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非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明崇禎十一年,十月十二日,銀白色的小雪花隨著秋風飄揚在天空中,放眼望去,天地間銀白一片。

一早,盧象升親兵便來通傳:說督臣盧象升召喚張誠至行轅有事相談。

張誠對此頗感意外,連日來已多次前往總督行轅,先是與軍門楊國柱接領聖旨,後是拜見翰林楊廷麟。

前日,總監軍高起潛來宣讀聖旨時,帶來賞功銀一萬兩,這次因著是由宣旨的高起潛親自提押,加上正是虜騎犯京畿之時,卻是沒有被各級官吏貪墨節留。

這一萬兩銀子,明面上是賞給鎮標右翼營,但實際就是張誠部馬坊之戰的人頭賞而已,張誠拿出兩千兩賞給參戰將士,每人二兩,又拿出一千兩給林志義的步營封賞,餘下七千兩暫留軍中,以備後用。

督臣召喚,張誠不敢耽擱,忙穿戴披掛整齊,帶上陳忠等幾名親兵,直奔昌平總督行轅而去。

張誠剛趕至總督行轅,便聞得昌平城中點將鼓“咚咚咚”的敲了起來,鼓聲急促,似有大事發生,張誠翻身下馬,將戰馬交予陳忠,便步入行轅內。

遠遠看見督臣盧象升親將陳安迎了上來,張誠忙快步搶上,未及開口,便聽陳安說道:“監軍高公公正在行轅內,督臣擂鼓聚將,有事宣佈,吩咐你隨在張參將身後,進入行轅,待聚將集議後,再等督臣傳喚。”

陳安吩咐完張誠,轉身返回譙樓內,剩下張誠一人楞在當處。

他心中滔天巨浪翻騰,默唸著:“該來的,終於還是來了!”

在原本的歷史上,盧象升曾提議分兵四路夜襲建奴,卻未獲高起潛支援,被高起潛傲慢神態激怒的盧象升,當日便上疏崇禎皇帝,議請分兵,崇禎皇帝答應了盧象升的提議。

雲集昌平的六萬餘勤王大軍,將被一分為二,盧象升領宣大、山西的三鎮軍馬近三萬餘人,高起潛則是統率關、寧各地來援的勤王軍馬三萬餘人。

自今日起,便是督臣盧象升人生悲劇的開始,張誠此刻雖深知歷史的走向,但他還只是個小小的千戶,不說在此地,就算是在宣府鎮,他也是排不上位的下級軍官,又能翻起什麼么蛾子呢?

張誠心懷無限感傷的走到譙樓下,靜候宣鎮諸將到來,內心裡卻是五味雜陳。

第二通聚將鼓剛剛擂過,張誠就看見一隊頂盔披甲的將官,快步疾行而來,為首一人正是宣鎮總兵楊國柱,他身旁是山西總兵虎大威,後面依次是張巖等兩鎮的參將、遊擊快步跟著。

楊國柱似是心情不佳,只看了張誠一眼,便徑直步入行轅內,到是山西總兵虎大威看見張誠站在譙樓下,衝他略點了一下頭。

張誠閃身隨在叔父參將張巖身後,他身後的遊擊郭英賢咧著大嘴就問道:“誠哥兒,你來得到快,就比俺們先到嘞。”

張誠回頭衝他笑笑,並未說話,卻看見李見明、溫輝兩個遊擊眼睛正瞪著自己,隱含妒恨之意。

還有那大同總兵王樸比楊國柱、虎大威略慢了一步,也跟在後面步入行轅。

諸將進入總督行轅內,便是昌平城內譙樓的一層,一尊巨大的鐵案擺在上首,案几上滿是金牌,令箭諸物,譙樓側面的牆上,掛著一副巨大的京畿地圖,上面用硃筆標滿密密麻麻的箭頭符號。

