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李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大人他病了。”

乾清宮裡,毛驤恭敬的向朱元璋稟報道。

朱元璋微微皺眉:“真病了?”

“是的陛下。”

毛驤說著,把李偉受完廷杖回到家後的情況仔細說了一遍。

李偉自從那天之後,天天夜裡做惡夢,夢裡總是出現徐瑤死時的情景,在夢裡的人一會是徐瑤,一會又變成了小青,他想去救人,卻怎麼都動不了,任他如何呼喊,都無法阻止那條越勒越緊的白綾。

連續幾天被惡夢驚醒,然後他就病了。

毛驤當然不會知道的這麼詳細,不過李偉家一直有人趴牆頭,對李偉的這幾天的狀態還是清楚的。

朱元璋聽罷,沉思了片刻,道:“你這樣,你帶御醫去給給他看看……”

毛驤聞言,正要答應,朱元璋卻又話鋒一轉:“算了,這事你不用管了,伱退下吧!”

朱元璋揮了揮手,毛驤雖然心中詫異,但也不敢多問,便躬身告退了。

朱元璋緊皺著眉,望著宮門外,不悅的自語道:“這個臭小子,一個樂女而已,至於的嗎?”

他很確定,李偉跟這個樂女並沒有發生什麼特殊的關係,不過是教授了些舞樂歌曲而已,就算是關係好一些,也不至於如此才對。

其實徐瑤的死,李偉確實很難受,但更讓他憂慮的是,他怕某一天小青也會這樣被賜死!

這可不是胡思亂想,小青也只是個普通的女子而已,若是真得罪了某些權貴,甚至是皇帝要殺她,自己能保得住她嗎?

他自己有未來的那些知識技能作為依仗,朱元璋應該不會殺他,但不殺他不等於也不會動他身邊的親人。

如果還沒與小青發生關係,他可以跟她撇清關係,給她一些錢讓她遠走,但現在,小青已經是他不能割捨的愛人了,即便是強行讓她自己離開,這種關係也撇不清,放不下。

朱元璋沉思了片刻,不管怎麼樣,他必須得做些什麼了,李偉這個人他還要用,可不想他就這麼廢了。

“來人,去把太子找來。”

朱元璋吩咐了一聲。

小太監領命而去,過了片刻,朱標就來到了乾清宮。

平時朱標就在武英殿對面的文華殿做事,離這裡並不遠。

“參見父皇。”

朱標進來後恭謹的行了一禮,他受儒家教育,平時就很重視禮儀規矩,雖然是父子,但禮也不可廢。

朱元璋滿意的點了點頭,雖然他對儒家的其他學問多有不滿,但對禮數這方面還是很贊同的,君臣父子,長幼有序,這是封建統治的根本。

“標兒,前兩天李偉和藍玉的那些事你都清楚了吧?”

朱元璋輕聲問道。

朱標微微點頭,這事他當天就聽說了,不過好在沒出什麼大事,李偉和藍玉都被寬赦了。

至於那個樂女,他雖然受儒家教育,以仁為本,但這個仁,也是分人的。

老師有事他求情,兄弟犯錯他求情,文武大臣父皇殺多了他也會出言勸諫,天下百姓,他也會放在心上。

但如果只是一兩個無辜的人,甚至還是賤籍,那他也不會太在意。

畢竟他也是戰亂年代過來的,死人見得多了。

“嗯,李偉病了,這樣吧,你帶御醫去探視一下,從宮裡取些好藥帶上。”

朱元璋說道,這次李偉病了,倒也是個施恩的好機會,他自己拉不下臉來親自去看,讓太子去正合適,肥水不流外人田。

朱標聞言,也微微蹙起眉:“李大人病了?是前兩天的杖責打的嗎?”

“不是!”朱元璋擺了擺手:“咱不是將那個教坊司的樂女賜死了嗎,這小子不知道怎麼回事,對那個樂女的死特別在意,竟然因此發了一陣子瘋,然後這幾天就病了。”

朱標聞言也感到很是疑惑,低頭沉思了一下,也沒想明白李偉為什麼會這樣。

難道他跟那樂女有什麼關係?

