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風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九月上旬,去蜀國給費禕送信的人、忽然回到了洛陽,時間比預計中要早很多。

之前陸凝請辭要走,秦亮挽留住了她;然後陸凝說要派人回蜀國,向大將軍費禕覆命。所以秦亮知道她派遣信使的事。

這會日已西斜,秦亮回到內宅了,陸凝卻仍然前來求見。秦亮見到她時,便得知了一個讓人驚訝的訊息:蜀漢大將軍費禕被刺身亡!

秦亮當著王令君與玄姬的面,有一會兒無言以對,心裡一陣難過。

其實秦亮與費禕連面也沒見過,離得最近的一次、應該是在秦川中的山谷狙擊戰時,但當時離得太遠了,只能隱隱約約看見個人影、猜測那人是費禕,根本沒看清楚。

然而對於這樣一個未曾蒙面之人,秦亮心底卻藏著一種莫名的情緒。細想起來,大概是他在最艱難、最有危險的時候,費禕的主動示好、給了他一點希望的幻覺,仿若黑暗中的明燈。

那時秦亮想到最後的退路,就是跑路蜀漢、投奔費禕。聽說費禕待人真誠厚道,陸凝也說費禕的微笑很真,秦亮對他的印象很好。

秦亮的反應,也似乎超出了陸凝的預料。她怔怔看了一會秦亮,說道:「從漢國回來的人,還在衛將軍府前廳,將軍要親自面見他們嗎?」

秦亮點了一下頭,簡單地回應道:「好。」

陸凝道:「妾去叫人。」

秦亮道:「把他們帶到門樓對面的高臺下,在那裡見面。」

陸凝揖拜道:「喏。」

令君道:「我們等君回來用晚膳。」

秦亮又點頭道:「應該要不了多久。」

信使是夫婦兩人,都是道士,男道姓張、女道姓袁。主要是張道士講述費禕被刺的過程,袁氏是婦人,在這種場合的話不多。張道士談的刺殺過程,都是在成都聽別人說的,刺殺的時候他並未在場。

不過張道士夫婦與費禕的長女費氏見過面。費氏猜測、刺客郭循是受了姜維唆使!她還談及了一些從宮廷內臣那裡聽來的細節。

秦亮當然沒法準確判斷、姜維究竟有沒有參與陰謀,畢竟離得太遠了。成都的情況、都是從道士口中聽來,以此為依據判斷,著實過於草率。

但有一點可以推測,費禕被刺,姜維、甚至蜀漢皇室可能都是得利者。所以姜維與此事有關,存在一定的可能性。

姜維自不必說,他的方略主要就是費禕在阻止,費禕的官位、資歷、聲望都很高,姜維還沒辦法抗衡。另外大將軍費禕這樣的人死了之後,蜀漢皇室的權力顯然也能得到擴張。

張道士道:「費家女郎說,姜伯約可能事先知道了郭循有問題,卻並未深究細查。她從內臣口中得知,郭循進宮面君時,曾欲靠近漢國皇帝,姜伯約阻止了他。」

秦亮聽到這裡,脫口道:「內臣既然知道,為何也未及時追究?」

道士自然答不上來,他們把知道的事說了一遍,遂請告退。秦亮便道:「你們走了那麼遠的路,先回去歇著罷。」

還穿著麻衣的陸凝又與秦亮說了幾句話,也要告辭。秦亮的兩個孩子都是陸凝接生的,關係比較近,他便邀請道:「夫人已準備好了晚膳,仙姑既然來了,一起用膳罷。」

陸凝推辭了一下,只好答應。

二人來到西側的庭院,到了閣樓下面的廳中。王令君馬上察覺了他們的情緒,問道:「夫君與費文偉曾相識?」

秦亮搖頭道:「倒談不上,我只收過他的親筆信。」

片刻後,玄姬才恍然道:「我們還在廬江郡時,仲明提起過,實在沒辦法時、便帶著我們一起去投蜀漢。」

陸凝頓時轉頭看了一眼秦亮,她應該此時才知

道,原來秦亮真的考慮過去投奔漢國!