行轅大廳內,盡是頂盔貫甲的將官,一色鮮豔的披風大氅,裡面軍職最小的,都是遊擊將軍,唯有張誠這一個千戶,適逢其會,才參與其中,讓他感覺自己官位軍職太小,不由生出一種有心無力之感。

總督行轅內,各將官相互拜見問候之聲不斷。

此時,齊集昌平的勤王援軍,除宣大、山西三鎮兵馬外,還有關寧各鎮的勤王兵馬三萬餘人,其中更有多名總兵官。

僅先後進入總督行轅內的,就有密雲總兵唐通,薊鎮總兵白廣恩,前屯衛總兵王廷臣,山海關總兵馬科等人。

宣大、山西三鎮總兵立於行轅內左側,關寧各總兵立於行轅內右側,諸副將、參將、遊擊則站立於各自總兵身後。

對面雖有許多總兵,張誠卻是一個也不認識,忽然叔父張巖的聲音,輕輕傳來:“誠兒,你看對面那些將官。”

張誠仔細向對面看去,一排將官盔明甲亮,各個都是身披大紅的斗篷。

“對面都是密薊、關寧各鎮總兵,依著順序有密雲總兵唐通,薊鎮總兵白廣恩,前屯衛總兵王廷臣,山海關總兵馬科……”張巖不耐其煩的為自家侄兒介紹著對面的關寧各總兵。

張誠輕聲答應著,眼睛停止在前屯衛總兵王廷臣身上,記憶中對面關寧各總兵唯有王廷臣讓他肅然起敬。

在他的記憶中,那個真實的歷史上,於松錦之戰時,隨玉田總兵曹變蛟以及副總兵江翥,及遼東巡撫邱民仰等文武官員一起被俘,持節不屈,壯烈殉國,是個忠勇雙全的漢子。

剩下那薊鎮總兵白廣恩初為流寇,先降明,後又叛明覆降李闖;

那密雲總兵唐通在崇禎十七年時,任居庸關總兵,不戰而降李闖;

至於那山海關總兵馬科,松山之戰時,僅看他與王樸,吳三桂,李輔明等人爭先恐後逃命,絲毫不顧忌友軍安危。

皆是需小心提防之人,若與之共同出戰,到是要多留個心眼,才好!

……

總督行轅內,各總兵相互打著招呼,彼此寒暄幾句,都在猜測著盧督臣召見各將的用意。

他們這些各鎮總兵相互寒暄拜見,後面那些的副將、參將、遊擊將軍們,都是老老實實地站在原處,卻不敢如他們這般隨意亂動亂說。

張誠站在叔父身後,顯得格外搶眼,宣大、山西各將官已是見怪不怪,雖有些人心下暗生妒恨之心,卻也是拿他無法。

但對面關寧諸軍將,卻不知底細深淺,就有許多目光在張誠身上掃來掃去,他們見張誠如此年輕,就已是遊擊將軍,內心多少都有些詫異。

那薊鎮總兵白廣恩就拉著大同總兵王樸,打聽著張誠的底細,密雲總兵唐通則豎著耳朵在旁邊聽著,當他們得知張誠竟是一個千戶時,面上詫異之情更盛,不由多看了張誠幾眼。

忽然,行轅內諸將聽得譙樓頂上,急促的鼓點聲再次響起,這己是第三通聚將鼓了。

諸將官忙分立為兩排站好,壁壘分明,宣大各將居左,密薊關寧各將居右。

總督行轅內,滿滿當當都是前來勤王的將官,不過氣氛卻很沉凝,無人敢隨意咳嗽一聲。

腳步聲輕輕傳來,從二樓上下來一群人,張誠斜眼望去,只見督臣盧象升仍舊麻衣孝服,走在眾人最前面,他的臉上滿是憤懣之色。

總監軍高起潛走在他的身旁,仍是頭帶嵌金三山帽,身上簇錦袍服,一根玲瓏玉帶繫腰間,滿臉都是洋洋自得之色。

督臣盧象升身後,跟著他的親將遊擊將軍陳安,雙手奉著御賜的尚方寶劍,最後又是幾個太監服飾的人,臉色陰沉的跟在後面,頗有閹人那股獨有的邪騷氣。

猛然,一片甲葉聲響,行轅內諸將官皆是單膝跪下,雙手抱拳,向督臣盧象升與總監軍高起潛行禮。

諸將齊聲高喝道:“見過盧督臣,見過高監軍。”