“行了,你就代咱去看看那小子,順便安慰他兩句,讓他趕緊養好了,咱還得重用他呢。”

“好的父皇。”

朱標放下疑惑答應道。

不管怎麼樣,先去看看吧,這個李偉的重要性他也知道,父皇為了他可是花費了不少心思的。

李偉家,李偉躺在床上閉目養神,小青陪在身邊,不敢輕離。

小青雖然和他已經有了肌膚之親,但並沒有跟他住在一個屋,大多時候還是回自己房間去睡。

不過這兩天李偉睡覺驚醒了之後都會喊她,她便守在了李偉身邊,只有這樣,李偉才能安心睡下。

正在此時小月進來,輕聲跟小青稟報道:“小青姐,太子殿下來了,還帶了御醫。”

小青聞言微微一驚,太子身份尊貴,帶著御醫登門探望這可是大事。

只是她還沒有說話,李偉就已經睜開了眼。

“太子來了?扶了起來出去迎接!”

李偉坐了起來輕聲道。

小青連忙將伸手將其扶住:“老爺,您身體可以嗎?”

李偉臉色有些差,精神萎靡,不過依然擺了擺手道:“沒事,只是沒休息好罷了。”

沒等李偉起身,小翠就已經領著朱標走了進來,畢竟他是太子,總不可能讓他在門外等著,讓小月先進來就是打個招呼。

“民女(奴婢)見過太子殿下。”小青和小月見到他趕緊行禮道。

李偉也是臉色微變,就要坐床上起來行禮,朱標連忙抬手製止道:“李大人身體不適,就不用起來了。”

李偉聞言,動作一頓,但還是堅持半坐著恭謹的行了一禮:“見過太子殿下。”

朱標微微詫異,這個李偉,什麼時候變得這麼客氣了,他可是聽說這傢伙上次接聖旨都是躺著的。

而他現在的態度,就感覺,好像突然陌生了許多。

“不用多禮,你身體不舒服就快躺下吧。”

朱標走上前來,語氣親切的說道。

“謝太子殿下。”

李偉謝過之後,這才斜倚著躺了下來。

朱標隨後又對小青等人道了聲免禮,才來到李偉的面前,輕聲道:“父皇知道你病了,很是擔心,特意讓我帶來御醫給你瞧瞧。”

“臣謝陛下恩典!”李偉恭聲稱謝。

朱標微微皺眉,他覺得今天李偉怪怪的,跟以前大不相同,雖然禮數比以前周到了許多,但有種說不出來的彆扭感。

朱標微微晃了晃腦袋,將這些先放在一邊,把身後跟著的御醫讓了出來。

“這位是太醫院的戴神醫,醫術高超,治疾多有神效。”

朱標說道,轉頭向身後戴思恭道:“戴神醫,麻煩你給李大人看一下吧。”

戴思恭謙遜一笑:“太子殿下過譽了,稱老朽醫官即可。”

“戴神醫不必過謙,快請吧!”朱標笑道。

戴思恭也不再浪費時間,將藥箱先放在一邊,來到李偉床前。

“李大人,請將手伸出來。”

戴思恭輕聲道。

李偉把手伸到床邊,擠出一絲笑容感謝道:“那就麻煩戴神醫了。”

“李大人不必客氣。”

戴思恭點頭笑道,其實他是聽說過李偉的。

當初李偉發明的酒精和甘油,都是他經手測試過的,效果很好,他久聞其名,今日得見,也是很好奇。

摒棄腦海中的雜念,戴思恭將手指搭在李偉的手上號起了脈。

片刻後,將手移開,開始詢問李偉一些問題,李偉據實以答,也沒有什麼好隱瞞的,無非是睡不好覺,老做噩夢之類的。

“李大人這是憂慮過度,肝火鬱結,老朽給你開些益氣的安神的藥方,按時服用,調養幾日便可,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得放鬆心態。”

戴思恭問診完了之後立刻道出了李偉的癥結。

“多謝!”

