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長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永漢元年,正月初一。

曹操在禁軍大營,點齊兩萬兵馬,接受旨意,拿到印信、符節,交割清楚,便率軍東進。

走了短短二十餘里,曹操下令安營紮寨,造飯休整。

營帳裡,曹操盯著兗州的地圖,沉眉思索。

陸陸續續從兗州得來訊息,山陽郡已經落入了橋冒手中,而其餘七郡國,響應的以及上次被皇甫嵩征剿而蟄伏的黃巾亂匪、袁家勢力等乘勢而起,整個兗州已然是一片大亂。

“陳留。”

曹操盯著陳留郡,在判斷著進軍的方向。

“孟德。”

夏侯惇進來,神情不好,道:“洛陽城來了信,說是很多人在彈劾你,還在陛下面前鬧開了。”

曹操面色如常,狹長雙眼寒意一閃,道:“無需在意。妙才去了?”

夏侯惇坐到曹操下手,道:“嗯,子廉去南陽了。”

妙才是夏侯淵的字,子廉是曹洪的字。這兩人奉曹操之命,一個去沛國,一個去南陽籌糧、募兵了。

曹操對這兩人還是很放心的,拿起地圖出大帳,道:“軍師在哪裡?”

夏侯惇對郭嘉很不滿,哼了聲,道:“找地方喝酒去了。”

曹操倒是不在意這個,剛出大帳,迎面見郭嘉正走過來,快步迎過去,道:“奉孝,我意留元讓在這裡故佈疑陣,我率兵輕襲突進,直奔陳留,你怎麼看?”

郭嘉悠哉悠哉的喝了酒,道:“將軍,多久沒有回鄉了?”

曹操一怔,旋即驚悟,道:“奉孝的意思,是讓我繞道沛國,直奔山陽郡?”

說完,他連忙瞥了看四周,拉著郭嘉進了營帳,道:“奉孝,還請細說。”

三人進了營帳,分坐好,郭嘉又喝了口酒,擦了擦嘴,這才道:“橋冒等人行事倉促,所以急需攻佔山陽郡,以壯聲勢。那將軍要做的,就是克復山陽郡,既能直插叛軍心窩,更能重創叛軍軍心士氣!”

曹操心中大為震動,雙眼瞪大,沉聲道:“奉孝果是吾之子房!今夜,我便率軍,繞道去沛國!元讓,給你留兩千人,虛張聲勢進攻陳留,記住,要時快時慢,吸引叛軍注意!”

夏侯惇深深的看了眼郭嘉,起身抬手道:“末將領命!”

曹操等他出去,與郭嘉道:“奉孝,伱身體不好,我讓元讓保護你,我們在山陽郡匯合。”

郭嘉手裡的酒壺到了嘴邊,聞聽著,看向曹操,笑道:“將軍是怕我喝酒誤事,拖累了將軍?”

說完,他一扔酒壺,道:“不喝了便是,不過到了山陽郡,將軍得請我喝好的。”

曹操見郭嘉這般果斷,當即道:“待我克復山陽,我親自為奉孝討來好酒共飲,不醉不休!”

“一言為定。”郭嘉道。

兩人相視,大笑不已,彷彿克復山陽,已鐵定無疑。

當夜。

大營裡平靜如常,但曹操帶著兵馬,藉著黑夜,悄然從小路離開。

走出一段距離,曹操與郭嘉騎著馬,繞過陳留,進入冀州,直奔沛國。

沛國與山陽接壤,但沛國屬豫州。

等至天亮,夏侯惇假裝曹操還在軍中,時不時去大帳‘稟報’。

足足休整了兩天,‘曹操’的的兩萬大軍,才拔營繼續向著陳留進發。

洛陽城內。

本是年假朝休,可朝中的大人物,真正休息的並不多。

所有人都在關注著橋冒謀反一事,自然也盯著曹操的平亂大軍。

尚書檯,丞相值房。

王允,荀攸,李儒,鍾繇四人分坐兩邊,正與楊彪議事。

李儒抬手向楊彪,沉聲道:“丞相,丁使君困守定陶,整個兗州危急,曹操行軍緩慢,畏懼不前,下官請撤換他!”