聲音有若驚雷,總督行轅內一片凜冽之氣傳散開來。

總監軍高起潛“嘿嘿”的笑了幾聲,督臣盧象升卻陰沉著臉,他來到那尊巨大的鐵案几前,先請高起潛在自己左側位置坐下。

高起潛一點也不客氣,就自顧自的先坐了下來。

陳安奉著御賜的尚方寶劍站在盧象升右側下首位置,那幾個太監,則是陪站在高起潛左側下首。

盧象升見高起潛已然做好,便沉聲說道:“眾將請起。”

行轅內諸軍將高聲叫道:“謝盧督臣,謝高監軍。”

頃刻間,又是一片鐵甲鏘鏘作響,行轅內諸將官已站了起來。

隨後,督臣盧象升開始點將,滿堂將官,自是無一缺席,督臣盧象升每點到一個將官,心下便是一陣澎湃激盪。

總監軍高起潛拿眼睛瞥了盧象升一眼,猛然站起身來,尖細的嗓音說道:“大傢伙都到齊了罷,咱家現在跟大夥說個事。”

看到下面一眾將官,噤若寒蟬的樣子,高起潛極為滿意,他繼續說道:“昨日咱家已同盧督臣,就今日的情勢舉行磋商,然盧督臣執意要求分兵而戰;

經報請當今聖上允准,遂決定宣大、山西三鎮的勤王援兵,仍歸盧大人統領;咱家則率領,剩下的密薊、關寧勤王兵馬。

雖已分兵,仍願今日在場諸公,能以國事為重,昨日盧督臣既上書,皇上也傳下御旨,同意盧督臣與咱家分兵之議。”

停頓了片刻後,尖細的嗓音又開始在行轅內迴盪:“事嚒,就是這麼個事,咱家都說完了,除卻宣大、山西三鎮的官將外,餘者各將,這就給咱拔營起寨,跟著咱家一起走吧。“

偌大的總督行轅內,靜得幾乎是落針可聞,冰冷入骨的寒意,滲進每個人的心裡。

此事來得太過突然,除了張誠心理上有所準備之外,在場的餘者各軍將都是驚得目瞪口呆。

他們彼此見相互望著,面面相覷,都是一副不知所措的模樣。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大隋:二世浮沉

大隋:二世浮沉

艾擎
簡介 “斜陽欲落處,一望黯銷魂”———楊廣 隋二世而亡,大概是歷史的遺憾。 原本統一繁盛的帝國,在一切強盛到最頂點的時候,致命的威脅也悄然來臨。 隋帝國的命運,從全盛到滅亡,從開始到終結,好像都是已經註定的。 ……但又好像不是。 因為總有人試圖逆轉一切。 ———金甲戰神站在城門前,遙望天邊的紅日。 孤身一人面對千軍萬馬,只緩緩道了一句——— “國事千鈞重,頭顱一擲輕”———宇文成都
歷史 連載 4萬字
覆秦

覆秦

起飛的東君
秦朝末年,天下疲弊。萬民愁怨盈於野,六國遺民競相謀秦。當此之時,有英雄揭竿而起,為天下唱。 “天下苦秦久矣!” “伐無道,誅暴秦!”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歷史 連載 4萬字
紅樓兵仙

紅樓兵仙

木穴川
穿越而來的賈琿覺得,既然這輩子已經學了這麼多東西了,那就不能再躺下去了,所以啊,這輩子,我要進武廟!
歷史 連載 2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