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雲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楚軍襲佔陳都的好訊息終於傳來。

但敏銳如趙括和李牧,卻從這個好訊息中看出了一絲絲不對勁的情況。

無他,這訊息來的實在太過突然了。突然到趙括和李牧都覺得不可思議的地步。

陳都,那可是秦軍後方最為重要的支點,也更是秦軍最為重要的軍需物資的集結點。

這裡要是失守,前線的三十多萬秦軍瞬間就要失去糧秣支援,不出十日就要斷糧。這情況,恐怕比歷史上的長平之戰中的趙軍也沒有太多的區別。

試問王齕作為一個殺場老將,怎麼可能會允許這樣的情況發生?

要知道,趙括在拿下了魏國之後,可是第一時間就讓田單回返補位了。

趙括明白後方安全的重要性,難道同樣經歷過長平之戰,跟隨者白起策劃過包圍趙軍的王齕會不知道?一手安排著秦魏聯軍攻佔軹城的王齕會不明白?

而且,以楚軍的戰力,即便有著絕大的兵力優勢,想要攻下陳都又豈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即便有著內應,恐怕也未必能在頑強的秦軍手中兵不血刃地拿下吧?

更何況,面對楚軍的來攻,秦軍怎會一直無動於衷?尤其是楚軍攻佔了陳都這麼爆炸性的軍情都已經傳到了趙軍這邊,那邊的秦軍為何還能穩如泰山?甚至都沒有撤軍的意思。

要說之前,大軍困守在新鄭城內,或許沒能在第一時間發現秦軍的動作,但如今周騏與趙韋樹大營於外,與新鄭形成犄角之勢的同時,也是將秦軍進行了全方面的監視。

可就在這樣的情況下,秦軍依舊沒有動作。顯然,秦軍還並沒有精銳到可以躲過趙軍斥候十二個時辰不間斷監視的程度。

在趙軍本就佔據著優勢的情況下,秦軍的堅持本就透露出一絲絲的怪異。

如今楚軍忽然佔據陳都,秦軍還沒有大動作,這就更怪異了。

唯一的可能,便是秦軍對楚軍佔領陳都的情況並不意外。

由此,也就得出了兩個可能:

第一,秦軍是設好了圈套等著楚軍網陳都裡鑽;

第二,則是秦軍已經和楚軍合流......

要是第一個種可能,倒對趙國並無大礙,畢竟秦楚交戰,不論誰勝誰負,對趙國都已經沒有了影響。

甚至,哪怕是秦國一戰把楚國給滅了,已經佔據了絕對大勢的趙國,也並沒有多大的影響。

可若是後一種情況,那問題可真就大了啊!

而偏偏,已經傾巢而出的秦軍,其絕大部分的兵力都在新鄭城下,甚至連函谷關都沒能增援更多的兵力,就更別說拿數萬大軍給楚國設套了。

很顯然,後一種情況發生的可能性,遠高於第一種。

不由得,看著輿圖的趙括與李牧二人便面面相覷了起來。

顯然,二人都已經想到了秦楚合流的可能。

只是,二人也還是都不願相信,去歲還在打生打死的兩個國家,身負著血海深仇的兩支軍隊,會忽然間聯合了起來?

「排除掉了所有的不可能,最後的可能,即便再不願相信,它也只能是真相了。」趙括長嘆了一口氣,喃喃地對李牧說道。

聞言的李牧頓時如遭雷擊,他太知道一旦楚國倒戈,對於如今的趙國意味著什麼了。

「不過。」趙括繼續嘆著氣說道:「不管楚軍是不是倒戈了,我們還是向楚軍示警一番,要他們小心秦軍的圈套。目的有三:

第一,作為盟友我們要做到我們的義務,不能讓天下人挑出咱們得問題;

第二,根據楚軍的回應,也能幫助我們對其合流之事進行判斷;

