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非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張巖的參將大帳分為內外兩間,外間為平時與部下議事之用,也用做就餐之所,內間就是他的安歇休息之處。

看見張誠已經回來了,張巖笑著說道:“你小子,餓死鬼投胎嗎?”

張誠聽見聲音,抬起頭,嘴裡嚼著一塊鹹肉幹,略有些含糊的笑著道:“連日行軍,餓得慌了,這鹹肉真不賴。”

張巖過來坐下,卻沒急著吃飯,只是打量著張誠,目光甚為和藹,過了一會,才語氣平和的說道:“慢點吃,叔父管你吃飽。”

張誠用力嚥下嘴裡的烙饃,又喝了一口米湯,才對張巖說道:“叔父,您看咱宣大軍此番入衛,會否順利?某聽說今上有意與韃虜議款,兵部楊閣老已在運籌此事……”

張誠越說聲音越小,並拿眼睛一直小心的注視著張巖臉上的變化。

張巖此時剛拿起一個烙饃,聞聽張誠提到今上和閣臣,立時出言喝止:“住嘴,今上是你能隨便提的嗎?”

說完便大口吃起烙饃來,其實在來昌平的路上,張巖就已經對此事有所耳聞,宣大諸將私下裡都很擔心,如今的朝局怕會對督臣盧象升不利。

大家都知道督臣盧象升是堅決主戰的,來的時候就一心準備要痛痛快快的和韃虜大戰一場,然這一路上卻不斷有小道訊息傳來,言說如今朝廷要與韃虜議款,閣老楊嗣昌已在運籌此事,似乎當今皇上也對議款一事很是支援,大家心下都好些擔憂,替盧督臣擔憂,也替宣大軍的未來擔憂。

“咳…咳……”張岩心中想著事情,幾口烙饃吃得有些急了,趕忙喝兩口米湯,抬頭看到張誠愣在那裡,滿是慈愛的緩聲對他說道:“這種話,不好亂說,以後在軍中切不可提及。”

張誠看到叔叔眼中的愛護之意,心下一陣感動,面容誠懇的說道:“是。叔父放心,誠兒以後不提就是。”

張巖又沉聲對他說道:“此番入衛,我等只需按盧督臣與楊軍門的軍令行事就是了。”說到這裡,眼中飽含愛意的看看張誠,又繼續道:“至於朝堂之上的事情,自有那些文官老爺們去解決,不要再去操那份閒心啦。”

“是的,叔父。”張誠聽了這些話,內心感動:“誠兒,記下了。”

張巖吃完一個烙饃,滿意的看著眼前的張誠,內心多少有些安慰,他膝前無兒,只有一女,早把張誠當做自己的兒子一般,如今正是藉機觀察考驗他,也想借著此番入衛京畿,幫張誠攢些軍功,他哪裡曉得自己會追隨盧督臣在鉅鹿身死殉國,接著又滿懷關愛的問道:“誠兒,你身子骨才好沒多久,長途賓士,還無礙吧?”

張誠仍是烙饃就著鹹肉、米湯大口吃著,聽到張巖關心自己的身體,心裡感動,他父親早亡,也把這個叔叔當成自己半個爹一般對待,此刻輕聲回道:“叔父放心,誠兒好著呢。”說完竟放下半個烙饃和湯碗,站起身對著張巖打了幾下拳腳,才又笑著說著:“你看,全然無礙啦。”

“好,無礙就好。”張巖看到侄兒身體健碩,並未因上次自己打的那通軍棍落下什麼頑疾,心下著實高興,竟不自覺的開懷笑了起來。

張誠看在眼裡,心底又一次感受到了溫暖。

張巖對張誠的關心愛護之情,露於言表,讓張誠心下很是感動,一絲絲的溫暖讓心裡略有些激動,不由得萌生要在鉅鹿之戰時救下叔叔一條性命的想法。

“對了,你部右哨已隨我到了昌平,你自領回去吧!”張巖提出讓張誠領回隨護他來的騎兵千總部右哨。

“這右哨就留在叔父身邊吧,韃虜強悍,非流寇可比,右哨留在叔父身畔,也可衛護叔父萬全。”張誠笑著應道,看張巖面上並無不善之色,他才又繼續道:“叔父身邊只有中軍哨二百多騎兵,力量太薄弱了些!”張誠誠懇的說著自己的擔憂。