荀攸,鍾繇對視一眼,兩人目中閃過凝色。

曹操用了三天時間,居然還沒走出司隸!做的最多的,是接連來信朝廷,催要軍糧!

王允看了眼荀攸、鍾繇兩人,目光肅然,道:“若是叛軍攻佔濟陰郡,陳留必不可守!是否請大司馬親自領兵?”

對於皇甫嵩的能力,沒人會懷疑。眼見叛軍勢大,威逼洛陽,而曹操停滯不前,朝廷裡撤換曹操的聲音逐漸大了起來。

楊彪繃著臉,面色威嚴,沒有說話。

他摸不透宮裡那位陛下的意思,哪敢多嘴。同樣的,他要是開口為曹操說話,日後曹操兵敗,他也得被牽累。

是以,沉默是金。

王允見楊彪故作思索的不吭聲,雙眼銳利,道:“丞相,莫不是叛軍打到洛陽,你還是一言不發?”

楊彪看著他,又瞥了眼荀攸、鍾繇,忽的沉聲道:“臨陣換將,乃是大忌!本相會以尚書檯的名義,發書催他加快速軍,立刻與丁原匯合,清剿叛軍!”

“曹操不理,或者貽誤戰機當如何?”王允緊追不放。

楊彪反而看向荀攸,道:“荀尚書,朝廷籌措錢糧多少了?”

荀攸躬身,道:“目前只有一萬石。”

楊彪冷哼一聲,道:“一萬石,現在曹操怕是已經沒了軍糧了!”

楊彪沒有衝著王允、李儒說,但兩人還是被堵的夠嗆。

鍾繇見氣氛太沖,沉吟著道:“丞相,王公,還請二位出面,向京中世家大戶籌借錢糧。”

楊彪見鍾繇遞臺階,不理會王允,順勢下來,道:“我這幾日,都在設宴,目前籌借了一萬石,不過,是要還的。”

“自然要還,”

荀攸連忙接話,道:“夏糧一到,如數規劃,並可付予一定利息。”

王允強壓怒氣,道:“錢糧我也會想辦法,但必須催促曹操迅速進兵,與丁原匯合,我擔心丁原支援不了多久。”

丁原被困在濟陰定陶,簡直是四面楚歌,別說進攻叛軍了,連防守都做不到,岌岌可危!

“陛下駕到!”

突然間,門外響起內侍的尖銳長叫。

房間裡的五人急忙起身,轉過頭,見劉辯一身常服,笑容和煦的進來。

“臣等參見陛下。”楊彪五人,抬手見禮。

劉辯在楊彪的位置上坐下,道:“免禮。”

“謝陛下。”五人再分座次,圍繞在劉辯兩旁。

劉辯開門見山,道:“今天朕過來,說兩件事,第一件事,是朝休後改元、頒佈施政綱要一事。第二件事,是關於兗州叛亂。尚書檯,要專注於修整內政,關於平叛,由大司馬府負責。要各司其職,專於用事,莫要分散精力。”

王允神色忍怒,道:“陛下,曹操行軍太慢,等他到了陳留,臣恐丁原已身首異處,兗州越發不可收拾!”