三,若是真如我們所料,楚國已經倒戈,這一提醒,或許還能讓秦軍稍稍放鬆警惕,為我軍爭取更多的時間。」

聽著趙括的話語,李牧倒也覺得有理,隨即也是點頭應諾道:「微臣這就安排。」

「不急。」趙括微微擺手,道:「這事兒早一個時辰晚一個時辰,沒啥關係,如今最重要的,是接下來,我軍該如何處置。」

「是。」李牧點點頭再度答應道。

而隨著趙括不疾不徐的話語,李牧略略有些急躁的心情也終於安靜了下來。

「我們先來看看,秦楚聯軍會怎樣展開進攻。」趙括隨即對李牧說道。

「是。」李牧深吸了一口氣,隨即繼續看起了輿圖,道:「根據情報,楚軍出兵當在十五萬上下,這個數字跟我軍在壽春的細作傳回來的情況基本一致。但既然楚軍已經倒戈,勢必是抱著決死一戰的決心而來,因此不能排除楚國會在後續將壽春的三萬守軍也一起派來的情況。」

「嗯。」趙括也點了點頭,接著李牧的話語說道:「因此楚軍的數量應該在十八萬左右,若是要繼續增加,楚軍勢必要進行大規模的徵兵,這是短期內無法完成的。暫時,我們可以按照十八萬大軍去考慮。」

十八萬大軍,饒是兩人已經有了心理準備,心中還是不由得一蕩。這個數字的確有夠令人心生絕望的。

尤其是在這本該一面向好的局面之中,忽然急轉直下,若非趙括和李牧都是經久沙場的老將,此時恐怕早已經崩潰。

「好。」微微調整好情緒,趙括隨即手指向了輿圖,繼續說道:「楚軍加入戰局,無非兩條路:

其一,自陳都繼續一路向北,直抵新鄭,與秦軍匯合,以兵力之優勢,試圖從正面擊潰我軍;

第二則是偏向東北方向,自魏楚邊境直插淮泗,會同齊國大軍,絞殺我軍田單所部。進而揮師向東,插入魏境,背襲我軍。從而迫使我軍放棄潁川,退回上黨。」

「若是楚軍直接北上,那倒是好了。」李牧微微搖頭道:「即便是五十萬大軍壓境,以我軍目前三十萬大軍,新鄭未必不能守。即便新鄭不能守,我軍還可以退至洛城、甚至是軹城,用堅固的城池來消耗對手的兵力,用空間來換時間。」

「就怕楚軍一股腦兒地全扎入到淮泗郡去啊。」趙括也輕聲嘆息道:「那邊田單將軍只有區區七萬部隊,還一多半戰力不足,拖延住齊軍十四萬大軍已經是極限。」

「從楚軍故意暴露佔領陳都的情況來看,秦楚應該是想要將我們的目光鎖在潁川一線。」李牧隨即抬起了頭,看向趙括。..

趙括也適時地抬起了頭。

「楚軍的目標是淮泗郡。」同樣的判斷瞬間在兩人口中一同說出。

「如果是我,我也會挑更為薄弱的淮泗郡下手。」趙括輕嘆了一口氣,不得不面對這個最不想面對的情況。

「的確。進攻淮泗郡,不僅是最容易得手的方案,也是最有利於楚國的方案。」李牧也接著補充道:「幾乎立刻,楚國就能擴張國土,不管最後潁川郡的戰事如何,楚國一定是不虧的。」

很快在兩人的互相補充之中,秦楚的意圖已經躍然紙上。

只是,知道了秦楚兩國意圖之後的兩人卻絲毫沒有輕鬆的感覺。

十八萬大軍,即便是壓到正面戰場,兩人也大大受不了,更別說這十八萬大軍被壓到淮泗郡這個偏遠戰場之上了,更別說,那個戰場之上,齊軍本就佔據著極大的優勢。

三十二萬人打七萬人,換了誰,這仗也沒法打啊!

