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非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天空略有些昏暗,片片銀白色的雪花隨風飄落,大地一片銀白。

馬坊村,西南向,百米外,有一處廢棄馬廄,外有一片敞地,此處燃放這十數堆篝火,八百七十餘流民分散開,利用這些燃放著的篝火,抵禦著風雪。

張誠正在同老漢石鐵根聊著天,一同圍坐在火堆旁的還有壯漢石柱子,他就在石鐵根老漢身旁,在他的右邊還有一個瘦弱的青年男子,時不時的偷偷拿眼睛瞄著張誠。

“老丈,一直在這馬坊釘馬掌麼?”張誠語氣平和的說著。

“回將軍,老漢本是津門的匠戶,前年為避韃子,流落到馬坊,就在此地做這馬掌的活計。”

“老丈不要見外,以後便是自己人,你老便同他們一般,稱我總爺就是啦。”

張誠聽聞是老漢是津門匠戶,不由得對他格外留心,言語上也是客氣了許多。

“老漢敢不從命。”

石鐵根剛要起身行禮,被張誠一把拉住,他只好再次坐下,小心的說著話。

“稟告總爺,這生娃子便是老漢的獨子,柱子,快給總爺磕頭。”

石鐵根老漢說著說著就來了勁,非要石柱子起來磕頭,張誠未加攔阻,坐在當處面帶微笑的看著石柱子。

石柱子站起身,高大壯碩的身軀猛地跪在張誠腳下,甕聲說道:“總爺,俺這條命就是總爺的,鞍前馬後,刀山火海,全憑總爺一句話。”

說完“咚咚咚”的就是三個響頭,張誠感覺自己坐著的地面都好似有些微微晃動。

待他起身,張誠滿意的對他說道:“好漢子,以後跟著我,要好好幹。”

石柱子高興的大聲答應著,張誠待他坐定後,又對是老漢問道:“老丈既是匠戶,不知前時專擅何器物?”

石老漢嘆了口氣,略帶傷心的說道:“老漢世代匠戶之家,軍器甲仗都是熟悉的,可惜這世道,莫說養家,連餬口都難啊。”

老漢抹了抹眼角的老淚,才又繼續道:“我娃剛娶的媳婦兒,被這天殺的韃子給……唉……”

說到這裡竟有些哽咽,旁邊的石柱子猛地一拳砸在了地上,發出“咚”的一聲,石柱子身旁的瘦弱男子,也似受了刺激一般,竟淚流滿面,騰的一下站起身,旁邊的石柱子伸出大手一把拉住,又拽著他重新坐下。

不待張誠有所問,石老漢便又用嘴角撇向右邊說道:“也是個苦命的娃娃,王各莊的秀才哥,頭月才成的親,不該遭這樣罪呀……”

張誠有些驚訝,沒想到這群被虜流民裡竟還有一個秀才,他不由得扭頭多看了幾眼那個瘦弱不堪的秀才哥,看得人家一身的不自在,眼神剛跟張誠碰上,就急忙忙的閃躲開。

“老丈,對火銃可有了解?”張誠收回目光,有些關切的問著石老漢。

石鐵根老漢略遲疑一會,方才有些猶豫的說道:“早些年到是打造過火繩槍,那東西硬是精細,費工耗時不說,還費鐵料,且是精鐵。”

張誠聞言,滿意的點了點頭,正待出言,前哨陳錚快步跑來,插言道:“稟告總爺,諸事都已辦得妥帖,請您示下。”

張誠伸出左手搭在陳忠的肩膀上,借力一按,便站起身來,笑著對陳錚說道:“時候不早了,吩咐下去,準備出發。”

陳錚領命,向村西口方向一揮手,便見一隊軍士各抱著一堆舊衣物,向這邊趕來。

張誠叫過陳忠,低聲吩咐道:“叫賀寬過來。”

……

“總爺,您叫我。”賀寬小跑著過來,氣還沒喘勻。

張誠直接就對他說道:“那個石柱子,你安排幾個機靈的軍士,跟著他。”

賀寬有些發愣,遲疑的問道:“跟…跟著他?”

張誠沒理他,叫過陳忠吩咐道:“去,叫石老丈,石柱子,哦,還有那個秀才過來一下。”

陳忠剛走開兩邊,張誠又把他喊回來說道:“記著,不是叫,要說請過來。”

“是,總爺。”陳忠有些狐疑的轉身離開,心下卻也犯了合計,總爺今兒是怎麼啦?

“我會安排石柱子和那秀才,還有那個石老漢,對這些人進行甄別,把有技藝的錄下來,你依他們的需求,好好配合。”張誠吩咐著賀寬。

這時,陳忠帶著石老漢等三人來到跟前,張誠抱拳說道:“今時請老丈等三位前來,實有事拜託。”

石鐵根老漢忙深深一鞠,再抱拳說道:“求總爺,可千萬不要這樣說,折煞老漢了,但凡有事,儘管吩咐就是,小人們莫敢不從。”

張誠笑了笑,問道:“某想請老丈在這一路上,幫某甄別眼前這些人,將其中有技藝的錄下來。”

石老漢有些疑慮,笑著說道:“總爺吩咐,自當盡力,只是這錄寫之事。”

他說完這番話,站在那裡急的直搓手。

張誠笑著說道:“某已慮及此事,因此才特意請秀才哥過來。”

張誠說罷,便笑著看向那瘦弱的男子,那秀才到是聽得明白,忙上前行禮說道:“學生王元景,拜見總爺。元景願供總爺驅策,為總爺行錄寫之事。”

這秀才王元景,本是馬坊西北王各莊人氏,因韃虜侵擄,其新婚之妻,不忍遭辱,奮起反抗,慘被屠戮,卻仍未逃脫羞辱之恥,其父母毅然反抗,皆為韃虜所殺。

唯有這秀才王元景,雖內心瘋狂的想要反抗,然手無縛雞之力,幾次衝至韃虜身前,都被擒小雞般捉住,蓋因他是個秀才,方得免一死,每日只能哭哭泣泣。

直到今日,見得張誠威嚴,其所領之大軍,不僅對韃虜敢戰,更能擊敗韃虜,且對百姓愛護有加,顧心聲投奔之念,實欲借張誠之軍勢,報韃虜之仇。

此時,聞得張誠明確提及自己,便主動上前行禮,以便表明心跡。

“好,很好。如此,就有勞三位啦!”

