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谷流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黃尊素的妻子姚氏,聽到鄭海珠的話,虛弱地轉過來,對那弋陽腔班主道:“先生的戲班子,我前一陣看過,貴班一應舉止,頗有章法。請問貴班在我松江府下榻何處?回頭,我讓家中婆子規整出犬子穿過的衣褲鞋襪,給這娃娃送去。”

這便是應允班主帶走棄嬰了。

那班主忙恭敬地向姚氏施禮:“回奶奶的話,小班在柳家巷的車馬店暫且容身,在下先替這娃娃叩謝奶奶的再生之恩。可否請奶奶給她賜個名字。”

姚氏本是心細如髮之人,覺察出鄭海珠方才岔開戲班子受到斥責的話題,是為了不教自高身份的黃尊素難堪,那麼,自己身為妻子更要懂得顧及丈夫此刻的顏面。

她於是側身向黃尊素道:“老爺,你說呢?”

黃尊素見妻子無恙,已覺幸甚至哉,此刻瞧著那嬰兒的面龐嬌嫩如花,遂溫言對班主道:“內子最愛修竹與海棠,這娃娃就叫筱棠吧。”

班主面色一鬆,也與黃尊素深深作揖道:“小民記下了。鄙姓方,但不會借收養之名強加方姓於這可憐孩子。老爺所賜的筱字甚好,既寓意挺拔青竹,又能做姓氏。她從此,便姓筱名棠。多謝老爺,多謝奶奶。”

黃尊素聞言,心道這位方班主的確頗有君子風骨,不由對自己前些時日的所為亦生出反省之意。

恰此時,莊知府也聞訊趕到糞水塘邊,見此情形,當即褒揚黃夫人心地仁善、堪為一方表率,又將上午勘查江邊、下午奮勇救人的鄭海珠誇讚了一通。

再聽聞那方班主的弋陽腔班子,唱的就是張岱所寫的頌揚劉公公的戲本,稍一琢磨,就以收養棄嬰的由頭勉勵幾句,賞了五兩銀子。

……

三日後的未申之交,鄭海珠在韓家織坊與老彭驗完首批三百張絲綿混織的面巾,便僱了驢車,往守寬書院來。

自從劉公公給了訂單後,鄭海珠外出的許可權大大升級了。

韓二老爺與韓大小姐都在宅中發了話,一千件面巾,臘月前要交給織造局,鄭姑娘可以隨時去織坊監督工期、抽檢品質。

至於城北的守寬書院,也是在莊知府和黃老爺那裡都掛了號的善舉,鄭姑娘就算明年要陪嫁大小姐到顧家,目下也儘可去好好張羅。

此刻,鄭海珠坐在簡陋的驢車裡,吃著江南陰冷冬季的西北風,心裡卻冒著蓬勃的熱氣兒。

能在二十歲的大好年紀,邁著一雙天足,奔走於已頗有現代市民社會雛形的松江府,在“民營棉紡廠”抓生產,在世家投資人支援下搞來的場地抓辦學,而不是時刻想著如何爬上老爺少爺的床榻、去贏得寵妾的身份,這對於一名穿越到明末的現代女性來講,已經是比較滿意的開局了。

看起來,似乎到了松江後的十個月內,就達成了這樣的目標,但實際上,決策的作出要追朔到自己兩年前剛剛穿越到漳州的時候。

果斷地與原身重男輕女的宗親族長硬剛,果斷地破除安土重遷的觀念、變賣名下房產,果斷地揣上啟動資金北上尋找明主,將創業的基地定位在名人薈萃、風氣也相對開放的南直隸松江府,這一把,目前看來沒有賭錯。

繼續加油!

鄭海珠一路這般雞血滿滿地思忖,來到守寬書院門前時,見自己的孝順侄兒鄭守寬,正與書院管事曹敬亭,招呼著工匠們往門楣上試掛匾額,觀察效果。

她剛要拍手喝彩,曹、鄭一老一少卻面色一凝,畢恭畢敬地喚一聲“黃老爺”,便要帶著工匠們下跪。

鄭海珠轉頭,只見黃尊素戴著普通唐巾、一身松藍布袍,站在身後。

“未著官服,不必行此大禮,你們都起來吧,忙你們的。”

黃尊素微微前傾身體說道,目光裡也透出平易溫潤之色。

那和靜的語氣,令鄭海珠想起當初在匪窩裡頭一回見到這位黃大人時的感覺。

黃尊素嘴角微揚,對著鄭海珠擠出一絲怎麼看都有些尷尬的笑容,指著門上已經掛上的楹聯道:“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這是,董公(指董其昌)的墨寶吧?”