關鍵是,如今的趙國,唯一的機動兵力還遠在河東,甚至可能已經向著河西進軍了。

等趙括從河東將

孫崮的部隊調回來,恐怕不僅僅是淮泗郡,就連東郡乃是新下的魏境都統統被楚軍給佔領了。

一瞬之間,深深的絕望籠罩著趙軍的兩打巨頭。

「會不會分兵?」趙括還是有些不死心地問道。

哪怕只是分出幾萬人北上,也能減輕些田單方面的壓力,或許還能有一線的生機。

只可惜,面對這個問題,李牧幾乎想都沒想便搖頭否定:「應該不會,雖然秦楚聯盟,但楚國一定是信不過秦國的,因此,必不可能拆散自己的部隊。這或許也是楚國一定要先佔領陳都的原因。」

「是啊!」趙括點點頭:「從楚境出發,繞道陳都的確不是最快的路徑。佔領陳都,這或許就是楚軍倒戈的籌碼之一。」

「能否從秦楚雙方不信任的關係出發,行間計?」李牧聽著趙括的話語,當即提出了一個想法。

「若是秦楚合兵一處,或許還有些用處。可楚軍遠去淮泗,每打下一個城池恐怕納入的都是楚國的囊中,如此一來,根本無法行間計。」趙括也搖頭否定道。

「那離間楚國與齊國呢?」李牧再度提出了想法。

「恐怕也不行。」趙括依舊搖著頭:「對手在東線的兵力實在太充足了,充足到可以一邊對淮泗郡、東郡展開進攻,一邊對河間郡、薊北郡發起進攻的地步。離間什麼?他們本就不用合作,也不存在什麼利益衝突。」

「是啊,對方的兵力太多,我軍的兵力太少了。」李牧也無奈地搖著頭說道。

「還是兵力的問題。」趙括狠狠一巴掌拍在了案桌之上。

......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我在古代努力奔小康

我在古代努力奔小康

不艾先生
【家長裡短日常文,不爭霸,溫馨向,有萌娃】李平安前世絕症纏身,飽受病痛折磨,在三十歲那年因為肺動脈高壓重度去世,攜帶著記憶投胎轉世到平行時空的古代,看著勞苦的親人終日忙碌于田間灶頭,卻依然吃不飽穿不暖,他決定發奮圖強,跟家人過上能吃飽穿暖的好日子。 (小康一詞最早見於西周,《詩經·大雅·民勞》中有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的句子,這裡的 “小康”是生活比較安定的意思。)
歷史 連載 7萬字
當了十年質子,本世子狂億點怎麼了?

當了十年質子,本世子狂億點怎麼了?

風捲殘雲
燕回穿越到了北燕世子身上,一個舉世皆知的廢物紈絝。 原主大晉皇宮當了十五年質子,回來本可繼承世子身份。 誰知道回來就被廢了,這誰能忍啊? 整個王府嘲諷冷落,北燕百姓更是以他為恥。 被家僕們肆意辱罵,丫鬟們百般刁難。 就連路過的狗,都要對著他叫兩聲。 皇族要各番王世子當質子,這樣一來豈不是白受了十五年的苦? 孰可忍,嬸嬸忍不了啊! 忍了十五年,再忍他都成忍者神龜了。 要世子之位是吧,自己去皇宮當質子
歷史 連載 1萬字
冠絕新漢朝

冠絕新漢朝

戰袍染血
天下才氣共一石,陳止先佔八斗,再把剩下兩鬥分出去。 穿越三國時代,輔佐劉備橫掃群雄,卻在大勢已成、大漢復興在即時死了。 好在他身具百家籤筒,有百家奇物絕學作為底牌,身死近百年後再次復生。 這次面對的卻是一個陌生時代,一個劉備子孫建立的新漢朝,一個不存於原本歷史上的統一王朝。 亂世到治世,謀士到名士,這次陳止要選擇不一樣的生活。 從運籌帷幄、血雨腥風到琴棋書畫、詩詞歌賦,百家風光再起,新的畫卷就此展
歷史 連載 0萬字
相敬如冰

相敬如冰

寧寗
(婚內追妻 逼瘋清冷太子) 作為太子妃,裴芸自認做的事事妥帖,無可指摘。 然嫁入東宮的第十三年 她墜入冰湖,親眼看著自己的丈夫往另一個女子游去,突然感受到了這一生被禮數和身份桎梏的壓抑無趣 再睜眼,重回六年前 她想換個活法,想要改變 她想要避開母兄禍事,延續家族榮光,想要讓她的孩子免於夭折…… 可對於那個性子寡淡,古板無趣,連床笫之間都講究個循規蹈矩的死男人。 她不想伺候了! * 太子李長曄,為人
歷史 連載 6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