,心中暗罵一聲狐狸精,又想起兒子被廢,便立馬跪地大哭道:“陛下,您為何要廢了倬兒?臣妾不明白,倬兒已經向鎮南王道歉了,倬兒犯了什麼錯,一定要奪了他的宗室身份,陛下……”

李夫人她心裡很清楚,老皇帝總有一是要登的,到時候老皇帝死了,所謂母憑子貴,她能憑藉的就是她的兒子,如果公子倬被廢為庶人,她也就失去了未來的屏障,這由不得她在皇帝面前大哭大鬧。

皇帝見狀,轉首對孫夫人揮了揮手,道:“你先退下吧。”

“諾!”孫夫人躬身一禮,便退出大殿去了,行至李夫人身邊,她腳步一頓,眼見李夫人在皇帝面前撒潑打滾,她嘴角微微一撇,心中暗自嘲諷,你有今,也是全拜你生的那個蠢兒子的福。

孫夫人作為後起之秀與李夫人在內宮明爭暗鬥了許多年,互相之間看不順眼也是常態。

皇帝見李夫人在地上哭鬧不休,沉聲道:“你起來吧,朕會給你一個解釋。”

李夫人見狀,不再哭泣,她伏地再叩首道:“臣妾請陛下收回成命,只要能保得倬兒平安,陛下百年之後,臣妾願追隨陛下左右。”

李夫人這是打算追隨他殉葬了,皇帝聞言,心中也不免有些動容,嘆息道:“朕知道你是什麼心思,太極宮事變,朕賜死逆太子後,你一直想扶持倬兒做上儲君之位,是不是?”

李夫人聞言,默然無語,既不承認,也不否認,她知道在明白人面前狡辯是無用的。

見李夫人哭的梨花帶雨,皇帝念在這麼多年的情份上,也是心中一軟,安慰道:“朕如此行事,也是為了保護倬兒,你放心,倬兒雖然失了宗室身份,待遇依舊,朕過些日子就會賜給他萬戶食邑,如晟兒一般,遠封外地就蕃,足夠他逍遙後半生了。”

李夫人聽明白了,皇帝這是在為安國君公子修繼位鋪路,眼下暫時廢了公子倬為庶人,就是在向外界傳達一種態度,朕雖然不立太子,但安國君才是皇位的唯一人選,其它人就不要抱有幻想了。

李夫人心有不甘,叩首道:“陛下,倬兒與安國君相比,差在哪裡了?倬兒年少,只是有些少不更事,日後多加調教,未必不能與安國君相比,臣妾懇請陛下收回成命。”

在所有家長眼裡,只要是自己親生的,即便是熊孩子,也是家長眼裡的“好孩子”

皇帝也明白這個道理,道:“倬兒平日所為,朕都看在眼裡,實在是難堪大任,即便是遠在芷縣就蕃的晟兒也強他百倍不止,朕今日就把話挑明瞭,穆倬雖為朕之親子,所作所為,毫無人君之相,朕絕不會把江山社稷交給他,你就死了這條心吧。”

李夫人聞言,如遭雷劈,皇帝的意思再明確不過了,就算沒了安國君,還有芷縣的安樂侯當備胎呢,至於公子倬那種蠢笨無能之輩,妄想上位?兩個字,做夢……

皇帝言罷,正待起身離去,李夫人忽然起身抱住了皇帝的腿,癱坐在地上哭訴道:“陛下,求您可憐可憐倬兒吧,他是臣妾的命根子,陛下……”

皇帝見李夫人死纏爛打,就是不肯認命,便冷聲道:“皇命豈容兒戲?詔命既已發出,朕不會收回成命,念在你愛子心切,過些日子,朕自會讓倬兒恢復宗室身份,但是從今往後,你要搬去離宮,朕不想再看到你。”

言罷,皇帝便一甩衣袖,離開了,只留李夫人癱坐在原地不知所措,她雖然苦苦求情,換回來了公子倬的宗室身份,可自己也被皇帝打入冷宮,失去了聖寵,從此在無人庇護公子倬,這相當於還是變相廢了公子倬,李夫人深知沒有自己在內宮打掩護,以公子倬的智商,給安國君提鞋都不配,更別爭大位了。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我在古代努力奔小康

我在古代努力奔小康

不艾先生
【家長裡短日常文,不爭霸,溫馨向,有萌娃】李平安前世絕症纏身,飽受病痛折磨,在三十歲那年因為肺動脈高壓重度去世,攜帶著記憶投胎轉世到平行時空的古代,看著勞苦的親人終日忙碌于田間灶頭,卻依然吃不飽穿不暖,他決定發奮圖強,跟家人過上能吃飽穿暖的好日子。 (小康一詞最早見於西周,《詩經·大雅·民勞》中有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的句子,這裡的 “小康”是生活比較安定的意思。)
歷史 連載 7萬字
當了十年質子,本世子狂億點怎麼了?

當了十年質子,本世子狂億點怎麼了?

風捲殘雲
燕回穿越到了北燕世子身上,一個舉世皆知的廢物紈絝。 原主大晉皇宮當了十五年質子,回來本可繼承世子身份。 誰知道回來就被廢了,這誰能忍啊? 整個王府嘲諷冷落,北燕百姓更是以他為恥。 被家僕們肆意辱罵,丫鬟們百般刁難。 就連路過的狗,都要對著他叫兩聲。 皇族要各番王世子當質子,這樣一來豈不是白受了十五年的苦? 孰可忍,嬸嬸忍不了啊! 忍了十五年,再忍他都成忍者神龜了。 要世子之位是吧,自己去皇宮當質子
歷史 連載 1萬字
冠絕新漢朝

冠絕新漢朝

戰袍染血
天下才氣共一石,陳止先佔八斗,再把剩下兩鬥分出去。 穿越三國時代,輔佐劉備橫掃群雄,卻在大勢已成、大漢復興在即時死了。 好在他身具百家籤筒,有百家奇物絕學作為底牌,身死近百年後再次復生。 這次面對的卻是一個陌生時代,一個劉備子孫建立的新漢朝,一個不存於原本歷史上的統一王朝。 亂世到治世,謀士到名士,這次陳止要選擇不一樣的生活。 從運籌帷幄、血雨腥風到琴棋書畫、詩詞歌賦,百家風光再起,新的畫卷就此展
歷史 連載 0萬字
相敬如冰

相敬如冰

寧寗
(婚內追妻 逼瘋清冷太子) 作為太子妃,裴芸自認做的事事妥帖,無可指摘。 然嫁入東宮的第十三年 她墜入冰湖,親眼看著自己的丈夫往另一個女子游去,突然感受到了這一生被禮數和身份桎梏的壓抑無趣 再睜眼,重回六年前 她想換個活法,想要改變 她想要避開母兄禍事,延續家族榮光,想要讓她的孩子免於夭折…… 可對於那個性子寡淡,古板無趣,連床笫之間都講究個循規蹈矩的死男人。 她不想伺候了! * 太子李長曄,為人
歷史 連載 6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