劉辯點頭,道:“朕已命大司馬府去信催促了,尚書檯不要再動,以免壓力太大,動搖平亂軍心。”

別人不知曹操的計劃,劉辯是一清二楚。

王允猶豫了下,慢慢放下手。他內心還是想替換掉曹操,穩妥以皇甫嵩領兵。

荀攸見劉辯壓住了王允,道:“陛下,臣請去潁川籌措錢糧。”

劉辯擺手,道:“錢糧一事,交給曹操。咱們討論施政綱要頒佈一事。”

荀攸看著劉辯,欲言又止。

自黃金之亂爆發,朝廷對領兵將領的轄制手段其實是越來越少,現在幾乎只剩一條:錢糧。

這最後一條也給了領兵將領,那便是攻守轉變,朝廷得求著他們做事了。

楊彪小眼睛眨動,觀察著劉辯神情,思忖片刻,道:“陛下,對於綱要中減稅一事,尚書檯認為,幅度不宜過多、過大,對於災情嚴重的州郡,當以三年為限……”

劉辯等他說完,想了想,道:“繼續。”

楊彪躬身,道:“關於治粟都尉,臣認為,司隸、幷州、幽州暫時可行,冀、兗、豫,還需再看。益、徐、揚等地,路途遙遠,匪盜眾多,朝廷鞭長莫及,還需以州牧、刺史督辦……”

劉辯接過潘隱遞過來的茶杯,道:“丞相所言有理,諸位卿家暢所欲言,集思廣益。”

有劉辯的話,荀攸,鍾繇,王允,李儒相繼開口,針對施政綱要的集體措施,進行深入討論。

在另一邊,只用不到三天時間,曹操就已到了豐縣。

傍晚,曹操藏軍于山林,匯總著探來的訊息,與郭嘉沉色道:“奉孝,橋冒以鮑信為山陽太守,聚兵一萬鎮守昌邑,其他地方,皆為匪徒所佔,無需在意。”

郭嘉看著手裡的地圖,道:“丁使君被圍困在定陶,若是能克復昌邑,定陶自解,而後一路北上,直逼濮陽!”

濮陽,東郡治所,橋冒的大本營。

曹操也是這麼想的,回頭看了眼,面露憂色,道:“我們行軍太快,妙才根本來不及,現在的軍糧,最多隻夠三日。”

所謂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可見糧草的重要性,若是糧草耗盡,根本不需要叛軍進攻,曹操的一萬八千人將會不戰即潰。

郭嘉神情不變,目光盯著昌邑,自言自語般的道:“叛軍洶湧,已聚集十數萬,所需糧草必然不可計數,那,他們糧草囤積之地,會是哪裡?”

曹操一怔,猛的雙眼一睜,在兗州地圖,一處處搜尋。

不多久,他道:“任城國,東平國肯定不是,他們要西進洛陽,這兩處太遠了一些,東郡同樣如此。最適合的,應當在定陶一帶,現在定陶還有丁使君固守,是以,囤積糧草之地,或是在昌邑附近!”

郭嘉抬頭看向他,伸手下意識的摸向腰間,摸了空,不在意的一笑,道:“不管是不是,若是拿下昌邑,將軍至少可得十天軍糧!”

“夠了!”

曹操大喜,來回踱步,忽的沉聲道:“傳我將令,休整半個時辰!”

郭嘉伸手攔住他,道:“我聽聞,將軍曹氏與兗州諸多世家相熟?”

曹操疑惑,道:“奉孝的意思是?”

郭嘉不動聲色的笑著道:“橋冒謀亂,不得人心,必有諸多世家大族被裹挾其中,若是將軍此時伸出援手,想來感念者無數。”

曹操激動的不行,道:“我這就寫信!”

他這些信出去,橋冒叛軍中,肯定有會人意動、更有人會通風報信、有人前來投奔,還會有人會背刺橋冒等人!

更重要的,這是離間橋冒等亂臣賊子,分化其勢力,動搖其軍心的好辦法!

郭嘉跪坐在一旁,本以為曹操會寫個五六封,卻沒想到,短短半個時辰,曹操寫了近三十封!

曹操招來侍衛,命他派人送出去,而後迫不及待巡視軍營,趁著風黑月高,急行軍直奔昌邑!

曹操帶著三千人,一路潛行,進入兗州地界,在傍晚到了東緡。

曹操騎著馬,拿起水壺喝水,見身旁的郭嘉面黃肌瘦,嘴唇乾燥,關心的道:“奉孝,再忍一天,到了昌邑,你想喝多少都行!”