李偉誠心感謝了一下,這個御醫確實很有本事,所說的基本上跟他自身的感受一樣。

“戴神醫,我還帶了些藥材,你看要是能用上的只管取用!”

朱標一揮手,身後跟著的一個小太監上前,將手中提著的木箱開啟,裡面全是人參、靈芝以及一些叫不出名字的名貴藥材。

戴思恭大致看了一肯,呵呵笑了兩聲道:“也好,那老夫就取用一些吧。”

說著他從中取出了幾樣定驚安神的藥材,朱標見他取完了,讓小太監把箱子合上交給了一旁丫頭小月。

“剩下的李大人就留著補補身子吧。”

朱標大方的說道,父皇讓他來的目的他也很清楚,就是施恩來的,他當然不會吝嗇這點藥材。

“多謝殿下!”

李偉感謝道,但他心裡也很明白,他們這倆豬就是一紅臉一白臉,他又不是第一次見了。

“不必客氣,李大人要早些養好身子,父皇還有重任要交給你呢。”朱標道。

李偉聽到這話微微皺眉:“臣定會好生調養,只是微臣才疏學淺,恐怕難當大任!”

“李大人不必謙虛,你的能力我是見識過的。”

朱標不給他謙讓的機會,直接的說道。

李偉聞言心裡不禁嘆息一聲,以前真不該逞能造出這麼些亂七八糟的東西來,現在他是騎虎難下,再說自己啥也不會,人家也不信了。

感謝大家的支援,我會堅持按照自己的想法寫下去的,有好的建議我也會吸取,但不會盲從,請大家放心。如果大家覺得還行的話,麻煩也多評論一下,讓作者知道大家的真實反饋,並且書友圈也有活躍度要求,本書互動太少了,大家多發言,感謝感謝!

(本章完)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膽小如鼠九皇子,一刀能殺九十九

膽小如鼠九皇子,一刀能殺九十九

種花家小熙
林峰魂穿太宣九皇子,開局便是生死危機的局面。林峰:這還玩個雞毛,直接寄……嗯? 大兄,你的太子妃竟有這等美貌?那我也不是不能再掙扎一下!不過再怎麼掙扎,似乎也難敵他國的國力過於強盛啊,這……叮,嘎嘎亂殺系統已啟用! 這讓朕如何是好啊!
歷史 連載 2萬字
地主家沒有餘糧啦

地主家沒有餘糧啦

芒鞋女
西南大旱,莊稼顆粒無收,無數百姓逃荒而去, 唯獨近溪村村民齊齊整整,頗為淡然,一問,原來是有地主救濟。 趙家的田地今年休耕,損失並不嚴重,有趙家幫襯,日子雖難,但能過。 可趙家不這麼想,眼瞅著動亂要來了族裡人還無動於衷,都快急瘋了。 這日,趙家把糧倉一開,領著全家人先逃了。 他們一走,族裡人奔走相告,“地主家沒有餘糧啦,趕緊逃難去啊!” 這是一篇古代逃荒文。 本文將於12月27號(週三)入v,希望
歷史 連載 5萬字
將門梟虎

將門梟虎

江左俊傑
僱傭兵穿越到大楚國,成為百戶所軍戶吳年。家裡頭窮的叮噹響,還有一個每天被原主暴打的童養媳。 北邊的蒙元人漸漸強盛,頻繁南下劫掠,大楚國朝不保夕。
歷史 連載 359萬字
囚妄

囚妄

止御
大啟三百五十五年——沐景風繼位,號敬淵帝 江湖勢力紛爭,內有亂臣賊子禍亂朝綱,外有強敵虎視眈眈 十五年前一名女嬰被抱到一處山門外 十五年後,臨淵閣有一名喚斷鴻的少女私自下山遊歷尋找自己的身世 剛一下山就意外被捲入一場皇權貴胄以及國家間的紛爭中,在此期間無意中發現自己的族人皆是死於非命 在下山期間情竇初開的息斷鴻對身為祭妡閣閣主兼國師的某個面具男一見鍾情 祭妡閣作為大啟境內最大的山莊,背後勢力連敬淵
歷史 連載 1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