張誠對這秀才很是滿意,知書又達禮,且又不迂腐,真是不錯。

高興之餘,不由得掄起拳頭,狠狠錘在石柱子胸口,他卻只是右腳向後邁一小步,便化解了張誠的一拳之力,上身仍是筆直的挺在那裡,更不見呼痛或大喘氣。

“真不賴,我在昌平營地候著爾等。”

張誠說罷,便招呼陳忠等人,轉身離去。

……

明崇禎十一年,十月初四日,申時中,深秋的冷風夾著銀白雪花,漫天飛揚。

一隊騎士,策馬奔騰在風雪中,四周一片銀白,唯獨這隊騎士迎風飛揚起的大紅斗篷,紅裝素裹般格外顯眼。

正是張誠帶著他的親兵隊,賓士在趕往昌平軍營的路上,一路上雖是策馬奔騰,張誠的思緒缺一刻都沒有停下。

此時,已距營地不遠,一路上頂著風雪,確實辛苦,但是張誠他們不敢停留,今日他冒險帶隊出哨,說實話自己心裡也是沒有什麼底氣。

畢竟他也是才來到這個世界,雖然對自己麾下的宣鎮精騎,他很有自信,但是若對上傳說中“過萬不可敵”的魔鬼般韃虜,到底能是個什麼結果,他自己同樣是“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但最後取得的結果,不止是讓他滿意,而是讓他感覺到驚喜。

此戰,讓他真正見識到大明邊軍精銳的實力,那絕對不遜於韃虜精騎多少,所差的只是戰心戰意,歸根結底就是士氣。

而影響士氣的就有很多,比如訓練,裝備,待遇保障等等,這些都是後話,只能在鉅鹿之後,再想辦法解決。

必須要有自己的地盤,要能夠保障自己最基本的後勤供給,明末官場這幫犢子,是不能指望的。

念及此處,不由想起那八百多的流民,石鐵根老漢,石柱子,還有那秀才王元景,真沒想到還能有個秀才,而且還是個不迂腐的秀才,或許會是個好苗子。

一想起此事,怎麼安置這些人,就成了問題。

……

昌平東郊,宣鎮勤王軍營地,參將張巖營帳外,多了幾名軍士,就連張誠的親兵隊長都在賬外不停的往來巡守。

“城兒,你方才所言可真?”

張巖滿面吃驚的表情,望著眼前這個侄子,心中深感錯愕,前時還一副玩世不恭,經常惹是生非的樣子。

怎麼如今捱了一通軍棍,就好似神志清明瞭一般,尤其此番入衛京畿後,怎就膽大到如此地步,竟敢未奉軍令,擅自帶兵出巡。

不過,這小子到是幸運,竟得了如此大功。

他隱隱感覺,哪裡好像不對,但又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叔父,城兒早年喪父,一直拿叔父您當父親一般敬愛,怎會謊言以對叔父。”

張誠誠懇的說著,話裡透露著股股親情,讓張巖頗受感動。

他溫言問道:“具體經過就不要太詳細了,你把斬獲再詳述一番。”

張誠依言回稟道:“此役,我部奉宣鎮參將令,出營往昌平東哨探,與韃虜外出擄掠的一隊精騎相遇,騎兵千總張誠率部迎擊,一鼓而勝之。

共斬獲韃虜首級一百四十三名顆,俘獲韃虜生口三十名,繳獲韃虜分得撥什庫背旗一杆,壯達背旗五杆,其餘軍器甲仗無算。

解救韃虜擄掠的京畿百姓八百七十三人口,另有銀錢不足千兩,以及一些騾馬,少許糧谷……”

“分得撥什庫背旗?”

張巖雖已第二次聽張誠說起,卻仍是心存疑慮,他自己也知道這個侄兒所言當是事實,絕不敢在此事上欺瞞與他,可還是有些不敢相信。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大隋:二世浮沉

大隋:二世浮沉

艾擎
簡介 “斜陽欲落處,一望黯銷魂”———楊廣 隋二世而亡,大概是歷史的遺憾。 原本統一繁盛的帝國,在一切強盛到最頂點的時候,致命的威脅也悄然來臨。 隋帝國的命運,從全盛到滅亡,從開始到終結,好像都是已經註定的。 ……但又好像不是。 因為總有人試圖逆轉一切。 ———金甲戰神站在城門前,遙望天邊的紅日。 孤身一人面對千軍萬馬,只緩緩道了一句——— “國事千鈞重,頭顱一擲輕”———宇文成都
歷史 連載 4萬字
覆秦

覆秦

起飛的東君
秦朝末年,天下疲弊。萬民愁怨盈於野,六國遺民競相謀秦。當此之時,有英雄揭竿而起,為天下唱。 “天下苦秦久矣!” “伐無道,誅暴秦!”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歷史 連載 4萬字
紅樓兵仙

紅樓兵仙

木穴川
穿越而來的賈琿覺得,既然這輩子已經學了這麼多東西了,那就不能再躺下去了,所以啊,這輩子,我要進武廟!
歷史 連載 2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