鄭海珠點頭:“正是董公所賜。陽明先生說過,不離日用常行內,直造先天未畫前。在我看來,不論理學還是心學,蒼生日用就是天道,是最大的道。而少年男女,覓道,離不開艱苦地求索,不能耍小聰明瞎混,不能犯懶,更不能只曉得沉迷那些不動腦子的玩意兒。所以,就算我們這小小的地方,與舉業無關,而是先從教授薄技開始,也須與童子們強調,好學上進、打磨心志、錘鍊神思,別去過那種行屍走肉、任人擺佈的日子。”

鄭海珠說得不緊不慢,更看不出康慨激昂之色,但誠懇流暢,顯見得已經對此思路多時,也對眼前人談興頗濃。

黃尊素安靜地聽著,他覺得,面對有這般懷著赤子之心、又富有見識的姑娘,自己全然不必像面對官場中人那般,工於心計地斟酌詞藻,去達到緩和關係的目的。

他在來時的路上,已然想好了最真誠的致歉方式。

他於是等鄭海珠侃侃談完後,望著那塊空空無字的匾額道:“鄭姑娘,那日,內子為了教童子們畫出冬日蕭瑟的江水,冒著寒風去吳淞江畔畫線稿,才遇到棄嬰風波。內子對授業一事確實憧憬不已,而她的字,其實也遠比我的字有天真超逸之氣。所以今日我與她商定,守寬書院這四個字,還是由她來題給你。”

鄭海珠的目光,驀地從門楣上收回來。

她又不傻,怎麼會聽不出黃尊素的和解之意。

誠不我欺,正史誠不我欺啊。

黃宗羲的老爸,果然品性氣度值得信任。

而且是愛妻楷模!

鄭海珠於是毫不掩飾地露出欣悅的笑容,笑不過幾息,忽又想到一節。

黃尊素雖然當初救過董其昌全家,但他妻子畢竟是年輕女性,考到慮無法忽視的時代侷限與尊卑關係,姚氏題字的匾額放在董其昌題字的楹聯上面,會不會不妥。

鄭海珠於是試探道:“姚奶奶的字當然是仙姿雅態,但如果居於董公的楹聯之上……”

黃尊素寬慰她:“你出來奔走,能這樣在意人情世故的分寸,甚好。不過你放心,我趁今日休沐,已去拜會過董公,提過此事。我與董公說,內子對來書院教授丹青和書藝,十分嚮往。請董公給晚輩一方小天地,以資鼓勵,幫著下官的內子,在徒弟們面前立一立師威,呵呵。”

鄭海珠笑道:“那我們書院給姚先生奉上的束脩,定不遜於社學的大儒夫子們。”

黃尊素亦拋卻最後一絲生分,打趣道:“如此?那她是不是要多給書院題幾個字吶。”

鄭海珠聞言,略一思忖,後退幾步,指著書院格局,認真地向黃尊素介紹:“老爺請看,我們這裡,除了那間坐北朝南的藏書樓,東邊靠著清清池塘的廬舍,可以教畫習字,因為洗筆方便嘛。南邊連著的幾間,可以做論道講堂,正對開闊的場院,也可用於在露天明亮處練習繁複木作。西邊芭蕉掩映的院子,闢為繡坊與織坊最佳。這幾處學園,也請姚先生題字吧。”

黃尊素沉吟道:“唔,題什麼名號呢?”