秦亮感慨道:「世上大概並無世外桃源,蜀漢的內鬥激烈程度也不逞多讓。」

他從來沒覺得蜀漢是淨土,但印象裡蜀漢的內鬥似乎不像魏國一樣、動輒殺全家滅三族。這也是秦亮當初盤算後路之時,想要捨棄更近的吳國,琢磨怎麼去蜀國的原因。有時候距離感產生美,不甚瞭解、反而多讓人多了幾分美好的想象。

玄姬的聲音道:「皇帝的姓氏不同罷了,能有多大的區別呢?」

秦亮不禁轉過頭,在玄姬那張鵝蛋臉上瞧了片刻。他忽然覺得,玄姬的生活看起來避世,其實觀念又很入世;而秦亮自己看似進取,心裡卻似乎還保留些許避世的浪漫幻覺。

現在秦亮應該不至於、會走到跑路那一步了,費禕那條路已經失去了作用。

然而保留那種感覺,依舊很好。就好比進城後的人,已經不想回到老家,但一想到老家還有一畝三分地、混不下去了還能回去有口飯吃,心裡仍然會生出幾分慰藉。

費禕在蜀漢有權勢威望,秦亮從各方面打聽過他的為人,還是比較相信,自己萬一要跑路、投奔費禕最可能得到善待。

不說從別人口中聽來、有關費禕的言行風格,便是秦亮透過與費禕打過的交道,亦能瞭解一二。秦亮在秦川之役中壞了費禕的大事,但費禕依舊在拉攏秦亮時、言辭誠懇頗有欣賞之意,他顯然是一個有心胸的人。

秦亮見木案上擺著酒,遂走過去提起酒壺、拿起杯子,來到了門外。

太陽已經落在房屋背後,東邊的門樓簷牙上、還能看到殘陽留下的餘暉,天井裡的光線亦已黯淡。秦亮倒了一杯酒,面對西南方向,仰頭道:「魏國衛將軍秦亮,遙敬漢國大將軍費文偉,請大將軍魂歸故里,自此安息罷。」

三個女子都默默注視著秦亮,不過她們的心態應該不太一樣。陸凝是有些觸動、眼睛也溼潤了,她的立場顯然比較傾向於蜀漢的費禕。畢竟她們夫婦算得上是投奔效忠了費禕的人。

魏國人稱蜀漢政權為「漢國」是不太對的,因為曹魏不承認其合法性。但在自己家裡,秦亮不用在乎這些細節,既然是對費禕表達正面情緒,自然要用漢國、以示敬重。

秦亮在傷感之餘,眼睛裡又漸漸露出了一些怒氣。

目前其實還不能確定費禕之死、是姜維的陰謀,但姜維明顯是得利者。而且今年秦亮遇到刺客,也與姜維脫不了干係,秦亮對姜維的不滿愈深!人的感官與敵意,是不需要證據的。

秦亮也不瞭解姜維,以前看法都只是書上的東西。如今秦亮對他的印象、大概也只是覺得他似乎比較偏執,因為位高權重者採用刺殺這種手段,本身就比較極端。

不過姜維是個什麼樣的人,並不重要。秦亮對他的喜惡,與他的好壞無關,只看秦亮的立場站在哪裡而已。

譬如曹爽那種人,秦亮還覺得他為人不錯。那只是因為曹爽對秦亮的安危沒多大的威脅,反而徵辟了秦亮、多少都有些恩惠。

以秦亮的觀念,也沒覺得姜維有多麼正義。甚至於整個蜀漢的事業,在秦亮眼裡都是意義有限,主要還是同文同種、艱難活著的人們在自相殘殺。

當然此時的人們、應該不是這樣的觀念,否則也不會有那麼多人心懷執念,做著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事。

陸凝抹掉剛才的眼淚,忽然沉聲道:「秦將軍對漢國……」

她在琢磨時,秦亮開口道:「漢朝是最輝煌的朝代之一,曾是所有人的自豪,但它腐朽了、就該滅亡。想千秋萬代的人,都是在做夢。」

陸凝嘆出一口氣,放棄了措辭。

秦亮因為自己的情緒,便憤憤地說了一聲:

「姜維在我眼裡,比不上張角!」

王令君玄姬頓時側目,詫異地看向秦亮,而陸凝的神情則十分複雜,張角畢竟是道教祖師人物。當然張角在主流社會里,乃毫無懸念的反賊!