郭嘉是有酒癮的,這麼多天不喝酒,對他來說還算第一次,勉強一笑,道:“好。”

“什麼人!”

不等曹操反應,突然間,他們前方不遠,出現了一支巡邏計程車兵,足足數百人。

曹操的軍隊一陣緊張,哪怕是郭嘉都目色一凝,雙手緊握韁繩。

曹操不慌不忙,操著沛國方言,大聲道:“明公命我等去豐縣籌措軍糧,剛剛回來。”

巡邏士兵見著不疑有他,看了眼就走了。

等他們走遠,郭嘉這才放鬆,又見曹操毫無慌亂之色,繼續打馬前進,暗自點頭。

曹操沒有任何耽擱,穿過東緡,趁夜急速行軍,兩天後的凌晨,終於到了昌邑城外。

“奉孝,現在怎麼辦?”曹操趴在一塊石頭上,遠遠的眺望昌邑城。

城池不算大,但要以三千人攻破,還是太過費力。

郭嘉嘴唇乾的要裂開,神色枯槁又從容,雙眼清亮,道:“橋冒起事倉促,書信各郡縣,投奔著無數,其中必然雜亂不堪,任誰都難以分辨。將軍詐作他人,騙開城門輕而易舉。一旦進城,亮明旗幟,昌邑必得!”

曹操臉角如鐵,目光灼灼,心中激動不已。

想他曹操一路走來,多少坎坷,今日,終於有智者相助!

“有奉孝在,曹操何愁大事不成!”曹操忍不住的拉住郭嘉的手,沉聲說道。

郭嘉輕咳一聲,道:“將軍,事不宜遲。”

現在正值凌晨,是昌邑防備最低的時候。

曹操正色,轉頭開始分派任務,而後領著軍隊,出了藏匿的樹林,來到官道上,大搖大擺的直奔昌邑城。

昌邑城頭守衛計程車兵,看著不急不緩,慢悠悠向著城門靠近的三千軍隊,紛紛眺望,竊竊私語,並不見多少慌亂。

曹操到了城頭不遠,手裡舉著一塊印信,大聲道:“奉明公之命,前來運糧。”

城頭的守衛,沒有什麼遲疑,居然直接開啟了門。

曹操見著,狹長雙眼冷芒跳動,騎著馬,慢悠悠的進城。

城樓上一個軍侯望著,大聲道:“你是騎都尉嗎?是從濟陰來的嗎?”

這時,曹操已經進了門,等他穿過城門,忽然拔刀,大喝道:“大漢武威將軍曹操,奉旨討賊,降者不殺!”

“殺!”

曹操的三千人立時開啟旗幟,獵獵如風,向著昌邑城殺了進去。

昌邑猝不及防,頓時一片大亂。

曹操不管不顧,帶著人,直接殺向昌邑的郡衙。

被橋冒任命為山陽太守的濟北相鮑信聽到動靜,一邊穿衣服,一邊從裡面跑出來,到了門口,就見曹操一馬當先,帶著大軍向他衝殺過來。

鮑信曾是何進大將軍府的掾屬,自是認得曹操,還以為曹操率兩萬人馬殺到,驚嚇的一屁股坐倒在地上。

旋即,他爬起來,跪在地上,雙手伏地,大聲道:“孟德,饒命!”

曹操騎著馬奔來,一刀架在他脖子上,冷聲道:“命所有人放下兵器!”

鮑信驚恐,連連大聲道:“放下兵器!所有人放下兵器!”

曹操見著四周的昌邑士兵猶猶豫豫、陸陸續續放下兵器,立即指揮他的兵馬,開始控制這些士卒,並控制昌邑要害之地。

短短半個時辰之後,曹操拿下了昌邑,並收降了近六千人。

他將郭嘉從城外引入,興奮不已的道:“奉孝,我親自檢查過了,昌邑倉庫儲有十萬石糧食,我們暫且不用擔心軍糧了!這壺酒,是我特意找來的,是昌邑最好的酒!”