鄭海珠莞爾:“就叫北園,清園,復園,蕉園。”

“北清復蕉?”黃尊素喃喃幾遍,“好,本官記住了,回去就讓內子寫出這四個院名。”

其它小說推薦閱讀 More+
二婚後,植物人老公忽然睜開眼

二婚後,植物人老公忽然睜開眼

暮色安然
她命裡帶煞。剋夫。第一任老公,新婚之夜,意外死亡。誰知。大紅花轎再次上門。 這次要嫁的人,竟是雲國赫赫有名的君家三少。傳聞。他昏迷多年,命不久矣。 所有人都等著看她再次守寡。沒想到,二婚當晚,植物人老公竟然醒了過來。 此後,權貴圈,名利場,她大殺四方。那個高高在上,權傾一方的男人,更是把她寵到了骨子裡。 直到有一天,他的白月光帶著孩子回來了……她看著那張和他一模一樣的小臉。 “三少,我們離婚吧。”
其它 連載 3萬字
都重生了,誰繼續內耗當炮灰啊?

都重生了,誰繼續內耗當炮灰啊?

么呦
上輩子,趙芷琰都還沒有搞清楚怎麼一回事,就在命運的十字路口留在了唐家。 這,也讓趙芷琰在唐家變得格格不入,從備受寵愛的女兒,變成了唐家最尷尬的存在,也中了各樣的算計,所遇不淑。 最終,她的價值被利用殆盡,還是成為了棄子,年紀輕輕就心力耗竭而死。 重生回到了命運的抉擇點,趙芷琰乾脆利落地離開了唐家,不再當炮灰女配,不再去為不值得的人而耗心血。 回趙家,當團寵,帶著家人種田打獵,日子越過越好。村裡人發
其它 連載 5萬字
女尊之夫郎追妻忙

女尊之夫郎追妻忙

錢生花
洛千歌,一個孤兒,不知何人所生,不知何人所養,她的一生只有一件事,就是不停地救人,她不知道為啥要救,但是依舊麻木的幹著。 \n一天,她所在的地方燃起熊熊大火,她第一次看見外面的天空,卻也是她這一生最後一次。 \n本以為閉眼就是結束的洛千歌,卻意外穿越女尊世界,偶然婚配。 \n一系列事情的發生讓毫無感情的洛千歌萌生了感情,但……一些事情的發生又讓洛千歌失望離開,但卻幸運的讓她找到了親人,感受到了親情
其它 連載 0萬字
執炬之年

執炬之年

菜紫
正文完結,已改名,番外隔天更;下本開《暗裡著迷》,推薦月月的《淚橋》 - 那是謝應二人離開北京前的最後一天,孟子坤在工體的酒吧裡開了桌大的,為這對歷經磨難終於苦盡甘來的小鴛鴦踐行。 鼎沸笙歌下,大家都喝多了。 聞小樓捂著應寧的小手聲淚俱下,“妞妞啊,你倒是說說,都是一個院兒里長大的,怎麼就偏偏看上那姓謝的了呢!” 謝陸言這人,打小風評就不好,屬實是小輩兒裡聞風喪膽的存在,連大人聽了都直襬手,“啥?
其它 連載 5萬字
重生之東宮有梨樹

重生之東宮有梨樹

白馬玉麒麟
十載官場沉浮,許梨終成六監掌事女官。然而榮華富貴錦衣玉食途尚未來得及享受,臨淄王的叛軍殺入京城,以 “謀害前朝太子周恪己”為名,將她斬首於正玄門外。天地良心,上一世許梨進宮後根本沒有見過什麼大皇子周恪己,只知道周恪己英謀反逼宮被貶為庶人,幽禁於溫賢閣內。 這莫須有的罪名為何偏偏扣在她的頭上?重生歸來,許梨一定要看看,那個讓她身首異處的 “溫賢太子”到底是誰?·世人均贊太子周恪己至純至善,與當今聖上
其它 連載 3萬字
京港婚事

京港婚事

李不言
季瀾被季家收養了二十年。 二十歲生日當天,季家丟失二十年的長女被找回來了。 她拱手讓出未婚夫和優渥的生活。 表面笑嘻嘻、面上mmb的鑽進酒吧買醉,卻不想,和名義上的小叔有了一夜荒唐……… …… 季家掌門人季明宗,天潢貴胄,手握重權。 常年隱居國外,掌控大局。 季瀾原以為,自己的固定*友不過是個不起眼的小白領。 直到家宴遇到........... 意識到事情嚴重性之後,季瀾回家收拾東西。 生怕跑晚了
其它 連載 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