“哈哈,你倒是有心。不過,你當我這些年都是被保護過來的麼?再說,劉佔奎那一營步卒,三日後就可到達昌平,你叔父的安全當可無慮。”張巖爽朗的說道。

“侄兒還是不放心,右哨仍是隨護在叔父身邊吧。”張誠說完又抓起一塊鹹肉放進口中,大嚼起來。

張巖看著張誠,眼中飽含威嚴的沉聲說道:“哼,叔父我殺場爭戰經年,還沒老弱到要人來保護。”

“哈哈……”說完竟激發起內心的豪氣,不由大笑起來,張誠坐在旁邊,也陪著一起大笑著。

看到張誠有些發愣,又溫言說道:“右哨你自領回,你我叔侄同在一營,有事頃刻即到,還有什麼不放心的?”

張誠見叔父如此說,也不再繼續堅持,因為他很清楚,張巖的危險只在鉅鹿,鉅鹿之戰前他沒有任何生命之危,便就勢應道:“誠兒,領命!”

這張巖膝下無子,唯有一女,因此他已把侄兒張誠當做自己的兒子一般愛護著,這時見張誠沉穩幹練,又擔心著自己的安全,不由心下甚慰,心情極為舒暢。

叔侄二人剛用過午飯,便有親兵進來稟報。

言說宣府總兵楊國柱派親兵前來通報:“申時,入援京畿的宣鎮各部千總以上軍官,都到楊軍門大帳集合,隨楊軍門前去昌平總督行轅。”

待親兵退出去後,張誠對叔叔張巖說道:“叔父,督臣傳召諸將,何意?”

“這個難說。”張巖思索了一下,繼續道:“此刻,昌平附近還未現韃虜蹤跡,當不會有緊急軍情。”

張巖停了一下,雙目注視著侄兒張誠,突然問道:“誠兒,此番韃虜寇邊,你有何看法?”

張誠聽到此話,一時還真不知道怎麼回答的好,略微思索一下,才說道:“這韃虜自崇禎二年始,連連破邊入寇,且一次甚於一次,若不與虜一戰,使其有所懼,怕無其他法子。”

張巖讚許的點了點頭,說道:“盧督臣到是想與虜一戰,我等但聽軍令便是。”

張誠看著叔父,繼續道:“韃虜已威服蒙古各部,聽聞現今又懾服朝鮮。其已無後顧之憂,可專事我大明。然我朝內有流寇風起,外有韃虜犯境,卻財政枯竭,朝爭不斷。”

張巖有些吃驚的望著侄兒張誠,眼中透著一絲驚奇,不由問道:“依誠兒之見,當如何?”

張誠閉目沉思,良久才睜目說道:“依京師之皇氣,聚天下勤王兵,與虜一戰,使之有所畏懼,後而和之,與虜議款,使東線無憂。先穩住了外敵,才可專事剿賊與撫民,用不了三五年,待國朝安定下來,民力有所恢復,區區韃虜,何所畏懼?到彼時我剿賊得勝之軍,已成百鍊強軍,足以蕩寇滅虜!”

聽完張誠所言,張巖陷入沉思,緩步走到帥椅上坐下。

他感覺張誠說的不無道理,大明的現實就擺在這裡,財源枯竭,卻又要兩線作戰,結果兩線都不討好,基本是哪裡危急救哪裡,按下葫蘆浮起了瓢,自身被多方勢力不斷消耗,終至國事糜爛,缺乏總體的戰略方針,於國事無益。

若是依張誠之言,舉今時勤王之兵,依託堅城,與虜激戰,待得驅退韃虜後,再與之議款,省下的遼餉用來專事剿匪與撫民,何愁流寇不靖,內亂不止?

遼餉?

對,就是遼餉!