郭嘉接過來,並沒有喝,反而認真的道:“將軍,事不宜遲,請立刻發兵東郡!”

曹操一怔,道:“大軍連日行軍,已疲憊不堪,並且昌邑剛下,還需整頓。元讓,妙才等人還未跟過來,繼續行軍,我恐不利。”

郭嘉自然也知道,神情嚴肅,道:“山陽郡乃是兗州腹地,四周敵我難分,想要儘快擊潰叛軍,攻佔山陽還不夠,必須直搗東郡,摧毀其根基!”

曹操心裡思索再三,道:“休整半日如何?士兵困頓,疲憊至極。”

“不可!”

郭嘉斷然拒絕,道:“橋冒的叛軍,定是在晝夜強攻定陶,一旦丁使君落敗,將軍便是孤軍深入,必不可保。這時發兵東郡,叛軍定然驚恐,首尾不能相顧,唯有敗落一途!”

曹操沉著臉,目色為難。他其實已經下令,讓士兵休整,盡情吃喝了。

郭嘉見狀,進一步道:“將軍,到了這一步,萬不可鬆懈,勝敗在此一舉!”

曹操與郭嘉對視著,心中糾結,臉角抽搐了幾次,猛的雙眼一睜,轉身大喝道:“傳令,所有士兵每人獎賞三緡,立即分發,隨我繼續出征!”

第二更,五千字到。

兩更一萬,求月票~~

(本章完)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膽小如鼠九皇子,一刀能殺九十九

膽小如鼠九皇子,一刀能殺九十九

種花家小熙
林峰魂穿太宣九皇子,開局便是生死危機的局面。林峰:這還玩個雞毛,直接寄……嗯? 大兄,你的太子妃竟有這等美貌?那我也不是不能再掙扎一下!不過再怎麼掙扎,似乎也難敵他國的國力過於強盛啊,這……叮,嘎嘎亂殺系統已啟用! 這讓朕如何是好啊!
歷史 連載 2萬字
地主家沒有餘糧啦

地主家沒有餘糧啦

芒鞋女
西南大旱,莊稼顆粒無收,無數百姓逃荒而去, 唯獨近溪村村民齊齊整整,頗為淡然,一問,原來是有地主救濟。 趙家的田地今年休耕,損失並不嚴重,有趙家幫襯,日子雖難,但能過。 可趙家不這麼想,眼瞅著動亂要來了族裡人還無動於衷,都快急瘋了。 這日,趙家把糧倉一開,領著全家人先逃了。 他們一走,族裡人奔走相告,“地主家沒有餘糧啦,趕緊逃難去啊!” 這是一篇古代逃荒文。 本文將於12月27號(週三)入v,希望
歷史 連載 5萬字
將門梟虎

將門梟虎

江左俊傑
僱傭兵穿越到大楚國,成為百戶所軍戶吳年。家裡頭窮的叮噹響,還有一個每天被原主暴打的童養媳。 北邊的蒙元人漸漸強盛,頻繁南下劫掠,大楚國朝不保夕。
歷史 連載 359萬字
囚妄

囚妄

止御
大啟三百五十五年——沐景風繼位,號敬淵帝 江湖勢力紛爭,內有亂臣賊子禍亂朝綱,外有強敵虎視眈眈 十五年前一名女嬰被抱到一處山門外 十五年後,臨淵閣有一名喚斷鴻的少女私自下山遊歷尋找自己的身世 剛一下山就意外被捲入一場皇權貴胄以及國家間的紛爭中,在此期間無意中發現自己的族人皆是死於非命 在下山期間情竇初開的息斷鴻對身為祭妡閣閣主兼國師的某個面具男一見鍾情 祭妡閣作為大啟境內最大的山莊,背後勢力連敬淵
歷史 連載 1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