秦亮解釋道:「如果一定要自相殘殺,忍無可忍的民眾組織起來、去推翻(反動的封建地主)統桎者,焚燒他們的宮闕、摧毀他們的根基,顯然更有意義。即便沒能建立起更好的制度,起碼讓那些作威作福的人付出了代價,讓人們在血與火之中真正明白,水可載舟,亦可覆舟。這是自組織性社會、自我調整的必要經驗。而魏國計程車卒、與蜀漢的屯兵,能有什麼怨什麼仇呢?」

王令君好一會沒回過神來,她可能也知道、自己有時候比較極端,但今天大概才明白,其實秦亮更極端、且是更深層面的問題(以這個時代的觀念)。

陸凝則一副苦思的樣子,但秦亮認為她想不出什麼東西來。

有些東西,多少人皓首窮經、閱歷豐富看遍人間,也找不出一條正確的真理。何況她一個年輕的道士,無非只是從道家典籍中得到了一些啟發而已。不過一個婦人願意想這樣的問題、倒不多見,秦亮記得還與她談論過類似的話題。

幾個人默默地回到飯廳,秦亮見木案上擺著大米飯,不禁端詳了片刻。

……

……

(QQ群,大魏芳華2群:620894665歡迎書友加入。)

最快更新請瀏覽器輸入-M..COM-到進行檢視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買來的媳婦,會醫會毒會撒嬌

買來的媳婦,會醫會毒會撒嬌

芝麻小湯圓
毒醫聖手妘嬌,穿成了短命的童養媳。看著身體殘弱的相公,軟弱卻很疼她的婆婆和小姑,再看看一貧如洗的家,妘嬌決定擼起袖子加油幹,反正她有小空間。 賣草藥,開醫館!可怎麼救治的病人來頭都不小,自己還一不小心竟然養成了一個腹黑的相爺! “相公,我們能好好說會話嗎?” “不能,因為本相爺現在只想生崽。”妘嬌: “……”
歷史 完結 2萬字
從廢太子到帝國暴君

從廢太子到帝國暴君

黑帝
穿越廢太子,一路逆襲成帝國暴君!文武百官:“必須讓他做皇帝!誰不服等跟誰急!”天下第一:“跟他鬥了三百回合,他竟只出了一成功力。”將軍:“在他面前,我的軍事才能就是個笑話!”敵國女皇:“若是他願意娶我,我的整個王國當嫁妝!”
歷史 完結 0萬字
星漢燦爛:盛世風華

星漢燦爛:盛世風華

殞風
因仇而起,因愛而終……\n在動盪中護她一世安穩……\n護想護之人,守想守之事……\n看世間種種,守心中淨土………
歷史 連載 3萬字
重生之貴婦

重生之貴婦

笑佳人
【實體書《鸞鳳和》,上冊已出】 人人都誇殷蕙是貴婦命,殷蕙也的確嫁進燕王府,成了一位皇孫媳。 只是她的夫君早出晚歸,很少會與她說句貼心話。 殷蕙使出渾身解數想焐熱他的心,最後他帶回一個寡婦表妹,想照顧人家。 殷蕙:沒門! 夫君:先睡吧,明早再說。 結果就在這個晚上,殷蕙忽然回到了十年前。 ·婚後戀,日常風,不虐。 ·主寫男女主,也寫宅門裡其他幾房。 ·架空仿明。
歷史 完結 0萬字
如何攻略陰溼反派(快穿)

如何攻略陰溼反派(快穿)

十二叢魚
辛夷繫結了狗血穿書系統,作為一個註定早死的炮灰女配。 她不僅要打臉渣男,還要攻略小世界裡那個陰暗的覬覦女主、最後對她們強取豪奪的反派男配。 辛夷:“……” 所以我的劇本設定是他們的嫂嫂、師孃、宿敵老婆? 別太荒謬了:) * 【世界一:閨秀嫂嫂×貌美病嬌】 鄔辛夷是個患有心疾的病弱小姐,嫁入侯府不過兩年,她的丈夫就在外面偷偷養起了外室。 她性子怯懦,爭也爭不過,最後只能看著外室享盡榮寵,而她自己就連
歷史 連載 5萬字