張巖一直隱隱覺得張誠所想,似乎哪裡不妥,這時猛然覺醒。

問題就在遼餉,每年三、四百萬兩的遼餉,是多少京中大員、將軍們的財源,誰又動得了呢?誰動誰就是遼東軍閥世家的敵人,是朝中從此處獲利的官員老爺們的死敵。

念及此處,張巖不由得打了一個激靈……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寒門布衣,開局撿個寶藏美嬌妻

寒門布衣,開局撿個寶藏美嬌妻

登臨九霄
穿越大羽王朝,病重的蘇淵被大伯一家扔到山中自生自滅。幸得被同樣被趕出家門的寶藏少女沈幼娘救下。 面臨飢寒交迫的困境,蘇淵為讓自己和寶藏少女活下去只能奮起反抗。 但生活剛有起色,又遇惡商上門逼迫。王朝腐敗,官商勾結,升斗小民只好怒舉義旗,誅貪官,鬥權貴,覆王朝,無雙布衣要為寶藏女孩和天下求一個海晏河清,歌舞昇平。
歷史 連載 3萬字
被誣陷造反,我反手自己當皇帝

被誣陷造反,我反手自己當皇帝

夜八
肖辰穿越到大乾帝國,成為南國公,大權在握,皇帝卻怕他位高權重,影響到自己的位置,設局坑害。 你以為被貶為庶人我就坐以待斃了? 我轉身白手起家,成為一國皇帝。 大乾帝國皇帝:你一個庶人,想和我平起平坐,你配嗎? 肖辰:不好意思,我不是要和你平起平坐,而是要滅了你。 大乾皇帝噶。 其他國家皇帝:肖辰,你已經滅了大乾國,該消氣了吧? 肖辰:我滅大乾,只是開始,而不是終點… 眾多國家驚悚……
歷史 連載 6萬字
我那溫柔強大又短命的丈夫

我那溫柔強大又短命的丈夫

總攻大人
薛寧穿進一本古早修仙小說裡,成了男配秦江月的未婚妻。 秦江月出生時天降異象,傳聞乃劍仙轉世,天之驕子,俊美無雙,可惜英年早逝。 他一死,身為男主的弟弟就繼承了他的一切——包括但不限於家族地位、傾注心血寫下的劍道功法、本命仙劍,以及未婚妻。 當然,這個未婚妻不是她。 作為女配,她自然是品德堪憂,嫌貧愛富。 秦江月高高在上時,她藉著他的威名招搖過市,橫行霸道。 秦江月要隕落了,她立馬跑路,連夜退婚,臭
歷史 完結 8萬字
最強二皇子

最強二皇子

司徒燕衍
燕衍穿越了,成為大燕王朝二皇子,這個世界,列國紛爭,蠻夷亂世,諸侯並起,群雄割據。 開局覺醒無上帝王系統!【咚!釋出系統任務,打造無上帝朝!】燕衍開局召喚典韋,改軍制,設錦衣,建地府,習得奪命十三槍,默默積蓄力量,不知不覺間,麾下勢力讓整個王朝為之震顫。 伴隨著一尊尊古老的震古爍今的存在從歷史長河中踏出,燕衍不由熱血上頭,提劍高喝:“即日起,朕為皇帝,當守土開疆,護我山河,衛我社稷,仙魔鬼神共聽之
歷史 連載 1萬字
我娘四嫁

我娘四嫁

東風吹來
本文又名《大佬全成我繼父》/《我和我的三個繼兄》 祁雲渺的阿爹死了。 第一年,她娘帶著她嫁給了宰相,宰相府有個哥哥,成了祁雲渺第一個繼兄。 繼兄不怎麼喜歡祁雲渺,時常對她冷冰冰的,兩個人話不投機半句多,祁雲渺也便不怎麼喜歡他。 幸好沒過兩年,祁雲渺的孃親便和宰相和離了,祁雲渺再也不用受這位繼兄的氣。 不出幾年,祁雲渺的孃親嫁給了另一位侯爺。 這位侯爺是個戍邊回來的大將軍,他的家裡同樣有個哥哥,這個
歷史 連載 5萬字
吾父耶和華

吾父耶和華

千翅萬瞳
天兄耶穌除去有個弟弟叫洪秀全,還有個弟弟叫蓋里斯。耶穌復活要三天,蓋里斯復活只花了三分鐘。 耶穌被羅馬人用十字架控住了6小時,蓋里斯花了6小時功夫讓羅馬去城市化。 耶穌說:天國是獨為那些與貧人均享其財富之人的。蓋里斯說:太平天國大家,處處平勻,無物不缺。 故,我們可以得出猜想,蓋里斯要麼是耶穌轉世,要麼就是來替他哥報仇的。 PS:其實就是在第三次十字軍東征時,提前幾百年建設太平天國的故事。
歷史 連載 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